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中考二轮复习之现代文有效阅读辅导之四——标题作用及含义,插叙的作用 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2]中考二轮复习之现代文有效阅读辅导之四——标题作用及含义,插叙的作用 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9 18:4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现代文有效阅读辅导之四——标题作用及含义,插叙的作用
一、知识和方法:
1、 标题的作用或深刻含义;
A、 标题的作用,可以记住九个词语:线索、内容、主题、人物、背景、情感、双关、悬念、新颖别致;
具体地说:
a、看标题是不是全文的线索;
b、看标题是不是全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全文的内容);
c、标题是否揭示或暗示了全文的主题;
d、看标题是不是交待了全文的主要人物;
e、看标题是不是交待了全文的背景;
f、看标题是不是揭示了作者或者全文的情感;
g、看标题是不是运用了双关的修辞,运用双关就意味着标题富有深刻的含义;
h、 看标题有没有设置悬念,设置悬念能够引起读者思考或关注,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i、 看标题是不是新颖别致,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 标题的含义(或对标题的理解):我们可以关注“线索”“内容”“主题”“双关”这四个方面入手去分析。
2、 插叙的作用;
A、 概念:在写作的过程中,由于表达情感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在不改变全文中心的情况下,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或事件,这样的叙述方式叫作插叙。它是记叙文 ( https: / / baike. / doc / 1268792-1341695.html" \t "_blank )常用的一种叙述方式。
B、作用(其中加粗的是重点):
(1)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 ( https: / / baike. / doc / 5778842-5991624.html" \t "_blank )的作用。
(2)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3)使文章脉络清晰。
(4)推动情节发展,有助于情节 ( https: / / baike. / doc / 1437079-1519053.html" \t "_blank )的展开。
(5)突出中心,深化主题。
(6)为下文做铺垫 ( https: / / baike. / doc / 5734257-5947001.html" \t "_blank )。
(7)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
(8)补充说明了有关文章的具体内容。补充 ( https: / / baike. / doc / 5772354-5985127.html" \t "_blank )背景材料,或交代 ( https: / / baike. / doc / 6336496-6550108.html" \t "_blank )细节。
(9)让文章情节有波澜,结构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10)使结构紧凑。
(11) 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生动完整,突出其特点。
(12)与某些内容对比,突出(主旨 ( https: / / baike. / doc / 6647422-6861239.html" \t "_blank )/思想感情)。
二、实证性试题
结婚礼物
[捷克]雅 哈谢克
(1)“无论如何,”卡丽契卡说,“我们得给他们寄去点什么。”
(2)耶尼克说:“把那只花瓶送给他们吧!”卡丽契卡睁大眼睛问道:“什么花瓶?”“那只刻花的红花瓶,安娜姑姑送给我们的那一只。”
(3)“可那花瓶已经断了瓶颈啊!”“等一等!”耶尼克打开衣柜,小心翼翼地将一只断了颈的刻花红花瓶放到桌上,又将另一个纸包打开,取出那节花瓶颈,将它安在瓶上。
(4)“要是瓶颈没断就值钱了,对不对?”“是啊,真可惜!”刻花玻璃像泪血般地闪着光,这是耶尼克的姑姑送给卡丽契卡的,贵重的花瓶寄到他们手里时已经断了颈。
