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与《“探界者”钟扬》对比阅读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与《“探界者”钟扬》对比阅读 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9 09:3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一团心火,一粒种子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和《“探界者”钟扬》对比阅读

这团火是什么?这粒种子是什么?
张秉贵
1918
1918年出生于北京,11岁时便到纺织厂当了童工,17岁到北京一家杂货店当学徒。
1955
从1955年11月到百货大楼站柜台,30多年的时间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次。
1957
1957年,张秉贵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8年,他被北京市授予特级售货员称号。197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87
1987年9月18日,张秉贵因患癌症去世,终年69岁 。陈云同志亲笔为其题词:“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


钟扬
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援藏干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钟扬(1964-2017),湖南邵阳人。
钟扬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30多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主要成就
感动中国颁奖词

过程线
怎么燃起这团火?怎么播下这粒种子?
怎样燃起这团火
事件
面对不同的情形,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对待顾客
(1)张秉贵用糖哄哭闹的小孩。
耐心细致、周到体贴
(2)张秉贵给要赶火车的顾客提前称糖并悉心指路。
体贴入微、急人所急、解人所难
(3)张秉贵接待并开导气呼呼的顾客。
热情大度、主动耐心、和蔼亲切
(4)张秉贵女儿生病时,对待顾客依旧如常。
懂得克制、爱岗敬业、公私分明
(5)张秉贵光照顾买得多的顾客而被质问后受到触动。
自我反省、不断成长
(6)张秉贵为面带病容的顾客悉心介绍并挑选点心。
细心体贴、业务能力强
为什么燃起这团火
新中国成立后,他翻了身,得到平等的待遇。
为人民服务
回报党和社会
为人民做一点事,他们也会把自己当亲人。
人民真情的回馈
对比
怎样燃起这团火
事件
对待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对待顾客
坚定信念
提高水平
赢得爱戴
从为了赚钱到为人民服务。
刻苦专研,丰富商品知识,掌握为群众服务的主动权。
从平凡中生出不平凡,事迹广为传播,备受人民赞扬。
怎样播下这粒种子
在“英雄”少年 这部分内容里,作者介绍了钟扬的哪些故事?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钟扬?
自作主张参加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考试并被录取;在大学及在工作岗位上广泛涉猎多专业的学习;在感情婚姻问题上善于主导,颇有主见;从武汉植物研究所放弃副局级待遇去做了一名大学教师。
在多领域多学科均有扎实的基础,志趣广泛,“不安分”,有主见。
小事件
少年经历中的几个重要转折
“英雄”少年
献身种子事业
种子达人
普及科学知识
科学队长
悉心培养学生
“接盘”导师
探寻生命边界
生命延续
怎么播下的种子





大事件
为什么播下这粒种子
拟南芥
鼠曲雪兔子
热爱所在
使命所在

思想线
“一团火”精神与“种子”精神
一团怎样的火
“他站在柜台里的那股精神劲儿,售货动作的迅速劲儿,接待顾客的热情劲儿,像一团火一样,把大家深深地吸引住了。”
“我们售货员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来温暖人民群众……”
“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人民群众,赢得了广大顾客的爱戴和尊敬。”
一团怎样的火
您那感人肺腑的事迹,
使我心中仿佛升起了一团火。
……
请收下我这青年社员当徒弟,
到了那金色的季节,
在您笑迎顾客的同时,
我正坐上喜送公粮的大车!
“一团火”精神
“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的服务态度。
群众之间互相关爱的情谊。工作者服务人民,人民真心回馈。
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涵。是一心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的精神代表。
种子
一粒怎样的种子
如今,这些种子静静地沉睡在一个又一个玻璃罐头里,等待着有一天,改变人类的命运。
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
钟扬曾说:“培养学生就像我们采集种子,每一颗种子都很宝贵,你不能因为他外表看上去不好看就不要对吧,说不定这种子以后能长得很好。”
种子
一粒怎样的种子
“在一个适宜生物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中,不乏各种各样的成功者,它们造就了生命的辉煌。然而,生命的高度绝不只是一种形式。当一个物种要拓展其疆域而必须迎接恶劣环境挑战的时候,总是需要一些先锋者牺牲个体的优势,以换取整 个群体乃至物种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换言之,先锋者为成功者奠定了基础,它们在生命的高度上应该是一致的。”
“种子”精神
肩负使命,带来希望
前瞻意识责任意识
勇于牺牲的先锋者
钟扬
张秉贵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
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心有一团火,
温暖众人心。
人物形象

写作对比
林为民,1942年出生在台湾,是台湾著名的第一家族“雾峰林家”第九代传人。父亲为爱国烈士林正亨。18岁进入北京日报社、北京晚报社工作,直至退休。
“在采访前期,我与部门主任堵力老师策划沟通了一周多。在采访和写作中,我发现钟扬是一个很多面的人,他是少年天才、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在历时一周的实地采访中,我曾去过他的家和多处工作地点,见到并采访了60多位与他相关的人,收集到了几十万字的文字材料。在庞大的采访素材中,我筛选出这些‘小故事’,希望用它们还原出一个真实的钟扬。”
90后中青报记者
写作风格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
“以事写人,以言见人”。有比较强的现场感,通过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靠文字描写对人物和事件进行还原。
语言简洁质朴。用贴切自然、生活化、口语化的语言,真实再现了多个场景和画面。
没有使用小标题,采取彩线穿珠式的写法,用典型事例把人物的生平轨迹串联起来。
结构特点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
整体呈现总分结构,使用小标题展现内容,整体结构比较整齐清晰。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
突出特点
正侧结合
文章擅长通过钟扬的父母、妻子、同事、学生等的反映来表现钟扬,用事实说话。还多次引用的数字、史料、背景材料等各种资料。
语言描写
张秉贵是柜台服务人员,语言是他的一大魅力。张秉贵的形象,就是通过人物朴实平凡而又真诚热心的语言刻画出来的。
结构的排布比较灵活,在叙述中穿插抒情性句子。
都使用散文笔法

前文选材集中,主要表现张秉贵的服务态度;后文选材广而泛,主要表现钟扬的多面人生。
都选择典型的事例与细节表现人物

共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