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层
一、单选题
1.热播电影《中国机长》所驾乘的客机发生的场景主要发生在(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暖层
2.下图为气温垂直分布图,对照该图,分析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下列各图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一架飞机从杭州起飞后,始终保持在万米高度向北飞行,则飞机( )
A. 始终在平流层 B. 先在平流层后在对流层 C. 始终在对流层 D. 先在对流层后在平流层
4.如果没有大气层,则下列现象中可能在地球上发生的是( )
①地球上到处是陨石坑 ②地球上没有水 ③天空背景变成黑色 ④生命都从地球上消失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在近地面,大气的对流运动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6.我国北方某地一飞机保持万米高度适中向南飞行,则它穿过的大气层是( )
A. 先在平流层,后在对流层 B. 先在对流层,后在平流层 C. 始终在对流层 D. 始终在平流层
7.300千米以上的大气气温在1000℃以上,但在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被烧毁,主要原因是( )
A. 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B. 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
C. 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及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很有限
D. 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
8.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的 ( )
A. 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B. 2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C. 3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D. 15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9.结合有关大气层的特点或作用,以下说法中你最认可的是 ( )
A. 气温变化——地表到l2千米高度,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加
B. 垂直分层——从对流层到外层,大气密度逐渐变得浓厚
C. 物质组成——随大气层高度上升大气物质组成基本不变
D. 保护作用一一阻挡紫外线危害和陨石撞击
10.如果大气平流层的臭氧层被破坏,下列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
A. 太阳辐射增强,热带范围扩大 B. 地面失去保护层,全球气温变暖
C. 紫外线大量进入地表,伤害人类和其他生物 D. 大气高度电离,危及人类生存
11.在12千米的高空飞行的飞机,从我国中部某地上空向北极飞行,若飞机的高度始终保持不变,则该飞机飞行的大气层是( )
A. 一直飞行在对流层内 B. 一直飞行在平流层内
C. 从对流层飞至平流层内 D. 从平流层飞至对流层内
12.被誉为“地球生命活动的保护伞”的大气成分是( )
A. 水汽 B. 氮气 C. 臭氧 D. 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
13.如图装置内有一根燃着的蜡烛,将点燃的线香放在装置左上端,发现本来向上运动的白烟沿图中虚线轨迹运动,请解释形成白烟运动规律的原因: ;这与大气层中 层的大气运动规律相似。
14.神舟十一号飞船自10月17日升空,绕地球飞行一月后于11月18日13时59分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最后穿过大气层的名称是________。这一层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大气层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
【解答】飞机主要飞行在平流层;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2.【答案】 C
【解析】【分析】大气层是气象学专业术语,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解答】A.由气温垂直分布图可知,对流层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故A正确;
B.由气温垂直分布图可知,平流层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升高;故B正确;
C.由气温垂直分布图可知,中间层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故C错误;
D.由气温垂直分布图可知,对流层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升高;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3.【答案】 D
【解析】【分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
【解答】飞机从地面起飞最后保持万米高度飞行,地面处于对流层,而对流层对流现象显著,不利用飞行,最后飞行的万米高度处于平流层;所以飞机是先在对流层后在平流层;
故答案为:D。
4.【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生物的作用可判断选项
【解答】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将变得和月球表面一样①会发生;没有天气变化,地球上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的存在②④均会发生;没有声音,易受陨石侵袭,温差增大,没有光的散射,天空会变成黑色,③④会发生。①②③④都会发生,A选项正确。
故选A
5.【答案】 D
【解析】【分析】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
【解答】对流时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图①④温度高处气流向下,温度低的地方气流向上①④错误;图②③温度高处气流向上,温度低的地方气流向下,符合对流的特点,②③正确,D选项正确。
