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新疆,清朝时期重新回归中央版图的疆土,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二千多年(公元前60)前,西汉政府就曾对该地区实行统辖。该地区正式归属汉朝中央政府统辖开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开通 C.设置西域都护 D.宣政院的设置
2.郑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刻苦学习,拜访各地名师,虚心向他们请教。郑玄主要学习、弘扬
A.道家的学说 B.墨家的学说
C.儒家的学说 D.法家的学说
3.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 B.民族矛盾尖锐
C.秦统治者的暴政 D.遇雨误期,按律当斩
4.2020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就对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特别强调要继续完善党和国家的监督体系。下列秦朝官职中起到监察作用的是
A.御史大夫 B.丞相 C.军机大臣 D.太尉
5.在秦统一全国后建立的官僚机构中,被称为“百官之长”“助理万机”的官职是
A.郡守B.丞相C.御史大夫D.太尉
6.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
A.甘英曾出使大秦B.班超曾出使西域C.海上丝绸之路的存在D.东南亚曾是中国的版图
7.“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嫘祖会缫丝纺织 B.蔡伦改进造纸术
C.华佗创编五禽戏 D.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8.下面这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所反映历史事件中涉及的历史人物是
A.项羽夫差 B.刘邦夫差 C.刘邦阖闾 D.项羽勾践
9.如下图所示,金刚塔又名“穿心塔”,位于昆明市官渡古镇,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的一座砂石构筑的塔式建筑。与该建筑相关的宗教是。
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10.儿歌《白龙马》这样唱道:“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与唐三藏师徒西天取经相关的宗教是
A.犹太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11.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属于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具体表现的是
①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②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追求真理,学习先进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12.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批准,月球上共计以 14 个中国人的名称命名了 19 个月球地理实体。这 14 个中国人名和地名包括:蔡伦、毕昇、李白、祖冲之……等等。其中,蔡伦入选的理由是
A.改进了造纸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B.代表作《洛神赋图》,刻画人物栩栩如生
C.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D.精确推算圆周率,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13.秦始皇为修建骊山陵墓,征发大量民力,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汉文帝修建陵墓要求从简,减轻徭役,使人民生活安定。这给我们的直接启示是( )
A.秦始皇生活过于奢华 B.秦朝国力远胜于汉朝
C.儒家思想高于法家思想 D.成由勤俭,败由奢
14.秦朝在皇帝之下设置的中央政权机构,主要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其中御史大夫的职责是
A.掌管行政事务B.掌管监察事务C.掌管军事事务D.掌管经济事务
15.公元前207年,项羽起义军以少胜多,大败秦军的决定性战役是( )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
16.毛泽东曾说过:“刘秀……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他白手起家,创建了一个新的王朝。”刘秀创建的新的王朝是
A.西周B.秦朝C.西汉D.东汉
17.东汉“光武中兴”与西汉“文景之治”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
A.都发生在汉朝时期 B.调整统治政策,实现稳定与发展
C.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D.我国经济重心开始东移
18.西汉时期,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文景之治”。关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吸取秦亡教训B.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政策
C.儒家治国思想占据统治地位D.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
19.“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些成语和典故和下面哪一事件密切相关?( )
A.国人暴动 B.长平之战 C.陈胜、吴广起义 D.楚汉战争
20.周谷城在《论古封建》中指出“古封建”作为一种制度,是与奴隶制时代的历史发展相始终的,即奴隶制度开始时,便有“古封建”的种子在萌芽。其中被称为“古封建”的制度,兴盛于
A.夏朝 B.周朝 C.秦朝 D.唐朝
21.“秦始皇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下面能解释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焚书坑儒推恩令B.统一文字推恩令C.统一文字罢黜百家D.焚书坑儒罢黜百家
二、简答题
22.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点 B.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的地区之一
23.历史能够教我们许多知识,也给我们带来许多丰富的畅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孔姓同学说:“我们孔圣人太了不起了,竟然走上了世界。”孔圣人创立了什么学派?他的言行被记录在哪一著作中?
(2)李姓同学说:“太棒了,李冰父子修建了一座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此水利工程是什么?在当时发挥了哪些重大作用?
(3)司马姓同学说:“我的先祖十分了不得,写了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并被鲁迅称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本著作是什么?主要内容记载的什么?
24.《史记》
《史记》以人物为中心的思想,扩大了历史记载的范围。就中心部分讲,不但写汉族少数民族即秦汉以来封建国家多民族的历史,也写了一些域外民族君长与中华民族通使往来以及斗争的历史;不仅写统治阶级的历史,也写了一些下层社会人物的历史,反映了全面的历史观。…《史记》人物传记的成功,主要表现在战国秦汉以来的那些篇章,既是历史文献而又富有文学性。其特征在于作者根据确实可信的历史事实,加以选择、剪裁和强调,通过明晰通俗的语言,忠实地塑造了各种人物的生动鲜明的形象,有他们的个性和典型性,从而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复杂的社会面貌和本质。司马迁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这一新的写作方法是谁的首创?
(2)《史记》是一部什么体裁的史书?它记述了从 到 约3000年的史事。
(3)《史记》的作者曾遭关押并受酷刑,而他却坚忍不拔地写出历史巨著。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1.C2.C3.C4.A5.B6.C7.B8.D9.B10.D11.C12.A13.D14.B15.C16.D17.B18.C19.C20.B21.D
22.上边方框为A;下面方框为B。
23.(1)儒家学派;《论语》。
(2)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3)《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24.(1)司马迁。
(2)纪传体;黄帝,汉武帝。
(3)面对艰难挫折,毫不畏惧的精神;为了理想正义,坚忍不拔的意志,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