(5)“有啦,卡丽契卡,奥琳卡在我们家不是从来没见到过这只花瓶吗?咱们将花瓶装到一个小木箱里,写上一张贺婚卡。喏,他们准会以为花瓶颈是在邮寄的路上断的。这样一来,他们顶多只会感到遗憾,但在蜜月中这一点遗憾还是承受得了的。”
(6)“我们怎能这样糊弄惟一的妹妹?”“那你说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那好吧!”卡丽契卡琢磨了一会儿说,“把这只花瓶给他们寄去,等将来我们什么时候有了钱,再给他们补上这个礼。”
(7)奥琳卡结婚了。
(8)“亲爱的贝比克,我真遗憾卡丽契卡他们没有来。他们该来参加我们的婚礼呀!她不是总说他们过得如何顺心,耶尼克对她如何如何好吗?”“可能,他他们虽然过得还不错,但也没什么剩余的。”
(9)“他们啥也没咱们寄。”
(10)“还不到1号嘛,也许要等到发了薪才有条件表示这个心意。”
(11)说话间,房门轻轻开了,女仆走了进来。
(12)“太太,邮差来了,说有你们的一个小木箱。”
(13)“哪儿寄来的?”“布拉格。”
(14)“卡丽契卡寄来的。”俩人同时欢呼起来。
(15)贝比克小心翼翼地准备开小木箱,看到上面贴着的纸条上写着“小心!玻璃!”几个大字。
(16)“先生,”女仆提醒说,“这儿还有一封信。”
(17)贝比克放下用来撬小钉的刀子,拆开信封。来信是耶尼克写的。
(18)贝比克读完信,思索了片刻。
(19)“这是什么?”奥琳卡问道。
(20)“别忙!”贝比克回答说。
(21)“快,打开小木箱看看!”“马上,马上……”贝比克重又拿起了小刀子,可那钉子似乎总也撬不开。
(22)“我得拿个榔头来……”“小心点儿!”贝比克摆好小刀的位置,对准它就是一榔头。
(23)“小心点!贝比克!”“该死的钉子!”贝比克喊了声,笨手笨脚地将木箱扔到了地上。
(24)“天哪——”奥琳卡吓了一大跳。
(25)“奥琳卡,”贝比克请求她说,“原谅我,怪我性子太急。快回你的房间去,我先看看里面的东西碎了没有。喏,别难过,要是摔碎了,我给你买个新的。别哭,奥琳卡,亲爱的!”奥琳卡受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之后,安静了下来,乖乖地上饭厅去了。奴仆玛丽则被打发去买啤酒。贝比克徒手打开了木箱盖,一眼看到了耶尼克用纸包着的那只没颈花瓶,上面扎着一根粉红丝带,周围塞满了刨花。
(26)“可怜的人啊!”贝比克轻声地说。
(27)奥琳卡得到了一只非常漂亮的刻花红玻璃花瓶,这是贝比克买来代替那只被他不小心摔碎的残花瓶的。奥琳卡那一回还一个劲地埋怨他性子太急,以至用榔头砸碎了花瓶,好让他一个劲儿地拥抱她,求她饶恕。贝比克为此感到很幸福。美滋滋地竟然忘了给耶尼克写封回信,只是卡丽契卡却得到了妹妹的一封简短的信:
亲爱的、金子般可贵的卡丽契卡:
你们给我寄来的花瓶是我所得到的礼物中最喜欢的一件。我每天往它里面插鲜玫瑰,我看它总也看不够。谢谢你们,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欢乐。
       你的奥琳卡
(28)“小可怜的!”卡丽契卡读完信说,“她不愿告诉我们,花瓶在邮寄的路上摔断了颈子。她心眼儿那么好。而我们却干了这丢人的欺骗勾当,但总算过去了。”
(29)“谢天谢地!”耶尼克感叹了一句,脸红到了耳朵根儿。
(有删改)
1、根据小说,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3分)
本文围绕“结婚礼物”展开故事情节:卡丽契卡向奥琳卡隐瞒了(1) ;
贝比克向奥琳卡隐瞒了(2) ; 奥琳卡向卡丽契卡隐瞒了(3) 。
参考答案:(3分)(1)花瓶是断了颈的(2)卡丽契卡寄来的花瓶是没有瓶颈的(3)寄来的花瓶被贝比克打碎了(每空1分)
2、请仔细品读第段中的划线句子,回答下列两个问题。(4分)
(1)作为“结婚礼物”的花瓶,为何作者笔下充满悲彩,请结合人物视角加以解释。
参考答案:2分)在作者笔下,“泪血般地闪着光”暗示耶尼克一家生活的拮据,境况堪忧,当他们窘困到买不起妹妹的结婚礼物时,他们眼中的花瓶自然闪着血泪了,这是他们忧伤、痛苦、辛酸心理的外在体现。(境遇1分,心理1分)
(2)文中为何要特意交代“这个断颈的花瓶本身也是一个礼物”。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2分)正是当年花瓶作为礼物,寄到他们手里颈已经断了的情景,启发了他们将花瓶作为结婚礼物邮寄给奥琳卡,并为自圆其说提供依据。另外,这个补叙也拓展了小说空间,也许姑姑当年也有相似的情形,增加了小说的悲悯色彩。(缘由2分,意思符合即可。)
3、第16段中贝比克收到耶尼克的信,你认为耶尼克有没有告诉他花瓶的实情?请关注文中的伏笔与照应,找到依据,支持你的观点。(4分)
知识卡片:
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前段为后段埋伏的线索或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这是文学创作中叙事的一种手法。
