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中考二轮复习古诗文有效阅读赏析之六——文言文断句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2]中考二轮复习古诗文有效阅读赏析之六——文言文断句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9 21:5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古诗文有效阅读赏析之六——文言文断句
今日课程内容:文言文断句
一、知识与方法
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句号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逗号断开,叫“读”(dòu)。所以文言文的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一)文言文断句规律:通读全文,弄懂大意;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借助特征,巧妙断句;注意句式,辅助断句。
解析:断句分四步进行
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首先要正确判断所要断句的文体。如果是有故事情节的传记文,就必须掌握它的大致情节、中心事件和人物间的关系;如果是议论说理文,就要明确这篇文章的论述中心,再根据中心进一步明确前后的逻辑关系。总之,断句前,必须把所给文段通读几遍,尽可能把握篇章大意。
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在熟读文段、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像本段容易断开的有“香炉峰”、“遗爱寺”、“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等。较难断开的有“甲天下山山北峰曰”、“其境胜绝”、“若远行客过故乡”等。对于容易断句的部分,可以直接加上斜线或标点;对于暂时难以确定的可以先放一放,留待最后推敲斟酌。
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特征”即特殊词语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曰”“云”之类的动词,一类是虚词。尤其要注意虚词,因为虚词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借助虚词,能帮助我们准确断句。像上述文段中“而”表承接,使“见”和“爱”有内在联系,前后都不能断开;“之”为代词,通常作宾语,这里指代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的风景,后面应当断;“因”为连词,意思是“于是”,前面应当断。
注意句式,辅助断句
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或排比,或对偶,或对称。这种形式有时候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断句,如“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可以根据对称的句式结构断成“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语句的前后呼应也可以帮助断句,例如“甲天下山”和“又甲庐山”,断开了一处就能知道另一处。
(二)断句简易规则:
1、总体规则:寻找主谓结构和动宾结构。一般情况下,一个主谓结构或一个动宾结构就可以构成一个句子;
2、细化规则:
①先找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因为名词、代词可以充当主语和宾语;动词、形容词充当谓语;
②再找虚词,文言虚词 ( http: / / www. / s q=%E8%99%9A%E8%AF%8D&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 )共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A、有些虚词可以用在句首,常用句首语气词(发语词)前面可断句。如“岂(岂独)、其、盖、唯、盍、夫、且、且夫、若夫”等。
B、有些虚词经常用在句末, 常用句末语气词(句尾助词)后面可断句。如“矣、耶、哉、与(欤)、焉、兮、耳、而已、(乎)、(者)、(也 )”等。
③看句式,注意有些句式是对称的、有些字数相同;
④寻找特征性的词语。如:曰、云、故、遂等。
(三)文言文断句规则
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3、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4、常用虚词是标志。
①句首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
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
③句首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
④句首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
5、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如:“何……之有”;“如……何”; “唯……是……”;“非唯……抑亦……”;“不亦……乎”“何……之为”;“无乃……乎;“可得……欤”;“得无……乎”等。
6、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7、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附:文言文断句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断句的基本方法
(一)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
“划一划二不划三”意思是说在一句文言句子中,停顿一二次是常事,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就很少了,即使是要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做题时,也可以省去可划可不划的地方。
(二)主谓动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
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三)遇上关联想一想,总领词后漫步走。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篇用了二十七个“也”字,几乎每句句末都用了“也”字,传为美谈。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四)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状语须打住。
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要分开读;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这个“活用词”之前要停顿。
(五)省略成分断没错,提示停顿理当然。
古代汉语常有省略句式,在省略之处停顿准保没错,有些语气词用在句子中,表示提示或舒缓语气,在这个词的后面停顿合情合理。
(六)专有名词分清楚,节奏划分顾全貌。
古代汉语有很多表示人名、地名、年号名、官职名等的词语,我们要加以分辨,在这些专有名词的中间是决不能停顿的。
二、同步训练
(一)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二)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三)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由是诸生稍从遇学
(四) 鸥于海渚遇巷燕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以是观之子其病矣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子之病我者忮其爱乎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燕曰皆无之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即以人论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然则见爱者其危哉燕不喻而去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    (选自刘熙载《寤崖子》)
(五)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六)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②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孙叔敖纳言》)
参考:
(一)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 ( http: / / www. / s q=%E5%BA%AD%E5%AE%87&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 )芜岁。父友同郡薛勤 ( http: / / www. / s q=%E8%96%9B%E5%8B%A4&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 )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二)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三)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由是诸生稍从遇学。
(四) 鸥于海渚遇巷燕。
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 ”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新课 标第一网 ( http: / / www.xkb1.com / )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以是观之,子其病矣。”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子之病我者,忮其爱乎 ”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 ”燕曰:“皆无之。”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即以人论,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然则,见爱者其危哉!”
燕不喻而去。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选自刘熙载《寤崖子》)
(五)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六)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意益下④,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孙叔敖纳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