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4《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4《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9 09:3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文体知识】
新闻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类型: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新闻故事、文艺通讯、主题通讯、旅游通讯等;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人物通讯: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
【文体知识】
事件通讯:是报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
写事当然离不开事件有关的人,但它不像人物通讯那样着力刻画人,而是以事件为中心,在事件的总画面中,为了写好事来写人。它既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的、振奋人心的典型事件和突出事件;也可以从某一新闻事件截取一个或若干个片断,进行细致详尽的描述,揭示事件的深刻含义;还可以是若干事件的综述。
【文体知识】
工作通讯:反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成绩,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或者探讨有争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报道。它是报纸上经常运用指导工作的重要报道形式,也是应用写作学科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它的政策性、指导性较强,要求写出背景、做法、成就、经验、教训,概括好略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它比典型的报道更详尽,比工作总结要具体生动,富有文、情、理之长。主要特点:①把介绍工作经验和分析问题作为主旨;②凭借事实,深入分析;③生动活泼,讲究文采;④不拘一格,形式多样,随笔、散记、札记、记事均可。
【背景介绍】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我国。疫情来势汹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非凡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同时,党和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抓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取得显著成效。在这样的背景下,2020年5月10日新华社播发署名钟华论的文章《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人民日报》于次日全文刊载。
梳理文本,分章节概括主要内容,拟写小标题,理清文章思路。
【文本研读】
章节 概括内容主要内容(典型事件) 小标题 事件原因或意义
引子








梳理文本,分章节概括主要内容,拟写小标题,理清文章思路。
【文本研读】
章节 主要内容(典型事件) 小标题 事件原因或意义
引子


整体描绘我国抗疫斗争的全貌,概述抗疫斗争的特点、战果、历史意义。
悲壮雄浑的篇章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用大量数据直观展现抗击新冠疫情取得的成效。
抗疫主心骨
——党中央
党中央的领导是夺取抗疫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武汉用主题灯光秀表达谢意,疫情时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举国抗疫局面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梳理文本,分章节概括主要内容,拟写小标题,理清文章思路。
【文本研读】
章节 主要内容(典型事件) 小标题 事件原因或意义


概括抗疫斗争中许多感人场景
永恒不灭的民族魂
在抗疫斗争中磨砺升华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力量之源。
4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数字清零;4月4日上午10时,举国悼念为抗疫牺牲的同胞
生命至上
人民至上
诠释党中央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许多平凡而伟大的同胞用生命践行使命,用大爱护佑苍生,担起民族未来。
梳理文本,分章节概括主要内容,拟写小标题,理清文章思路。
【文本研读】
章节 主要内容(典型事件) 小标题 事件原因或意义



总结了防疫斗争中科学的积极作用,叙述了中医在抗疫斗争中的突出作用
科学防治
科学防疫是夺取抗疫斗争胜利的压舱石。
从抗疫斗争中总结经验,强调推动改革前行。
及时反思
积极改变
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展望全球疫情数据,总结中国为全球抗疫做出的贡献。
命运与共
合作共赢
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中国声音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共鸣,推动团结合作的中国理念和中国行动得到各国广泛支持和认同。
梳理文本,分章节概括主要内容,拟写小标题,理清文章思路。
【文本研读】
章节 主要内容(典型事件) 小标题 事件原因或意义

描绘新冠疫情中逐步恢复的中国途径,回望中华民族百年沧桑的磨难历史,展望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
苦难中成长
磨难中奋起
抗疫斗争的胜利为民族复兴注入蓬勃之力。
小结:
全文各部分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综合叙述了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深入总结了取得胜利的原因,深刻反思了抗疫斗争的经验教训,展现出恢宏阔大的气魄和催人奋勇前进的力量。
小结:
第一节、第二节——侧重政治层面,突出表现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根本性原因。
第三节、第四节——侧重精神理念层面,突出表现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精神引领。
第五节:科学防疫,突出表现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手段。
第六节:抗疫斗争中暴露的短板与不足,侧重反思,突出表现抗疫斗争带来的经验教训。
第七节、第八节:抗疫斗争中的国际团结合作,抗疫斗争的胜利为民族复兴注入蓬勃之力,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显示出站位高、格局广的宏大气魄。
【全面性、立体感】
【语言特色】
文章的语言颇为讲究,既善于引用或化用诗文典故、名言警句,也善于凝练整饬睿智的警句、金句,使得文章典雅厚重。
试就文章的语言展开赏析,做好批注。
“浩浩长江水,巍巍黄鹤楼”“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赏析】富有诗意,给人以厚重感。
“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赏析】语出古诗,凝练典雅,饱含深情。
【语言特色】
“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没有任何事任何人可以摧毁中国人,他们是善于从苦难中生存的坚韧之人”,“科学的不朽的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
【赏析】引用名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语言特色】
“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稳若泰山,源于根基坚实如铁”“大疫出良药,中医显身手”“最大的风险在于看不见风险,最大的问题在于无视问题”“团结就是力量,公道自在人心”。
【赏析】用语精警,犹如格言,让人印象深刻。
【语言特色】
【合作探究】
结合习总书记的相关讲话精神,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的相关评论文章,理解新时代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结合前面五篇文章的学习,探讨:新时代伟大抗疫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在内涵上是怎样一脉相承的?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团结、真诚合作、致力于民族发展大业的政党。革命领袖高瞻远瞩,有胆识、有魄力、有信心,能够让我们的国家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长征胜利万岁》: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大战中的插曲》:中国军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别了,“不列颠尼亚”》: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仰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是祖国统一的保障。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公而忘私,鞠躬尽瘁的公仆精神。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新时代的伟大抗疫精神是与战争年代革命者的革命精神一脉相承的。共产党员、基层干部、白衣战士、志愿者、岗位坚守者、八方驰援者,他们在疫情期间,挺立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体现出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担当意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仁爱之心,命运与共、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他们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体现了新时代广大中国人民对革命精神的继承发扬。
追寻伟大复兴之路
斗争之路
建设之路
强国之路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学校将开展以“追寻伟大复兴之路”为主题的大型宣传活动。活动期间会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伟大历史进程制作成展板进行展出。请你结合本单元所学并查阅相关资料,为展板各部分编写解说词。
【课后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