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张PPT)
执教:古镇镇古二小学 邱波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
废墟 坍塌 塌陷 尘埃
震撼 诠释 生死攸关
妙语连珠 大公无私
师德灵魂 爱与责任
代杂背
沐类
e
V3W UY2008年感动中国提名人物 颁奖词:他以师者的本色展示了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以自己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他那张开的双臂,是一双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当大灾到来时,那双手臂不是急于寻求自身的安命,而是坚强不屈地担负起保护学生的职责。我们都会牢记他那永恒的瞬间。
次N三w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最后的姿势》
——苏教版第11册第二单元第6课教学实录
中山市古镇镇古二小学 邱波
(师生问好)
一、背景导入,初入情境
1、板书课题,指导看图片(书上的两幅),感受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齐读课题。
学生:第6课《最后的姿势》
老师: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或者有什么问题。
学生1:读了课题,我想知道这篇课文里所讲的姿势是怎样的?
老师:真好!这个同学提的问题很好,谁继续说。
学生2:我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最后的姿势?
老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观察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3:我看到了第一幅图是汶川地震中的一幅图片。
学生4:我看到了一位老师撑着课桌,课桌下面有几个学生。
学生5:我看到这应该是讲汶川地中的故事,不仅有地震后倒塌的房屋,还有地震后受伤的老师和同学。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老师:同学们很会观察,特别表扬刚才积极发言的同学。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介绍一位在“5·12”汶川地震中牺牲的教师,这位老师的名字叫做谭千秋。大家打开课本,大声地读一遍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好吗?
(学生自由大声读课文,教师巡堂。)
老师:大家已经把文章读完了,大家看看,林嘉诚同学老师请他站了起来,为什么?因为他坐的最好,读得最认真,他是在用心读书。问问林嘉诚,通过刚才的读书,你读读懂了什么?
林嘉诚:我读懂了在“5·12”地震中,眼看教学楼倒塌了,还有四个学生没有跑出去,谭千秋老师马上把他们拉到课桌底下,用身体护住四个学生,四个学生生存下来,而他自己却牺牲了。
2、生字词教学
老师:给点掌声!其实刚读了一次课文,可能还有些字大家有点困难。请看大屏幕,看看这些词语,能一口气读下来的就是天才。谁来试一下?
林启邦:废墟 坍塌 塌陷 震撼 诠释 生死攸关 妙语连珠 大公无私 师德灵魂 爱与责任
(学生自由鼓掌)
老师:不简单,这就是不简单,一口气把这些词读完。而且都基本读准确了。谁接着读读。
饶建钟:一口气读完词语。
老师:读得挺好的,就是太快了点,有个字读得不够标准。
学生:他把“师德灵魂”里的“师”念成了“丝”。
老师:哦,那是我们翘舌音和舌尖音不分。同学们一齐来读读这些词语。
(学生齐读)
老师:前面两个字的词语读得很好,后面四字词语读得就不够好了,有点唱读。哪个同学可以读给同学们听听?
(一学生声音洪亮,很有语感的作了一次示范朗读。)
老师:读得不错,请坐下,这样,一个同学领读,他读一遍,大家读两遍,老师说过,要认识这些生字,必须见过几次面,多读几遍,多记几遍就基本记住了。
3、观看3分钟地震视频
(学生领读)
老师:这次读得比刚才好多了。生字宝宝解决了,我们再回到课文里,这次大家想“5·12”地震发生时,当时的情况怎么样?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表达一下,当时的感受。
学生:房子摇晃的越来越厉害,外面的尘埃腾空而起。
老师:大家想不想看看“5·12”地震时的真实情况,请看当时拍到的录像片段。
现在你们就是谭千秋老师的学生,咱们回到“5·12”地震的现场。
(播放一段3分钟的录像)
4、学生谈感受
老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刚才我看到了有一所学校发生了地震,很多学生跑不了,有很多同学压在了废墟下面。
学生:我看到了一位穿黄衣服的老师为了救她的学生,被水泥板压在了下面。
学生:我看到了楼房塌陷,有学生压在里面,逃不出来。
三、指名读课文
老师:其实刚才大家看到的录像跟我们书本描写的差不多一样的内容,请同学们再回到书本,我想请个别同学们串读一次课文,指名12位学生,每人读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有不懂的或者感动你的句子拿出笔来画下来。
(12个学生朗读课文)
老师:哪个同学来评一评,刚才的同学读得怎样。
学生:杨青青读到“四位同学”的“四“字读成了翘舌。
学生:我觉得11个同学读得都很好,就是林俊荣同学读到“水泥板重重的砸下来”那个地方读得不流利,我希望他以后可以读好来。
林俊荣:谢谢何玉婷同学,我以后会读得更好的。
(全班不由自主地鼓掌)
老师:刚才有评委说杨青青第四自然段读得不是很好,我们能不能一起读读第四自然段。老师开个头,一齐读。
全体学生一起很有节奏的读第四自然段。
四、梳理文章脉络
老师:集体的力量就是大,12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看看作者当时是怎么想的,想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大家先想一想。
(学生默读思考)
林启邦:第1段为第一段;2—7自然段为第二段;8—11为第三段;12自然段为第四段。
老师:能用最简单的词语概括各个段的意思吗?
刘颖琪:第一段是讲“上班”;
第二段讲“护生”;
第三段讲“震撼”;
第四自然段讲“赞颂”。
老师:一边引导一边板书。同学们体会的真好!
五、学习第一部分
老师:谭千秋是一位……
学生:他是一位老师,一位爱生如子的老师。
学生:他是一位尽职的父亲。
老师:课文是怎样讲的。
学生:他一大早就起来为女儿洗漱完,带女儿出去散步。
老师:你体会到谈老师的什么?
