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南山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开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绵阳南山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开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09 18:32:59

文档简介

四川省绵阳南山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开学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每小题1.5分,共60分)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读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四省区中,临海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②所在省(区)的省会城市是(  )
A.西宁 B.郑州 C.广州 D.济南
3.④所在省(区)的简称是(  )
A.甘 B.新 C.黑 D.宁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下图中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5.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内有丘陵分布,并且没有绿洲的盆地是(  )
A.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准噶尔盆地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下表为甘肃、内蒙古、吉林三省2015年底发电装机(单位:万千瓦)的主要组成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省区 装机总量 火电 水电 风电 光伏发电
甘肃 4188 1661 696 1247 581
内蒙古 10391 7260 237 2425 469
吉林 2611.47 1783.44 377.23 444.38 6.7
注: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是太阳能发电的一种。
6.与内蒙古和吉林两省相比,甘肃水电装机大是因为其(  )
A.年降水量多 B.河流落差大 C.流经河流多 D.河流流量大
7.甘肃和内蒙古两省光伏发电装机量大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国家政策 C.天气与气候 D.地形地势
8.光伏发电(  )
①改善大气质量 ②减少电能消耗 ③增加用电费用 ④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方向及大小(粗细)。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9.①⑤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同,说明甲、乙两地(  )
A.大气透明度相近 B.距海远近相同
C.海拔相当 D.纬度相当
10.关于甲、乙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甲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
B.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⑥大小有关
C.甲地的气温日较差较乙地小,与③④大小有关
D.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甲地大,与⑤大小有关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2018年9月16日17时,强台风“山竹”在广东江门登陆,中心最大风力为14级(45米/秒)。“山竹”是有可靠气象记录以来登陆广东最大的台风,也是1979年以来对珠三角整体影响最大的台风。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能反映受台风影响地区近地面气压分布状况和水平方向上气流状况的示意图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山竹”对珠三角影响极大,原因主要是当地(  )
A.地势较低平 B.濒临海洋 C.防抗灾力弱 D.经济发达
13.台风“山竹”能(  )
A.缓解长江中下流地区伏旱天气 B.使珠三角地区产生严重泥石流
C.引发港珠澳地区严重的风暴潮 D.防止港珠澳沿海地区海水入侵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冰川融水 D.积雪融水
15.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
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 B.生活用水量大
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 D.生产用水量大
16.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是(  )
A.森林 B.草原 C.荒漠 D.湿地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有关洋流环流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海区位于南半球
B.②处洋流的性质为寒流,水温较低
C.③处洋流主要是由信风吹拂形成的
D.④处洋流主要是由西风吹拂形成的
18.流经①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
A. B.
C. D.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图为我国某地遥感影像图,图中城市是一座古城。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9.该图中P地地貌是(  )
A.大沙丘 B.三角洲 C.冲积扇 D.河漫滩
20.图中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2020年7月11日是第31个世界人口日。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1.老龄化现象严重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
A.亚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欧洲
22.目前下列国家中,人口机械增长率较高的可能是(  )
A.中国、日本 B.美国、德国
C.尼日利亚、墨西哥 D.埃及、印度尼西亚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下图为2017年我国四大城市群分季度新流入人口占全国总流入人口的比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3.下列关于四大城市群人口流入比例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珠三角城市群高于其他城市群
B.成渝城市群全年各季度变化最小
C.四大城市群第二季度都比第一季度高
D.“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变化趋势相似
24.影响成渝城市群第一季度新流入人口比例较高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历史文化 B.自然环境
C.户籍制度 D.经济发展水平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公交等时线是指从某一地点出发利用公交出行,所用出行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成的平滑曲线。下图为广州市某日以市中心天河城为出发点的公交等时线(单位:秒)。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5.从天河城出发,50分钟时间内的平均公交车速最慢的是(  )
A.华师方向 B.广州东站方向
C.动物园方向 D.珠江新城方向
26.图示区域南部可能有(  )
A.河流流经 B.高速公路穿过
C.工业区布局 D.大片农田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把农业引入城市,使农业生产与城市空间相融合,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有学者提出了将农业与城市中的社区相融合的“有农社区”的构想(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7.“有农社区”最主要的意义是(  )
A.提供便捷的食物供应 B.改变居民的生产方式
C.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D.美化社区的生活环境
28.若推广“有农社区”,对城市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B.完善社区商业布局
C.增加城市能源消耗 D.缓解城市内涝灾害
(2021高一下·吉安期末)招远市地处山东半岛西北部,被誉为“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所产红富士苹果色艳形正,营养丰富.随着当地红富士苹果的产业化发展,残次果露天堆放,利用果树枝作为生活燃料等苹果废弃物处理不当的问题也日益严重,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下图为招远市地理位置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9.招远市红富士苹果品质优良的气候条件是(  )
A.冬季寒冷,少病虫害 B.春季晴日多,日照时间长
C.夏季光照充足,雨热同期 D.秋季细雨,空气湿润
30.为了促进招远市红富士苹果的产业化发展,应当(  )
①尽可能扩大种植面积 ②重视优质果品的培育
③大规模发展旅游业 ④延长产业链,实现果品的深加工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1.招远市红富士苹果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可行性措施是(  )
A.发展沼气,废物利用 B.挖坑填埋,防止污染
C.多方输出,分散焚毁 D.作为肥料,直接还田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医用注射剂瓶和用于加工它的玻璃管的生产过程对水、空气等环境条件要求严苛。世界最大的高端玻璃管生产企业德国某公司,通过对浙江丽水、四川成都、江苏无锡等地比较,最终选定在具有相关产业和生态环境优良的丽水某山间小镇建生产厂:2017年,从德国进口高端玻璃管制成医用注射剂瓶的生产厂投产;2020年,高端玻璃管生产厂投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2.该公司选择在中国建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  )
A.原材料充足 B.市场广阔
C.技术先进 D.劳动力价格低
33.该公司最终选定在丽水建生产厂,看中的主要人文地理条件是(  )
A.基础设施 B.商业氛围 C.科研实力 D.配套产业
34.丽水山间小镇的生态环境也是吸引该公司投资的重要条件。这说明与大城市相比,该公司在山间小镇建生产厂,可以(  )
A.提高产品质量 B.降低车间环境净化成本
C.增加产品产量 D.降低废弃物处理成本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
2020年,浙江省义乌市江北下朱村以其敏锐的嗅觉抓住了直播电商、网红带货的商机,抢得发展先机由“中国微商第一村”转型升级为“网红直播第一村”。这个常住人口仅3万的村落,99栋四五层楼的农房中有7000多家商户,汇聚了1000多个微商品牌、5000多名网红主播,电商从业者流动人口超过3万人。下图是江北下朱村及周边地区卫星遥感影像及街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5.促使江北下朱村由“中国微商第一村”转型升级为“网红直播第一村”的直接原因是(  )
①实体零售受新冠疫情冲击 ②视频社交直播平台的加持 ③邻近国际商贸城 ④强大的电商物流网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6.江北下朱村转型升级为“网红直播第一村”后(  )
A.村内大货车运输更繁忙 B.产业布局灵活性减弱
C.人口密度昼夜变化更大 D.小商品销售范围扩大
37.目前临街建筑一楼的主要功能是(  )
A.居住 B.仓储 C.直播 D.展销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按其离海港距离可分为近海陆港(小于100千米)、远海陆港(一般500千米以上)等。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8.建设陆港使海港(  )
①扩大承载规模 ②缓解用地紧张③增加用地成本 ④提高设备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9.与近海陆港相比,远海陆港更能使海港(  )
A.缓解交通拥堵 B.提高通关效率
C.拓展服务范围 D.减少环境污染
40.以下产业中,更宜依托远海陆港发展的是(  )
A.服务外包产业 B.高科技产业
C.资源加工产业 D.前瞻性产业
二、综合题。(共40分)
41.(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读北半球某地区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风。
