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大家都来学化学》单元测试卷B(含答案+答题纸)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大家都来学化学》单元测试卷B(含答案+答题纸)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09 11:5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家都来学化学》单元测试卷(B)
(6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物质属于化学合成材料制造的是( )
A.矿泉水 B.皮带 C.大米 D.袜子
2.我们穿的衣服,一般情况牢固耐用、易洗快干、安全舒适,且抗皱性较好。这主要是由于制作衣服的原料属于( )
A.棉纤维 B.毛纤维 C.合成纤维 D.蚕丝
3.下列仪器,可直接用于加热的是( )
A.试管 B.集气瓶 C.量筒 D.细口瓶
4.我们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最基本的手段是( )
A.精准运算 B.大胆推测 C.科学实验 D.分析推理
5.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
A.烧杯 B.试管 C.锥形瓶 D.量筒
6.随着生活水品的提高,人们对能源的利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列能源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液化气 B.木柴 C.煤炭 D.太阳能
7.在物质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石蜡的可燃性 B.玻璃无色透明 C.水在0℃结冰 D.酒精易挥发
8.石蜡熔化后再燃烧,这种物质变化( )
A.先发生物理变化,再发生化学变化 B.先发生化学变化,再发生物理变化
C.只发生化学变化 D.只发生物理变化
9.在进行实验时,下列做法恰当的是( )
A B C D
10.下列事例与化学无关的是( )
A.发明新的药物 B.研制新型的半导体
C.印染出更美丽的花布 D.更加环保的建筑材料
11.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B.物质通过物理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C.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如化学性质重要
D.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是物质的重要属性
12.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钢铁制作炊具 B.用铜制作导线 C.用液化气作燃料 D.用金刚石刻画玻璃
13.在进行实验时,如果出现意外事故,下列处理方法恰当的事( )
A.尽快离开事故现场,以免自己受到伤害
B.立即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处理,同时报告老师
C.若不小心将浓碱溅到衣服上,要立即用清水冲洗
D.在使用酒精灯时,若酒精洒了出来并造成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14.将光亮的红色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会发生什么变化( )
A.变得更红 B.变黑 C.没有明显变化 D.变得更亮
15.量取2ml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
A.10ml量筒 B.10ml量筒与胶头滴管 C.100ml量筒 D.100ml量筒与胶头滴管
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17.某同学在进行实验时,采取了如下的实验操作。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取液体药品时,瓶塞倒放在桌子上 B.用嘴吹灭酒精灯
C.使用酒精灯时,酒精意外失火,用湿布灭火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悬于容器上方。
18.判断酒精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理由是( )
A.燃烧时发光 B.燃烧时放热
C.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D.酒精变成酒精蒸汽
19.将碳酸钙粉末装入试管,正确的操作是( )
A.用药匙或纸槽装入 B.用镊子夹取 C.直接倾倒 D.用玻璃棒取
20.下列著名诗句隐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白玉为床金作马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1.下列关于酒精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 B.酒精灯火焰的焰心温度最高
C.酒精灯火焰的内焰温度最高 D.利用酒精灯加热时,一般用内焰和焰心
22.进行实验时,下列操作正确的做法是( )
A.取无腐蚀性药品的固体块状药品时,可直接用手拿
B.取用颗粒状药品时,应该用药匙来取
C.取液体药品时,必须用滴管吸取
D.实验未用完的完药品,可直接放回原试剂瓶中
23.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 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 D.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24.下列做法不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
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 B.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化学药品
C.不能用手拿着试管直接进行加热 D.实验完毕,用抹布擦拭试验台
25.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 )
A.玻璃仪器内壁有少量的水珠 B.玻璃仪器无色透明
C.玻璃仪器内壁上的水成股的流下 D.玻璃仪器干净清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6.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 、 及其 的科学。
27.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 变化。物质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质,叫做 性质,物质不能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质,叫做 性质。
28.从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 ,B ,E ,G 。
(2)配制溶液时,一般使用的仪器是 (填字母,下同),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是 。
(3)取用粉末状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测量液体体积,使用的仪器是 。
(4)镁条燃烧时,用来加持镁条的的仪器是 。
(5)实验室用 给物质加热,其 部分温度最高。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要用 夹持,并要夹住试管的 ,加热时试管口不能 。
三、生活中的化学(14分)
29.(5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1)冰受热变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水,水温度较低时结成冰。在这一变化过程中 (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这一物质变化属于 (填“物理”、“化学”)变化。
(2)在装有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后,发现有气体生成。这一变化过程属于属于 (填“物理”、“化学”)变化。
(3)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会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一变化过程属于属于 (填“物理”、“化学”)变化。
(4)铁制品使用时间长了会生锈,这一过程属于属于 (填“物理”、“化学”)变化。
30.(5分)小明有一些对一些生活现象存有疑问,请你帮他解答一下。
(1)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含氧气 (填“多”或“少”);
(2)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 (填“多”或“少”);
(3)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 (填“多”或“少”);
(4)冬天,坐满乘客的公共汽车车窗玻璃 (填“里面”“外面”)常常覆盖一层水珠,其原因是 。
3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写出你区分下列物质的方法。(4分)
(1)澄清石灰石与清水:
(2)白醋和白酒:
四、实验题(共16分)
32.(12分)小明再进行化学实验室出现理一下问题,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他分析一下。
(1)倾到液体时,试剂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这样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是: 。
(2)把块状药品放入试管时,试管未平拿。这样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是: 。
(3)在对试管进行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能 。
(4)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要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
(5)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其结果所取液体会 (填“偏多”或“偏少”)。
(6)做完固体加热试验后,清洗试管时发现试管底部破裂。食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33.(4分)某同学在探究活动中,把盛有3ml水的4只试管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的不同部位加热,并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记录如下
试管放置位置 酒精灯火焰上方2cm处 焰心处 内焰处 外焰处
加热至沸腾所需时间 183s 39s 33s 24s
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答 题 纸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填空题
26. 27.
28.(1) (2) (3)
(4) (5)
三、生活中的化学
29.(1) (2) (3) (4)
30.(1) (2) (3)
(4)
31.(1)
(2)
四、实验题
32.(1) (2) (3) (4) (5)
(6)
33.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C A C D D A A D B C C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B B C A C A B B D C
26.组成 性质 变化规律 27.化学 化学 物理
28.(1)试管 量筒 酒精灯 试管夹 (2)D A (3)C B (4)F
(5)E 外焰 G 中上 对着人
29.(1)没有 物理 (2)化学 (3)化学 (4)化学
30.(1)多 (2)少 (3)少
(4)里面 公共汽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车窗玻璃液化
31.(1)分别取少量样品,向里面吹气。变浑浊的是澄清石灰石,不变浑浊的是清水。
(2)闻一下气味,具有醋味的是白醋,具有酒味的是白酒。
32.(1)试剂流出,腐蚀标签 (2)将试管底部打破 (3)超过试管容积的1/3
(4)2/3 (5)偏少 (6)试管受热不均匀;试管口未向下倾斜
33.用酒精灯对物体加热时,要用外焰加热,不能离开酒精灯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