学生:他很爱他的小女儿。
老师:大家一起把这段读读。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老师:其实地震来临之前有什么预兆吗?
天文:天气阴沉沉的。
老师:这是什么描写?
学生:这是环境描写。
老师:谭老师是一位好老师,是一位好父亲,他的课还讲得特别好,那天他给学生讲什么课呢?
学生:讲“人生的价值”。
老师: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启邦: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
老师:你们能体会大公无私,为他人着想,为集体、国家着想的意思吗?在谭老师看来,这就是……
学生:人生的价值。
老师:人生的价值就是……
学生:人生的价值就是大公无私,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
六、指导学生描红生字
老师:课上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了,最后一点时间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33页,把课文的生字描描红,看谁坐得最端正,字写得最好!注意做到“头正、肩平、臂开、脚安。”(音乐《生死不离》)
老师巡堂,学生描红生字。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
一、检查、读书、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谭千秋 吱吱声 坍塌 废墟 生死攸关 诠释 师德灵魂
老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第6课《最后的姿势》,谁能告诉老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俊荣:我知道了谭千秋老师在地震时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颖琪:我还知道谭千秋不仅是个好老师,还是个好爸爸。
老师:老师还想检测一下同学们,谁能够把这些词语大声准确的读出来。
包舒扬:(读词语)
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
老师:请男同学读一次。
男同学响亮地读词语。
老师:有一个词“生死攸关”,怎么理解。
廖鑫:是指生死之间的选择
健伟:是指生死之间的思考。
老师:理解的不错,最好办法是
学生:查字典
学生:联系上下文
学生:问同学、老师、家长
二、品课题——“最后的声音”
老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
学生:《最后的姿势》
老师:为什么是最后的姿势?
学生:因为这是谭千秋老师在地震发生那一刻,他保护学生而牺牲时的姿势。
老师:在地震来临时的情况怎么样的?大家找找相关的段落。
天文:“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
老师:请坐,找到非常准确。这是谭老师留给我们最后的什么?
学生:这是谭老师留给我们最后的喊声。
学生:最后的声音。
老师:大家观察一下,这段话有多少个感叹号?
学生:四个。
学生:五个感叹号。
老师:刚才天文已经读了一遍,谁可以读得比天文好,谁来挑战一下。
林启邦读读看。
掌声
老师:他读得的确比天文好。他读出了什么?
学生:他读出来情况的危急。
老师:可以用一个什么次来形容一下当时情况的危急?
学生:迫在眉睫
学生:十万火急
学生:千钧一发
……
老师:谁能再来试试,把当时情况的危急通过你的读来表现出来。
颖琪:“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热烈掌声)
老师:我从掌声中听出了当时的情况的危急。当时谭老师来不及多想,如果可以想,他会想到什么?
学生:想到他的女儿,他的同事、他的妻子、亲戚朋友
老师:但是容不得他多想,他也不能多想,马上对同学们喊……
全体学生:“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老师:谁再来读读谭老师说的话。
林嘉诚:深情地朗读
(热烈掌声)
老师:大家一起试试。
(集体读)
三、“最后的动作”
老师:课文有好多处地方是写到“最后的姿势”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默读课文。
林雅婷:“谭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四个学生”
老师:找得很好
老师:他首先是……接着是……最后是 ……
老师:为什么要拉?
学生:因为这几个学生当时已经很害怕,不知道怎么办,所以要拉。
老师:这时的学生已经六神无主。老师没时间喊,只能随手拉!
老师:为什么要撑?
学生:桌子底下有四个学生,不让倒塌的楼板砸到学生。
老师:为什么要护?
学生:因为当时地震,除了楼板压下来,两侧的砖头、其他杂物会伤害学生,谭老师宁可自己被压、自己被砸,也不要伤害学生。
老师:大家做做谭老师的三个动作。(全班学生做动作)
老师:请同学们把这段话读读。
(学生齐读)
老师:除了这一处,其实这就是谭老师最后的什么?
学生:最后的动作
老师:还有描写最后的姿势的吗?
学生:“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老师相机板书。
老师:同学们动情地把这段话读读。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
老师:这处地方其实就是写谭老师最后的……
学生:最后的动作。
四、最后的姿势
老师:除了这个地方是写谭老师最后的姿势的,还有其他地方吗?
学生: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学生: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 趴在课桌上 后脑被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老师:为什么谭老师的后脑深深凹了下去。
学生:因为谭老师用身体撑在课桌上,
老师:这是什么姿势?
学生:这是诠释了爱与灵魂的姿势。
学生:这是大公无私的姿势。
学生:这是英勇的姿势。
学生:只是为他人着想的姿势。
学生:这是舍己为人的姿势。
学生:这是生死攸关时所做出的惊天动地的姿势。
学生:这是伟大的姿势。
学生:这是爱与希望姿势。
老师:我们再读读这句话。深情的、带着对谭老师的崇敬的心情读。
老师:这是谁说的话?
学生:这是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说的话。
老师:他是怎么说的
学生:这个救援人员是满含热泪说的,而且永生难忘。
老师:什么是永生难忘
学生: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老师:学生动情地朗读。
老师:还有谁在回忆了谭老师?
学生:“地震时,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
老师:谁能饱含深情的读读这个学生说的话。
(指名学生朗读)
老师:谭老师有没有时间逃离现场
学生:……
老师: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老师: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为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五、播放一组图片,配上音乐,诗朗诵
老师:这有一组是关于谭老师的图片
(《生死不离》响起,播放一组关于谭老师的图片,配老师激情的诗朗诵。)
老谭,我帮你擦干身上的泥巴
你走了,咋办哪?