(2)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   ,原因是   。
(3)若丙与丁之间形成热力环流,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   ,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的是   。
42.(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川藏铁路线路规划图。线路主要沿川藏公路修建,预计在2026年建成通车,届时将大大缩短成都至拉萨的运行时间。
材料二:近年来雅鲁藏布江谷地的藏族同胞利用温室栽培和地膜保温等技术,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实现了蔬果自给。
(1)川藏铁路位于板块的   (填“生长”或“消亡”)边界附近,川藏铁路连接东部的四川盆地和西部的   两大地形区,其平均海拔在   米以上。
(2)分析修建川藏铁路的主要原因。
(3)从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角度,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
43.(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比利时位于欧洲西部沿海,东与德国接壤,北与荷兰相邻,南与法国交界,东南与卢森堡毗连,西临北海与英国隔海相望,国土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070万。比利时自然资源贫乏,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其中原油、天然气完全依赖进口,一次能源消费的进口依存度接近80%,显著高于欧盟平均水平。
材料二:比利时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但经济高度对外依赖,80%的原料靠进口,50%以上的工业产品供出口。钻石产业是比利时的主要产业之一,钻石加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465年。港口城市安特卫普是世界最大的钻石交易中心,也是欧洲第三大港,它占据全世界钻石交易量的约80%,是全球四大切工主要切割中心之一。
材料三:下图为比利时地理位置示意图。
(1)根据材料分析比利时能源利用主要为核电和风电的原因。
(2)简述安特卫普发展钻石产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C
3.C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政区与民族
【解析】【点评】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在历史上和习惯上,各省级行政区都有简称。省级人民政府驻地称省会(首府),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首都。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1.根据我国的行政区划可知,图中①是云南省,②是广东省,③是湖北省,④是黑龙江省,其中只有②广东省是临海的省份。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根据上题的分析,②是广东省,广东省的省会是广州,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根据上题的分析,④省委黑龙江省,其简称黑。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答案】4.B
5.C
【知识点】中国的地形
【解析】【点评】位于各省交界处的山脉
4.根据我国的行政区划及地形区的分布,昆仑山是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太行山是河北省(冀)和山西省(晋)的分界线,太行山东侧为河北省,西侧为山西省;黄河是山西省(晋)与陕西省(秦或陕)的分界线,黄河东侧为山西省,西侧为陕西省;祁连山是我国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祁连山以南属于第一级阶梯上,以北属于第二级阶梯。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我国的四大盆地中,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一级阶梯上,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位于第二级阶梯上,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盆地中沙漠广布,在河流的沿岸地区有绿洲分布。四川盆地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盆地中没有绿洲分布。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答案】6.B
7.C
8.B
【知识点】中国的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方法
(1)分析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类型、分布状况:主要是分析区域的背景条件,包括区位条件、能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等。
(2)评价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开发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能源或矿产资源特点、交通、市场、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其区域开发的条件,注意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
(3)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在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如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多有过衰落经历,原因大体相同,即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品成本上升或市场需求量下降,或技术落后、设备老化、环境污染严重加上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等原因。
(4)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主要有两大途径:①调整产业结构,对能源、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
6.根据我国地形区的分布,甘肃省地处我国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交界处,地势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水电开放条件优越,故甘肃省水电装机量大。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光伏发电装机量大的主要原因是两省区太阳能丰富,两省区地处我国内陆地区,远离海洋,降水少,天气晴朗,太阳辐射能丰富。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光伏发电的优势在于:光能是洁净能源,大量使用光能,能够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大气污染,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光能的使用可以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9.D
10.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点评】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
9.根据图文资料可知, ①⑤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同,①⑤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的大小与方向与所在纬度位置有关,而与海拔、海陆位置、大气透明度等因素无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对比甲、乙两图可知,甲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乙地强,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④较⑥小,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③较⑧强,气温降低较慢,故气温日较差较乙地小;甲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④大小有关,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⑦⑧大小有关,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甲地大,与⑥大小有关,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答案】11.D
12.D
13.C
【知识点】台风灾害
【解析】【点评】气旋(低压),北半球水平气流由四周向低压中心旋进,北半球呈逆时针,南半球呈顺时针,中心气流上升;反气旋(高压),北半球水平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旋出,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中心气流下沉。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
11.台风实质是低压(气旋),北半球的低压(气旋)竖直方向上气流上升,水平方向上气流由四周向低压中心呈逆时针辐合,故④图符合强台风“山竹” 近地面气压分布状况和水平方向上气流状况。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因此受强台风“山竹”的影响损失较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根据图文资料可知,台风“山竹”在9月16日17时广东江门登陆,带来强风、降水,可能使港珠澳地区引发风暴潮,使得大规模的海水入侵,台风“山竹”影响的地球在逐渐三角洲地区,不会引发严重的泥石流,台风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出现在7、8 月份。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答案】14.D
15.D
16.B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解析】【点评】大气降水是陆地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冰川融水的内流河的主要的补给水源,河流的径流量与气温有关;地下水与河流水互为补给,河流处于汛期时,河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是地下水补给河水,湖水与河流水互为补给,河流处于汛期时,河流补给湖水,枯水期是湖水补给河水。
河流水的来源称为河水补给,主要包括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地下水和湖泊沼泽水。河流径流量在一年内不同的季节之间的差异称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14.根据材料可知, 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 可能的补给水源来自冬季的降雪在春季融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根据材料,锡林河流域的降水集中在6—8月份,若不考虑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利用,该河流的汛期应该在伏天(夏季),但实际上锡林河伏汛不明显,说明生产用水量大,大致河流径流量减少。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根据材料可知,锡林河流域的年降水量在300mm左右,降水量少于400mm,大于200mm,因此该流域的典型植被应该是草原带。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17.B
18.C
【知识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点评】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
①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②气压带和风带分别关于赤道南北对称分布;③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④同一半球信风带风向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
注意: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是由气温高低造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是由气流运动造成的。