照应:文学创作中描写、叙述的一种手法,指作品下文与上文相呼应,即“随应上文”。
参考答案:(4分)有。前文贝比克“小心翼翼地准备开小木箱”,但读过信后,先是“思索了片刻”,可见信中内容使他有所犹豫,这是伏笔;后文“对准它就是一榔头”,还支开了所有的人,打开包裹后时感慨耶尼克是“可怜的人”,并承诺为奥琳卡买一个新的花瓶,这与前文照应,可以推断出耶尼克在信中已经告诉了贝比克送断了颈的刻花红花瓶的原委。(每点2分,意思符合即可。)
4、小说结尾处卡丽契卡说自己干了丢人的“欺骗勾当”,其他人物也有“欺骗”的行为,这引发了你对“欺骗”怎样的思考?请结合小说与链接材料的人物言行简要阐述。(4分)
【链接材料】虎妞为了能与祥子结婚,在裤腰上塞了一个枕头,欺骗祥子说自己怀孕了,祥子无奈与虎妞结了婚。(《骆驼祥子》)
参考答案:(8分)本题采用分层赋分的方式,每一层表述有欠缺的酌情扣1分。
(这里提供的是最完整的答题方式,供作为参考。)
第一层次:至少结合两篇小说人物的言行正确理解欺骗”的含义,并根据已有经验对“欺騙”形成辩证的认识。(7-8分)
示例:卡丽契卡生活拮据,为了表达对妹妹奥琳卡结婚的祝福,不得已将“断了颈的”刻花红花瓶邮寄给她。卡丽契卡虽然欺骗了奥琳卡,然而这种欺骗是出于对窘迫生活的无奈和她对奥琳卡的关爱。而虎妞的欺骗,从她个人而言,可以理解成她对爱情的大胆追求的种权宜之计,但是她的欺骗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顾祥子,把祥子拖入她的“欺骗”的圈套,这也是祥子从老实上进的青年变成行尸走肉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当“欺骗”成为利己的手段时,欺騙行为应该受到请责,但如果欺骗是出于对爱的表达和成全,是种无奈的、善意的举动,那它就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我们对待生活中的“欺骗”行为,不宜戆测,应了解其原因,理性对待。
三、阅读同步
歌者
①行走在天地之间,广袤的原野从我脚下延伸而去,一直到遥远的天际。我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也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②记得小时候在放牧的路上,当别人家的牧羊犬拽脱拴它的铁链,狂吠着向我冲来时,我心里充满了恐惧。幸亏阿爸及时赶到,一把拽住正准备落荒逃去的我,我们定定地站立在原地。因为有了阿爸,我心里的恐惧立刻减损下来。那牧羊犬冲到离我们大概十步之遥时停下来,不断地叫着,却没向前靠近。“不要跑,要停下来,必要时要迎上去!”阿爸说。后来,阿爸的这句话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个经验。
③每次放牧,走上原野,我会在风中低吟某首歌的旋律,后来唱歌成了我消解孤独的一种方法。比如,刚刚下过一场暴雨,一道弯弯的彩虹出现在天边,就唱:七色的彩虹搭起了帐篷。再如,盛夏时灿烂的野花盛开在草地上,便唱:大地的头上插满了鲜花。渐渐地,我发现天地之间,我可以和任何一样东西对话:原野上的花花草草、天上的飞鸟、河流里的小鱼,甚至一块石头。
④我发现除了我,在原野上喜欢唱歌的还有百灵鸟,它们对唱歌的热情与执着,比起我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我这个草原上的小牧童,常常听到它们婉转又悠长的歌唱,随性又自由。
⑤小时候,我和堂弟共同喜欢的游戏是在草原上寻找鸟巢。最容易寻得的,是角百灵的鸟巢。它们用干枯牧草搭建的圆形鸟巢,精致得就像人工所为。我们会在鸟巢附近做上记号,然后隔三岔五来探望,等待鸟蛋一天天地孵化。当雏鸟破壳而出后,我们的探望就会频繁起来,俨然是痴心于野外观察的鸟类专家,看着雏鸟的羽毛一点点丰满起来,直到它们的父母带着它们飞离窠巢。
⑥百灵鸟的雏鸟在没有长出羽毛之前是不发出声音的。在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面前,这有着“草原歌唱家”之誉的精灵,把小小的鸟巢隐藏在广大的辽阔之中,以枯草般的毛色掩护自己,在雏鸟时代选择了噤声,是为让自己有更多活下来的机会,为长大后能够更加自由、更加纵情地歌唱。
⑦我曾看过一个视频,画面里是一只已经死了的角百灵雌鸟,当镜头慢慢推近时,出现了一个被它身体遮掩的小小鸟巢,里面还有几只尚未长出羽毛的幼鸟,因为听到了动静,幼鸟像是忽然醒过来一样,个个伸长脖子,把嘴喙髙高地升向空中。饥饿的它们等待着父母衔来吃食,却不知道当冰雹来临时,它们的母亲用单薄的身体护住它们,一直到冰雹把自己砸死,也没挪动一下!看着这画面,我的泪水一下子涌出眼眶。普天下的雌鸟啊,普天下的母亲啊!