我要爸爸
别哭,孩子
爸爸去哪了
老师,我们永远向您
师兄,您走好
大娘大叔舍不得你呀
母校以你为荣
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英雄千秋,大爱师魂
老师,我们年年都来看您
千秋,你安息吧
老师:假如你是被救的学生之一,在谭老师的追悼会上,面对着谭老师的遗像,你会说什么?
学生:谢谢老师给与我第二次生命:
学生:谭老师,你真伟大,在生死攸关时候,你把生的希望留给我们,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你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啊!
学生:谭老师,谢谢你,我的生命是你给的。
学生:谭老师,谢谢你,如果没有你,我们会每年都来拜祭您!
学生:老师,我永远谢谢你,我会用优异的成绩报答您。
学生:谭老师,谢谢你,你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六、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老师:其实谭老师的事迹感动了世界很多人,齐读最后一段。
(学生激情读最后一段)
老师: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板书)
老师:“千秋”在这时一语双关。
学生:指谭千秋老师
学生:指千年万年,谈老师的精神前年万年
老师:谭老师什么精神流芳百世?
学生:谭老师舍生忘死的净胜流芳百世。
学生:谭老师大公无私的精神千年万年,我们不会忘记。
学生:谭老师爱生如子的净胜留在我们心中。
老师:谭老师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七、总结全文
老师:这究竟是什么姿势。
学生:这是大公无私的姿势。
学生:这是舍己为人的姿势。
学生:这是舍生忘死姿势。
……
老师:谭千秋老师是200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提名者,老师念颁奖词。
老师:课的最后布置一个作业,收集英雄行为,收集“5·12“地震中资料在班级里召开一个英雄事迹报告会。
下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0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精品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表
单位(学校) 丹阳市导墅中心小学 授课时间 10月27日
教学内容 《最后的姿势》 设计者 姚 澄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五
学情分析 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了谭千秋老师的精神。2、学生由于没有切身的体会,对文本情感的深入品读有一定难度。3、学生对环境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没有接触,理解有一定难度。
设计理念 1、让课堂成为学生和文本交流的平台。2、以读促讲,让学生在文本品读中走进文本,走进人物。3、合理运用课外补充材料,辅助文本教学。
课程资源 1、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离我们时间并不遥远,学生记忆较深刻,电视等媒体对此渲染较多,对学生学习本课有着较大帮助。2、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文字、图片、视频等。3、课文文字朴实,课外有较丰富的补充材料,能较好的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3、能够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主要学习活动 1、通过重点字词有感情朗读,读中感悟。2、比较阅读。3、通过表演理解词语。3、小练笔。
教 学 流 程 一、导入新课昨天我们读了课文的第一小节,生活中的谭老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生交流)生活中我们的谭千秋老师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当他面临突如其来的5.12大地震的时候,这个普通的老师留给我们的又是什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回到2008年5月12日那天,共同去走近我们的谭千秋老师,共同去感受那定格谭老师生命的——最后的姿势。(齐读课题)二、紧扣“最后的姿势”感受人物品质。1、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怎样的?请同学们读课文找出描写谭老师最后的姿势的语句,并划下来。(生交流、课件出示)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过渡:课文中写到谭老师最后的姿势的地方一共有三处,今天我们就循着课题,围绕这最后的姿势来走近我们的谭千秋老师。2、深入理解,感受品质A: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1)指名读。(2)划一划谭老师这最后的姿势里有几个动作。拉、撑、护(板书)再读(着重注意动词)(3)演示理解“撑”“拉”和“护”我们比较容易理解,我们来看看这个“撑”,什么样的姿势叫做“撑”?(请学生上台演示、学生点评)在演中评,在评中感受谭千秋老师的品质,在感受后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训练。教师小结:这简简单单的一拉一撑一护,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动作(板书:动作),撑起的是(一片生命的天空),护住的是(四个学生的生命),付出的却是(自己宝贵的生命)。(4)再让我们来听听谭老师留给我们最后的声音。(课件出示)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句子朗读训练,读出情况的紧急,读出谭老师的镇静。)(5)谭老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给我们留下了这最后的声音、最后的姿势?(引导出示环境描写,通过朗读体会环境的危急,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天空阴沉沉的。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的砸下来,楼房塌陷了……。
(课件出示,学生朗读)这四句话的顺序能不能换一换?(不能,情况越来越危急。)你怎么知道情况越来越危急的?(学生根据理解有感情的朗读。个别读,教师及时点评)(6)反复诵读,加深体会。当碎裂的砖块砸下来的时候,(引读)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当水泥板重重的砸下来的那一刻,(引读)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当楼房最终塌陷的瞬间,(引读)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7)教师小结:情况越危急,就越能烘托出谭老师的品质,也正是因为谭千秋老师的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以人们深情的赞颂谭老师——英雄不死,精神千秋!(8)补充阅读,加深人物感受。让我们跟随一段资料去真实的感受地震中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出示补充材料,教师配乐朗读介绍。)正当谭老师指挥同学们往操场跑去时,后面的同学喊了一声:“教室里还有几个同学……”听了这句话,谭老师一惊,马上转身,不顾危险再次从三楼返回四楼。在四楼,他看到教室里还有正吓得大哭的刘红丽等四名同学,便连忙对着他们大声说:“不要哭了!快出来跟着我下楼!”然而就在此时,已经摇了约1分钟的大楼中间突然裂开一条长长的缝,楼体裂成两半,逃生路的路断了,谭老师连忙叫学生躲在课桌下。由于太惊慌,学生们躲进桌子下面时,竟然将课桌挤翻了。眼见头顶的水泥预制板随着教学楼的震动发出可怕的“嘎嘎”声即将掉在孩子们的头上,谭老师奋不顾身地扑上去扶正课桌,并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学生。就在此时,楼上的水泥预制板塌了下来了,压在了谭老师身上…… “不要害怕,一定要冷静,要沉住气等待救援。坚持,只要坚持就有生还的希望!”谭老师鼓励着学生们,但是刘红丽他们发现老师的声音越来越弱了。原来,谭老师的手给水泥板压住了,右手臂被一块水泥板砸得血肉模糊。谭老师的血一滴一滴地落在身下学生的脸上,几个学生吓得哭起来:“谭老师,你是不是受伤了啊?”谭老师硬撑着说:“我没事,放心吧!我鼓励你们一定要坚持,我当然就更得坚持了!记住我的话,你们一定要互相鼓励、一定要坚持啊!不论什么时候,永远不要放弃。” 刘红丽他们后来才明白,谭老师其实是拼尽自己最后的一丝力气给他们打气。他怕自己真实的状况会吓着学生,让学生更添恐惧,就一直硬撑着,每隔一段时间,便鼓励学生坚持下去,不要放弃。又一波大的余震发生了,他们再次惊慌地哭喊起来。他们哭喊了一会儿之后,突然发现了异样——谭老师没有再安慰大家,叫大家镇静…… B、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1)13日22点12分,当救援人员扒开一层层瓦砾,搬开一块块砖头,抬走一块块水泥板后,终于发现了谭老师,(引读)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2)现在谭老师的姿势是怎么样的?