17.由图可知,盛行风为西南风和东北风,应为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域,②位于大洋东岸为寒流,水温较低,③处洋流由西风吹拂形成,④处洋流由信风吹拂形成。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8.根据上题的分析,①处洋流为北半球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北)凸出。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答案】19.C
20.D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点评】洪积—冲积平原地貌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19.根据图示经纬度定位,可以判断图示区域位于祁连山北坡山麓地带,而且图中P地地貌的形状呈扇
形,因此可以判断为山麓冲积扇;沙丘应该呈新月形,三角洲应该位于河流入海口,河漫滩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并不呈扇形,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根据上题的分析,图示区域位于祁连山北坡山麓地带,图中城市位于冲积扇边缘,该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源缺乏,山麓冲积扇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出露,水源相对充足,取水方便,有利于人类居住,有利于城市形成,因此图中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水源。西北区域内部,气候相差不大,地形、土壤、气候均不是图中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21.D
22.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影响因素;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图的判断
【解析】【点评】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平衡的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自然增长率 保持在较低水平 较高
原因 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科技发达,生活条件好;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 经济落后,生活质量较差,现代化水平低,需要劳动力多;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受“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影响
人口增长 特点 增长缓慢 增长很快
原因 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因素影响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21.由图可知,图中信息显示,欧洲各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说明老年人口比重大于青少年人口比重,老龄化突出,而亚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 ,老龄化问题不突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经济因素,目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中国、尼日利亚、墨西哥、埃及、印度尼西亚等属于发展中国家,都是以人口迁出为主;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人口以迁入为主,人口机械增长率较高。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23.D
24.A
【知识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点评】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自然因素有气候、水源、矿产、土壤等。社会经济因素有经济水平、交通、文化教育等。政治因素有政策、战争等。古代,自然因素往往是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现代社会、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23.从图中可知,四个季度长三角城市群的人口流入比例均为最大。成渝城市群第一季度的人口流入比例和京津冀城市群基本一致,后面三个季度均低于其他城市群,且第二季度低于第一季度。长三角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变化幅度基本一致,说明两地变化趋势相似。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4.成渝城市群位于西部地区,是人口主要流出区,第一季度有春节假期,受传统文化影响,流出人口大量返乡,影响成渝城市群第一季度新流入人口比例较高;而自然环境、户籍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稳定,受季节变化影响小,不是主要因素。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答案】25.B
26.A
【知识点】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解析】【点评】等值线的共性特征:
①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
②相邻两条等值线值可以相等(如河谷两侧相邻的等高线),也可以按周边地区趋势依次递减或递增;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间隔相等。
③同一幅图上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会相交不重叠(陡崖除外)。
④等值线一般应是闭合曲线,在局部图中受图幅所限不一定全部闭合,但一定在相邻的多张拼接图中闭合。
⑤等值线弯曲度越大,其弯曲处的两侧变化越大。
等值线的四大基本原理
(1)等值性或同距性原理:在等值线图上,相邻的两条等值线要么等值,要么同距。
(2)低高低和高低高原理:低值凸向高值,凸处的值变低;高值凸向低值,凸处的值变高。
(3)疏差小和密差大原理:等值线越稀疏,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小;等值线越密集,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大。
25.50分钟是3000秒,由图可知,从图中的天河城出发到3000秒等时线之间的等值线的分布可以看出,到广州东站方向距离最近,说明从天河城到广州东站50分钟时间内,公交车平均车速最慢。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6.读图可知,根据公交等时线的分布特点,南部公交等时线先稀疏后变得密集,说明南部方向公交车行走速度先快后慢,高速公路、工业区、农田对公交车车速影响不大;若有河流流经,则需要过桥,桥梁对通行车的数量和速度有一定限制,影响车的行驶速度,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答案】27.C
28.D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与途径;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解析】【点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区域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即要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
经济效益:通过优化农业结构、产业结构,农、林、牧、渔均衡发展,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合理安排各业比重,延长产业链,引入其他产业如农业光旅游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打造特色品牌;
生态效益: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禁止过度开垦、放牧、樵采,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农田防护林,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等。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改良土壤、提高机械化水平、改善交通条件、建设人工草场、轮牧、禁渔、休渔等。
27.由题干以及圈可知,有农社区是指将农业引入城市,使得农业生产和城市空间相结合。减少水分、食物、能量输入以及减少无机废物输出,在其内部实现物质循环使用;提供便捷的食物供应、改变居民的生产方式、美化社区的生活环境不是有农社区的主要目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8.推广“有农社区”将农业引入城市,会增大城市用地规模,农业与商业关系不大,由图可知,有
农社区会减少水分、食物、能量输入以及减少无机废物输出,因此会减少城市能源消耗,推广有农社区,将农业引入城市,会减少城市内部硬化率,缓解城市内涝灾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29.C
30.B
31.A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农业区位因素
29.苹果生长在夏季,收获在秋季,因而招远市夏季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是苹果生长的有利条件。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0.为了促进招远市红富士苹果的产业化发展。无限的扩大种植规模,会引发生态问题;旅游业应当成为辅助产业,不应该大规模发展,应当重视优质果品的培育,延长产业链,实现果品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1.发展沼气是将苹果产业废弃物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可以使废弃物再利用。作为肥料,直接还田,资源利用不充分,造成资源的浪费,挖坑填埋、分散焚烧易发生污染,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答案】32.B
33.D
34.B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运用工业区位因素进行合理的工业布局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类问题时,一般先要调用头脑中储备的基础知识,然后到材料和区域微观图中寻找区位信息,最后再分析区位因素是有利因素还是不利因素,是主导因素还是次要因素。
在河流上游、靠近水源、水质较好的地区可布局自来水厂。在城区可布局无污染、规模小的工厂,如食品厂等。在煤、铁资源丰富地区,可布局钢铁工业,同时应考虑盛行风向、交通等因素。在棉花产区或市场广阔地区,可布局纺织工业。在甘蔗、甜菜产区可布局制糖工业。在钢铁厂附近可布局汽车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等工业联系较密切的部门。在动力基地附近可布局耗能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厂,同时为综合利用废气可布局硫酸厂;在火电厂附近为利用粉煤灰可布局水泥厂、建筑材料厂等。
32.据材料可知,医用注射瓶和用于加工它的玻璃管的生产过程对水、空气等环境条件要求严格。原材料并不是主要因素;该公司选择在中国建厂主要是考虑中国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德国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高端玻璃管生产企业、规模大,比中国技术先进;中国确实比德国劳动力价格低,但是不是主要因素,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3.根据材料,“最终选定在具有相关产业和生态环境优良的丽水某山间小镇建生产厂“说明丽水的生态环境更优良,相关配套产业更完善,相比成都、无锡,丽水地处山间小镇,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商业氛围不浓厚,科研实力较弱,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4.据材料可知,医用注射瓶和用于加工它的玻璃管的生产过程对水、空气等环境条件要求严格,说明车间环境质量要保持洁净,净化成本高;而丽水山间小镇生态环境优良,降低了车间的净化成本,节约了投资,提高了利润;产品质量取决于生产技术本身和生产规模,废弃物的处理成本取决于技术的提升,车间环境的好坏不影响废弃物的处理成本。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35.A
36.D
37.B
【知识点】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与主要方式
【解析】【点评】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
