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阶段检测卷(一)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内容: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2021山东东营八年级中考,10,★★☆)“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将烟土切碎,抛入石池,泡以盐卤,烂以石灰,统俟戳化成渣,于退潮时送出大海。”材料反映的是 ( )
A.公车上书 B.黄海海战 C.鸦片战争 D.虎门销烟
2.(2021云南中考,5,★☆☆)有学者在提及中国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时指出:这些条款(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等)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这一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3.(2021湖南湘潭中考,4,★☆☆)2020年5月,圆明园遗址公园发文悼念港澳爱国人士何鸿燊,他曾两度重金购回流失海外的圆明园文物并转赠给国家。圆明园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始于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2021青海中考改编,4,★★☆)“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一事件相关的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的重大影响是 ( )
A.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5.(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10,★☆☆)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代表是 ( )
A.洪秀全 B.关天培 C.左宗棠 D.李鸿章
6.(2021广西贵港港南期中改编,5,★★☆)“1851年发动武装起义…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领导者内讧,加之清政府的围剿…最以失败告终。”材料描述的是 ( )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义和团反帝斗争 C.三元里人民的抗英 D.太平天国的兴亡
7.(2021河北保定曲阳期中,7,★★☆)“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这场改革是指 ( )
A.洋务运动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8.(2021山东威海中考,5,★★☆)在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中,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下列各项中属于“追求利润的企业”的是 ( )
A.湖北织布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京师同文馆
9.(2021独家原创试题)2018年,北洋水师的一艘军舰在沉没124年之后被打捞上岸,军舰上发现了74颗子弹壳,经过专家研究后,最终确认了这艘军舰是北洋水师的经远舰。这是继致远舰之后,发现的又一艘北洋沉舰。与这两艘军舰沉没相关的战争是 (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北伐战争
10.(2021四川遂宁中考,1,★★★)1843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是 ( )
A.割地 B.赔款 C.通商 D.设厂
11.(2021广西桂林中考,8,★★☆)梁启超批评李鸿章,“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据此分析梁启超主张 ( )
A.发展科学技术 B.改革政治制度 C.开展外交活动 D.建立新式海军
12.(2021湖南永州道县期中,10,★★★)下列事件与结果关联正确的是 ( )
13.(2021江苏常州前黄初中第一次月考,10,★★)《清议报》(1898年1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出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第二次鸦片战争
14.(2021湖北孝感中考,9,★☆☆)西方某些国家错失防控良机,导致疫情扩散,却上演甩锅中国,要让中国付出“新庚子赔款”的闹剧。中国近代,西方列强曾经在庚子年联合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这个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5.(2021北京丰台长辛店一中月考,4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屈辱史。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
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C.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16题16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2分,共55分)
16.(16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儿女的血泪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传统的农历纪年法是以10天干配对12地支形成的,60年一轮环。“庚子”年是农历纪年法的一个轮年。1840年庚子年,西方列强敲开了古老封闭的清王朝大门,是我国近代屈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1900年庚子年,八国联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进犯北京,导致中华民族几乎丧国灭种。这场动荡被称为“庚子国难”。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
-梁启超
(1)依据材料一指出,1840年“敲开了古老封闭的清王朝大门”的是西方哪一列强?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
回答,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5分)
(2)依据材料一指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直接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八国联军侵华“导致中华民族几乎丧
国灭种”?(5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2分)
1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孝钦皇太后(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七百万两铺张扬厉,备极一时之盛。
材料二 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三 旧中国饱受屈辱,山河破碎,弱国无外交。中国政府和人民比任何人都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即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也是铮铮铁骨。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退让半步。
-温家宝
(1)根据材料一判断,慈禧太后的“六旬万寿庆典”在哪一年?此时哪个国家正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4分)
(2)材料二中的“三军败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割地”又使中国痛失哪些领土?(4分)
(3)“三军败绩”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4)结合材料三,说说甲午中日战争带给我们怎样的反思。(2分)
18.(2021湖南常德澧县期中,26,★★☆)(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再次遭受割地、赔款、丧失主权的厄运。康有为等以“变法图强”为号召,在北京、上海等地发行《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等报纸,宣传变法思想;在北京组织强学会、保国会,号召救国图强。光绪帝启用康有为等人。1898年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正式开始变法。此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除旧布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2分)它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
值的东西?(2分)这场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认识。(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变法”有什么积极作用。(3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在探索近代化道路上有什么不同?(4分)
19.(2021山东临沂中考,27,★★☆)(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
-摘自《山东大学精品课程》
(1)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是受哪一条约的直接影响?列强“瓜分中国”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当时中国人民“最紧迫的要求”是什么?(6分)
材料二 1900年俄国趁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之机,出兵侵占了中国东北全境,同时他也力图将朝鲜据为己有,在各国列强勾心斗角你争我夺的背景下日俄双方加紧扩军备战,意图一决雌雄。
-摘自《中国广播网》
(2)材料二中“运动”的斗争矛头指向谁?该“运动”败的原因有哪些?(4分)
(3)上述材料反映出在侵华过程中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2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阶段检测卷(一)
