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教学内容
加法。(教科书第24、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3.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4.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5.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苹果树图、小草图。
学生:小棒或学具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场景临摹。(老师扮演马戏团小丑上)
教师:孩子们,我是马戏团的小丑。今天我要给你们变个戏法,请看。(从后面突然出现3只红气球。对学生说)这是什么?
学生:气球。
教师:有几只呢?
学生:3只。
(老师左手从后面拿出一只蓝气球)
教师:这是几只气球呢?
学生:1只。
(老师把两只手里的气球合在一起,对学生说:)
这里有几只气球呢?谁愿意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4只。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3+1=4)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小组合作,探索多种算法。
问:3+1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
2.全班交流算法。
(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并板书5)
教师: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3和1来计算的,这个办法很好,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3加2等于几吗?
3.出示教科书第25页主题图。
(1)3只小松鼠在数上游玩,又来了2只小松鼠,一共是几只小松鼠呢?用数学算式怎样表示呢?
学生数数,1、2、3、4、5。一共是5只。(还可以这样数:从3接着数,4、5,一共5只。)
(2)学生汇报算式:3+2=5,2+3=5。
教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观察上面的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4.“做一做”第1、2、3题。
学生自己做,集体讨论。
三、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1.游戏一:贴苹果
要求:在苹果图片上写出“5以内的加法算式”并贴到苹果树上去。
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大家摆学具说算式,一人写算式。
评价方式:请学生当“小法官”
2.红花配绿叶
要求:找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到的“红花”答案多。
评价:给找到正确答案多的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智慧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