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本节课主要复习图形与几何,能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给物体进行分类;确定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
学情分析
本年级的学生是一年级的儿童,他们学习数学是刚刚入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在组织复习时,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需要,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练习内容,以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复习的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加深理解,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会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细心计算,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
重点
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立体图形的过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难点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数与代数的知识,除了数与代数的知识外,我们这学期还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可能会回答:
我们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我们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么,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复习图形与几何。
板书课题。
师:对于立体图形,你能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哪些物体是圆柱?哪些物体是球吗?
生1:我的文具盒、课本都是长方体的。
生2:我玩的魔方是正方体的。
生3:我们用的水桶、水杯是圆柱的。
生4:我们上体育课用的篮球、足球、排球等都是球。
师:同学们说得很具体,讲的实例非常恰当。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学习,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整理与复习
认识图形
课件出示,把这些物体分一分,说一说你的理由。
师:同学们先自己解答,然后我们再交流订正,相信自己一定会做得更好。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完成习题。
课件出示,找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有朋友吗?有了朋友我们才不会感到孤独,那么你愿意帮这些物体找到他们的朋友吗?
生:愿意。
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把图形分类,数一数并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机器人吗?在以后的生活中,机器人会越来越广泛的被人们所用。大家看我们屏幕上的机器人,请认真的辨认和计算,并填空。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然后组织交流。
位置与顺序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然后说一说。
师站在学生的左(右)边,让学生说出教师在他们的哪边?他们在教师的哪边?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
课件出示课本95页第二题。
师:仔细观察图,完成右边的填空。
生:菠萝的左边是梨,草莓在菠萝的上面,西瓜的下面是樱桃。
课件出示练一练。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书橱上的物品,看看他们的位置,然后回答左边的问题。
师生共同交流订正。
课件出示课本100页的第四题。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弄清各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完成填空。
课件出示课本100页的第一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先弄清楚左上图、左下图、右上图、右下图分别是哪幅图,再回答问题。
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左上图长方体有几个?正方体有几个?圆柱呢?球呢?左下图呢?右上图呢?右下图呢?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还复习了上下、前后、左右,这节课同学们表现都很棒。我们的教材学习到这就结束了,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永无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作业布置
在生活中留心观察,你有哪些新发现?
回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上 下、前 后、左 右
教学反思
本节课复习了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在教学中采用多种不同形式对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通过结合生活实例能加深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几何形体的认识,注重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及参与意识的培养。使数学更贴近生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数学的魅力。
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