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西门豹治邺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6西门豹治邺 教案(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10 19:0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西门豹治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学习理解课文1——9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说说图中人物及其神态、动作。
2.揭题谈话。你知道西门豹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吗?是从哪里知道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读准字音。“绸”是翘舌音,“尚”是后鼻字,“麻烦”的“烦”读轻声。
(2)认清字形。“渠”是上下结构,“灌”是左右结构,不要和“罐”相混,注意“溉”与“概”的区别。
2.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1)读后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相机辅导,理清课文脉络。
(2)按“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提示,找出课文中相应的部分。
三、课文释疑,学习“摸清底细”部分(第1~9自然段)
1.带着问题默读。思考:西门豹到了邺这个地方以后是怎样“摸清底细”的?
2.读后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四次问答的内容。
3.在学生自读、讨论及教师点拨的基础上,概括出西门豹四次发问的主要内容:
a.了解原因。
b.了解作恶的坏人及其头目。
c.了解受害者。
d.了解漳河的情况。
3.分角色朗读四次对话。
4.引导学生探究。
a.从哪里可以看出西门豹已“摸清底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b.西门豹说“河神还真灵啊”,你认为他真这么想吗 为什么?
c.西门豹说“我也去送送新娘”,他真的是去“送”新娘吗?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1.《西门豹治邺》是一篇传统的历史故事性课文,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既利训练分段能力,也有感悟“话中有话”的难点,深究之,蕴含极丰富的语文素质培养的契机。
2.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在教学中将努力地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引导学生“爱学”、“学会”、“会学”上。在教学过程中,彻底扬弃了情节分析。多余的情节分析已被公认为现代教法所不取,但是如何从语言文字角度去教课文,却颇为棘手。我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纲,自主感悟人物语言为目,正确估计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感受知顺序,用一个发散式的探索提问,涵盖全文,组织起科学的教学程序,潇洒地走了一回,轻松地突破了感悟“语中有话”的难点,然后顺势拓展。这样便从课文中跳出来,站在语文的广度、高度上来把握教学策略,真正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10——16自然段。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研读探究,学习“破除迷信”部分(第10~16自然段)
1.带着问题默读。你认为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巧妙吗 妙在哪里?要求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记下读不懂的问题,准备和同学讨论。
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a.西门豹怎样惩治巫婆的?引导学生抓住西门豹怎么说、怎么做的有关重点语句,让学生体会西门豹的巧妙之处。西门豹惩治巫婆的关键,是说新娘不漂亮,这个借口既救了新娘,又为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提供了理由,一举两得。一句“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就客客气气而又坚决地叫卫士抱起巫婆,将她投进了漳河。
b.西门豹怎样惩办官绅头子的?启发学生体会假戏真做的妙处:西门豹待巫婆“沉下去了”后,还“等了一会儿”,对官绅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又叫卫士把官绅头子投进了漳河。
c.西门豹怎样教训其他官绅的?引导学生读有关语句,体会西门豹讲究策略、区别对待:“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请你们去催催吧!”“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官绅一个个求饶,西门豹还说“再等一会儿”,显得煞有介事,最后才让官绅们“都回去吧”。达到了惩办首恶、教训胁从的目的。
d.教育了广大老百姓。引导学生知道西门豹不仅惩治了恶人,让百姓看清巫婆、官绅骗钱害人的真面目,还破除了百姓心中的迷信,明白要防涝必须治水、兴修水利。
3.观察插图,加深理解。引导学生读文看图,抓住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对照插图,发挥想象,说说他们怎样“求饶”,“求饶”些什么,让学生借官绅之口说出河神娶媳妇的真相,加深对官绅们丑态的了解,进而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所达到的效果。
二、总结交流,共同感悟
1.查缺补漏,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
(1)你觉着西门豹惩治巫婆和管绅的办法怎么样?(非常巧妙。)
(2)你是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3)教师点击鼠标,屏幕显示下列问题。请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A.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这个姑娘是不是真的不漂亮?西门豹真的要重新选更漂亮的姑娘吗?西门豹为什么这样说?)
B.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巫婆真的能回来吗?那西门豹为什么这样说?)
C.你觉得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
(西门豹是个勇于破除迷信,敢于惩治坏人,重视调查研究,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做事讲究方法的人。)
三、课文盘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西门豹来到邺这个地方,首先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可见,这个地方非常贫穷落后。他并没有坐在高官厚位上指手画脚,他却深入实际了解民情,走访了一位老大爷。了解到这里贫穷落后的原因是河伯娶媳妇给闹得。然后,他将计就计破除了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取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最后,他带领老百姓兴修水利灌溉了农田,使这里年年获得大丰收。
四、布置作业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何感想?
五、板书设计
西门豹治邺
西门豹→调查摸底→破除迷信→受到爱戴→获得丰收→兴修水利
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读的能力得到了主动的发展,把“读——说——读”紧密地反复结合在一起训练。感悟西门豹的话中之话,必得读,而读出其语气,演得逼真又得通过说来暴露思维过程。最后的情趣作文又把听、说、读所得综合起来。这样语文素质得到了整体的发展。
2.充分强化了主体意识。整个教学过程,不管是深读探究,还是共同感悟、以及课文盘点。我都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民主性上去考虑调动的手段、策略,为学生的各种活动提供施展才智的空间,又为个性差异设计了灵活的可选择性的表现机会。让不同层次学生有较为宽松自由发展的舞台。因此学生主体是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学习兴趣越来越浓,使每一个学生在学课文的过程中真正学语文,在学语文的愉悦中体验心理之满足与自信之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