35.实体零售店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视频社交直播平台的加持是从电商转变为直播的原因,而邻国国际商贸城,强大的电商物流网络是电商的优势条件,不是转为直播的原因。故A①②正确,BCD错误。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6.村内空间一般不大,因此货运工具不是大型货车A不符合题意;直播行业进入的门槛低,且布局的灵活性较强,B不符合题意;“网红第一村”只是在网上进行传播销售的信息,并非是实体的商业中心,其昼夜人口密度变化不大,C不符合题意;网上销售产品,不是地域空间限制,可以使商品的销售范围扩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7.“网红第一村”的商品销售主要通过直播进行,不需要实体店,因此一楼的建筑也会变为仓库,便于运输,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38.A
39.C
40.C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
【解析】【点评】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港口一般都处于交通要冲,腹地广阔的地方,港口所在的城市和靠近港口地区应该比较发达。所以港口建设的有利条件有广阔而经济发达的腹地;港口所在地区交通要便利,有铁路、公路、管道、河道等现代化运输网与之相连,是转运枢纽集散中心;港口自身要提供一定设备和条件,如泊位水深、航道水深、岸边装卸效率、库场面积等。
38.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陆港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可以扩大海港承载规模,提高海港
运输效率,故①正确;建设陆港行使海港一部分服务职能,可以缓解海港用地紧张问题,提高海港服务能力,故②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建设陆港会缓解海港的用地紧张,降低用地成本,故③错误;建设陆港与提高海港的设备水平无直接关系,故④错误。故A①②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39.近海陆港和远海陆港相比,都能缓解海港交通拥堵状况,A不符合题意;近海陆港和远海陆港相比,都能提高海港通关效率,差异不大,B不符合题意;与近海陆港相比,远海陆港能拓展海港更大的
服务范围,C符合题意;近海陆港和远海陆港相比,都能减少海港环境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0.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
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布局灵活性强,受远海陆港、近海陆港、海港布局影响不大,
A不符合题意;高科技产业是指用当代尖端技术生产高技术产品的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快,对其它产业的渗透能力强,用地规模小,且对港口的依赖性较小,B不符合题意;海港用地紧张,不适合发展资源加工产业,适合在内陆建设陆港,靠近原料产地,更适宜依托远海陆港发展,C符合题意;前瞻性产业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交通,运输、地理位置等区位条件要求较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1.【答案】(1)西北
(2)大;甲地区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比乙地大
(3)丙;丁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大气热力环流;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区域在北半球,甲地的西侧为低压中心,东侧为高压中心,其水皮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的自西向东的,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甲地的风向为西北风。
(2)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由图可知,图中甲地附近的等压线较乙地附近密集,因此甲地的风力较乙地大。
(3)由图可知,图中显示丁地为高压中心,丙地为低压中心,若丙地与丁地间形成热力环流,则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丙地气温高,近地面气流上升,形成低压,丁地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下沉高压,因此 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丙地, 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的是丁地。
【点评】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掌握热力环流要抓住“一个过程、两种运动、两个关系”。
①一个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 ()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造成)→ )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导致)→ ()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 (热力环流。
②两种运动: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水平运动——从高压指向低压。
③两个关系:温压关系: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常见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湖陆风、热岛效应、湿岛效应等。另外注意在综合题中出现的热力环流的叠加现象。
42.【答案】(1)消亡;青藏高原;4000米
(2)①铁路运输量大,成本低,连续性好;
②完善铁路交通网,缓解交通运输压力;
③促进青藏地区旅游业发展,铁路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大;
④有利于四川西部和青藏高原资源的开发以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⑤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防
(3)①市场需求的变化促进了农作物种植的品种改变和种植规模扩大;
②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克服热量不足的劣势;
③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促进了销售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六大板块的分布可知,川藏铁路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消亡型边界附近,地壳活动活跃,地质结构复杂,给铁路线建设带来难度。由图可知,川藏铁路连接至东部的四川盆地和西部的青藏高原,铁路线主体部分在在青藏高原上,故该铁路线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2)修建川藏铁路的主要的原因,主要从铁路的优势、修建铁路的意义(包括经济意义、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等方面考虑。 铁路运输量大,成本低,连续性好;完善铁路交通网,缓解交通运输压力;促进青藏地区旅游业发展,铁路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大;有利于四川西部和青藏高原资源的开发以及相关工业的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
(3) 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从该地市场、技术和交通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市场需求的变化促进了农作物种植的品种改变和种植规模扩大;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克服热量不足的劣势;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促进了销售,因此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业生产迅速得到发展。
【点评】影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为限制条件,影响工程的造价和难度、工期等。一般选择平原地区、稳定地质条件、河网稀疏地区,这些地方造价低,运营安全。山丘地区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工程量大,造价高;山区“之”字形线路营运里程长、成本高;在沼泽地、冻土层及河网稠密区建设交通线,技术要求高,桥涵长度大。另外,青藏高原高寒缺氧,酷热的干旱区,多雨的湿润区,跨海大桥建设中的复杂的海洋气象条件及气象灾害等均不利于线路建设。
经济水平、社会发展为决定因素;技术水平可以降低自然条件对线、点建设的影响,为保证条件。
影响交通运输点建设的区位条件港口:河港要布局在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布局在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运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汽车站: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区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航空港: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跑道建设及飞机起飞;坡度适当,以利于排水;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有利于飞机逆风起降;不应布局在雾日和低云较多的盆地和低地;航空港噪音较大,应与城市有一段距离,并与快速交通干线连接。
交通运输线、点建设产生的影响对于重大交通线建设意义、影响类问题,一般要从交通、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分析。
①对交通的影响:缩短两地之间的距离,节约运输时间;完善交通运输网,缓解区域间交通运输压力。
②区域经济的影响:一是交通线对起点的影响;二是对终点的影响;三是对所经过地区的影响。即促进起点、终点和沿线经济的发展,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等;促进区域间经济协作,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等。
③对社会的影响:促进区域间文化的交流,促进区域间社会的分工;增加收入,扩大就业,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国防等。
43.【答案】(1)①比利时国土面积小,且常规能源缺乏;
②位于西风带且临大西洋,风能资源丰富;
③比利时工业发达,技术水平较高;
④临近法国,核电技术成熟;
⑤核能、风能污染较小,清洁
(2)①发展历史久,钻石产业基础好;
②人口的受教育水平高,技术水平高;
③位于欧洲西部,消费市场广阔
④沿海港口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通便利
【知识点】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能源利用结构的变化;欧洲;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 比利时能源利用主要为核电和风电的原因,主要从该地常规能源缺乏、风电资源丰富、发展核电的优势明显等方面进行分析。 比利时国土面积小,且常规能源缺乏,位于西风带且临大西洋,风能资源丰富;比利时工业发达,技术水平较高;临近法国,核电技术成熟;核能、风能污染较小,清洁等。
(2) 安特卫普发展钻石产业的有利条件,主要从钻石产业的产业基础、技术、市场和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 安特卫普发展历史久,钻石产业基础好;人口的受教育水平高,技术水平高;位于欧洲西部,消费市场广阔。沿海港口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通便利。
【点评】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调整相关产业结构,延长生产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实现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结构的升级。如山西煤炭的综合利用。
1 / 1四川省绵阳南山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开学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每小题1.5分,共60分)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读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四省区中,临海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②所在省(区)的省会城市是(  )
A.西宁 B.郑州 C.广州 D.济南
3.④所在省(区)的简称是(  )
A.甘 B.新 C.黑 D.宁
【答案】1.B
2.C
3.C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政区与民族
