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资料(教案+课件+同步训练)《唐代的中外交往》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资料(教案+课件+同步训练)《唐代的中外交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8-06 10:49:33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5课 唐代的中外交往
一、唐都长安
二、玄奘西行
三、鉴真东渡
观察《长安城平面图》,说一
说长安城的布局及特点。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白居易
长安概览
长安城下水道铁滤网
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
大明宫麟德殿复原图
P29阅读与思考。
结合我们上面的图片,思考这段话反映了唐代长安的什么概况?
经济发达、商业繁荣。
看课文P24—25图片:《戴帷帽的唐代妇女》、《打马球图》、《唐代阿拉伯人俑》。图片说明了什么?
《西游记》
玄奘
二、玄奘西游
玄奘
你知道玄奘“去西天取经”的历史事实吗?
玄奘历尽千辛万苦去天竺取经,在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
从天竺取回佛经, 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促进我国佛学研究,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玄奘取经回长安
《大唐西域记》书影
大雁塔
兴教寺
玄奘舍利塔
玄奘
《西游记》
《大话西游》
课本P28。
三、鉴真东渡
你知道鉴真东渡
的故事吗?  
鉴真坐像
鉴真为中日友好做出了哪些贡献?
1、传布佛教(律宗初祖)
2、介绍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天平之甍)
遣唐使船
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你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出一些吗?  
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
鉴真坐像
  
玄奘
鉴真
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事迹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他们在历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1.唐代的 城,不仅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还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大都市。( )
A.东京 B.长安
C.洛阳 D.北京
2.唐朝初年不畏艰险,西游天竺取经的是( )
A.阿倍仲麻吕 B.鉴真
C.玄奘  D.吉备真备
3.被尊称为日本律宗初祖的是 。( )
A.鉴真 B.玄奘
C.甘英 D.唐太宗
选择题:
4、先后10多次向中国派出遣唐使的国家是( )
A.新罗 B.波斯
C.大食 D.日本
5、被日本人民誉为“天平之甍”的唐朝著名僧人是( )。 A.鉴真 B.玄奘
C.甘英 D.唐太宗
6、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庸才时期的僧人;②都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③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历史:第5课 唐代的中外交往 同步训练(岳麓版七年级下)
自主广场
我夯基我达标
1.唐朝陆路交通的中心、国际性的大都市是(  )
A.长安 B.广州 C.登州 D.扬州
解析:唐朝的陆路交通是以都城为中心的,当时唐朝的都城长安也是一座国际知名的大都市。答案:A
2.唐政府在广州设立的市舶司是(  )
A.管理城市贸易的官署 B.管理外来船舶的官署
C.管理外国人的官署 D.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
解析:唐政府在广州设立的市舶司主要管理对外贸易,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
答案:D
3.遣唐使团规模、人数居各国之首的国家是(  )
A.天竺 B.日本 C.大食 D.新罗
解析:唐朝与70多个国家有交往,其中使团规模最大和人数最多的是日本。
答案:B
4.能用鼻嗅的方法辨别药物,被日本医学界奉为始祖的是(  )
A.玄奘 B.空海 C.僧一行 D.鉴真
解析:鉴真东渡日本后,除了传播佛教,还把唐朝的建筑艺术、医药知识、绘画等传给日本,其中用鼻嗅的方法辨别药物,开创了日本医药的先河。
答案:D
5.玄奘西游时唐朝在位的皇帝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解析:玄奘西游时是唐太宗在位,他回到长安后,还得到唐太宗的接见。
答案:B
6.(2005重庆中考,7)唐朝对外交往活跃,唐文化辐射周边各国。其中,仿照汉字创制了本国文字的是(  )
A.新罗 B.天竺 C.日本 D.大食
解析:8世纪前期,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语言记录工具,后在利用汉字标音表意的基础上,创制了日本的文字假名字母。
答案:C
7.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B.加强中日之间的友谊
C.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D.求取佛教教义
解析:把唐朝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科技文化带回日本是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A、D两项不符合史实;B项不是主要目的。
答案:C
8.我国历史上最早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的设置地点是(  )
A.长安 B.广州 C.扬州 D.登州
解析: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
答案:B
我综合我发展
9.识读右图,完成问题:
(1)请写出右图的名称。
(2)右图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历史现象?其基本情况怎样?有什么作用?