(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引导学生质疑:刚才是谭老师的姿势是双手“撑在”课桌上,现在成了“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从这“撑在”到“趴在”,你想到了什么?小练笔:从这“撑在”到“趴在”我想到:____________(学生练笔,全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谭老师的伟大。)(3)教师误读,体验感悟(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用身体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交流理解为什么要用“死死地护着”?(4)这位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是眼含热泪的说这句话的,这热泪中包含着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你就是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你眼含热泪的向身边的人们说:(引读)“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你就是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你热泪盈眶的和我们大家说:(引读)“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也让我们——永生难忘!是啊,怎能忘?不敢忘?(5)地震结束了,四个学生获救了,看着已经逝去的谭老师,想到自己的生命是谭老师用他那51岁的宝贵生命换来的,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出示、引读)“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好一个——(引说)飞身扑!这飞身一扑,( );这飞身一扑,( );这飞身一扑( )。让我们和获救的学生一起深情的回忆:(引读)“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6)每当回忆起谭老师,他的同事们总是十分感慨,一位老师这样说:(出示指名读)“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是啊,他把自己生的机会给了学生,用自己的身躯为学生撑起了一片生命的天空。(7)四十个小时前,他正为疼爱的女儿梳洗打扮,早早地来到学校上班。三十二个小时前,他正为学生们讲课。三十一个小时前,他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四个学生。现在,他已经永远离开了人间……你有什么想对谭老师说的吗?(学生练说:谭老师,我想对你说……)(8)教师小结,反复赞颂:同学们的一句句话都带着对谭老师的敬佩,带着感动,饱含着深情,姚老师要说的只有八个字: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C、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1)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谭老师从教26年以来,不仅教学成绩显著,被评为特级教师,而且还非常爱学生,在校园里看到一块小石头都要捡起来,生怕学生们在玩耍时受伤,因此他也被同事们誉为“最疼学生的人”。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课件出示,引读)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2)理解“最后的姿势”: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张开双臂,护住学生就概括了谭老师最后的姿势,在你的心中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怎样的?(课件出示)谭老师________张开双臂,_________护住学生,这是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如果把他那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姿势定格为他生命最后的姿势的话,你觉得这姿势是怎样的姿势?让我们再次记住谭老师那最后的姿势!(齐读)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3)大灾有大爱,谭千秋一个普通的老师,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三、理解课题,升华情感,拓展延伸1、让我们再次来回顾谭老师最后的姿势(出示,指名朗读),现在你知道课文为什么要以《最后的姿势》为题吗?(反复点题,加强情感)2、分组读三次姿势、齐读课题。以下部分根据时间调控:3、汶川大地震是一场百年不遇的灾难,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渺小的,但生命的坚强和人间的大爱是光彩夺目的。在灾难突然降临之时,可爱可敬的人们演绎了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谭千秋老师是其中之一。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来回忆那些熟悉的身影。(播放视频《地震中的英雄老师》,并作简单介绍。)4、希望同学们永远不要忘了这些可亲可敬的人,课后可以多去了解一下他们的故事,把他们的故事讲给你们的同学听,讲给你的朋友听,讲给你的家人听,让他们的感动更多的人,让他们在更多人心中种下爱的种子,让他们为更多人的前行增加动力和勇气。
课堂作业 搜集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讲给朋友、家长听,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开一个故事交流会。
PAGE
9(共25张PPT)
执教:古镇镇古二小学 邱波
谭千秋 吱吱声
坍塌 废墟
生死攸关 诠释
1
2
3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为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为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63
蔡昊野
1号
在谭千秋老师的追悼会上,面对着谭
老师的遗像,假如你是获救的学生之一,
你会说: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宝贵的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2008年感动中国提名人物
颁奖词:他以师者的本色展示
了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以自
己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
的师德灵魂。他那张开的双臂,
是一双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
爱的双臂。当大灾到来时,那
双手臂不是急于寻求自身的生
命,而是坚强不屈地担负起保
护学生的职责。我们都会牢记
他那永恒的瞬间。
作业布置:在“5.12”汶川大地震灾害中,还有许许多多像谭千秋老师这样的英雄行为,请收集当年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召开一个英雄故事会。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语文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我从接受任务上《最后的姿势》,神经一直绷得紧紧的,必须全心以赴。上课的过程就是对自己锻炼的过程、磨砺的过程。《最后的姿势》与其说是一次研讨课,还不如说是一次“公开课”,因为我知道之前我上过一节比较成功的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而语文课这些年来却很少在这么多老师的面前展示。
现在已经试教过两次了,有成功的兴奋,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先找找优点来自我安慰一下:
1、挖掘出了情的根源
《最后的姿势》一课,从第一次接触课文,经验告诉我必须抓“情”,如果学完了这篇课文学生都无动于衷的话,那我的课时失败的。于是我紧扣文章的主旨“最后的姿势”——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我深刻地挖掘这一姿势的内涵。我问孩子,如果这一个姿势用一个字来表达用什么字可以概括?如果这一个姿势用一个词语表达,这是什么样的姿势?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这是希望的姿势!这是爱的姿势!这是爱学生的姿势!这是给予孩子生的希望的姿势!这是为了四个生命延续的姿势!”……我想这就是“情”,情到深处语自华。
2、引领到了文的品悟点。
我深深的觉得与孩子上每一堂语文课,我们越来越默契,孩子们越来越开心,课堂上他们的思维是活跃,他们的眼睛直放光芒,在深探这篇文章的本质与内涵。我问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离门口最近,为什么他不跑!学生稍作思考:
生1:因为谭老师是一位老师,必须让自己的学生先冲出去!