【解析】【点评】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在历史上和习惯上,各省级行政区都有简称。省级人民政府驻地称省会(首府),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首都。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1.根据我国的行政区划可知,图中①是云南省,②是广东省,③是湖北省,④是黑龙江省,其中只有②广东省是临海的省份。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根据上题的分析,②是广东省,广东省的省会是广州,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根据上题的分析,④省委黑龙江省,其简称黑。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下图中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5.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内有丘陵分布,并且没有绿洲的盆地是(  )
A.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准噶尔盆地
【答案】4.B
5.C
【知识点】中国的地形
【解析】【点评】位于各省交界处的山脉
4.根据我国的行政区划及地形区的分布,昆仑山是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太行山是河北省(冀)和山西省(晋)的分界线,太行山东侧为河北省,西侧为山西省;黄河是山西省(晋)与陕西省(秦或陕)的分界线,黄河东侧为山西省,西侧为陕西省;祁连山是我国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祁连山以南属于第一级阶梯上,以北属于第二级阶梯。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我国的四大盆地中,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一级阶梯上,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位于第二级阶梯上,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盆地中沙漠广布,在河流的沿岸地区有绿洲分布。四川盆地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盆地中没有绿洲分布。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下表为甘肃、内蒙古、吉林三省2015年底发电装机(单位:万千瓦)的主要组成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省区 装机总量 火电 水电 风电 光伏发电
甘肃 4188 1661 696 1247 581
内蒙古 10391 7260 237 2425 469
吉林 2611.47 1783.44 377.23 444.38 6.7
注: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是太阳能发电的一种。
6.与内蒙古和吉林两省相比,甘肃水电装机大是因为其(  )
A.年降水量多 B.河流落差大 C.流经河流多 D.河流流量大
7.甘肃和内蒙古两省光伏发电装机量大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国家政策 C.天气与气候 D.地形地势
8.光伏发电(  )
①改善大气质量 ②减少电能消耗 ③增加用电费用 ④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6.B
7.C
8.B
【知识点】中国的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方法
(1)分析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类型、分布状况:主要是分析区域的背景条件,包括区位条件、能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等。
(2)评价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开发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能源或矿产资源特点、交通、市场、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其区域开发的条件,注意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
(3)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在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如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多有过衰落经历,原因大体相同,即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品成本上升或市场需求量下降,或技术落后、设备老化、环境污染严重加上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等原因。
(4)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主要有两大途径:①调整产业结构,对能源、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
6.根据我国地形区的分布,甘肃省地处我国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交界处,地势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水电开放条件优越,故甘肃省水电装机量大。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光伏发电装机量大的主要原因是两省区太阳能丰富,两省区地处我国内陆地区,远离海洋,降水少,天气晴朗,太阳辐射能丰富。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光伏发电的优势在于:光能是洁净能源,大量使用光能,能够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大气污染,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光能的使用可以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方向及大小(粗细)。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9.①⑤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同,说明甲、乙两地(  )
A.大气透明度相近 B.距海远近相同
C.海拔相当 D.纬度相当
10.关于甲、乙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甲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
B.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⑥大小有关
C.甲地的气温日较差较乙地小,与③④大小有关
D.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甲地大,与⑤大小有关
【答案】9.D
10.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点评】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
9.根据图文资料可知, ①⑤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同,①⑤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的大小与方向与所在纬度位置有关,而与海拔、海陆位置、大气透明度等因素无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对比甲、乙两图可知,甲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乙地强,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④较⑥小,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③较⑧强,气温降低较慢,故气温日较差较乙地小;甲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④大小有关,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⑦⑧大小有关,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甲地大,与⑥大小有关,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2018年9月16日17时,强台风“山竹”在广东江门登陆,中心最大风力为14级(45米/秒)。“山竹”是有可靠气象记录以来登陆广东最大的台风,也是1979年以来对珠三角整体影响最大的台风。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能反映受台风影响地区近地面气压分布状况和水平方向上气流状况的示意图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山竹”对珠三角影响极大,原因主要是当地(  )
A.地势较低平 B.濒临海洋 C.防抗灾力弱 D.经济发达
13.台风“山竹”能(  )
A.缓解长江中下流地区伏旱天气 B.使珠三角地区产生严重泥石流
C.引发港珠澳地区严重的风暴潮 D.防止港珠澳沿海地区海水入侵
【答案】11.D
12.D
13.C
【知识点】台风灾害
【解析】【点评】气旋(低压),北半球水平气流由四周向低压中心旋进,北半球呈逆时针,南半球呈顺时针,中心气流上升;反气旋(高压),北半球水平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旋出,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中心气流下沉。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
11.台风实质是低压(气旋),北半球的低压(气旋)竖直方向上气流上升,水平方向上气流由四周向低压中心呈逆时针辐合,故④图符合强台风“山竹” 近地面气压分布状况和水平方向上气流状况。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因此受强台风“山竹”的影响损失较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根据图文资料可知,台风“山竹”在9月16日17时广东江门登陆,带来强风、降水,可能使港珠澳地区引发风暴潮,使得大规模的海水入侵,台风“山竹”影响的地球在逐渐三角洲地区,不会引发严重的泥石流,台风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出现在7、8 月份。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冰川融水 D.积雪融水
15.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
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 B.生活用水量大
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 D.生产用水量大
16.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是(  )
A.森林 B.草原 C.荒漠 D.湿地
【答案】14.D
15.D
16.B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解析】【点评】大气降水是陆地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冰川融水的内流河的主要的补给水源,河流的径流量与气温有关;地下水与河流水互为补给,河流处于汛期时,河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是地下水补给河水,湖水与河流水互为补给,河流处于汛期时,河流补给湖水,枯水期是湖水补给河水。
河流水的来源称为河水补给,主要包括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地下水和湖泊沼泽水。河流径流量在一年内不同的季节之间的差异称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14.根据材料可知, 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 可能的补给水源来自冬季的降雪在春季融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根据材料,锡林河流域的降水集中在6—8月份,若不考虑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利用,该河流的汛期应该在伏天(夏季),但实际上锡林河伏汛不明显,说明生产用水量大,大致河流径流量减少。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根据材料可知,锡林河流域的年降水量在300mm左右,降水量少于400mm,大于200mm,因此该流域的典型植被应该是草原带。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有关洋流环流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海区位于南半球