⑧可如今我发现,身边一些人对鸟儿是视而不见的,由此我判断他们对其他事物,比如对野花也是同样态度。久居城市的人们目光内似乎只有路标与方向,忽略了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还有许多鲜活的生命。
(作者:龙仁青 有改动)
1.(3分)结合全文,简述题目“歌者”的含义。
2.(3分)你如何理解第②段画线句所蕴含的人生经验?
3.(4分)第③段中“我”吟唱的歌词很有艺术性,请品析。
4.(3分)请简要分析结尾段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人生没有多余的疼
朱成玉
①在键盘上敲字的时侯,忽然想,如果人生也有一个删除键,我会删除些什么呢?快乐幸福的时光自然舍不得删去,那么删去的就只有那些疼了。
②我想删去手指的疼。因为一分之差没有考上县城的重点高中,老师和家人都劝我复读一年,我却倔强地选择了离开学校。每天上午9点30分,是学校上课间操的时间,喇叭里传来熟悉的“广播体操”,一颗心便跟着疼了,再回不去本该属于自己的校园。于是更加发奋地自学,冬天,写字的手冻成了“馒头”,钻心的疼让我坐卧不宁,直到现在,每到下雨阴天,手指还会隐隐作痛,20多年以前的疼,就像一条甩不掉的蛇,紧紧尾随。
③我想刪去肩膀的疼。在家待业的时候,临时在一个工地做了半年力工,手掌磨出许多大大的血泡,却也不能停下来,因为瓦匠等着我“伺侯”呢,炎炎烈日,汗流浃背,苦不堪言。之后,又去粮库扛麻袋。黑压压的麻袋落到肩膀上,整个人一下子就蹲到了地上,如此反复,直到后来才慢慢地直起腰来,真不知道那一天是如何熬过来的,那是天底下最漫长的一天,我盼着天快点黑下来,快点,可是太阳,像故意和我作对一般,越发地把它那邪恶的热泼到我身上。回家之后,掀开衣服,看到肩膀上整个掀开了一层皮,里面嫩嫩的肉呼之欲出!母亲一边给我擦着药膏,一边心疼得直掉眼泪。
④我想刪去脚掌的疼。刚结婚的时候,一贫如洗。租来的房子又小又破,冬天很冷,墙壁上到处是亮晶晶的霜花。买不起煤,就去后山打柴。有一天回来得晚,天已经黑了,妻子担心,拿着手电去山路上寻我。直至看到我拉着一车柴火,蹒跚归来时,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我告诉她,不敢快走,鞋子马上就要掉了底儿,她找个绳子帮我把鞋子绑上。脚冻了,又红又肿,害得我现如今走起路来都不是那么笔直。
⑤我想刪去牙疼,我想刪去头疼,我想删去失恋的疼,我想刪去失去亲人的疼,我想删去各种各样的心疼,我想刪去……太多太多的疼!
