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刘姥姥进大观园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5 刘姥姥进大观园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10 18:27:4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25)
刘姥姥进大观园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1)蓼溆( ) (2)麋尾( ) (3)李纨( ) (4)撮弄( )
(5)逛去( ) (6)砒霜( ) (7)yán( )席 (8)秋爽zhāi( )
【答案】(1)liǎo(2)zhǔ(3)wán(4)cuō
(5)guàn(6)pī(7)筵(8)斋
2.下面对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说着,一径离了潇湘馆。(一径:径直。)
B.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调停:居间调解。)
C.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促狭:爱捉弄人。)
D.丫鬟们知他要捉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捉弄:戏弄)
【答案】B【解析】调停:安排处理。
3、文学常识填空。(5分)
《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文节选自《 》第四十回,作者是 ,名 ,字 ,号 ,清代小说家。
【答案】红楼梦 曹雪芹 霑 梦阮 雪芹
二、提升训练(10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一年来,该站不仅巩固了连续7年来所取得的成果,而且落实“责任、奉献、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B.我国现行医疗制度、医患关系、病人权利的保护以及医疗事故的鉴定等方面仍然有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答案】C【解析】A项,搭配不当,将“落实”改为“贯彻”,“安全生产”前加“落实”;B项,成分残缺,句末加“的地方”;D项,重复赘余,将“遭到”删去。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运用夸张,说明行军之神速)
B.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运用拟人、比喻,生动地写出了反动势力的猖狂)
C.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运用排比、比喻,说明云的姿态万千)
D.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好像明星刘亦菲。(运用比喻,强调“她”长得很漂亮)
【答案】D【解析】长得“像”,不是比喻。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4分)
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 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看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 ⑥①②⑤④③ B. ②①⑥⑤③④ C. ⑥②⑤①③④ D. ②⑥①⑤④③
【答案】B【解析】此语段讲了“诗”与其它文学的关系。②为第一句点明了主旨;①紧接“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之意,讲了“小说、好戏剧”与诗的关系;⑤③④讲了“诗”与“小说、戏剧”的关系,而⑥句是过渡句,可作为第三句;③句是对⑤句进一步阐述,所以③在⑤后,从“所以”一词可判断,④在③后。综合以上分析,可排序为:②①⑥⑤③④。
7.看了《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后,有人出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2分)上联:神机妙算,诸葛亮草船借箭
下联: 。
【答案】示例:多愁善感,林黛玉桥畔葬花(宽对即可)
课外古诗阅读(5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10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8.“一为迁客去长沙”中“迁客”在诗中的意思是 。(1分)
【答案】流迁或被贬到外地的官员
9.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2分)
【答案】“望”字展现了诗人在远谪途中眺望长安的画面,包含了诗人被流放后的愤懑痛苦,对家人的思念、对国事的关切、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对朝廷的眷恋。【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炼字,解答时需要结合重点词的意思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10.第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有什么作用 (2分)
【答案】想象(借景抒情、虚实相生),借想象中梅花纷纷飘落的景象表达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解答时要抓住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名著阅读(5分)
11.(1)《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从下列人物、主要性格、主要事件中选出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1分)
A.武松——疾恶如仇——怒杀阎婆惜 B.李逵——直爽率真——元宵闹东京
C.林冲——循规蹈矩——雪夜上梁山 D.鲁智深——粗中有细——拳打镇关西
【答案】A【解析】怒杀阎婆惜的是宋江。
(2)阅读《水浒传》语段,回答问题。
当日夜至三更,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着宋江,嘱咐道:“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言罢,便瞑目而死。
①晁盖因何事受重伤致死 (2分)
【答案】征讨曾头市,被史文恭射伤。
②后来“捉得射死我的”人是谁 简述“他”没有“做梁山泊主”的两个原因。(2分)
【答案】卢俊义;一是因为宋江手下李逵等人不服;二是宋江与卢俊义抓阄分别攻打两座城池,先攻破者为梁山泊主,结果宋江先攻下了两座城池。
五、现代文阅读(27分)
(甲)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16分)
红豆树下
陈歆耕
①在绵密的江南细雨中,我伫立在古里红豆山庄的红豆树旁。当年钱谦益、柳如是共同生活的红豆山庄,已了无踪迹,只余一片废墟,“硕果”仅存的只有这一棵当年的红豆树。
②废墟反衬出了红豆树的古老、沧桑、孤傲、孤独……
③我撑着雨伞,夹在数十位观者之中,听不清大家围着红豆树在窃窃私语些什么。有着近五百年历史的红豆树,驱干之粗须数人伸臂合抱;虽已经是初春时节,可是它仍然面容枯槁,似有满腹忧愁;它的枝丫挺立,如利刃般直刺蓝天苍穹…….
