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1
2
3
4
齐
5
6
7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嬴政
易县易州九年一贯制学校
张 华
学习目标
1、知道秦朝统一中国;
2、了解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
3、了解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目
录
1
2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秦灭六国
3
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统一六国的原因有哪些?(优势和条件)
一 秦灭六国
材料一:“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 《孟子·离娄》
材料二:“秦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课本44页相关史事
①人民渴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②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③秦王嬴政善于用人,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
策略:远交近攻
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好事还是坏事?有什么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提示: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局面,
建立了......的国家)
症状一:秦王某日在大殿观察大秦的地图和周的地图,内心郁闷:“哼!周如此小邦,竟能与寡人一般称‘王’。”
症状二:秦王日夜操劳国事,每天要看重达一百多斤的竹简奏章,他不断唉声叹气:“唉!统一之后真是辛苦,寡人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心好累。”
症状三:丞相王绾建议,要在离咱们的京城都很远的地方封几个王,李斯却说周亡皆因诸侯祸起。秦王想:“真纠结啊,到底该这么办?”
称号不尊贵
国事繁重
地方上如何管理
秦王的心事
嬴政的心事
称号不尊贵
地方管理
药方
国事繁重
确立皇帝制
中央设立三公
推行郡县制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郡(守)
县(令或长)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君 主 专 制 中 央 集 权
监察
行政
军事
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故事:战国时,有个秦国人去燕国旅游。她去时坐着马车,但是道路却宽窄不一,有些地方路很宽阔,有些地方路很窄,甚至路上还设路障,差点过不去。走到中途迷路了,找个人来问路,对方说的话听不懂,把字写在纸上,却根本不认识。终于到了燕国,她想给朋友定做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长裙,于是找了一家裁缝铺,拿出准备好的尺寸,让老板按尺寸做,取货时却发现:长裙竟然变成了短裙!付款时裁缝又拒收她的圆形货币而要她付刀币。返回秦国时又遇到匈奴侵犯,烧杀抢掠,十室九空,历尽艰辛才回到家中。
这个秦国人遇到了那些问题?
道路宽窄不一
语言、文字不通
度量尺寸不一样
使用的货币不同
匈奴入侵
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巩固统一呢?
道路宽窄不一
语言、文字不同
度量单位不一样
使用的货币不同
匈奴入侵
文字、货币、度量单位等的不同不仅给百姓生活带来各种不便,还必然会给赋税的征收和贸易交换以及文化交流带来不便,不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文化1:统一文字——小篆
后来,流行隶书
文化
1、统一货币:秦圆形方孔“半两”铜钱
燕齐 刀币
楚 蚁鼻钱
赵魏韩 布币
经济
度:长度单位
量:容积单位
衡:重量单位
2:统一度量衡
经济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军事:
秦长城起止点分别在哪里?
辽东
临洮
匈 奴
交通
陆路:车同轨,车轨宽6尺
陆路:修驰道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
修灵渠
作用:
沟通长江珠江水系
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等有什么作用呢?
小组讨论:
秦朝实行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进步作用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秦的疆域
长城一带
南海
陇西
东海
秦灭六国
秦
嬴政前221年
政治: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郡县制
文化:统一文字
经济: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军事:北击匈奴
修筑长城
交通:车同轨,开灵渠
建立
巩固
1、毛泽东曾说过:“百代都行秦政制”这里的“秦政制”主要指的是什么( ) A 郡县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封建等级制
2、秦统一最重要的意义是( )
A.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B.彻底摧毁了奴隶主贵族统治
C.中国从此开始以统一为发展主流
D.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和发展生产
3.电影《英雄》中,无名(刺客)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通)。秦王说:统一以后要将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通令全国使用的标准字体是( )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宋体
试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填写下表的空白处。
项目 周朝 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王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
统治地方的方式 建立郡县制
皇帝
至高无上的权威,
总揽全国的一切军
政大权
分封制
材料题:
材料一: 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
(1)这材料反映了秦统一中国后的哪些问题?
(2)为解决以上问题,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