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唐老师 2021.10.8
情景导入
“蜡烛”在装满水的杯子中依然在安静地燃烧!这是怎么回事呢?
浇不灭的蜡烛
知识点一: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叫 。平面镜能成像是利用了光的 。镜中的像与原物体的形状一样.
练习1:指出下列图片中的“物”和“像”
物
物
物
像
像
像
平面镜
反射
二、合作探究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1.提出问题
2.猜想和假设
像与物的大小可能 ,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可能 。
相等
相等
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等效替代法)
怎样测定像的位置 (等效替代法)
怎样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怎样才能使实验结论更可靠
3.实验器材:
玻璃板 支架 物体A 物体B
4.设计实验:
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
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标记物和像的位置后,用刻度尺测量进行比较
多次改变物体位置,重复实验。
5.演示实验:
展示学生实验成果
7.分析论证
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
通过分析 得知:像与物的大小 。
通过观察像与物的连线和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得知: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
将玻璃板后的物体B移去,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纸,则纸上_____接收到物体A的像(填 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像。
(实像:能够在光屏承接的像,例如小孔成像;虚像:不能够在光屏承接的像)
这个像是 (正立或倒立)的。
知识点二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相等
像与物体B完全重合
相等
垂直
不能
虚
正立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
8.评估与交流
玻璃板没与桌面垂直对实验产生的影响:
物体在玻璃板后面成了两个像:
9.整理实验器材
课堂小结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虚像
堂上练习
1.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平面镜,他在镜内的像将( )
A.逐渐变大,并且逐渐向镜面靠近。
B.逐渐变小,并且逐渐离开镜面。
C.先变大后变小,先靠近镜面再离开镜面。
D.大小不变,但逐渐向镜面靠。
D
2.身高1.6m的女士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m,她在镜中像的高度是_____m,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m,当她后退0.5m后,人和像的距离是____m,像的大小____。(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堂上练习
1.6
0.5
2
不变
堂上练习
3. 湖水深 10 m ,小鸟在距离湖面 6 m 的空中飞翔,它的“倒影”距水面 m,它在湖面的“倒影”
是 像(填“实”
或“虚”),这是由
于光的 形成的。
6
虚
反射
堂上练习
4.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示数的像如图,这时的时刻应是( )
A: 21:10
B: 10:21
C: 15:01
D: 12:01
D
堂上练习
5.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m。
4.2
堂上练习
6.小滨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他应选取两支外形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进行实验.
(2)小滨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他把蜡烛A放在距玻璃板30 cm处,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A的距离是____cm;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小滨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小滨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滨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都无法使得蜡烛B与A的像重合,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 。
相同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60
不变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玻璃板太厚了
玻璃板未垂直于水平桌面
堂上练习
7.小轿车的玻璃为什么是倾斜安装的?
大型货车的玻璃为什么是竖直安装的?
小轿车如果竖直安装玻璃,玻璃就像一面镜子,车内人影像和座椅就会映在玻璃上形成虚像,干扰司机的正常判断。大型货车前面的挡风玻璃比较竖直,因为司机的座位很高,尽管平面镜成像在前方,但司机俯视观察路况,不受干扰.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