B.②处洋流的性质为寒流,水温较低
C.③处洋流主要是由信风吹拂形成的
D.④处洋流主要是由西风吹拂形成的
18.流经①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
A. B.
C. D.
【答案】17.B
18.C
【知识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点评】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
①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②气压带和风带分别关于赤道南北对称分布;③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④同一半球信风带风向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
注意: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是由气温高低造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是由气流运动造成的。
17.由图可知,盛行风为西南风和东北风,应为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域,②位于大洋东岸为寒流,水温较低,③处洋流由西风吹拂形成,④处洋流由信风吹拂形成。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8.根据上题的分析,①处洋流为北半球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北)凸出。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图为我国某地遥感影像图,图中城市是一座古城。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9.该图中P地地貌是(  )
A.大沙丘 B.三角洲 C.冲积扇 D.河漫滩
20.图中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答案】19.C
20.D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点评】洪积—冲积平原地貌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19.根据图示经纬度定位,可以判断图示区域位于祁连山北坡山麓地带,而且图中P地地貌的形状呈扇
形,因此可以判断为山麓冲积扇;沙丘应该呈新月形,三角洲应该位于河流入海口,河漫滩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并不呈扇形,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根据上题的分析,图示区域位于祁连山北坡山麓地带,图中城市位于冲积扇边缘,该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源缺乏,山麓冲积扇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出露,水源相对充足,取水方便,有利于人类居住,有利于城市形成,因此图中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水源。西北区域内部,气候相差不大,地形、土壤、气候均不是图中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2020年7月11日是第31个世界人口日。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1.老龄化现象严重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
A.亚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欧洲
22.目前下列国家中,人口机械增长率较高的可能是(  )
A.中国、日本 B.美国、德国
C.尼日利亚、墨西哥 D.埃及、印度尼西亚
【答案】21.D
22.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影响因素;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图的判断
【解析】【点评】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平衡的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自然增长率 保持在较低水平 较高
原因 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科技发达,生活条件好;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 经济落后,生活质量较差,现代化水平低,需要劳动力多;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受“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影响
人口增长 特点 增长缓慢 增长很快
原因 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因素影响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21.由图可知,图中信息显示,欧洲各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说明老年人口比重大于青少年人口比重,老龄化突出,而亚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 ,老龄化问题不突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经济因素,目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中国、尼日利亚、墨西哥、埃及、印度尼西亚等属于发展中国家,都是以人口迁出为主;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人口以迁入为主,人口机械增长率较高。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下图为2017年我国四大城市群分季度新流入人口占全国总流入人口的比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3.下列关于四大城市群人口流入比例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珠三角城市群高于其他城市群
B.成渝城市群全年各季度变化最小
C.四大城市群第二季度都比第一季度高
D.“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变化趋势相似
24.影响成渝城市群第一季度新流入人口比例较高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历史文化 B.自然环境
C.户籍制度 D.经济发展水平
【答案】23.D
24.A
【知识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点评】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自然因素有气候、水源、矿产、土壤等。社会经济因素有经济水平、交通、文化教育等。政治因素有政策、战争等。古代,自然因素往往是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现代社会、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23.从图中可知,四个季度长三角城市群的人口流入比例均为最大。成渝城市群第一季度的人口流入比例和京津冀城市群基本一致,后面三个季度均低于其他城市群,且第二季度低于第一季度。长三角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变化幅度基本一致,说明两地变化趋势相似。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4.成渝城市群位于西部地区,是人口主要流出区,第一季度有春节假期,受传统文化影响,流出人口大量返乡,影响成渝城市群第一季度新流入人口比例较高;而自然环境、户籍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稳定,受季节变化影响小,不是主要因素。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公交等时线是指从某一地点出发利用公交出行,所用出行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成的平滑曲线。下图为广州市某日以市中心天河城为出发点的公交等时线(单位:秒)。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5.从天河城出发,50分钟时间内的平均公交车速最慢的是(  )
A.华师方向 B.广州东站方向
C.动物园方向 D.珠江新城方向
26.图示区域南部可能有(  )
A.河流流经 B.高速公路穿过
C.工业区布局 D.大片农田
【答案】25.B
26.A
【知识点】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解析】【点评】等值线的共性特征:
①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
②相邻两条等值线值可以相等(如河谷两侧相邻的等高线),也可以按周边地区趋势依次递减或递增;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间隔相等。
③同一幅图上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会相交不重叠(陡崖除外)。
④等值线一般应是闭合曲线,在局部图中受图幅所限不一定全部闭合,但一定在相邻的多张拼接图中闭合。
⑤等值线弯曲度越大,其弯曲处的两侧变化越大。
等值线的四大基本原理
(1)等值性或同距性原理:在等值线图上,相邻的两条等值线要么等值,要么同距。
(2)低高低和高低高原理:低值凸向高值,凸处的值变低;高值凸向低值,凸处的值变高。
(3)疏差小和密差大原理:等值线越稀疏,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小;等值线越密集,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大。
25.50分钟是3000秒,由图可知,从图中的天河城出发到3000秒等时线之间的等值线的分布可以看出,到广州东站方向距离最近,说明从天河城到广州东站50分钟时间内,公交车平均车速最慢。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6.读图可知,根据公交等时线的分布特点,南部公交等时线先稀疏后变得密集,说明南部方向公交车行走速度先快后慢,高速公路、工业区、农田对公交车车速影响不大;若有河流流经,则需要过桥,桥梁对通行车的数量和速度有一定限制,影响车的行驶速度,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把农业引入城市,使农业生产与城市空间相融合,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有学者提出了将农业与城市中的社区相融合的“有农社区”的构想(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7.“有农社区”最主要的意义是(  )
A.提供便捷的食物供应 B.改变居民的生产方式
C.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D.美化社区的生活环境
28.若推广“有农社区”,对城市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B.完善社区商业布局
C.增加城市能源消耗 D.缓解城市内涝灾害
【答案】27.C
28.D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与途径;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解析】【点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区域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即要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
经济效益:通过优化农业结构、产业结构,农、林、牧、渔均衡发展,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合理安排各业比重,延长产业链,引入其他产业如农业光旅游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打造特色品牌;
