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3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3.2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3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09 11:4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二节大气的受热过程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习目标: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大气对大地的保温作用
3、说出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2
50
0
温度
高度(km)
0℃
-50℃
对流层
平流层
大气垂直分层
高层大气
12
降低
50
升高
降低
升高
积雨云
2、为什么说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几乎都在对流层进行的
3、为什么平流层适合飞机飞行?
低纬17-18 km
中纬10-12 km
高纬8-9 km
对流层厚度
①平流层气温下低上高,空气难以对流,大气以平流
运动为主,飞行时不上下颠簸
②水汽和尘埃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利于飞行
导入:
1、你知道为什么红色常用作警戒色吗?(比如红灯停,绿灯行)
2、浙江绍兴的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你能推测出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吗?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太阳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选择性吸收
反射
散射
据课本73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哪些?
地面
大气上界
地面








大气吸收

大气反射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削弱作用
增温
太阳
大地
大气散射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作用特点
反射 作用
吸收 作用




形成的自然现象举例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
被削弱的辐射
无选择性
云层、较大尘埃
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
据课本73--75页填表
1、反射作用
无选择性

太 阳 光
云层、颗粒较大的尘埃
参与的大气成分:
云层作用最明显,云层越厚云量越大,反射作用越强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作用特点
反射 作用
吸收 作用




形成的自然现象举例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
被削弱的辐射
无选择性
有选择性
无选择性
云层、较大尘埃
大气分子、微小的尘埃
颗粒较大的尘埃等
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
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
波长较短的蓝、紫光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
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阴天、黎明天空呈灰白色
据课本73--75页填表
2、散射作用
选择性
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被散射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参与的大气成分: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作用特点
反射 作用
吸收 作用




形成的自然现象举例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
被削弱的辐射
无选择性
有选择性
无选择性
有选择性
云层、较大尘埃
大气分子、微小的尘埃
颗粒较大的尘埃等
臭氧、水汽、二氧化碳
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
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
波长较短的蓝、紫光
紫外线(臭氧吸收)、红外线(水汽和CO2吸收)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
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阴天、黎明天空呈灰白色
据课本73--75页填表
3、吸收作用
对流层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
平流层臭氧吸收
紫外线
红外线
选择性
波长较短
波长较长
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
1、红色光线波长较长,难以被散射,穿透力强,以红灯作为停止信号更为醒目,在大气透明度较差时,或者多雾天气,红色光比其他颜色光更容易看见,更适合作为交通上的警示灯,引起车辆和行人的注意。
2、黑色尼龙网的主要作用是削弱太阳辐射,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间段多在夏季午后,因为此时段太阳辐射最强,容易将作物晒伤。
思考:1、你知道为什么红色常用作警戒色吗?(比如红灯停,绿灯行)
2、浙江绍兴的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你能推测出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吗?
为什么赤道地区不是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
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阴雨天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
思考3
思考4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
思考5 为什么晴朗正午的天空呈蓝色?
仅蓝光被散射
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阳光穿过大气的路程短
傍晚阳光斜射
思考6 为什么傍晚天空呈红色?
经历大气的路程长
波长短的各色光皆被散射
只有红光射到地面
晴朗的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
交通信号灯为什么不用蓝色?
为什么阴天天空呈灰白色?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白天,阴天的气温比晴天低?
散射
散射
散射
散射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选填项:吸收、反射、散射
反射
阅读课本,理清以下几个概念: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比较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波长关系?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长波辐射
长波辐射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地面辐射概念
地面吸收透过大气的太阳辐射后升温,同时向外释放辐射能量
地面
大气上界
地面








大气吸收

大气反射
增温
太阳
大地
大气散射




对流层大气吸收
对流层大气增温
射向宇宙空间

大地
大气
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来源
地面辐射
长波辐射
水汽和二氧化碳
2、大气辐射概念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
一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射到地面
长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
大气上界
地面








大气吸收

大气反射
增温
太阳
大地
大气散射




大气增温
射向宇宙空间
对流层大气吸收

大地
大气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逆辐射
地面增温
大气还大地
大气对大地的保温作用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地面
大气上界
地面








大气吸收

大气反射
增温
太阳
大地
大气散射




大气增温
射向宇宙空间
对流层大气吸收

大地
大气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逆辐射
地面增温
大气还大地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大地的保温作用
辐射名称 辐射类型 辐射方向 作用
________ 短波辐射 射向地面
的直接热源
地面辐射 ____辐射 射向_____和宇宙空间 _________的直接热源
大气辐射 ____辐射 射向宇宙空间 _________会使地面增温
大气逆辐射 射向______
太阳辐射
长波
长波
大气层
地面
对流层大气
大气逆辐射
地面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阳短波辐射
地面增温
地面长波辐射
大气增温
大气逆辐射
对流层(近地面)大气的
直接热源是
地面辐射
地面的直接热源
太阳辐射
总结:大气的受热过程
地面增温
长波辐射
短波辐射
1. 图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3题。
D
2.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
C
3.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 ( )
D
A
G
F
E
D
C
B
H
I
J
地面
太阳
大气
宇宙空间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保温作用
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
活动1、为什么地球表面昼夜温差比月球表面小?
月球
夜间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月面气温低
白天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气温不会太高
夜间大气逆辐射又把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使气温不致降得过低
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气温高
大气
上界
地球
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的意义:
有利于生物
生存和发展
削弱作用 了
白天的最高气温
保温作用 了
夜间的最低气温
降低
提高
昼夜温差

活动2、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为什么多
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热量散失多,致使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活动3.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使地里的
蔬菜免遭冻害?
人造烟幕能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
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②深秋农民燃烧秸秆制造烟雾来预防霜冻。
③早春华北地区农民通过覆盖地膜进行农作物种植。
④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仅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








玻璃温室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主要为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地面吸收热量变为长波辐射(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玻璃能阻挡长波辐射进出,变成逆辐射,使室内温度升高
三、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
1、纬度因素
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太阳光线照射水平地面的角度)
(1)太阳高度大,等量的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面积小,光热集中
(2)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削弱的少
2、下垫面因素
地面反射率

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
地面辐射越弱
一般规律:颜色越浅的物体,其反射就越强、吸收就越弱;颜色越深的物体,其反射就越弱、吸收就越强。陆地表面的反射率高于海洋。
3、其他因素
气象因素
日照时间
南极大陆内部是全球最寒冷的地方,除与其高纬度、高海拔等因素外,极冰的强反射也是形成其低温的重要原因。
思考:为什么全球最寒冷的地方是南极大陆而不是北冰洋?
谢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