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人教版五至六年级第六章 球类运动第二节 小足球 6课时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体育人教版五至六年级第六章 球类运动第二节 小足球 6课时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10-10 22:3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足球》教学设计
课题 足球脚内侧踢球:助跑与支撑脚的站位,支撑脚站位与踢球腿的摆动 授课时间
课型 复习课 总6课时 第1课时
育 人 目 标 1、 学科认知:使学生基本知道脚内侧踢球的五个技术环节,了解正确的助跑方法和支撑脚站位的方法,建立起动作的概念。 2、德性育人:通过课堂常规的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主动维护课堂秩序,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完成各项练习。 3、审美育人:学生能够大胆展示自己脚内侧踢球的动作,同时能相互点评同伴动作展示,培养学生发现美、表达美的能力。 4、健康育人: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足球脚内侧踢球的持球方法与身体姿势,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协调性。 5、劳动育人:通过课堂中的各种练习,培养学生养成安全运动的意识和习惯,上完足球课,能够主动收还器材。
教材及学情分析 “脚内侧传接球”是人教版(2015年版)《中小学校园足球》(水平三)第七章“足球基本技术”第二节的教学内容。小足球是采用小足球与游戏相结合的形式,在小场地上进行的球类活动,它深受学生喜爱。根据五六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善于模仿、好胜心强、乐于展示自我等身心特点以及自制力较差,注意力易分散,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导和提醒他们学习等因素,因此本次课选择小足球的“脚内侧传接球”为本课的主教材,“脚内侧传接球”的练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开拓学生创新能力。通过课堂中对“脚内侧传接”的学练,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机能水平提高,培养学生对小足球获得的兴趣,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互敬友爱等优秀品质。
预评价 (用描述性的语言对本次教学进行评价)
重难 点 重点:支撑脚的站位,撑脚站位的位置、落位方法、交的指向与关节撑。 难点:助跑与支撑脚站位的衔接,支撑脚站位的四个环节动作的连贯协调。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育人点及育人效果预期) 组织形式场地布置
准 备 部 分 1、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引入课题。 1、四路纵队围绕每一横排的标志盘慢跑2圈。 2、四路纵队做侧滑步练习2组。 3、四路纵队做外摆腿练习。 4、四路纵队做内摆腿练习。 8 1、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2、宣布本课目标,提出课堂要求。 1、 教师统一口令。 2、 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 3、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与方法。 精神饱满、认真听讲、积极参与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快速做出正确的动作 。 2、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做模仿练习,充分活动身体关节。 德性育人: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学科认知:学习热身活动的方法。 健康育人:明白热身活动的健身价值,充分活动身体各个关节。
基 本 部 分 1、球性熟悉:揉球练习;踩球练习;左右脚拨球练习。 2、集体无球模仿练习(了解踢球的五个技术环节) 3、两人合作,一人踩球,一人直线助跑并找准支撑脚的位置练习。 4、两人一组练习脚内侧踢球、脚掌停球,摆动腿击球的中后部。 要求:直线助跑,支撑脚踏在球侧15厘米处。 4、游戏:快乐足球(绕、越过障碍) 26 1、教师语言精简,表达准确。 2、动作要领:直线助跑,支撑脚踏在球侧合适位置,膝关节微屈,脚尖指向出球方向。踢球脚以髋关节为轴由后向前摆动,膝、踝关节外展,脚尖稍翘,脚与地面保持平行,当膝关节摆置接近球体上方时,小腿加速前摆,击球刹那,脚跟前顶,脚型固定,用脚内侧击球的后中部。 3、教师完整示范。 4、教师巡视指导。 5教师讲解示范游戏规则与方法 1、学生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参加。 2、学生积极认真练习、乐于接受教师指导。 3、学生较好理解动作方法要求、认真学练。 4、学生遵守游戏规则练习 1、德性育人:通过课堂常规的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主动维护课堂秩序,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完成各项练习。 2、健康育人: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足球脚内侧踢球的持球方法与身体姿势,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协调性完成各项练习。 组织:
补偿性体能练习 立卧撑 2、收腹跳 3 教师讲解示范练习要求 学生模仿练习 劳动育人:通过师生练习,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有利于开展劳动。 组织: × × × × × × ×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结 束 部 分 1、韵律放松; 2、师点评练习情况,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3、师生再见,收还器材。 3 1、教师讲解示范并领做。 2、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内容。 1、跟随教师做放松拉伸练习。 2、生生之间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评价、小结。 审美育人: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达美的能力。 组织: × × × × × × ×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作业 布置 练习脚内侧踢球,注意直线助跑,支撑脚踏在球侧15厘米处。