④唐代王维的咏红豆诗最有名:“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可是,江南春雨,却催不出这古老红豆树的新枝,它已经有80年未开花结果,到哪里去采撷红豆 远近的老百姓把它视作“神树”,逢年过节,有很多善男信女来树下烧香跪拜。这些善男信女在心中祈祷些什么呢
⑤我收起了雨伞,索性让细雨渐渐沥沥地滴落在自己的面颊上。流连在红豆古树下,我想得最多的。还是写出传世史著杰作《柳如是别传》的国学大儒陈寅恪先生。在史海跋涉20年,用文言文写就、80余万字、厚厚三大卷的《柳如是别传》,让很多人不理解:一位史学大儒为何要耗费如许光阴,为柳如是这位曾经沧落风尘的女子作传 其实,只要熟悉柳如是全部人生经历的人就会明白,寅恪先生为柳如是作传,其意旨不在为钱柳姻缘留下翔实的历史记载。他是要为一位生于国破家亡的乱世,却表现出超凡民族气节和风骨的奇女子作传,是为一种伟大的人格和魂魄作传。而柳氏这样一种“风骨”,与寅恪先生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血脉、心灵上则是相通的。寅恪先生以此大著“痛哭古人,留赠来者”。我们这些后来者,在面对先生的精神遗产时,是否存有几分愧疚呢
⑥据记载,在钱牧斋80岁大寿时,柳如是为他做寿。恰逢红豆树二三十年后又一次花开满树,她从阁前的红豆树上觅得仅有的一颗红豆,作为寿礼呈上,使钱谦益大喜过望。红豆有情,可显然不是为钱某人开花结果的——钱氏在明灭后降清失节不说,又不愿过隐居生活,遂不听柳氏的反复劝说,非要到清廷去谋一官半职。柳氏则坚决不肯随同前往,做降臣命妇。没有想到,钱氏到京后不被重用,半年后只好托病回老家。他的仕途失意,成全了柳氏在田园山水间安享夫妻生活的愿望。我坚信,有生命的美丽的红豆之花,肯定是为从内而外皆美洁如玉的柳如是而开的。
⑦世间空余“钱牧斋”,“如是”风骨何处寻 从柳如是到陈寅恪,昂然挺立、傲视红尘的红豆古树,可以看作是他们人格的象征吗
⑧我觉得需要到红豆古树下跪拜的,倒是那些缺钙、患软骨病的人……
⑨可惜的是,此刻,在红豆树的废墟周围,推土机正在发出轰鸣,施工车辆穿梭往来,似乎人们心目中的红豆山庄将在这里重现。令我忧虑的是:人工再现的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的红豆山庄,加上熙来攘往的红男绿女,反倒会把孑然孤傲的红豆古树给淹没了——我更欣赏它现在的模样,一副卓尔不群的身姿!