生态效益: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禁止过度开垦、放牧、樵采,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农田防护林,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等。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改良土壤、提高机械化水平、改善交通条件、建设人工草场、轮牧、禁渔、休渔等。
27.由题干以及圈可知,有农社区是指将农业引入城市,使得农业生产和城市空间相结合。减少水分、食物、能量输入以及减少无机废物输出,在其内部实现物质循环使用;提供便捷的食物供应、改变居民的生产方式、美化社区的生活环境不是有农社区的主要目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8.推广“有农社区”将农业引入城市,会增大城市用地规模,农业与商业关系不大,由图可知,有
农社区会减少水分、食物、能量输入以及减少无机废物输出,因此会减少城市能源消耗,推广有农社区,将农业引入城市,会减少城市内部硬化率,缓解城市内涝灾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1高一下·吉安期末)招远市地处山东半岛西北部,被誉为“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所产红富士苹果色艳形正,营养丰富.随着当地红富士苹果的产业化发展,残次果露天堆放,利用果树枝作为生活燃料等苹果废弃物处理不当的问题也日益严重,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下图为招远市地理位置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9.招远市红富士苹果品质优良的气候条件是(  )
A.冬季寒冷,少病虫害 B.春季晴日多,日照时间长
C.夏季光照充足,雨热同期 D.秋季细雨,空气湿润
30.为了促进招远市红富士苹果的产业化发展,应当(  )
①尽可能扩大种植面积 ②重视优质果品的培育
③大规模发展旅游业 ④延长产业链,实现果品的深加工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1.招远市红富士苹果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可行性措施是(  )
A.发展沼气,废物利用 B.挖坑填埋,防止污染
C.多方输出,分散焚毁 D.作为肥料,直接还田
【答案】29.C
30.B
31.A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农业区位因素
29.苹果生长在夏季,收获在秋季,因而招远市夏季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是苹果生长的有利条件。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0.为了促进招远市红富士苹果的产业化发展。无限的扩大种植规模,会引发生态问题;旅游业应当成为辅助产业,不应该大规模发展,应当重视优质果品的培育,延长产业链,实现果品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1.发展沼气是将苹果产业废弃物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可以使废弃物再利用。作为肥料,直接还田,资源利用不充分,造成资源的浪费,挖坑填埋、分散焚烧易发生污染,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医用注射剂瓶和用于加工它的玻璃管的生产过程对水、空气等环境条件要求严苛。世界最大的高端玻璃管生产企业德国某公司,通过对浙江丽水、四川成都、江苏无锡等地比较,最终选定在具有相关产业和生态环境优良的丽水某山间小镇建生产厂:2017年,从德国进口高端玻璃管制成医用注射剂瓶的生产厂投产;2020年,高端玻璃管生产厂投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2.该公司选择在中国建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  )
A.原材料充足 B.市场广阔
C.技术先进 D.劳动力价格低
33.该公司最终选定在丽水建生产厂,看中的主要人文地理条件是(  )
A.基础设施 B.商业氛围 C.科研实力 D.配套产业
34.丽水山间小镇的生态环境也是吸引该公司投资的重要条件。这说明与大城市相比,该公司在山间小镇建生产厂,可以(  )
A.提高产品质量 B.降低车间环境净化成本
C.增加产品产量 D.降低废弃物处理成本
【答案】32.B
33.D
34.B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运用工业区位因素进行合理的工业布局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类问题时,一般先要调用头脑中储备的基础知识,然后到材料和区域微观图中寻找区位信息,最后再分析区位因素是有利因素还是不利因素,是主导因素还是次要因素。
在河流上游、靠近水源、水质较好的地区可布局自来水厂。在城区可布局无污染、规模小的工厂,如食品厂等。在煤、铁资源丰富地区,可布局钢铁工业,同时应考虑盛行风向、交通等因素。在棉花产区或市场广阔地区,可布局纺织工业。在甘蔗、甜菜产区可布局制糖工业。在钢铁厂附近可布局汽车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等工业联系较密切的部门。在动力基地附近可布局耗能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厂,同时为综合利用废气可布局硫酸厂;在火电厂附近为利用粉煤灰可布局水泥厂、建筑材料厂等。
32.据材料可知,医用注射瓶和用于加工它的玻璃管的生产过程对水、空气等环境条件要求严格。原材料并不是主要因素;该公司选择在中国建厂主要是考虑中国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德国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高端玻璃管生产企业、规模大,比中国技术先进;中国确实比德国劳动力价格低,但是不是主要因素,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3.根据材料,“最终选定在具有相关产业和生态环境优良的丽水某山间小镇建生产厂“说明丽水的生态环境更优良,相关配套产业更完善,相比成都、无锡,丽水地处山间小镇,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商业氛围不浓厚,科研实力较弱,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4.据材料可知,医用注射瓶和用于加工它的玻璃管的生产过程对水、空气等环境条件要求严格,说明车间环境质量要保持洁净,净化成本高;而丽水山间小镇生态环境优良,降低了车间的净化成本,节约了投资,提高了利润;产品质量取决于生产技术本身和生产规模,废弃物的处理成本取决于技术的提升,车间环境的好坏不影响废弃物的处理成本。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
2020年,浙江省义乌市江北下朱村以其敏锐的嗅觉抓住了直播电商、网红带货的商机,抢得发展先机由“中国微商第一村”转型升级为“网红直播第一村”。这个常住人口仅3万的村落,99栋四五层楼的农房中有7000多家商户,汇聚了1000多个微商品牌、5000多名网红主播,电商从业者流动人口超过3万人。下图是江北下朱村及周边地区卫星遥感影像及街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5.促使江北下朱村由“中国微商第一村”转型升级为“网红直播第一村”的直接原因是(  )
①实体零售受新冠疫情冲击 ②视频社交直播平台的加持 ③邻近国际商贸城 ④强大的电商物流网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6.江北下朱村转型升级为“网红直播第一村”后(  )
A.村内大货车运输更繁忙 B.产业布局灵活性减弱
C.人口密度昼夜变化更大 D.小商品销售范围扩大
37.目前临街建筑一楼的主要功能是(  )
A.居住 B.仓储 C.直播 D.展销
【答案】35.A
36.D
37.B
【知识点】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与主要方式
【解析】【点评】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
35.实体零售店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视频社交直播平台的加持是从电商转变为直播的原因,而邻国国际商贸城,强大的电商物流网络是电商的优势条件,不是转为直播的原因。故A①②正确,BCD错误。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6.村内空间一般不大,因此货运工具不是大型货车A不符合题意;直播行业进入的门槛低,且布局的灵活性较强,B不符合题意;“网红第一村”只是在网上进行传播销售的信息,并非是实体的商业中心,其昼夜人口密度变化不大,C不符合题意;网上销售产品,不是地域空间限制,可以使商品的销售范围扩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7.“网红第一村”的商品销售主要通过直播进行,不需要实体店,因此一楼的建筑也会变为仓库,便于运输,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按其离海港距离可分为近海陆港(小于100千米)、远海陆港(一般500千米以上)等。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8.建设陆港使海港(  )
①扩大承载规模 ②缓解用地紧张③增加用地成本 ④提高设备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9.与近海陆港相比,远海陆港更能使海港(  )
A.缓解交通拥堵 B.提高通关效率
C.拓展服务范围 D.减少环境污染
40.以下产业中,更宜依托远海陆港发展的是(  )
A.服务外包产业 B.高科技产业
C.资源加工产业 D.前瞻性产业
【答案】38.A
39.C
40.C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
【解析】【点评】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港口一般都处于交通要冲,腹地广阔的地方,港口所在的城市和靠近港口地区应该比较发达。所以港口建设的有利条件有广阔而经济发达的腹地;港口所在地区交通要便利,有铁路、公路、管道、河道等现代化运输网与之相连,是转运枢纽集散中心;港口自身要提供一定设备和条件,如泊位水深、航道水深、岸边装卸效率、库场面积等。
38.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陆港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可以扩大海港承载规模,提高海港
运输效率,故①正确;建设陆港行使海港一部分服务职能,可以缓解海港用地紧张问题,提高海港服务能力,故②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建设陆港会缓解海港的用地紧张,降低用地成本,故③错误;建设陆港与提高海港的设备水平无直接关系,故④错误。故A①②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39.近海陆港和远海陆港相比,都能缓解海港交通拥堵状况,A不符合题意;近海陆港和远海陆港相比,都能提高海港通关效率,差异不大,B不符合题意;与近海陆港相比,远海陆港能拓展海港更大的
服务范围,C符合题意;近海陆港和远海陆港相比,都能减少海港环境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0.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
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布局灵活性强,受远海陆港、近海陆港、海港布局影响不大,
A不符合题意;高科技产业是指用当代尖端技术生产高技术产品的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快,对其它产业的渗透能力强,用地规模小,且对港口的依赖性较小,B不符合题意;海港用地紧张,不适合发展资源加工产业,适合在内陆建设陆港,靠近原料产地,更适宜依托远海陆港发展,C符合题意;前瞻性产业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交通,运输、地理位置等区位条件要求较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二、综合题。(共40分)