安全措施 时刻提醒同学们课堂要求,纪律要求,安全第一,预防运动损失。 负荷预计 平均 心率 135次/分
场地 器材 足球场、标志盘60个、足球60个 运动 密度 60%
教 学 反 思
《小足球》教学设计
课题 脚内侧踢球:击球腿摆动与击球位置,击球脚与随前摆动。 授课时间
课型 复习课 总6课时 第2课时
育 人 目 标 1、学科认知:使学生基本知道脚内侧踢球的五个技术环节,了解正确的助跑方法和支撑脚站位的方法,建立起动作的概念。 2、德性育人:通过课堂常规的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主动维护课堂秩序,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完成各项练习。 3、审美育人:学生能够大胆展示自己脚内侧踢球的动作,同时能相互点评同伴动作展示,培养学生发现美、表达美的能力。 4、健康育人: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足球脚内侧踢球的持球方法与身体姿势,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协调性。 5、劳动育人:通过课堂中的各种练习,培养学生养成安全运动的意识和习惯,上完足球课,能够主动收还器材。
教材及学情分析 “脚内侧传接球”是人教版(2015年版)《中小学校园足球》(水平三)第七章“足球基本技术”第二节的教学内容。小足球是采用小足球与游戏相结合的形式,在小场地上进行的球类活动,它深受学生喜爱。根据五六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善于模仿、好胜心强、乐于展示自我等身心特点以及自制力较差,注意力易分散,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导和提醒他们学习等因素,因此本次课选择小足球的“脚内侧传接球”为本课的主教材,“脚内侧传接球”的练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开拓学生创新能力。通过课堂中对“脚内侧传接”的学练,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机能水平提高,培养学生对小足球获得的兴趣,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互敬友爱等优秀品质。
预评价 (用描述性的语言对本次教学进行评价)
重难 点 重点:脚触球的位置与击球部位,击球时的身体协调用力。 难点:击球时的身体协调用力,脚击球与随前摆动的衔接。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育人点及育人效果预期) 组织形式场地布置
准 备 部 分 1、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引入课题。 1、四路纵队围绕每一横排的标志盘慢跑2圈。 2、四路纵队做侧滑步练习2组。 3、四路纵队做外摆腿练习。 4、四路纵队做内摆腿练习。 8 1、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2、宣布本课目标,提出课堂要求。 1、 教师统一口令。 2、 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 3、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与方法 精神饱满、认真听讲、积极参与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快速做出正确的动作 。 2、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做模仿练习,充分活动身体关节。 德性育人: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学科认知:学习热身活动的方法。 健康育人:明白热身活动的健身价值,充分活动身体各个关节。
基 本 部 分 1、球性熟悉:揉球练习;踩球练习;左右脚拨球练习。 2、集体无球模仿练习(了解踢球的五个技术环节) 3、两人合作,一人踩球,一人直线助跑并找准支撑脚的位置,击球腿外摆练习。 4、两人一组练习脚内侧踢球、脚内侧停球,摆动腿击球的中后部,随后落地。 要求:直线助跑,支撑脚踏在球侧15厘米处,击球的中后部,最后随后着地。 5、游戏: 逗猴子。 26 1、教师语言精简,表达准确。 2、动作要领:直线助跑,支撑脚踏在球侧合适位置,膝关节微屈,脚尖指向出球方向。踢球脚以髋关节为轴由后向前摆动,膝、踝关节外展,脚尖稍翘,脚与地面保持平行,当膝关节摆置接近球体上方时,小腿加速前摆,击球刹那,脚跟前顶,脚型固定,用脚内侧击球的后中部。 3、教师完整示范。 4、教师巡视指导。 5、教师讲解示范游戏规则与方法 1、学生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参加。 2、学生积极认真练习、乐于接受教师指导。 3、学生较好理解动作方法要求、认真学练。 4、学生遵守游戏规则练习 1、德性育人:通过课堂常规的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主动维护课堂秩序,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完成各项练习。 2、健康育人: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脚内侧踢球的方法与身体姿势,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协调性完成各项练习。 组织:
补偿性体能练习 仰卧运球 俯卧击掌 3 教师讲解示范练习要求 学生模仿练习 劳动育人:通过师生练习,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有利于开展劳动。 组织: × × × × × × ×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结 束 部 分 1、韵律放松; 2、师点评练习情况,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3、师生再见,收还器材。 4 1、教师讲解示范并领做。 2、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内容。 1、跟随教师做放松拉伸练习。 2、生生之间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评价、小结 审美育人: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达美的能力。 组织: × × × × × × ×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作业 布置 巩固脚内侧踢球。 波比跳。