故选D
6.【答案】 D
【解析】【分析】大气层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解答】大气层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平流层中空气平稳,适合飞机长时间稳定飞行。
故选:D
7.【答案】 C
【解析】【分析】300km以上为高层大气,即为自平流层顶至2000~3000千米高空,空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故与人造卫星摩擦产生的热量有限。
【解答】A、卫星相对静止但是仍在不停的运动,故不是人造卫星不会烧毁的原因,故不符合题意;
B、空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故与人造卫星摩擦产生的热量有限,而非散热好的原因,故不符合题意;
C、高层大气空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故与人造卫星摩擦产生的热量有限,故人造卫星未烧毁,故正确;
D、高层大气密度较小,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答案】 A
【解析】【分析】了解大气层的知识
【解答】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氢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氦气、氖气、氪气、氙气和水蒸汽。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故选A。
9.【答案】 D
【解析】【解答】了解大气层的特点和作用。
【分析】大气层的气温变化有垂直分布的特点,但各层气温变化随高度上升或增加或减少,如0~12千米高度,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减少;从对流层到外层,大气密度会变得稀薄,大气中物质组成(气体和粒子)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大气层的保护作用主要使地球免受紫外线辐射和小天体的撞击。
故选D。
10.【答案】 C
【解析】【分析】臭氧层是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其一为保护作用,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地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其二为加热作用,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并将其转换为热能加热大气。其三为温室气体的作用,在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底部,即在气温很低的这一高度,臭氧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要。
【解答】A、太阳辐射增强,热带范围扩大,热带的范围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有关,A错误;
B、地面失去保护层,全球气温变暖,臭氧层被破坏但大气层还在,地面的保护层主要是指整个大气层,B错误;
C、紫外线大量进入地表,伤害人类和其他生物,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紫外线长期照射会伤害人类和其他生物,C正确;
D、大气高度电离,危及人类生存,高度电离的是暖层,由于空气密度小,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氧分子和部分氮分子被分解,并处于高度电离状态,与臭氧层无关,D错误。
故选C
11.【答案】 C
【解析】【分析】对流是气体的上下运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温度越高对流越显著所以温度较高的赤道地区对流比南北两极要显著。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 8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 17 ~ 18千米。
【解答】A、一直飞行在对流层内,12千米在南北两极已经在平流层了,A错误;
B、一直飞行在平流层内,赤道地区对流层的厚度可到17 ~ 18千米,12千米高空飞行的飞机赤道地区还在对流层内,B错误;
C、从对流层飞至平流层内,赤道处是对流层北极处是平流层,C正确;
D、从平流层飞至对流层内,由C可知D错误。
故选C
12.【答案】 C
【解析】【分析】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太阳光是由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三部分组成.进入大气层的太阳光(包括紫外线)有55%可穿过大气层照射到大地与海洋,其中40%为可见光,它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动力;5%是波长100~400纳米的紫外线,而紫外线又分为长波、中波、短波紫外线。然而,近10多年来,地球上的臭氧层正在遭到破坏.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解答】波长为200~315纳米的中短波紫外线对人体和生物有害.当它穿过平流层时,绝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因此,臭氧层就成为地球一道天然屏障,使地球上的生命免遭强烈的紫外线伤害,被誉为“地球生命活动的保护伞”。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3.【答案】 蜡烛燃烧使周围空气温度上升,密度减小,热空气向上运动,左边冷空气向下运动,形成逆时针运动规律;对流
【解析】【分析】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而受冷的空气下沉,是一种冷热不均引起的 大气运动。大气层中近地面空气的 对流运动最为明显,所以我们把近地面11 公里高度的大气层叫做 对流层。
【解答】1、 蜡烛燃烧使周围空气温度上升,密度减小,热空气向上运动,左边冷空气向下运动,形成逆时针运动规律 。
2、 这与大气层中 对流 层的大气运动规律相似。
14.【答案】 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解析】【分析】 大气层又称大气圈,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解答】大气层的最底层是与生物圈关系最密切的对流层,对流层的最显著的特点是对流运动强烈,天气情况复杂多变;
故答案为: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