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标志及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学会利用相关史料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形成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知识结构】
【自主学习】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思想与尊孔复古思想)
2、时间: 年
3、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 、鲁迅、 、蔡元培等。
4、兴起的标志:陈独秀《 》的发表
5、主要阵地:《新青年》和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斗争指向:孔孟之道
2、指导思想(口号和旗帜):“ ”(德先生)“ ”(赛先生)
3、内容:抨击 ;提倡 ;倡导 。
4、性质:一次伟大的 运动。
5、意义(评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 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 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 ,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合作探究】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2.新文化运动时提出 “打孔家店”的口号,猛烈抨击旧文化,而现今全国大力宣扬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得到了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你认为两者矛盾吗?为什么?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夯实基础】
1.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像漫漫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猛烈冲击着封建专制思想。这场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刊物,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这里的“刊物”指的是 ( )
A.《民报》 B.《青年杂志》 C.《时务报》 D.《国闻报》
3.某学者指出:“一曰,须言之有物……八曰,不避俗语。”该史料涉及新文化运动 ( )
A.提倡民主 B.提倡科学
C.提倡新道德 D.提倡新文学
4.“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新青年》 B.《文学改良刍议》 C.《狂人日记》 D.《劳动界》
5.新文化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针对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积弊,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当时中国社会的积弊是( A )
A.专制与愚昧 B.封闭与自大 C.落后与野蛮 D.迷信与盲从
6.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7.思想是变革的先声,是行动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那时候的热血青年可以说没有不被《新青年》影响的。毛泽东曾回忆说:“《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杂志,由陈独秀主编。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本杂志。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
材料三“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根据材料一回答,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刊物是什么?新文化运动在近代化的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反映作者对儒家思想持何种态度?他拥护的“两位先生”是指什么?
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培优提升】
1.(2021乐山市)某班开展“历史人物对号入座”趣味活动。下列历史人物与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A.李鸿章——戊戌变法 B.孙中山——洋务运动
C.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D.梁启超——辛亥革命
2.(2021镇江市)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三年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体之痛苦。自经此次实验……珍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陈独秀“此次实验”的矛头直指( )
A.军阀混战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专制政体
3.“我们抛弃了之乎也者,学做白话文。我们也把红楼水浒做圣经宝典来研究,又竭力阅读西洋名著。”这种状况始于(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1.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②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制度;③袁世凯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这是违背民主潮流的倒行逆施,必然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④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力图改造中国社会。
2.不矛盾,因为抨击的是旧文化中的不合常理的部分,大力弘扬的却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改造创新,与时俱进。
【夯实基础】
CBDAAA
7.(1)《新青年》;作用: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反对、否定或批判;民主与科学
(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的继承)。(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培优提升】
CDC(共21张PPT)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标志及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学会利用相关史料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形成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
学习目标
1860年
1894年
1895年
1898年
1912年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技术
制度
失败
失败
1915年
1923年
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
整体感知
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知识阶层欢迎
袁世凯实现独裁专制,规定“ 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
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
VS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民国初建,百姓起初欢呼雀跃,许多人家的门口上都贴着“民国万岁,天下太平”的对联。
旋即,军阀混战,政治黑暗,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对联遂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
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概况
时间
标志
代表人物
重要阵地
1915年
《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后改名为《新青年》)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青年杂志》封面
陈独秀
(1879—1942)
青年如初春,
如朝日,
如百卉之萌动,
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
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
——《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
法语:青年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概况
陈独秀
(1879—1942)
胡适
(1891—1962)
鲁迅
(1881—1936)
李大钊
(1889—1927)
2.概况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蔡元培
北京大学红楼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概况
材料一:师生问候语
老师:老爷们请起立!
众生(懒懒散散地站起)
老师:老爷们好!
众生:大人好!
老师:老爷们辛苦了!
众生:升官发财!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旧文化
旧道德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材料二: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狂人日记》
民主
科学
Democracy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2)提倡民主与科学
Science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胡适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陈独秀
旧观念
重形式
难理解
新思想
重内容
好理解
(3)提倡文学革命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把反封建的思想内容同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兰花草》 (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开,能将宿愿偿。
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
简单、通俗、易懂
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李欣淑幼年时,父亲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
1920年,北京大学首次招收9名女生
(1)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使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 ”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
四.新文化运动之影响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
《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民主和科学
新文化运动
时间:1915年《青年杂志》
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兴起
内容
意义:
代表人物、主要阵地
倡导文学革命
当堂小结
1.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
A.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发生了转变
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D.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
2.如图是陈独秀关于辛亥革命的言论。该言论表明他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
A.旧思想根深蒂固
B.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革命果实被窃取
D.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A
A
当堂测评
3.民国时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侧重于制造和思想之争的是(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朱学勤认为,“(中国近代)现代化的过程需要一种新的……政治载体……什么样的政治载体适合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呢?实际上这是全民族的一个试错过程……”请问以下各项属于材料所提的“试错过程”的有( )
①洋务运动 ②维新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义和团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C
D
当堂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