安全措施 时刻提醒同学们课堂要求,纪律要求,安全第一,预防运动损失。 负荷预计 平均 心率 135次/分
场地 器材 足球场、标志盘60个、足球60个 运动 密度 60%
教 学 反 思
《小足球》教学设计
课题 脚内侧踢球:完整动作练习 授课时间
课型 复习课 总6课时 第3课时
育 人 目 标 1、学科认知:使学生基本知道脚内侧踢球的五个技术环节,了解正确的助跑方法和支撑脚站位的方法,建立起动作的概念。 2、德性育人:通过课堂常规的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主动维护课堂秩序,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完成各项练习。 3、审美育人:学生能够大胆展示自己脚内侧踢球的动作,同时能相互点评同伴动作展示,培养学生发现美、表达美的能力。 4、健康育人: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足球脚内侧踢球的持球方法与身体姿势,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协调性。 5、劳动育人:通过课堂中的各种练习,培养学生养成安全运动的意识和习惯,上完足球课,能够主动收还器材。
教材及学情分析 “脚内侧传接球”是人教版(2015年版)《中小学校园足球》(水平三)第七章“足球基本技术”第二节的教学内容。小足球是采用小足球与游戏相结合的形式,在小场地上进行的球类活动,它深受学生喜爱。根据五六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善于模仿、好胜心强、乐于展示自我等身心特点以及自制力较差,注意力易分散,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导和提醒他们学习等因素,因此本次课选择小足球的“脚内侧传接球”为本课的主教材,“脚内侧传接球”的练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开拓学生创新能力。通过课堂中对“脚内侧传接”的学练,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机能水平提高,培养学生对小足球获得的兴趣,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互敬友爱等优秀品质。
预评价 (用描述性的语言对本次教学进行评价)
重难 点 重点:摆动腿外展,踢球时髋关节前送。 难点:五个基本动作的连贯性。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育人点及育人效果预期) 组织形式场地布置
准 备 部 分 1、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引入课题。 1、四路纵队围绕每一横排的标志盘慢跑2圈。 2、四路纵队做侧滑步练习2组。 3、四路纵队做外摆腿练习。 4、四路纵队做内摆腿练习。 8 1、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2、宣布本课目标,提出课堂要求。 1、 教师统一口令。 2、 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 3、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与方法 精神饱满、认真听讲、积极参与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快速做出正确的动作 。 2、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做模仿练习,充分活动身体关节。 德性育人: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学科认知:学习热身活动的方法。 健康育人:明白热身活动的健身价值,充分活动身体各个关节。
基 本 部 分 1、(复习)球性熟悉:揉球练习;踩球练习;左右脚拨球练习。 2.(复习)集体无球模仿练习(了解踢球的五个技术环节) 3、(复习)两人合作,一人踩球,一人直线助跑并找准支撑脚的位置练习。 4、两人一组练习脚内侧踢球、脚内侧停球,摆动腿击球的中后部。 5、(练习)两人一组进行5——10米距离的练习。 要求:按动作要领练习 6、游戏:逗猴子 26 教师语言精简,表达准确。 动作要领:直线助跑,支撑脚踏在球侧合适位置,膝关节微屈,脚尖指向出球方向。踢球脚以髋关节为轴由后向前摆动,膝、踝关节外展,脚尖稍翘,脚与地面保持平行,当膝关节摆置接近球体上方时,小腿加速前摆,击球刹那,脚跟前顶,脚型固定,用脚内侧击球的后中部。 3、教师完整示范。 4教师巡视指导。 5、教师讲解示范游戏规则与方法 1、学生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参加。 2、学生积极认真练习、乐于接受教师指导。 3、学生较好理解动作方法要求、认真学练。 4、学生遵守游戏规则练习 1、德性育人:通过课堂常规的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主动维护课堂秩序,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完成各项练习。 2、健康育人: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脚内侧踢球的方法与身体姿势,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协调性完成各项练习。 组织: × × × × × × ×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补偿性体能练习 跳云梯 “8”字跑 3 教师讲解示范练习要求 学生模仿练习 劳动育人:通过师生练习,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有利于开展劳动。 × × × × 〇 〇 〇 〇