生2:因为还有四个学生还没在教师里!
师:说明了什么?
孩子:他的心里始终装着的是他的学生,他的学生是第一位的!
到这里我知道孩子们悟出了老师的爱。我并没有到此作罢,我继续追问:还有什么原因?
……
我想,语文教学就应该是学生的自我感悟,不全是老师的“满堂灌”,学生对文本的富有个性的理解才是真正检验语文课成败的最重要的标准。学生透过语言文字,通过开口读和静静的想,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的肺腑之言才是真正的语文素养。
不足之处:
1、每个课时应该抓个啥?为什么40分钟的时间总是不够用?上语文课首先要把每节课的任务列出来,不要把第一课时的任务放到第二节课里面去。
2、如何提炼教学语言?问题如何设计?用什么语言去引导?这些都要在备课时作充分的思考。
3、在讲课的过程中,行云如流水的课堂的标准是什么,在引导学生感悟时,是否孩子的语言再丰富些?尤其在引导学生突破文章的重难点时,如何使得老师的点拨,提示语再精炼,再富有启发性?
3、如何正确的把握文章的拓展?
……
一堂课总会有自己的得失,人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不断地充实完善。谭千秋老师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这是一个伟大而高贵的灵魂,这是他生命价值的彰显。其实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生命的姿态,崇高也罢、认真也罢,敷衍也行,不同的个性构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但在这上千种的生活姿态中,也一定有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一份姿容,所以我们要找准自己的生活定位,认真的履行,不向左,不向右,只管朝前!
活出自己的生命姿态,哪怕最后依然默默无闻,哪怕最后淡然隐在某个角落,至少我们能拥有一个丰满的人生,因为在我的头脑中始终有丰富的思想来滋润我的心灵!
2009年9月25日
第二课时“抓”个啥?
——第二次执教《最后的姿势》
最近几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被各级专家和一线的老师穷追猛打,大家都在这“有效性”上苦苦的追寻着。其实语文教学真是像一些专家说的那样“语文教学是个筐,什么东西往里装。”咱们语文老师难啊,难就难在我们的学生考试成绩要优秀,我们的学生要会考试,否则你的课讲的再好都是空话。
于是很多语文老师的课堂就要“面面俱到”,从字词句到文章的写作方法、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思路,都必须对学生有个交代,否则放心不下。
在备《最后的姿势》时,我也曾有过很多思想的火花,包括文章的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还有地震来临时的环境描写,这些都是学生比较陌生的,都是容易懂却很难理解的“知识点”,不得不讲。但给学生讲课的次数越多,就越觉得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读书中慢慢“消化”掉这些所谓的“知识点”,可以在学生预习时就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所谓的“描写”是怎么回事。
在刚开始试讲是我甚至把第三自然段的“人生的意义”作为很大的一个篇幅去“大做文章”,我发现,如果在第三自然段花了大量的时间,那么在后面的理解“最后的姿势”重点内容时就很被动了,甚至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满以为这种大胆的教学设计可以对上课的学生来一次“脱胎换骨”的人生世界观的教育,但令我哭笑不得的是在课后调查时,我问学生“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时,大多学生说就是以后发生地震时也要像谭千秋老师那样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我并没有生气,可能是我高估了学生的能力了。鉴于此,我觉得这些内容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朦朦胧胧知道就行了,可能很多孩子对“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并不十分理解。
除了抓个“人生的意义”,我地抓那5个“!”,因为这可是描写“来去如风,快如闪电”的地震来临那一刻的危急,“必须让学生读出那‘迫在眉睫’的味道”、“必须让学生体会到谭千秋老师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尤其需要通过学生的朗读去再现“5·12”地震时的惊险,于是我设计了“如果谭老师来得及想,他会想什么?”的问题,设计了“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当时情况的危急。”第一个问题一抛出去,学生真是聪明极了:
“谭老师会想到他的女儿,因为他很疼爱自己的小女儿,课文开头不是写到了谭老师六点多钟就起床,给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她出去散步吗?”
