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师院附高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楚雄师院附高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11 21:1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楚雄师范学院附属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考试范围:选修四第一章、第二章;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十六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
1.能源家族成员:①石油②电力③风能④天然气⑤水煤气⑥氢能,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B.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C.化学反应中反应热与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有关
D.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形式表现出来的
3.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铁片和稀硫酸的反应
B.Ba(OH)2与HCl溶液的反应
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
D.甲烷在氧气中燃烧
4.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A物质能量一定低于C物质能量
C.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
A.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
B.2C8H18(l)+25O2(g)=16CO2(g)+18H2O(l)  ΔH=-11 036 kJ/mol
C.CO(g)+1/2O2(g)=CO2(g)  ΔH=-283. 0 kJ/mol
D.C(s)+1/2O2(g)=CO(g)  ΔH=-110.5 kJ/mol
6.下列关于中和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就是中和热
B.1molHCl气体通入1L0.01mol·L-1NaOH溶液中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
C.1molHClO与2molNaOH溶液反应时的反应热也可能是中和热
D.10L0.05mol·L-1Ba(OH)2溶液与20L0.05mol·L-1HNO3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
7.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SO2+O22SO3 ΔH=-196.6 kJ·mol-1
B.H2(g)+ O2(g)=H2O(l) ΔH=-285.5 kJ·mol-1
C.2H2(g)+O2(g)=2H2O(l) ΔH=-571.6 kJ
D.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8.某温度下,往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2A(g)+B(g)C(g)。在0~2s内,物质C的浓度增加了0.2mol L﹣1。A平均反应速率为( )
A.0.02mol L﹣1 s﹣1 B.0.2mol L﹣1 s﹣1
C.0.1mol L﹣1 s﹣1 D.0.4mol L﹣1 s﹣1
9.一定条件对于反应N2(g)+3H2 (g) 2NH3(g)来说,下列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H2)=0.6mol/(L·min) B.V(H2)=0.01 mol/(L·s)
C.V(N2)=0.3 mol/(L·min) D.V(NH3)=0.5 mol/(L·min)
10.将 2 molA气体和1.5molB气体在1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 若经 2 s后测得 A的物质的量为 1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物质A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1mol L-1 s-1
B.物质 B的体积分数是10%
C. 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50%
D. 2 s 时物质B的浓度为0.5 mol L-1
11.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s)+ O2(g)CO2(g)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将木炭粉碎成粉末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
B.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增加压强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增加木炭的量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12.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s)+2B(g)C(g)+D(g),下列叙述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⑤v正(C)=v逆(D) ⑥v正(B)=2v逆(C)
A.①④⑤⑥ B.②③⑥
C.②④⑤⑥ D.只有④
13.已知反应C(s)+H2O(g) CO(g)+H2(g) ΔH>0。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于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增大H2的浓度,平衡向逆向移动
C.更换高效催化剂,CO平衡转化率增大
D.减小压强,c(CO)减小
14.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加的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自发进行的是( )
A.2O3(g)=3O2(g) △H<0
B.2CO(g)=2C(s)+O2(g) △H>0
C.N2(g)+3H2(g)=2NH3(g ) △H<0
D.CaCO3(s)=CaO(s)+CO2(g) △H>0
15.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2molB进行反应:3A(g)+2B(g)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K=
B.升高温度使平衡向右移动,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C.降低温度使平衡向右移动,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增大该体系的压强使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16.已知反应:H2(g)+O2(g)=H2O(g) ΔH1
N2(g)+O2(g)=NO2(g) ΔH2
N2(g)+H2(g)=NH3(g) ΔH3
则反应2NH3(g)+O2(g)=2NO2(g)+3H2O(g)的ΔH为( )
A.2ΔH1+2ΔH2-2ΔH3 B.ΔH1+ΔH2-ΔH3
C.3ΔH1+2ΔH2+2ΔH3 D.3ΔH1+2ΔH2-2ΔH3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四题,满分52分)
17.(12分)(1)某反应A(g)+B(g)= 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①该反应是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反应的ΔH=________ kJ· mol-1(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
②该反应过程中,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_____(填“>”“ <”或“=”)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
(2)已知:①C4H10(g)+ O2(g)= C4H8(g)+H2O(g) ΔH1=-119 kJ·mol-1
② H2(g)+ O2(g) = H2O(g) ΔH2=-242 kJ·mol-1
则:C4H10(g)= C4H8(g)+H2(g) ΔH3=______________ kJ·mol-1。
(3)已知拆开1 mol H-Cl键、1 mol H-H键、1 mol Cl-Cl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1 kJ、436 kJ、243 kJ,则2 mol HCl气体分解生成1molCl2与1 mol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101 kPa时,C(s)+O2(g)═CO(g) ΔH=﹣110.5kJ/mol,则碳的燃烧热数值_____110.5 kJ/mol(填>,<,=)。
18.(14分)(1)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反应开始到5min时,用Y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
(2)800℃、2L密闭容器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进行到2s时c(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NO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Fe+2HCl=FeCl2+H2↑,改变下列条件对生成氢气的速率有何影响?(填“加快” “减慢” “不变”)
①升高温度:_____;②增加盐酸体积:______;③滴入几滴CuSO4溶液:______。
19.(14分)为减弱温室效应,除了减少CO2的排放、植树造林、将液态CO2注入深海等措施外,还有一种思路是将CO2转化成其它可燃物质。已知: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l 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H=
-49.0 kJ/mol,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达到平衡的时刻是______min(填“3”或“10”),此时H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a.容器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2)不变
c.(CH3OH)=(H2O) d.c(CH3OH)=c(H2O)
(3)为了提高H2的转化率,可采取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CO2浓度的措施。
(4)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b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
20.(12分)分别取40 mL的0.50 mol·L-1盐酸与40 mL的0.55 mol·L-1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 mol 水时放出57.3 kJ的热量,写出表示稀硫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装置上看,可知下图装置中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实验量取盐酸时误取了浓硫酸
c.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盐酸溶液的温度
(4)实验中改用50mL0.50mol·L-1的盐酸跟40mL0.55mol·L-1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中和热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化学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十六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
1~5 DDCAC 6~10 DBBCC 11~ 16 DABBB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四题,满分52分)
17.(每空2分,共12分) 吸热 E1-E2 > +123
2HCl(g)=H2(g)+Cl2(g) ΔH=+183 kJ·mol-1 >
18.(每空2分,共14分) 3X(g)+Y(g)2Z(g) 0.02mol·L-1·min-1 0.004mol/L 65% 加快 不变 加快
19.(每空2分,共14分) 10 0.75 mol ab 增大
16/3(mol/L)-2 或5.3(mol/L)-2 升温 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20.(每空2分,共12分)
环形玻璃搅拌棒 abc 相等 不相等 偏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