结 束 部 分 1、韵律放松; 2、师点评练习情况,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3、师生再见,收还器材。 1、教师讲解示范并领做。 2、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内容。 1、跟随教师做放松拉伸练习。 2、生生之间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评价、小结 审美育人: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达美的能力。 组织: × × × × × × ×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作业 布置 1、复习脚内侧踢球技术、注意动作要领
安全措施 时刻提醒同学们课堂要求,纪律要求,安全第一,预防运动损失。 负荷预计 平均 心率 135次/分
场地 器材 60个球4个云梯 运动 密度 60%
教 学 反 思
《小足球》教学设计
课题 足球脚内侧接球练习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总6课时 第4课时
育 人 目 标 1、 学科认知:使学生基本知道脚内侧踢球的五个技术环节,了解正确的助跑方法和支撑脚站位的方法,建立起动作的概念。 2、德性育人:通过课堂常规的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主动维护课堂秩序,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完成各项练习。 3、审美育人:学生能够大胆展示自己脚内侧踢球的动作,同时能相互点评同伴动作展示,培养学生发现美、表达美的能力。 4、健康育人: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足球脚内侧踢球的持球方法与身体姿势,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协调性。 5、劳动育人:通过课堂中的各种练习,培养学生养成安全运动的意识和习惯,上完足球课,能够主动收还器材。
教材及学情分析 “脚内侧传接球”是人教版(2015年版)《中小学校园足球》(水平三)第七章“足球基本技术”第二节的教学内容。小足球是采用小足球与游戏相结合的形式,在小场地上进行的球类活动,它深受学生喜爱。根据五六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善于模仿、好胜心强、乐于展示自我等身心特点以及自制力较差,注意力易分散,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导和提醒他们学习等因素,因此本次课选择小足球的“脚内侧传接球”为本课的主教材,“脚内侧传接球”的练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开拓学生创新能力。通过课堂中对“脚内侧传接”的学练,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机能水平提高,培养学生对小足球获得的兴趣,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互敬友爱等优秀品质。
预评价 (用描述性的语言对本次教学进行评价)
重难 点 重点:脚内侧踢、停球--准确的脚型及触球的部位、力量。 难点:脚内侧踢、停球技术--协调配合和脚对球的控制掌握能力。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育人点及育人效果预期) 组织形式场地布置
准 备 部 分 1、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引入课题。 1、四路纵队围绕每一横排的标志盘慢跑2圈。 2、四路纵队做侧滑步练习2组。 3、四路纵队做外摆腿练习。 4、四路纵队做内摆腿练习。 8 1、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2、宣布本课目标,提出课堂要求。 1、 教师统一口令。 2、 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 3、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与方法。 精神饱满、认真听讲、积极参与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快速做出正确的动作 。 2、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做模仿练习,充分活动身体关节。 德性育人: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学科认知:学习热身活动的方法。 健康育人:明白热身活动的健身价值,充分活动身体各个关节。
基 本 部 分 1、球性熟悉:揉球练习;踩球练习;左右脚拨球练习。 2、集体无球模仿练习(了解踢球的五个技术环节) 3、两人合作,一人踩球,一人直线助跑并找准支撑脚的位置练习。 4、两人一组练习脚内侧接球,摆动腿击球的中后部。 要求:注意动作要领 游戏:快乐足球(绕、越过障碍后进行传接球接球) 26 教师语言精简,表达准确。 动作要领:支撑脚脚尖上对来球,膝关节徽屈,同侧肩正对来球。接球腿提膝大腿外展,脚尖微翘,脚底基本与地面平行,脚内侧正对来球并前迎,当脚内侧与球接触的一刹那迅速后撤,把球接在脚下。 3、教师完整示范。 4、教师巡视指导。 5、教师讲解示范游戏规则与方法 1、学生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参加。 2、学生积极认真练习、乐于接受教师指导。 3、学生较好理解动作方法要求、认真学练。 4、学生遵守游戏规则练习 1、德性育人:通过课堂常规的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主动维护课堂秩序,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完成各项练习。 2、健康育人: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足球脚内侧踢球的持球方法与身体姿势,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协调性完成各项练习。 组织:
补偿性体能练习 立卧撑 2、收腹跳 5 教师讲解示范练习要求 学生模仿练习 劳动育人:通过师生练习,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有利于开展劳动。 组织: × × × × × × ×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结 束 部 分 1、韵律放松; 2、师点评练习情况,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3、师生再见,收还器材。 3 1、教师讲解示范并领做。 2、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内容。 1、跟随教师做放松拉伸练习。 2、生生之间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评价、小结。 审美育人: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达美的能力。 组织: × × × × × × ×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作业 布置 练习脚内侧接球,注意动作要领