⑥我不知道,为何我的人生有如此多的疼,我似乎是疼痛银行的行长。
⑦但是现在,我感谢疼痛,每一次疼痛,都会带给你一次历练。就像一次一次地跌倒,让孩子学会了走路和奔跑,就像一次一次地摔伤,让鹰学会了飞翔。人生在世,谁没有疼的经历呢!有痛感的人生,是有盐、有钙的人生。
⑧疼是人生里最活跃的细胞,可以用它谱曲,用它填词,可以用它酿酒,用它泡茶。在岁月的喉结,轻轻将它吐出,可以换一曲妖娆的歌儿。疼是推着人往前走的风,你若想甩脱它,便闻不到它吹送到你跟前的花香了。
⑨人生没有多余的疼。赞叹珍珠的光芒时,别忘了,那是贝壳的眼泪,是用疼痛磨砺出来的璀璨。
5.文章以“人生没有多余的疼”作标题有何作用?(2分)
6.本文中对“疼”的叙述采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
7.完成下列两道题(5分)
(1)“在岁月的喉结,轻轻将它吐出,可以换一曲妖娆的歌儿。”赏析加点字的表达效果。(2分)
(2)赏析第⑦段划线句子的修辞手法。(3分)
就像一次一次地跌倒,让孩子学会了走路和奔跑,就像一次一次地摔伤,让鹰学会了飞翔。
8.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我似乎是疼痛银行的行长”一句的言外之意。(2分)
9.读完这篇文章,对你人生的启迪是什么?(3分)
与母亲相守50天
明前茶
因为武汉封城,莉君已经在娘家待了整整50天。
莉君与母亲都是能干且脾气犟的人,秉承的人生哲学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因此,往年春节,莉君回娘家过年,待上5天,是她忍受的极限。她40多岁了,可一回娘家,一定会被母亲当成14岁的小姑娘管着。
早上睡个懒觉,挨管;晚上11点过了还在刷剧,挨骂;怕胖,少吃一口肉,要管,说是富富态态才吉利;做瑜伽伸展得像一只软腰猫,要管,说是万一闪了腰,村医那里可只有是贴上膏药,拍个X光片还要上镇医院。
回娘家才两天,平地一声雷,武汉封城了。见女儿一脸的震惊和恍惚,母亲_____说:“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走不脱了!”莉君略有不快地说:“留在这儿吗?跟你吵架呀!”话一出口,她就有点后悔。父亲故去多年,母亲从村里小学退休后,独自在山村生活。家里空旷而冷清,盼着儿孙们春节回来,也是人之常情。然而,莉君也有不愿意长留的理由,要忍受网络不稳定、洗澡没浴霸的不便。可是母亲就没有不便吗?按母亲的话说,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加上媳妇孙辈,光是坐下来吃饭,就是满满一桌。这一封城,儿孙们都回不去,不光要张罗吃喝,单是儿孙要用的文具、电池、拖鞋、睡衣,就够母亲忙的了。
莉君的心被拟扯了一把。依照她的脾气,说软话是不可能的,尽量帮衬母亲维持这一大家子的正常运转,就成了莉君暗自给自己分派的任务。
每天,她帮母亲将一百多斤腊肉、咸火腿搬出去晾晒。母亲欣慰地说:“幸亏今年没嫌土猪肉贵,依旧腌了那么多肉,不然这会儿村镇都封了,上哪儿买肉去。”莉君听了惭愧,往年,回武汉前,母亲总要往车的后备厢里塞满米油、腊肉,自己心里可全是嫌弃。
每天,莉君还帮母亲侍弄小菜园。往年,母亲四处张罗菜种、类肥的时候,莉君都要取笑她说:“没事干!快递一公斤十块钱,比青菜贵两倍多,还要往武汉儿女家快递蔬菜,会不会算账啊!”母亲说:“劳动不休,筋骨不锈。你爸走了,去菜园还能听听鸟唱,晒晒太阳,解个寂寞,你们年轻人不懂的。”这一回,菜园终于派上大用场。莉君跟着母亲收菜锄地,看见菜园里的一株野茶树生出新芽,她憨闷多日的心里,仿佛沁入了一股清气。她终于理解母亲不愿闲在屋里,非要出门劳作的原因。
每天,母亲上灶炒菜,做馒头,蒸发糕,莉君就蹲在灶口帮她烧火。母亲说火软一些,她就挑松柴火,只放枯枝败叶;母亲说火硬一些,她就燃起硬柴,将火烧得旺旺的。这样的日子里,她仿佛回到了14岁,那个唯母命是从的年纪。她觉得这也挺好,自己脱去了成年人的生硬铠甲,母亲忘记了老迈垂暮。母女俩诉说往事,对上了只有她俩知道的暗号。有一天,炒完一大桌子的菜,母亲自言自语:“真是怪了,以前一个人吃饭,在电磁炉上炒两个菜,就腰酸腿疼;如今一烧大柴灶,这八大碗莱做下来,倒也不觉得小腿沉重,咋回事?”莉君笑道:“老妈,灶口暖和,比电磁小太阳还管用。要不,为何老猫都喜欢很着灶口?”母亲望了她一眼,说了平生第一句软话:“闺女,等你也要靠偎灶驱寒时,你就回妈这儿。妈这儿别的没有,大灶柴火管够。”
莉君眼眶发涩。令她眼眶发涩的还有一件小事:那天,母亲上山拾柴归来,挑出了一小截软木,严正警告众人,尤其是莉君两个弟弟家的皮猴儿,不准动她的木头。大家都纳闷,她要用这一小截软木干吗。几天后,莉君意外地得到了礼物——母亲亲手雕的软木青蛙。只见栩栩如生的青娃蹲在荷叶中央的筋脉上,好像准备随时腾跃而起。“37年了,我总记着久我女一份情,”母亲说,“小时候,干活有你的,玩具没你的。你要过一个发条青蛙,我和你爹都没满足你……”
莉君接过青蛙,仿佛看见母亲的牵挂和叮嘱,仿佛在木雕的每一线光影中流转……
(选自《西安晚报》2020年3月20日,有删改)
10.选文中哪些事体现了莉君母亲的“能干”?(4分)
11.选文多处运用插叙的写法,请举出一例并简析其作用。(4分)
12.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1)体会下面语句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莉君的心被揪扯了一把。
(2)结合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充母亲说话时的神态或语气,并说明理由。(2分)
母亲 地说:“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走不脱了!”