1.D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材料叙述的事件是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次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2.A 由“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五口通商”可知,这一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故选A。
知识链接:《南京条约》中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这一条款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便利了列强对华商品输出。
3.B 本题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国联合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丢失),之后又放火烧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故圆明园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4.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及识记能力根据“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可知,这一事件指的是火烧圆明园,其发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5.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洪秀全。
6.D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太平天国的兴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851年的金田起义;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D符合题意。
7.A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洋务派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一系列近代工业企业。这与材料中“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相吻合.故选A。
8.A 通过材料“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并联系所学可知,这与洋务运动中“求富”的主张有关。在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中,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企业,湖北织布局就是其中之所以湖北织布局属于“追求利润的企业”。
9.B 依据所学可知,1894年甲午中日战净过程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B符合题意;A、C、D与经远舰、远舰无关,不符合题意。
10.D 通过题干信息“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可知,本题考查的是《马关条约》中比《南京条约》多出来的特权,即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1.B 梁启超是维新派代表,主张改革政治制度。从题干中梁启超对李鸿章的批评可以分析出梁启超主张改革政治制度。
12.B 本题考查对维新变法运动相关知识的综合掌握。维新人士创办报刊,宣传变法,使维新变法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因此A错误;强学会的成立,标志着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因此B正确1895年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因此C错误;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标志着戊戌变法
13.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关键信息是“1898年”“万死以一敌八”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19世纪末,民间兴起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义和团奋勇抵抗。A发生在1851—1864年;B是地主阶级掀起的“自强”“求富”运动;D发生在18561860年。
14.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可判断该条约为《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知识归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5.C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C正确,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B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D错误。
16.[答案]:
(1)英国。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而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2)镇压义和团运动。1900年到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八国联军侵华“导致中华民族几乎丧国灭种”。
(3)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
(4)发奋图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提高综合国力,加强国防建设,等。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英国政府以中国禁烟为借口,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据以上分析回答本问即可。
(2)“八国联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的直接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1900年到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八国联军侵华“导致中华民族几乎丧国灭种”。
(3)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因此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
(4)由以上材料可知,避免历史悲剧重演要发奋图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提高综合国力,加强国防建设,等。
17.[答案]:
(1)时间:1894年。国家:日本。
(2)事件: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领土: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3)条约:《马关条约》。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只有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材料中“甲午”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华的甲午中日战争。
(2)依据材料二中“1895年”“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可知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三军败绩”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割地”是指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8.[答案]:
(1)口号:自强、求富。采用了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筹建新式海陆军,等。失败的原因这场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清政府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
(2)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有利于社会进步。
(3)材料一反映的是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材料二反映的是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的提示“洋务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据材料二中“康有为”“变法图强”“光绪帝”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有利于社会进步。
(3)结合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学习内容回答即可。
19.[答案]:
(1)《马关条约》。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对中国资本输出;等。救亡图存。
(2)帝国主义。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等。
(3)勾心斗角你争我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并联系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所以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是受《马关条约》的直接影响。根据所学可知,列强“瓜分中国”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对中国资本输出等。在此种情况下,当时中国人民“最紧迫的要求”是救亡图存。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有: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等。第(3)问根据上述材料可知,在侵华过程中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是一种勾心斗角你争我夺的关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