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第六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抚顺市第六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09 12:0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抚顺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第I卷
选择题: 共12题1-8单选9-12多选,每题4分,共48分,多选漏选给3分,错选不给分
1.瓢虫身上的星数(斑点数)显示了它的种类,在下列研究瓢虫的具体情形中,可将瓢虫视为质点的是(  )
A.研究瓢虫的转身动作   B.观察瓢虫的翅膀扇动  
C.记录瓢虫身上的星数 D.研究瓢虫的飞行路线
2.刻舟求剑的故事家喻户晓,“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句话所选用的参考系是 (  )
A.舟    B.剑    C.地面 D.流动的水
3.甲、乙两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中a、b所示,其中a图线为抛物线的一部分,不考虑二者碰撞,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做曲线运动,乙做直线运动
B.乙质点在t2~t3时间段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C.0~t4时间段内甲、乙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D.t3~t4时间段内甲比乙运动得快
4.如图所示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开始运动的v-t图线,已知在第3 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   )
A.A、B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出发
B.3 s内物体B的平均速度比物体A的大
C.A、B两物体在减速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D.t=2 s时,两物体第一次相遇
5.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等)。
速度(m/s) 思考距离/ m 制动距离/ m
正常 酒后 正常 酒后
15 7.5 15.0 22.5 30.0
20 10.0 20.0 36.7 46.7
25 12.5 25.0 54.2 x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1 s
B.若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0 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C.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7.5 m/s2
D.表中x为66.7 m
6.汽车以3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那么开始刹车后3 s内与开始刹车后5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1∶1 B.3∶1 C.9∶5 D.9∶10
7.如图所示,小娟、小明两人共提一桶水匀速前行。已知两人手臂对桶的拉力大小相等且为F,两人手臂间的夹角为θ,水和水桶总重量为G,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当θ=0°时,F=0.5G   B.当θ=120°时,F=G
C.当θ=90°时,F=G   D. θ越大,F越小
8.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用水平推力F向右推M,两物体向右加速运动时,M、m间的作用力为F1;用水平力F向左推m,使M、m一起加速向左运动时,M、m间的作用力为F2,如图甲、乙所示,则(   )
A.F1︰F2=1︰1
B.F1︰F2=(M+m):M
C.F1︰F2=m︰M
D.无法比较F1、F2的大小
9.有一串珠子(珠子可视为质点),穿在一根长1.8 m的细线上,细线的首尾各固定1个珠子,中间还有5个珠子.从最下面的珠子算起,相邻两个珠子之间的距离依次为5 cm、15 cm、25 cm、35 cm、45 cm、55 cm,如图所示.某人向上提起细线的上端,让细线自由垂下,且第1个珠子紧贴水平桌面.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假设珠子落到桌面上不再反弹,则第2、3、4、5、6、7个珠子(  )
A.依次落到桌面上的速率之比为1∶2∶3∶4∶5∶6
B.落到桌面上的时间间隔相等
C.落到桌面上的时间间隔越来越大
D.第4个珠子落到桌面上的速率为4 m/s
10.图中弹簧秤、绳和滑轮的重量均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不计,物体的质量都是m,在图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F1、F2、F3,则(  )
A.F3> F1   B.F1C.F3>F2   D. F1=mg
11.关于这四幅插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中学生从起立到站直的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B.乙图中赛车的质量较小,却安装着牵引力很大的发动机,目的是获得很大的加速度
C.丙图中海豚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小海豚运动中的阻力
D.丁图中运动员推开冰壶后,冰壶在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1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一质量为mA=5 kg的物块A,A的上方放一质量mB=3 kg的滑块B,用一轻绳一端拴在物块A上,另一端跨过光滑的定滑轮拴接一质量mC=4 kg的物块C,其中连接A的轻绳与水平桌面平行。现由静止释放物块C,在以后的过程中,A与B之间没有相对滑动且A、B始终没有离开水平桌面(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B.A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
C.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15N
D.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10N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题,共52分)
13.(8分)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 __ 。
(2)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图,纵轴是钩码质量m,横轴是弹簧的形变量x,由图可知:图线不通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__ __;弹簧的劲度系数k=__ __ N/m(g取10 m/s2) (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如图(丙)所示,实验中用两根不同的弹簧a和b,画出弹簧弹力F与弹簧长度L的F-L图像。下列正确的是(  )
A.a的原长比b的长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弹力与弹簧长度成正比
14.(7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
A.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绑上两根细线。
B.在其中一根细线上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甲所示,记录 、 、 。
C.将步骤B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光滑硬棒B、C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图乙所示,小心调整B、C的位置,使 ,记录 。
(2)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乙中=_ 。
15.(10分)如图所示, 某同学测出一棵苹果树树干部分的高度约为 2.25 m,一个苹果从树冠顶端的树梢上由于受到扰动而自由下落,该同学测出苹果经过树干所用的时间为0.3 s,重力加速度取10 m/s2,则:
(1)苹果树树冠部分的高度约为多少?
(2)苹果落地时的速度为多大?
16.(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相连,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站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人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45°,物体甲及人均处于静止状态。求:
(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人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3)若人的质量m2=60 kg,人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则欲使人在水平面上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17.(15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0=2 kg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质量m=0.5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v0=3 m/s的初速度从左端沿木板上表面冲上木板,带动木板一起向前滑动.已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滑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中,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2)滑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中,滑块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a.
(3)若长木板足够长滑块与长木板达到的共同速度大小v.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C D B A A D C AB CD AD AD
13、
(1)毫米刻度尺 2分
(2)弹簧自身重力 2分 5.0 2分
(3)B 2分
14、
(1)钩码个数 1分 橡皮条与细绳节点位置O 1分 细绳方向 1分
(2)节点位置与步骤B相同 1分 钩码个数和对应细绳方向 1分
(3)3/4 2分
15、每问5分
(1)1.8m
(2)9m/s
16、每问4分
(1)√2m1g;m1g
(2)m1g,水平向左
(3)18kg
17、每问5分
(1)1N
(2)2m/s2
(3)0.6m/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