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10 18:5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
教学目标
1.回忆自己经历过的“心儿怦怦跳”的事儿,通过绘制“心跳图”做到讲清楚事情的经过,讲出当时的感受。
2.能聚焦“心儿怦怦跳”的时刻,停下来,多写几句,从“想法多了、身体变了……”等多个角度,借助资源包和自己积累的词语把感受写清楚。
3.在讲述与写作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情绪,并乐于与他人分享。
教学重点
回忆自己经历过的“心儿怦怦跳”的事儿,通过绘制“心跳图”做到讲清楚事情的经过,讲出当时的感受。
教学难点
能聚焦“心儿怦怦跳”的时刻,停下来,多写几句,从“想法多了、身体变了……”等多个角度,借助资源包和自己积累的词语把感受写清楚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唤醒生活记忆
1.老师做自我介绍。分享自己“喜怒哀乐”的事儿,用“那一刻我害怕了,因为……”、“那一刻我惊呆了,因为……”的方式介绍自己,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心儿怦怦跳”的时刻。
2.学生也用“那一刻我害怕了,因为……”、“那一刻我惊呆了,因为……”的相同方式分享生活点滴,简单介绍自己。
3.观看小视频,认识心情小伙伴,明白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珍视内心的感受。
二、解读课题,走进语境,明确习作任务
1.回顾课前介绍的真实语境,引导学生明白,原来,每个人的喜怒哀乐都不一样,那些让人“心儿怦怦跳”的事儿里就藏着特别的自己。
2.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愿望:你愿意让老师继续认识你吗?你最愿意让谁认识你了解你?让我们一起走进“我的心儿怦怦跳”的那些事儿,分享我们的感受。写下要分享的题目。
三、讲清事情,讲出感受,找到心跳一刻
1.示范借助“心跳图”请一位同学讲述令自己心儿怦怦跳的一件事。讲清事情,讲出感受,并找到心儿跳得最厉害的那一刻,停下来,做标记。
2.活动
(1)学生借助“心跳图”学习,确定“什么事”、填写能体现事情经过的关键词、在事情的过程中画出“桃心”、标出心儿跳得最厉害的时刻。
(2)学生根据示范完成自己的“心跳图”。
(3)全班交流,指导学生找到最值得停下来的那一刻。
四、聚焦心跳,建构方法,写清内心感受
1.第一次写作,诊断学情。
(1)习作提示:停在那一刻,写几句话,想想怎么写能让大家读出你当时的感受。
(2)自评展示:阅读资料包文段,对比评价标准,给自己的习作评定一个星级。
(3)交流评价:反馈学生的自评信息,交流可以向三星级习作学点什么?
(4)总结情况并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愿望:大部分同学都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也希望把感受写得更清楚,怎么做呢?
2.借助微课学习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表达方式把感受写清楚。微课说明:以教材中的资源包和学生习作片段为素材,通过修改的方式为学生梳理出写清楚感受的方法:想的多了,身体“变”了,还可以用上自己的语言积累……
3.修改习作,学习与提升。
(1)根据微课的学习,修改习作。
A.任务:修改习作。
B.妙招:从不同角度写(想的多了、身体“变”了)用上积累的好词句。
(2)学生修改。
(3)交流与分享。
五、总结提升,迁移拓展,感悟分享快乐
1.明白写心儿怦怦跳的习作要在叙事的过程中写出感受。
2.明白可以从不同角度,用好词佳句来写清楚感受。
3.在写作分享中,悦纳自己和他人。
教学反思
1.创设真实语境,激发写作动机,关注读者意识,是本次习作的教学起点。在叙事中写清楚感受是本堂课的重点目标,借助教材的资源包和学生一起找到从不同角度、用好词佳句可以写清感受,让写作有支架、有抓手。通过微课,整合学生零碎经验,使缄默知识显性化,让部分孩子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大家都可以运用的方法。
2.事与情总是交织在一起的。“讲清事情”是本次写作的基础,也是学生已有经验;“讲清事情”的同时还能“讲出感受”,能让叙事更精彩,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新知,是本课教学的增长点。教学中借助形象的“心跳图”让学生用直观的方式体会“事情”与“感受”,在讲清事情的基础上聚焦感受,让写作的思维过程变得可视、可触,帮助学生形成习作的能力。
3.作文即育人。从知识和人文两个方面进行小结,一是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二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明白写作是为了表达自己,激活他们表达的欲望,在写作的过程中逐步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