不知道红豆古树何时能再发出新枝,何时能再开花结果。它那古老沧桑的面容,给我带来的是无限惘怅和忧思……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2.作者笔下的红豆树有什么特点 请联系全文分点归纳。(4分)
【答案】(1)历史:古老、沧桑;(2)外形:躯干粗壮、面容枯黄、枝丫挺立;(3)神韵:孑然孤傲、卓尔不群。
13.文中多次写到春雨,有什么作用 (4分)
【答案】交代作者前往红豆山庄的时令季节,烘托、渲染了作者内心的惆怅和忧思。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注意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结构上的作用,二是内容上的作用。文章中多次写到春雨,这是一种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多用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等。在该篇文章中的春雨描写不仅交代了作者前往红豆山庄的时间背景——春季,更烘托了作者内心的忧愁。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4.作者为什么要花较多的笔墨叙写陈寅恪撰写《柳如是别传》这件事 (4分)
【答案】突出了柳如是超凡的民族气节和风骨,表达了作者对柳如是、陈寅恪这些人不媚世俗的独立精神和伟大人格的赞颂和敬仰,也表达出作者对世人渐渐遗失了前人精神遗产的痛心与遗憾。(意思对即可)
15.第⑨段写到,已成废墟的红豆山庄将要再造重现,作者为什么反而觉得可惜 (4分)
【答案】作者担心人工再现的建筑会淹没了红豆古树;作者更为人们热衷于俗世的追求而忽视了品格、风骨的继承感到可惜。(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题干要求和文章中心思想理解分析作答即可。文章表达的是作者对像红豆树一样不媚世俗的独立精神的赞扬和对目前世人渐渐遗失了前人精神遗产的痛心。分析第⑨段内容可知作者担心再造重建的红豆山庄会破坏、淹没红豆古树,呼应了文章的主旨——对目前世人渐渐遗失了前人精神遗产的痛心。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乙)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11分)
云计算
钟华
①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云计算被视为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的核心,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②云计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用户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很多人觉得数据只有保存在自己的电脑里才最安全,其实不然。你的电脑可能会因为自己不小心而被损坏,或者被病毒攻击导致硬盘数据无法恢复,不法之徒则可能利用接触你电脑的机会窃取你的数据。据报道日本核能机构电脑因为感染病毒,导致大量数据外泄。反之,当你的文档保存在类似Google Does的网络服务上,你就再也不用担心数据的丢失或损坏。因为在“云”的另一端,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数据中心来帮你保存数据,有全世界最专业的团队来帮你管理信息。
③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最低,使用起来也最方便。你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有一个你喜欢的浏览器,你要做的就是在浏览器中键入URL,然后尽情享受云计算带给你的无限乐趣。你可以在浏览器中直接编辑存储在“云”的另一端的文档,可以随时与朋友分享信息。因为在“云”的另一端,有专业人员帮你维护硬件,帮你安装和升级软件,帮你防范病毒和各类网络攻击,帮你做你以前在个人电脑上所做的一切。
④云计算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不同设备的数据同步方法种类繁多,操作复杂,要在这许多不同的设备之间保存和维护最新的一份联系人信息,你必须为此付出难以计数的时间和精力。这时,你使用云计算就会让一切变得简单。在云计算的网络应用模式中,数据只有一份,保存在“云”的另一端,你的所有电子设备只需要连接互联网,就可以同时访问和使用同一份数据。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用任何一台电脑找到某个朋友的电子邮件地址,可以在任何一部手机上直接拨通朋友的电话号码。
⑤云计算为我们使用网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作为一种最能体现互联网精神的计算模型,云计算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将从多个方面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选自《语文报》,有删改)
16.云计算有哪些优点 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1)数据可靠安全。(2)设备要求低,使用方便。(3)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解析】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答题时,可以抓住第②-④段每段的中心句(每段的首句),如“云计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最低,使用起来也最方便”“云计算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从句子中提取关键性词语即可。
17.第②段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4分)
【答案】举例子、作比较。将数据存储在自己的电脑里不安全与存储在云计算数据中心安全作比较,举“日本核能机构电脑因为感染病毒,导致大量数据外泄”事例,充分说明云计算数据存储中心最可靠、最安全。
