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前、后。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用“( )同学在( )同学前面,在( )同学后面”,“( )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教师展示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让学生回答问题。
大桥上有轿车、卡车和客车,谁在前面?谁在后面?卡车在前面还是在后面?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
轿车在前面,客车在后面。卡车在轿车的后面,在客车的前面。
2.龟兔赛跑。
教师出示图片:龟兔赛跑:
上山时谁在前?谁在后?
下山时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通过故事的有趣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强化学生的前后意识,再次体验到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3.看书:第2页上面的图,让学生看图回答。
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1.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的答案。)
2.做教科书第11页的第1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游戏:
(1)请一名学生扮演司机,老师扮演售票员,5名学生扮演站牌(手持站牌站在教室5个不同的地方),其余学生扮演等车的乘客(可任意选择站起来牌),在教室里进行坐车游戏。
教师出示其中一个站牌,请学生说说站牌的意义。
教师:各位乘客,欢迎您坐我们的公共汽车,本车的起点站起来是“火车站”,终点站是“动物园”,有上车的乘客请上车。
教师:你想到什么地方去?到你要去的地方,有多少站?
每到一站,老师都报出不同站名,学生自由地上下车,但要求说出自己坐多少站?(答案不唯一)
(2)请同学们看,现在老师是前面朝你们站着,那么黑板在老师的哪一面?老师在黑板的哪一面?你们在老师的哪一面?(与一名学生合作)他在我的哪一面?(前面)换位置后再问:现在呢?(后面)师生同时向左转后再问:现在呢?(后面)
教师:对,请同学们记住:面朝的方向就是?
学生:前。
教师:背对的方向则是?
学生:后。
教师:前与后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四、家庭游戏,知识巩固
1.回家后,帮你的玩具排排队(可以是布娃娃,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积木),并向家里人说说他们的前后顺序。
2.向家长说说,做课间操时,排在前面和后面的分别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