“谭老师如果来得及想,他会想到他的妻子,想到他的爸爸妈妈,因为他担心地震会失去自己的爱人,同时他是一个儿子,肯定也担心他年迈的老人家。”
“谭老师会想到他的同事,他的亲戚……”
这样的回答正好符合我原先的教学设计思路,说实在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认真听课,用心思考,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那我们作为老师不知道有多高兴,特别是可以绞尽脑汁回答出老师“需要”的“标准答案,那真说明我们老师的备课深度还算可以了。
紧接着的描写“情况危急“的词语,我说“词语”,而不是“成语”,意在降低难度,让学生乐于思考,况且难度降低了,学生思考的范围也大得多,肯定地说这些“词语”里说不定还有很多“成语”呢!事实上也刚还是这样:“迫在眉睫、火烧眉毛、千钧一发、燃眉之急、十万火急……”
这两个环节收到了我想要的“课堂效果”。这样一来,学生费尽心思去想老师的问题,占去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课堂上品读句段的时间就没有多少了,所以第一次指教这《最后的姿势》是草草收场了。
第二课时抓“三句话”
——执教《最后的姿势》再反思
经过第一次课的“试验”,我在短暂的“痛苦”之后振作了起来,听了科组老师们给我提的意见,中午修改完课件,梳理好思路后继续在五(1)班试教。
可能是因为第一课时解决了“读通课文”的问题,还安排了理顺“写作思路”的环节,每个学生至少度过3次课文的基础上,我“删繁就简”,重点抓了3句话:“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第一处是在环境描写之后谭老师动作的生动描写,其实这就是谭千秋老师“最后的姿势”的一个正面的描写;第二处是通过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的话去把谭老师“最后的姿势”再一次深化;第三处是课文内容的升华,是真正描写“最后的姿势”的句子。
这次课堂上,我死扣这三句话,学生的理解课文内容很好透彻,尤其是在读到救援人员发现谭千秋老师的文字描写时,我发现有几个学生的情感发生变化了,几个控制不住的学生留下了眼泪,我知道这也是我追求的课堂效果,只要学生流眼泪,我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只要学生动情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达到了,我“乘胜追击”,让学生想“血肉模糊”和“后脑深凹”是什么一个场景,我感觉到学生身上都起鸡疙瘩了,有一位女生居然哭出了声音来了。接下来的获救的学生的回忆、谭老师身边的同事的一番推心置腹的言语不需要老师繁琐的讲解了。后面的“张看双臂,护住学生”的“生命中最后的姿势”的理解应该是水到渠成了。
第二次执教《最后的姿势》开始找到一点感觉了,这样一来,大涌旗北小学的课就有信心很多了。但信心归信心,上这样的课一定要上出点味道了,单单抓那“三句话”是经不起考验的,所以还是考虑这个课时怎样弄得“充实”一点了。
于是我在后面挤出了10分钟,让学生看一组谭千秋老师牺牲后的图片,再配上一些“煽情”的朗诵,配一首悲一点的乐曲,目的是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感情。出示一组图片之后,紧接着就是一个“说话训练”——“在谭老师的追悼会上,加入你是获救的四个学生之一,你会对谭老师说:……”最后还要用到“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提名奖的颁奖词”,当时想,用这些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心灵受到一次震撼。让他们永远记着这个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回头看看40分钟的课堂,10多个环节的“轮回轰炸”,只要有两三处是精彩就可以了,遍地开花,也不大可能,因为这么短的备课时间,容不得我多想,也不能多想。教学语言的组织职能“临场发挥”了,能整理好课件,记住那“八大环节”就不错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7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最后的姿势》
——苏教版第11册第二单元第6课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要“返璞归真”,语文课要简单地教,通过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其次是尽可能让学生自主、个性化地学习,用简单的课件引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和欣赏,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语文课最高境界应该是“读书课”: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对学生每一次读书都要有明确要求:第一次就是把文章读准确,把生字新词弄清楚,只有读准确了才能读懂。应该说第一次读,大多学生都知道课文的大概内容;第二次就要求把文章读通顺,这是在第一次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扫清生字障碍的基础上的具体要求,只有在识字的基础上才能把课文读通顺;第三次应该是“读懂”,这一要求大约在前面两次读的基础上基本解决了。彻底地把文章“读懂”了才能把文章“读好”;第四个要求是把文章“读好”。这是“读书”最高境界,必须在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后才能达到。
学生在一次比一次读得好的同时,就一次比一次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文章的人文因素。就是说语言文字掌握、运用得越好,语言文字中蕴含的人文情怀就越能完美表达。只有学生自己在语言文字中理解、体会到人文的力量,才可以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11册第二单元第6课《最后的姿势》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好生字词,描红生字;
3学习谭千秋老师是一个负责任的父亲形象,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准确流利的读课文、生字词学习。
2、能够初步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
【教学准备】
收集汶川地震视频、图片、音频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初入情境
【设计理念】网络资源很好,但大面积地在语文课堂上频繁使用,会导致“喧宾夺主”后果。把语文课上成“电影课”,把语文课上成“美术图片欣赏课”。“语文课”应该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课,培养学生语感是第一要务。所以要依纲靠本,充分运用好课程资源,包括文章插图。
1、板书课题,指导看图片(书上的两幅),感受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
2、3分钟地震视频
【设计理念】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不要弄太多的“花架子”,记住语文姓“语”,小语姓“小”。为了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可以在课的开始安排一段简短的视频,把学生引领到“5·12”汶川地震的现场,有了这段视频的铺垫,学生读书更加有兴趣了。
二、课题引领,初读课文
1、通过预习,你能来模仿一下,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怎样的吗?(指名模仿)
(如果课前预习搞得好,40分钟的课堂教学会更加高效。)
2、初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不会读的字、词,还可以是不理解的句子,注意要开口读。
【设计理念】学生第一次读课文是需要“边读边学”生字词的,不懂得字要学会自主解决,虽然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但是很多时候高年级的学生还需要老师的课堂落实,尤其对于一些“潜能生”而言,“读正确”的任务也挺重的。
三、 学生交流读书初步感受
【设计理念】不管是哪个学生,只要他愿意交流,哪怕只是谈到一点,或者是一小点,老师都要做出及时评价,提出改进意见。毕竟这是属于“概括文章基本内容”的一次简单检查,中年级是教学重点。高年级学生点拨一下即可。
四、生字词过关
【设计理念】高年级生字教学还是不能忽视的,虽然生字比较少,但为了照顾全体,还是需要作“蜻蜓点水”式的点拨。
1、分组出示词语,朗读,交流预习中理解的词语
废墟 坍塌 塌陷 尘埃 震撼 诠释 生死攸关 妙语连珠 大公无私 师德灵魂 爱与责任
五、指名读课文
1、老师:生字词读得很好!下面回到课文,请几个同学读读课文,一人读一个自然段,看谁读得最洪亮、最流利!
