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之专题九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012海南卷〗表1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图5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14~15题。
土地覆被类型 面积/万hm2
沙 地 468. 7
草 地 58. 8
盐碱地 32. 1
耕 地 16. 6
沼泽地 10. 7
建设用地 1. 4
表1
14. 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 治理盐碱地 B. 退耕还草C. 保护沼泽地 D. 植树造林
15. 该区域可能位于
A. 云贵高原东部B. 松嫩平原中部C. 黄土高原中部 D. 内蒙古高原西部
〖2012安徽卷〗35.(24分)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2)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12分)
参考答案:⑵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湿地的功能减弱、效益降低。人口增多,林地遭破坏,入湖污水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护,人地关系恶化。
〖2012大纲卷〗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图5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12分)
参考答案:(4)(12分)
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4分)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4分)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渍)化。(4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2012福建卷〗37.(37分)图13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图 13
表4:1991年和2008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 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园地 城镇 陆地水域 滩涂 未利用
19912008 48.0841.87 14.479.89 18.7217.27 0.340.04 0.210.03 9.6523.91 7.966.35 0.350.63 0.220.01
(3)据表4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10分)
参考答案:(3)特点: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
不利影响:水资源减少,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
〖2012广东卷〗40.(28分)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根据加拿大西南部某地区示意图(图8),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4)加拿大西部草原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开垦与放牧,加上连年干旱,植被遭到了破坏,土地资源退化。为应对这种危机,当地可能采取哪些措施?(8分)
参考答案:(4)①少耕、免(休)耕,退耕还草;②加强牧场生态管理,划区轮牧;③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农业;④合理利用肥料和农药(加强农牧业技术培训与推广等)。
〖2012山东(文科综合)卷〗26.(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5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2分)
(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
(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6分)
(4)“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用的一种工程。图5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2分)
(5)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6分)
参考答案:26.(24分)
(1)
(2)“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
“西沙”:干流西侧直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
(3)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
(4)保护河岸;提高枯水季节河流水位,利于通航;提高河水流速,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答对一点即可)
(5)增加水资源量,促进工农业发展;发展内河航运,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改善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或优化投资环境)。
〖2012天津卷〗12. ( 26 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甲、乙两河在云南省境内的干支流有已建、在建水电站几十座。
(4)当地居民对水电站的建设持有支持、反对两种观点.请你为这两种观点各找一条理由。( 6 分)
支持的理由: ;
反对的理由: 。
参考答案:(4)支持的理由:获得能源(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抗旱能力)。
反对理由:当地属于地震多发区,若水库遭破坏,可能导致洪涝灾害(水库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破坏当地生物资源;导致当地居民迁移)。
〖2012重庆卷〗36.(36分)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合作开发战略。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议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图10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图10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
(1)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不当会引起的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8分)
参考答案:36.(1)土壤盐渍化;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加剧;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0
200
400
600
800
1000
a
b
c
d
B
东偏北
海拔/米
A
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