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木兰诗
题木兰庙 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
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
拂云堆上祝明妃。
京剧大师梅兰芳 《木兰从军》
豫剧“皇后”常香玉 《花木兰》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品味语言,体会诗歌刚健质朴的民歌情味。
2、紧扣文本,细读诗歌,多角度感知木兰的光辉形象。
朗读吟咏
走近《木兰诗》
一
部
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
初读全诗,明确诗体
(一)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ān jiān),
南市买辔头(pèi),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yān)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zhuǎn),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
(二)
择句细读,读出情味
《木兰诗》,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木兰从军的故事。
《木兰诗》富有北方民歌特色,风格刚健质朴。诗中多以口语化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以铺陈排比描述行为情态,最后以风趣的比喻收束全诗。
(二)
择句细读,读出情味
“诗的诗情要在诵读时高低急徐的变化上见出。”
——朱光潜《诗论》
要求
读出古诗的声韵
读出民歌的明快
更深一步读出人物的忧愁与欢喜
(二)
择句细读,读出情味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复沓,又叫复唱,指句子和句子之间仅更换少数的词语不断反复。它可以起到强调感情,加强节奏和提醒读者等效果。
问答句、复沓句
1
(二)
择句细读,读出情味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齐:语速稍快 言辞恳切地)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女:缓慢 轻声)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齐:稍快 大声 焦急地)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齐:稍快 大声 焦急地)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女:更焦急地)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女:语气坚定地、一字一顿地)
(二)
择句细读,读出情味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排比句、互文句(1)
互文,也称互辞。它的手法是把本应该合起来的一句话分做两句说,使两者相互渗透、补充。
2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意思:跑遍了许多集市,购齐了出征所需之物。
不是某一处集市只买一样东西。
意思:将军、壮士百战死,十年归。
意思:开我东阁、西阁门,坐我东阁、西阁床。
意思:当窗、对镜理云鬓、贴花黄。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相互渗透,互为补充
(二)
择句细读,读出情味
(2)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二)
择句细读,读出情味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齐:热烈地 紧张地 快速地)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爷娘闻女来,(女:激动地)
出郭相扶将;(齐:深情地)
阿姊闻妹来,(女:幸福地)
当户理红妆;(齐:高兴地)
小弟闻姊来,(女:热烈地)
磨刀霍霍向猪羊。(齐:热烈地)
(二)
择句细读,读出情味
顶真(针)句: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见火伴,火伴皆惊忙。
比喻句:
(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
4
深入文本
走近木兰
二
部
分
(一)
理场景,识身份
1、诗歌中的木兰依次出现在了哪些地点,分别发生了什么故事?
数一数对应的诗句数。(标注在相应文段处)
织布房(家中)
明确:织布房(家中) 市场 途中 战场 明堂 家中
决定从军16
出征准备4
奔赴前线8
十年征战6
辞官还乡14
重着女妆10
决定从军16
(一)
理场景,识身份
2、找一找这首诗歌中木兰有哪些称呼。(文中圈出)
明确:织布房(家中) 市场 途中 战场 明堂 家中
决定从军16
出征准备4
奔赴前线8
十年征战6
辞官还乡14
重着女妆10
明确:木兰、女、壮士、儿、妹、姊、我、女郎。
3、你能将诗歌中对木兰的称呼对应到相应的场景吗?
木兰、女
女
壮士
儿
妹、姊、我、女郎
战争
女儿
女儿
女战士
惜墨如金
(二)
抓矛盾,探英雄气概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战场凶险、刀光剑影,这里头当有多少次舍命相搏?作者没有细写,却无形中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征途之遥 行军之速
——战地苦寒 军旅之苦
——战争之烈 十年之艰
(二)
抓矛盾,探英雄气概
现在老师想问大家: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最想问木兰什么问题?
提示:想象、还原木兰在征程、征战中的各种画面或者心理活动并提出问题,同桌交流
示例:我似乎看到了一位策马奔驰的女战士,她穿越在在漫天的风沙里,她疾飞在呼啸的寒风中。真替她担心啊:遭遇北方朔气寒光,能承受吗?面对惨烈血腥战争,能无恙吗?
(三)
比较思辨,品女儿情怀
原句:
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爷娘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改句: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声,流水鸣溅溅。
同学们,根据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回答原句是什么句式?比较一下,原句好在哪里?它是如何体现木兰的女儿情怀的?
1
(三)
比较思辨,品女儿情怀
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女:伤心地 稍慢地)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齐:声音低缓 哀伤地 )
旦辞爷娘去,暮宿黑山头, (女:伤心地 稍慢地)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齐:声音低缓 哀伤地 )
按提示朗读
(三)
比较思辨,品女儿情怀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2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闲乎?”
——《后汉书·班超列传》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
初衷?心愿?
(三)
比较思辨,品女儿情怀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2
你读到了什么?
(三)
比较思辨,品女儿情怀
原句: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改句: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开我西阁门,坐我东阁床。对镜理云鬓,当窗贴花黄。
3
(三)
比较思辨,品女儿情怀
同学们,现在请再读一下诗歌,选取自己最喜欢最有感触的一句诗,用“从‘ ’诗中,我分明看到了 ”句式写一段话。
要求:有一句诗,有还原的画面,能表现木兰的一个特点。
(三)
比较思辨,品女儿情怀
示例:
1、从“惟闻女叹息”一句中,我分明看到了一个心思细腻、百转愁肠的木兰。她坐在织布机前,眉头紧蹙。声声叹息、不绝于耳。军情紧急,到底该怎么办?让父亲去吗?不行,父亲年迈,此去必然凶多吉少;弟弟更不能去。弟弟尚未成年,日后将是家里的顶梁柱。决不能让姐姐去。姐姐柔弱,难免会遇到不测。到底怎么好呢?
2、从“木兰不用尚书郎”这句诗中,我分明看到了一个本色自然的木兰。这个勇武坚强智勇双全的疆场英雄,神情坚定地拒绝了“策勋”“赏赐”“尚书郎”,在她心里,最重要的是与亲人团聚,做回自己。她渴望策马疾驰,早点回到梦萦魂绕的有父母亲人的故乡。
小结
平凡女子——勤劳善良,体贴父母
普通人——思亲念家,质朴淳厚
温婉女儿——纯真可爱,细腻柔美
刚毅勇敢
果断镇定
机警聪明
女英雄
木兰形象
英雄气概
女儿情态
木兰的人格魅力深深打动了我们,让我们深受启发,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木兰说些什么呢?请以“木兰,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
题
你柔弱的身躯
却负起了剑戟刀枪
为了一个决定
一声叹息,你选择了战场
为了一个信念
关山重重,你奔赴远方
你驰骋沙场,披一身寒霜
绝不是为了赢得赞赏
题
木兰,我想对你说
你战功赫赫,却辞官还乡
只是为了亲人期盼的目光
默默不张扬
隐忍而坚强
你爱武妆,更爱红妆
你是一个传奇
是世上最美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