【设计理念】朗读的形式很多,在课堂上不宜进行太多的“集体读课文”的训练,教师范读是很有必要的,最好是学生自由读和指名读课文。所以经历了第一次自由朗读课文后,在来一次“指名读”,有朗读任务的学生会尽力而为。“听书”的孩子也会全神贯注。
2、根据课文自然段数量,把任务分到每位学生身上。
3、要求:读书的同学要做到声情并茂,其他同学要聚精会神地学会倾听,还可以动笔画画写写。同学读完之后要给他们评价评价!
【设计理念】学生读书过程中,老师要认真倾听,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高年级的语文课堂不要太多集体朗读,尤其是在我们粤方言地区,学生有唱读的习惯,加上一些基础不好的学生会在集体朗读中“滥竽充数”,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没多大用处。所以安排“指名读、全体听”的环节。
六、浏览课文,揣摩作者写作思路
1、浏览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5·12”地震时,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时候,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设计理念】经过两次,如果学生有预习习惯的话就读过3、4次课文了,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自己比较深刻的认识,概括主要内容对训练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很有帮助。就算是一些“潜能生”也会有比较肤浅或片面的印象。浏览课文,在高年级要合理训练,其实“一目十行”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一项很重要的能力,也是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体现形式。
2、学习给课文分段,学生自主练习。
第一段(1)“5·12”谭千秋老师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
第二段(2-7)在地震来临时,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经过。(护生)
第三段(8-10)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震撼)。
第四段(11-12)人们对谭千秋老师的深情赞颂(赞颂)。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揣摩作者写作思路,原来我们经常训练的是给课文划分意义段,这种训练还是很有必要的。其实学生可以通过文本的学习联想到自己的写作经历,可能在课堂上老师还感觉不到学生的进步,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在头脑里有了对文章的“结构感”,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体会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等写作方法。
【设计理念】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是对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或环境、气氛作直接的描绘,让读者直接感知人物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和环境规模、事件的气氛等。而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对某一事物不作直接描写,而是通过描写其他事物对之的印象、感受,或者描写它在周围事物中所产生的反响,以从侧面间接表现它的情态和特征。侧面描写可以衬托主要人物活动、心态或事物的状况,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使中心人物或事物更鲜明、突出,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1)第二段:正面描写 第三段:侧面描写
(2)第二段:环境烘托
(3)第6节最后一句:细节描写
【设计理念】对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老师不要过多地分析,点到为止。主要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范读、小组读、比赛读、指名读的结合,把每个场景读好,尤其是读到谭千秋老师讲的“最后一课”的内容时,要悲壮一些,严肃一点,深情一点。小学生学习语文不搞繁琐的文字分析,只求读好就行了。
五、学习1、2、3自然段
谭千秋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感受谭老师最后上课的内容。
【设计理念】提前学习前面的3个自然段,主要是为了把更多地时间留给第二课时。这个内容也要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去把一个优秀父亲的形象、忘我工作的教师形象、激情授课的教师形象。课文学习到这时,学生已经对课文比较熟悉了,可以对学生提“有感情的朗读”要求了。但还得让一些语感好,有朗读天赋的学生带一下,通过模仿别人来促进学生的全体发展。
六:生字描红
【设计理念】在高年级,还是提倡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学生去描红生字,40分钟的课堂教学,要“读写结合”,一般来说,时间允许的话,要求学生每个生字要描红3次,第一次要求写对,第二次要求写好,第三次要求写快。 写一行、两行是没有什么科学根据的。
七、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叫潭千秋的老师,他是一个负责的爸爸,更是一位爱生如子的好老师。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八、板书设计:
一、上班
二、护生
6、最后的姿势 三、震撼
四、赞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语言文字,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2、能够体会环境及场景描写对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2、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现场指名学生做一些姿势,同学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设计理念】语文课导入有时也需要行云流水的教学流程,第二课时的导入更是至关重要,这个设计肯定会有学生做“最后的姿势”,可以作为切入点,开始进入课堂。
2、复习:谭千秋 吱吱声 坍塌 废墟 生死攸关 诠释 师德灵魂
【设计理念】虽然在第一课时安排了生字的教学与描红,巩固这环节还是非常必要的,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安排一个“老师说词语意思,学生写词语”的环节,听写完了可以同桌之间互相批改。
二、品课题
1、《最后的姿势》 为什么是“最后”?这是怎样的一个姿势?课文是怎样写的?学生默读,用笔画出相关语句,最好在这些语句旁边写上自己的一些感受。