安全措施 时刻提醒同学们课堂要求,纪律要求,安全第一,预防运动损失。 负荷预计 平均 心率 135次/分
场 地 器 材 足球场、标志盘60个、足球60个 运动 密度 60%
教 学 反 思
《小足球》教学设计
课题 移动中脚内侧接球练习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总6课时 第5课时
育 人 目 标 1、 学科认知:使学生基本知道脚内侧踢球的五个技术环节,了解正确的助跑方法和支撑脚站位的方法,建立起动作的概念。 2、德性育人:通过课堂常规的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主动维护课堂秩序,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完成各项练习。 3、审美育人:学生能够大胆展示自己脚内侧踢球的动作,同时能相互点评同伴动作展示,培养学生发现美、表达美的能力。 4、健康育人: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足球脚内侧踢球的持球方法与身体姿势,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协调性。 5、劳动育人:通过课堂中的各种练习,培养学生养成安全运动的意识和习惯,上完足球课,能够主动收还器材。
教材及学情分析 “脚内侧传接球”是人教版(2015年版)《中小学校园足球》(水平三)第七章“足球基本技术”第二节的教学内容。小足球是采用小足球与游戏相结合的形式,在小场地上进行的球类活动,它深受学生喜爱。根据五六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善于模仿、好胜心强、乐于展示自我等身心特点以及自制力较差,注意力易分散,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导和提醒他们学习等因素,因此本次课选择小足球的“脚内侧传接球”为本课的主教材,“脚内侧传接球”的练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开拓学生创新能力。通过课堂中对“脚内侧传接”的学练,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机能水平提高,培养学生对小足球获得的兴趣,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互敬友爱等优秀品质。
预评价 (用描述性的语言对本次教学进行评价)
重难 点 重点:移动中脚内侧传接球--准确的脚型及触球的部位、力量。 难点:移动中脚内侧传接球技术--协调配合和脚对球的控制掌握能力。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育人点及育人效果预期) 组织形式场地布置
准 备 部 分 1、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引入课题。 1、四路纵队围绕每一横排的标志盘慢跑2圈。 2、四路纵队做侧滑步练习2组。 3、四路纵队做外摆腿练习。 4、四路纵队做内摆腿练习。 8 1、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2、宣布本课目标,提出课堂要求。 1、 教师统一口令。 2、 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 3、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与方法。 精神饱满、认真听讲、积极参与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快速做出正确的动作 。 2、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做模仿练习,充分活动身体关节。 德性育人: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学科认知:学习热身活动的方法。 健康育人:明白热身活动的健身价值,充分活动身体各个关节。
基 本 部 分 1、球性熟悉:揉球练习;踩球练习;左右脚拨球练习。 2、集体无球模仿练习(了解踢球的五个技术环节) 3、两人合作,一人踩球,一人直线助跑并找准支撑脚的位置练习。 4、两人一组练习移动中脚内侧传接球练习。 要求:注意动作要领 游戏:快乐足球(绕、越过障碍后进行传接球接球) 26 1、教师语言精简,表达准确。 2、教师完整示范。 3、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讲解示范游戏规则与方法 1、学生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参加。 2、学生积极认真练习、乐于接受教师指导。 3、学生较好理解动作方法要求、认真学练。 4、学生遵守游戏规则练习 1、德性育人:通过课堂常规的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主动维护课堂秩序,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完成各项练习。 2、健康育人: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足球脚内侧踢球的持球方法与身体姿势,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协调性完成各项练习。 组织:
补偿性体能练习 1、立卧撑 2、收腹跳 5 教师讲解示范练习要求 学生模仿练习 劳动育人:通过师生练习,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有利于开展劳动。 组织: × × × × × × ×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结 束 部 分 1、韵律放松; 2、师点评练习情况,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3、师生再见,收还器材。 3 1、教师讲解示范并领做。 2、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内容。 1、跟随教师做放松拉伸练习。 2、生生之间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评价、小结。 审美育人: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达美的能力。 组织: × × × × × × ×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作 业 布 置 练习脚内侧接球,注意动作要领