【解析】本题是对说明方法的考查。答题时,仔细甄别文段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在这里,文段主要是将个人电脑与云计算进行比较,得出优劣。同时,又以日本核能机构电脑因为感染病毒,导致大量数据外泄进行举例。在分析其作用时,一方面指出这两种说明方法一般作用“充分说明”;另一方面紧扣本段说明对象的特征,即中心句“云计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
18.请你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对第④段中加点的词语“任何”进行简要分析。(4分)
【答案】“任何”是不论什么的意思,连续三次运用是为了表明云计算的使用可以不受空间条件的限制、不受设备条件的限制,更好地说明云计算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根据此题的要求——“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这一预设条件提示可抓住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来着手。答题时,还需要结合具体语句,解释“任何”的意思。同时指出三处“任何”表明云计算在时间、空间等方面不受限制的优越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25)
25.刘姥姥进大观园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1)蓼溆( ) (2)麋尾( ) (3)李纨( ) (4)撮弄( )
(5)逛去( ) (6)砒霜( ) (7)yán( )席 (8)秋爽zhāi( )
2.下面对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说着,一径离了潇湘馆。(一径:径直。)
B.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调停:居间调解。)
C.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促狭:爱捉弄人。)
D.丫鬟们知他要捉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捉弄:戏弄)
3、文学常识填空。(5分)
《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文节选自《 》第四十回,作者是 ,名 ,字 ,号 ,清代小说家。
二、提升训练(10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一年来,该站不仅巩固了连续7年来所取得的成果,而且落实“责任、奉献、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B.我国现行医疗制度、医患关系、病人权利的保护以及医疗事故的鉴定等方面仍然有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运用夸张,说明行军之神速)
B.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运用拟人、比喻,生动地写出了反动势力的猖狂)
C.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运用排比、比喻,说明云的姿态万千)
D.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好像明星刘亦菲。(运用比喻,强调“她”长得很漂亮)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4分)
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 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看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 ⑥①②⑤④③ B. ②①⑥⑤③④ C. ⑥②⑤①③④ D. ②⑥①⑤④③
7.看了《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后,有人出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2分)上联:神机妙算,诸葛亮草船借箭
下联: 。
三、课外古诗阅读(5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10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8.“一为迁客去长沙”中“迁客”在诗中的意思是 。(1分)
9.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2分)
10.第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有什么作用 (2分)
四、名著阅读(5分)
11.(1)《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从下列人物、主要性格、主要事件中选出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1分)
A.武松——疾恶如仇——怒杀阎婆惜 B.李逵——直爽率真——元宵闹东京
C.林冲——循规蹈矩——雪夜上梁山 D.鲁智深——粗中有细——拳打镇关西
(2)阅读《水浒传》语段,回答问题。
当日夜至三更,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着宋江,嘱咐道:“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言罢,便瞑目而死。
①晁盖因何事受重伤致死 (2分)
②后来“捉得射死我的”人是谁 简述“他”没有“做梁山泊主”的两个原因。(2分)
五、现代文阅读(27分)
(甲)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16分)
红豆树下
陈歆耕
①在绵密的江南细雨中,我伫立在古里红豆山庄的红豆树旁。当年钱谦益、柳如是共同生活的红豆山庄,已了无踪迹,只余一片废墟,“硕果”仅存的只有这一棵当年的红豆树。
②废墟反衬出了红豆树的古老、沧桑、孤傲、孤独……
③我撑着雨伞,夹在数十位观者之中,听不清大家围着红豆树在窃窃私语些什么。有着近五百年历史的红豆树,驱干之粗须数人伸臂合抱;虽已经是初春时节,可是它仍然面容枯槁,似有满腹忧愁;它的枝丫挺立,如利刃般直刺蓝天苍穹…….