41.(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读北半球某地区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风。
(2)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   ,原因是   。
(3)若丙与丁之间形成热力环流,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   ,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的是   。
【答案】(1)西北
(2)大;甲地区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比乙地大
(3)丙;丁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大气热力环流;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区域在北半球,甲地的西侧为低压中心,东侧为高压中心,其水皮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的自西向东的,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甲地的风向为西北风。
(2)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由图可知,图中甲地附近的等压线较乙地附近密集,因此甲地的风力较乙地大。
(3)由图可知,图中显示丁地为高压中心,丙地为低压中心,若丙地与丁地间形成热力环流,则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丙地气温高,近地面气流上升,形成低压,丁地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下沉高压,因此 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丙地, 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的是丁地。
【点评】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掌握热力环流要抓住“一个过程、两种运动、两个关系”。
①一个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 ()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造成)→ )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导致)→ ()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 (热力环流。
②两种运动: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水平运动——从高压指向低压。
③两个关系:温压关系: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常见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湖陆风、热岛效应、湿岛效应等。另外注意在综合题中出现的热力环流的叠加现象。
42.(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川藏铁路线路规划图。线路主要沿川藏公路修建,预计在2026年建成通车,届时将大大缩短成都至拉萨的运行时间。
材料二:近年来雅鲁藏布江谷地的藏族同胞利用温室栽培和地膜保温等技术,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实现了蔬果自给。
(1)川藏铁路位于板块的   (填“生长”或“消亡”)边界附近,川藏铁路连接东部的四川盆地和西部的   两大地形区,其平均海拔在   米以上。
(2)分析修建川藏铁路的主要原因。
(3)从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角度,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
【答案】(1)消亡;青藏高原;4000米
(2)①铁路运输量大,成本低,连续性好;
②完善铁路交通网,缓解交通运输压力;
③促进青藏地区旅游业发展,铁路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大;
④有利于四川西部和青藏高原资源的开发以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⑤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防
(3)①市场需求的变化促进了农作物种植的品种改变和种植规模扩大;
②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克服热量不足的劣势;
③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促进了销售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六大板块的分布可知,川藏铁路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消亡型边界附近,地壳活动活跃,地质结构复杂,给铁路线建设带来难度。由图可知,川藏铁路连接至东部的四川盆地和西部的青藏高原,铁路线主体部分在在青藏高原上,故该铁路线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2)修建川藏铁路的主要的原因,主要从铁路的优势、修建铁路的意义(包括经济意义、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等方面考虑。 铁路运输量大,成本低,连续性好;完善铁路交通网,缓解交通运输压力;促进青藏地区旅游业发展,铁路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大;有利于四川西部和青藏高原资源的开发以及相关工业的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
(3) 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从该地市场、技术和交通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市场需求的变化促进了农作物种植的品种改变和种植规模扩大;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克服热量不足的劣势;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促进了销售,因此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业生产迅速得到发展。
【点评】影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为限制条件,影响工程的造价和难度、工期等。一般选择平原地区、稳定地质条件、河网稀疏地区,这些地方造价低,运营安全。山丘地区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工程量大,造价高;山区“之”字形线路营运里程长、成本高;在沼泽地、冻土层及河网稠密区建设交通线,技术要求高,桥涵长度大。另外,青藏高原高寒缺氧,酷热的干旱区,多雨的湿润区,跨海大桥建设中的复杂的海洋气象条件及气象灾害等均不利于线路建设。
经济水平、社会发展为决定因素;技术水平可以降低自然条件对线、点建设的影响,为保证条件。
影响交通运输点建设的区位条件港口:河港要布局在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布局在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运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汽车站: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区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航空港: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跑道建设及飞机起飞;坡度适当,以利于排水;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有利于飞机逆风起降;不应布局在雾日和低云较多的盆地和低地;航空港噪音较大,应与城市有一段距离,并与快速交通干线连接。
交通运输线、点建设产生的影响对于重大交通线建设意义、影响类问题,一般要从交通、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分析。
①对交通的影响:缩短两地之间的距离,节约运输时间;完善交通运输网,缓解区域间交通运输压力。
②区域经济的影响:一是交通线对起点的影响;二是对终点的影响;三是对所经过地区的影响。即促进起点、终点和沿线经济的发展,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等;促进区域间经济协作,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等。
③对社会的影响:促进区域间文化的交流,促进区域间社会的分工;增加收入,扩大就业,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国防等。
43.(2021高二上·绵阳开学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比利时位于欧洲西部沿海,东与德国接壤,北与荷兰相邻,南与法国交界,东南与卢森堡毗连,西临北海与英国隔海相望,国土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070万。比利时自然资源贫乏,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其中原油、天然气完全依赖进口,一次能源消费的进口依存度接近80%,显著高于欧盟平均水平。
材料二:比利时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但经济高度对外依赖,80%的原料靠进口,50%以上的工业产品供出口。钻石产业是比利时的主要产业之一,钻石加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465年。港口城市安特卫普是世界最大的钻石交易中心,也是欧洲第三大港,它占据全世界钻石交易量的约80%,是全球四大切工主要切割中心之一。
材料三:下图为比利时地理位置示意图。
(1)根据材料分析比利时能源利用主要为核电和风电的原因。
(2)简述安特卫普发展钻石产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1)①比利时国土面积小,且常规能源缺乏;
②位于西风带且临大西洋,风能资源丰富;
③比利时工业发达,技术水平较高;
④临近法国,核电技术成熟;
⑤核能、风能污染较小,清洁
(2)①发展历史久,钻石产业基础好;
②人口的受教育水平高,技术水平高;
③位于欧洲西部,消费市场广阔
④沿海港口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通便利
【知识点】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能源利用结构的变化;欧洲;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 比利时能源利用主要为核电和风电的原因,主要从该地常规能源缺乏、风电资源丰富、发展核电的优势明显等方面进行分析。 比利时国土面积小,且常规能源缺乏,位于西风带且临大西洋,风能资源丰富;比利时工业发达,技术水平较高;临近法国,核电技术成熟;核能、风能污染较小,清洁等。
(2) 安特卫普发展钻石产业的有利条件,主要从钻石产业的产业基础、技术、市场和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 安特卫普发展历史久,钻石产业基础好;人口的受教育水平高,技术水平高;位于欧洲西部,消费市场广阔。沿海港口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通便利。
【点评】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调整相关产业结构,延长生产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实现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结构的升级。如山西煤炭的综合利用。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