解析:掌握教材上的图片信息不难回答第(1)问,此图是日本向中国派遣唐使的海船,说明当时日本与中国联系密切,在政治制度、文化传统方面,中国一直对日本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答案:(1)遣唐使船(局部)。?
(2)反映出日本向唐朝派出遣唐使团。基本情况:从贞观年间开始的200年内,日本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且规模庞大,最少的一次有260余人,最多的达五六百人。作用:遣唐使及高僧、留学生把唐朝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科技文化带回日本,推动了日本的社会改革,促进了日本经济文化的发展。
10.阅读下列材料: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请完成:
(1)请解释“鉴真盲目航东海”的含义。
(2)诗中的“道艺”和“唐风”分别指什么?
解析:第(1)问鉴真双目失明到日本反映了他不畏艰险的精神。第(2)问要了解“道”“艺”“风”是指什么,“道”主要是说佛道,“艺”是指唐朝的各种技术和技艺,“风”是指风俗。
参考答案:(1)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时已双目失明,但他不畏艰险,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向东航行到达日本。?
(2)“道艺”指佛教和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及绘画技艺等;“唐风”指唐朝的文化风俗。
11.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据此完成:
(1)你认为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是什么?
(2)请用相关史实说明,频繁的对外交往对唐朝有何影响?
解析:唐朝时外交活动活跃的原因可从三个方面去分析:经济文化领先、对外交通发达、开放的对外政策。而影响主要从对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推动作用两方面去分析。
参考答案:(1)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唐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2)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如唐朝商业的繁盛,城市的繁荣,对外贸易的发展等;促进了我国文化的繁荣:如高丽乐、胡旋舞、天竺的佛经、石窟艺术、佛塔寺院建筑技术、大食的伊斯兰教等对我国的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2.鉴真和玄奘有哪些共同点?
解析:该题旨在考查通过综合分析比较历史人物的能力。答题的关键在于必须对鉴真和玄奘的事迹有清晰的认识,然后经过综合比较得出结论。
参考答案:都具有出生入死、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都以高深的学问、渊博的知识受到人们的尊敬;都对传播先进的中国文化、密切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第5课唐代的中外交往

[课标内容]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长安是唐朝陆路交通中心;广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唐朝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唐朝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日本、大食、天竺等国向唐朝派遣使节;日本的遣唐使和留学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
①通过对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②通过引导学生解答课后的比较鉴真和玄奘共同点的习题,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对唐僧取经的故事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和区别的分析,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和历史事实的鉴别能力。
④通过对《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的观察,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联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内容,使学生感知唐代中外交往盛况空前的景况,认识唐朝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的政治经济条件及其重大作用。
②运用观察、联想、比较、讨论等方法讲授本课内容,使学生感知日本等国的遣唐使节和中国的鉴真、玄奘等,为发展唐代中外友好交往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及其重大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唐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发达,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由此可见,国力的强大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基础,开放的对外政策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社会进步。
②日本等国的遣唐使、中国的高僧鉴真、玄奘等为发展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精神得到后人的景仰和继承。
[重点和难点]
重点:唐朝对外开放的政策。
难点:唐朝的对外开放丰富了中外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
[教学纲要]
一、遣唐使
1、唐朝的对外交通
2、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3、日本遣唐朝使
4、天竺、大食、新罗的遣唐使节
二、鉴真东渡
1、鉴真东渡的艰辛历程
2、鉴真的贡献
三、玄奘西游
1、玄奘西游的艰苦经历
2、玄奘西游的贡献
[课堂练习]
学生做“课课练”习题,独立完成。
第5课 唐代的中外交往
1、唐朝最大的外贸港口是( )。唐政府在广州设置( ),管理对外贸易,这是历史上最早设置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
2、唐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唐朝通商的国家达( )多个。
3、( )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使团宠大,居各国之首。
4、日本赴唐朝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 ),唐朝赴日本最有影响的使者是( )。
5、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向日本传播( ),还把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传给日本。他死后安葬在日本奈良的( )。
6、唐太宗时,僧人( )西游( )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 》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
7、玄奘把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和佛像珍藏在今天西安的( )。
8、日本的大化改新是仿照( )制度进行的改革。8世纪前期,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在利用( )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本的文字( )——片假名和平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