④唐代王维的咏红豆诗最有名:“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可是,江南春雨,却催不出这古老红豆树的新枝,它已经有80年未开花结果,到哪里去采撷红豆 远近的老百姓把它视作“神树”,逢年过节,有很多善男信女来树下烧香跪拜。这些善男信女在心中祈祷些什么呢
⑤我收起了雨伞,索性让细雨渐渐沥沥地滴落在自己的面颊上。流连在红豆古树下,我想得最多的。还是写出传世史著杰作《柳如是别传》的国学大儒陈寅恪先生。在史海跋涉20年,用文言文写就、80余万字、厚厚三大卷的《柳如是别传》,让很多人不理解:一位史学大儒为何要耗费如许光阴,为柳如是这位曾经沧落风尘的女子作传 其实,只要熟悉柳如是全部人生经历的人就会明白,寅恪先生为柳如是作传,其意旨不在为钱柳姻缘留下翔实的历史记载。他是要为一位生于国破家亡的乱世,却表现出超凡民族气节和风骨的奇女子作传,是为一种伟大的人格和魂魄作传。而柳氏这样一种“风骨”,与寅恪先生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血脉、心灵上则是相通的。寅恪先生以此大著“痛哭古人,留赠来者”。我们这些后来者,在面对先生的精神遗产时,是否存有几分愧疚呢
⑥据记载,在钱牧斋80岁大寿时,柳如是为他做寿。恰逢红豆树二三十年后又一次花开满树,她从阁前的红豆树上觅得仅有的一颗红豆,作为寿礼呈上,使钱谦益大喜过望。红豆有情,可显然不是为钱某人开花结果的——钱氏在明灭后降清失节不说,又不愿过隐居生活,遂不听柳氏的反复劝说,非要到清廷去谋一官半职。柳氏则坚决不肯随同前往,做降臣命妇。没有想到,钱氏到京后不被重用,半年后只好托病回老家。他的仕途失意,成全了柳氏在田园山水间安享夫妻生活的愿望。我坚信,有生命的美丽的红豆之花,肯定是为从内而外皆美洁如玉的柳如是而开的。
⑦世间空余“钱牧斋”,“如是”风骨何处寻 从柳如是到陈寅恪,昂然挺立、傲视红尘的红豆古树,可以看作是他们人格的象征吗
⑧我觉得需要到红豆古树下跪拜的,倒是那些缺钙、患软骨病的人……
⑨可惜的是,此刻,在红豆树的废墟周围,推土机正在发出轰鸣,施工车辆穿梭往来,似乎人们心目中的红豆山庄将在这里重现。令我忧虑的是:人工再现的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的红豆山庄,加上熙来攘往的红男绿女,反倒会把孑然孤傲的红豆古树给淹没了——我更欣赏它现在的模样,一副卓尔不群的身姿!
不知道红豆古树何时能再发出新枝,何时能再开花结果。它那古老沧桑的面容,给我带来的是无限惘怅和忧思……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2.作者笔下的红豆树有什么特点 请联系全文分点归纳。(4分)
13.文中多次写到春雨,有什么作用 (4分)
14.作者为什么要花较多的笔墨叙写陈寅恪撰写《柳如是别传》这件事 (4分)
15.第⑨段写到,已成废墟的红豆山庄将要再造重现,作者为什么反而觉得可惜 (4分)
(乙)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11分)
云计算
钟华
①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云计算被视为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的核心,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②云计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用户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很多人觉得数据只有保存在自己的电脑里才最安全,其实不然。你的电脑可能会因为自己不小心而被损坏,或者被病毒攻击导致硬盘数据无法恢复,不法之徒则可能利用接触你电脑的机会窃取你的数据。据报道日本核能机构电脑因为感染病毒,导致大量数据外泄。反之,当你的文档保存在类似Google Does的网络服务上,你就再也不用担心数据的丢失或损坏。因为在“云”的另一端,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数据中心来帮你保存数据,有全世界最专业的团队来帮你管理信息。
③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最低,使用起来也最方便。你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有一个你喜欢的浏览器,你要做的就是在浏览器中键入URL,然后尽情享受云计算带给你的无限乐趣。你可以在浏览器中直接编辑存储在“云”的另一端的文档,可以随时与朋友分享信息。因为在“云”的另一端,有专业人员帮你维护硬件,帮你安装和升级软件,帮你防范病毒和各类网络攻击,帮你做你以前在个人电脑上所做的一切。
④云计算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不同设备的数据同步方法种类繁多,操作复杂,要在这许多不同的设备之间保存和维护最新的一份联系人信息,你必须为此付出难以计数的时间和精力。这时,你使用云计算就会让一切变得简单。在云计算的网络应用模式中,数据只有一份,保存在“云”的另一端,你的所有电子设备只需要连接互联网,就可以同时访问和使用同一份数据。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用任何一台电脑找到某个朋友的电子邮件地址,可以在任何一部手机上直接拨通朋友的电话号码。
⑤云计算为我们使用网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作为一种最能体现互联网精神的计算模型,云计算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将从多个方面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选自《语文报》,有删改)
16.云计算有哪些优点 请简要概括。(3分)
17.第②段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4分)
18.请你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对第④段中加点的词语“任何”进行简要分析。(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