【设计理念】学生通过默读课文,训练他们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还语文一个安静思考的课堂,高年级的语文课没必要弄得“满堂喝彩”,动静结合,这样学生更有收获。
2、检查读书情况。
【设计理念】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随机点击课文中描写“最后”的三个语句。3个句子在课件中已经做好,40分钟的语文课不可能“面面俱到”,通过重点句段的训练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3、引导学生读好相关句子。
4、回忆“5.12”地震时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听到的、自己亲身经历的,哪些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指名交流)
【设计理念】安排这个环节,目的是通过对比,联系自己的生活,自己为地震所做的事情去拨动学生那根“心弦”。很多学生会谈到“5·12”地震期间,为灾区捐款捐物,当时的电视、广播、大街小巷议论的都是地震的话题,这个内容学生还是记忆犹新的。估计学生还会谈到“灾区的奶妈”、“灾区小英雄”等话题,毕竟这“5·12”地震才刚刚过去1年多的时间。
5、谭千秋老师意识到发生地震时又是怎样说的?“大家快跑(板书)(导出第4自然段)
出示第4自然段,导读:我们可以感受到地震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危险),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千钧一发、万分紧急、迫在眉睫、十万火急……)(学生理解不好时插一段1分钟地震视频)
【设计理念】从现实回到地震现场,让谭老师跟其他幸存者进行比较,突出谭千秋老师的伟大师魂,在千钧一发时刻,他的镇定从容、他的机智和勇敢,在这简短的“最后的声音”里展现出来,不过一定要引导学生读好,读出当时情况的危急,想象当时危急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表达出来。
6、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如果来得及想,谭老师可能会想……)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是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也通过鲜明的对比,衬托出谭千秋老师高大的人物形象。突出他在大灾来临的时候坚守岗位,把自己的学生当作自己的生命,让教师的师德灵魂通过另一种形式反衬出来。
7、谭老师又是怎样做的?(抓住谭老师三个动作板书:拉——情况紧急,学生已经六神无主;撑——想用自己身体挡住楼板;护——不让砖头杂物砸伤学生)为什么有这些动作?(结合环境描写理解)
【设计理念】其实这三个动作的词语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回到汶川现场,体会“拉、撑、护”三个动作的“特定意义”,谭千秋老师为什么不大声喊学生了?为什么谭老师不温柔地领学生过来,而是“硬拉”过来……如果老师引导到位,学生能基本领悟到当时情况的危急,也说明学生基本把课文读懂了,如果学生只是表面上的开口读,就没有达到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文字背后的意思无法体会,那学生只是“表面喊书”,而不是“用心读书”。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领悟文本时,在指导朗读上真要狠下苦功。
8、小结:以上通过环境正面描写,烘托出一个教师面对困境时用于承担责任的优秀品质。
9、其实,谭老师的牺牲感动了很多人,课文是怎样描述的,请大家默读后面的内容,看看都感动了哪些人?希望同学们默读思考的同时记下自己思考的痕迹。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的设计,不是老师发号施令给任务,而是让学生自己到文章中去寻找,通过自主的读书去解决实际问题。
10、学生交流:(4个学生的生命是怎样换来的?——)
【设计理念】不管是第一个发现谭千秋老师的救援人员、获救的学生,还是谭老师的同事,他们的话都是很能打动人心的,特别是“血肉模糊”、“深凹下去”“永生难忘”等词语,可以引导学生好好体会。
11、谭千秋老师是一位讲课绘声绘色、妙语连珠而富有幽默感的老师;然而:……(导读)引出“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板书)
【设计理念】回忆性的文字在这篇文章中可以通过一两个学生的诵读带过去。这一读就明白的文字不必花太多时间。
12、出示一组谭老师遇难后的图片,让学生心灵再一次受到触。
【设计理念】这应该是课堂最能打动学生的一个设计,也是为学习最后“赞颂”部分作一个铺垫,只有在这个地方的感情得到渲染,后面理解“英雄不死,精神千秋”就容易多了。
13、导说
(通过《生死不离》等悲伤的音乐,用2、3分钟的“在谭千秋老师追悼会会上会说什么话”来进一步给学生抛出一枚“催泪弹”。)
【设计理念】观看了一组图片,这是一组在谭千秋老师牺牲后在网上最感人的图片,在音乐的渲染下,让学生转化角色,当一回谭老师救出的学生,学生会很有感触,这种情景的创设对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很有帮助。
14、品读最后一段。千秋:一语双关
【设计理念】课文学习到这里,学生已经对谭千秋老师有了深入的理解,心里已经有了谭千秋老师忠于职守、爱生如子的高大形象。而课文最后一段是大家“赞颂”谭老师: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课文理解了,读好就可以了。
15、播放音乐,老师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提名奖”颁奖词:
2008年感动中国提名人物 颁奖词:他以师者的本色展示了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以自己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他那张开的双臂,是一双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当大灾到来时,那双手臂不是急于寻求自身的安命,而是坚强不屈地担负起保护学生的职责。我们都会牢记他那永恒的瞬间。
【设计理念】课文最后用“200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组委会对谭千秋老师的班颁奖词,老师在背景音乐里朗读颁奖词,目的是让谭千秋老师的高大形象再一次长留学生的脑海里。
16、作业布置:在“5·12”汶川大地震灾害中,还有许许多多像谭千秋老师这样的英雄行为,请收集当年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在何老师的组织下,召开一个英雄故事会。
附板书设计:
6、最后的姿势
最后的声音 大家快跑
最后的动作 拉 撑 护 英雄不死
最后的姿势 张开双臂 精神千秋
护住学生
附:
教师散文朗诵内容参考
老谭,我帮你擦干身上的泥巴
你走了,咋办哪?
我要爸爸
别哭,孩子
爸爸去哪了
老师,我们永远向您
师兄,您走好
大娘大叔舍不得你呀
母校以你为荣
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英雄千秋,大爱师魂
老师,我们年年都来看您
千秋,你安息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