13.某文学刊物《腾飞》设有“人间亲情”“山水游踪”“人生感悟”“古今论坛”等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分别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
1.(3分)放牧时,以唱歌消解孤独的“我”;草原上自由、纵情歌唱的百灵鸟;所有能勇敢顽强地面对困境,唱出精彩的鲜活生命。
2.(3分)示例: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遇到困境,不要畏惧、逃避,而应该冷静面对,思考解决的办法;必要时迎难而上,甚至做出一些牺牲。
3.(4分)歌词简洁生动,通俗易懂。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由“彩虹”联想到草原上常见的“帐篷”;把“遍地鲜花”想象成是姑娘“头上插满了鲜花”。富有鲜明的民族和草原特点。
4.(3分)结尾段写一些人对鲜活生命的漠视,与上文对自然、生命的赞美形成对比,引发读者的思考,深化了文章主题。
5.(1)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2)把生活中的疼痛升华为人生中的挫折,这种挫折实则就是一种历练,一种积淀,所以说“人生没有多余的疼”。(2分)
6.(1)欲扬先抑
(2)前文用大量的篇幅写“我”想删去生活中的“疼”,后文笔锋一转写感谢疼痛,前面的删去为后面的感谢作了铺垫。(3分)
7.(1)“吐”本指不由自主地涌出,这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将疼的历练转化为人生真谛的过程。(2分)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疼痛能给人带来的历练,比喻成孩子在跌倒中学会走路和奔跑,在摔伤中雄鹰学会飞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疼痛都会带给人历练的结果。(3分)
8.我经历的疼痛比别人多,经历的磨难也比别人多。(2分)
9.启迪: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难免总会有疼痛;但人生的璀璨是用疼痛磨砺出来的。(3分)
10、①能腌制腊肉、咸火腿;②善于侍弄菜园;③会做满满一桌菜;④雕刻的软木青娃栩栩如生。
11示例:“父亲故去多年,母亲从村里小学退休后,独自在山村生活”,写出了母亲独居山村的寂寞和冷清,交代了母亲希望儿孙们多住几日的理由,揭示了莉君对母亲从不体谅到体谅的原因。(举例1分,简析作用3分)
12、 (1)示例:生动传神地突出了莉君愧疚、悔恨之情。(2分)
(2)示例:大喜过望(喜形于色、幸灾乐祸……)
理由:母亲想儿孙们多住几天的愿望意外地实现了。(说话时的神态或语气恰当1分,理由合理1分)
13、示例一:“人间亲情”栏目。
理由:从选材角度看,文章叙述了莉君因疫情滞留娘家,与母亲朝夕相处,增进感情的故事;从主题角度看,文章表现了母亲对儿孙们的浓浓亲情,以及莉君对母亲的理解和爱。
示例二:“人生感悟”栏目。
理由:从选材角度看,文章叙述了莉君因疫情滞留娘家的故事,描述莉君对母亲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体谅到体谅的心路历程;从主题角度看,文章揭示了陪伴、换位思考可以消除亲人之间的隔膜,让亲情更融洽的道理。
(要重点关注学生答案中栏目与理由之间的相关度。选定栏目1分,选材2分,主题2分,只选定栏目,没有说明理由不给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