安全措施 时刻提醒同学们课堂要求,纪律要求,安全第一,预防运动损失。 负荷预计 平均 心率 135次/分
场 地 器 材 足球场、标志盘60个、足球60个 运动 密度 60%
教 学 反 思
《小足球》教学设计
课题 前后移动中脚内侧传接球考核 授课时间
课型 考核课 总6课时 第6课时
育 人 目 标 1、学科认知:使学生基本知道脚内侧踢球的五个技术环节,了解正确的助跑方法和支撑脚站位的方法,建立起动作的概念。 2、德性育人:通过课堂常规的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主动维护课堂秩序,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完成各项练习。 3、审美育人:学生能够大胆展示自己脚内侧踢球的动作,同时能相互点评同伴动作展示,培养学生发现美、表达美的能力。 4、健康育人: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足球脚内侧踢球的持球方法与身体姿势,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协调性。 5、劳动育人:通过课堂中的各种练习,培养学生养成安全运动的意识和习惯,上完足球课,能够主动收还器材。
教材及学情分析 “脚内侧传接球”是人教版(2015年版)《中小学校园足球》(水平三)第七章“足球基本技术”第二节的教学内容。小足球是采用小足球与游戏相结合的形式,在小场地上进行的球类活动,它深受学生喜爱。根据五六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善于模仿、好胜心强、乐于展示自我等身心特点以及自制力较差,注意力易分散,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导和提醒他们学习等因素,因此本次课选择小足球的“脚内侧传接球”为本课的主教材,“脚内侧传接球”的练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开拓学生创新能力。通过课堂中对“脚内侧传接”的学练,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机能水平提高,培养学生对小足球获得的兴趣,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互敬友爱等优秀品质。
预评价 (用描述性的语言对本次教学进行评价)
重难 点 重点:前后移动中脚内侧传接球--准确的脚型及触球的部位、力量。 难点:前后移动中脚内侧传接球技术--协调配合和脚对球的控制掌握能力。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育人点及育人效果预期) 组织形式场地布置
准 备 部 分 1、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引入课题。 1、四路纵队围绕每一横排的标志盘慢跑2圈。 2、四路纵队做侧滑步练习2组。 3、四路纵队做外摆腿练习。 4、四路纵队做内摆腿练习。 8 1、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2、宣布本课目标,提出课堂要求。 1、 教师统一口令。 2、 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 3、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与方法 精神饱满、认真听讲、积极参与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快速做出正确的动作 。 2、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做模仿练习,充分活动身体关节。 德性育人: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学科认知:学习热身活动的方法。 健康育人:明白热身活动的健身价值,充分活动身体各个关节。
基 本 部 分 考核:前后移动中脚内侧传接球考核 2、游戏:逗猴子(教师考核时其他学生做游戏) 27 1、教师语言精简,表达准确。 2、注意动作要领 3、教师完整示范。 4、教师考核。 5、教师讲解示范游戏规则与方法 1、学生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参加。 2、学生积极认真练习、乐于接受教师指导。 3、学生较好理解动作方法要求、认真对待考核。 4、学生遵守游戏规则练习 1、德性育人:通过课堂常规的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主动维护课堂秩序,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完成各项练习。 2、健康育人: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脚内侧传接球的方法与身体姿势,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协调性完成各项练习。 组织:
补偿性体能练习 跳云梯 2 教师讲解示范练习要求 学生模仿练习 劳动育人:通过师生练习,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有利于开展劳动。 × × × × 〇 〇 〇 〇
结 束 部 分 1、韵律放松; 2、师点评练习情况,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3、师生再见,收还器材。 3 1、教师讲解示范并领做。 2、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内容。 1、跟随教师做放松拉伸练习。 2、生生之间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评价、小结 审美育人: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达美的能力。 组织: × × × × × × ×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作业 布置 1、复习脚内侧传接球的技术、注意动作要领
安全措施 时刻提醒同学们课堂要求,纪律要求,安全第一,预防运动损失。 负荷预计 平均 心率 120次/分
场 地 器 材 10个球4个云梯 运动 密度 50%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