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含答案)-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含答案)-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10 06:1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0题)
1、“复兴号”动车组从硬件到软件,特别是关键技术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复兴号”按照时速350公里运营,可将京沪间的运营时间缩短至4个半小时左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正式运营前,“复兴号”进行了60万公里运行考核。“时速350公里”用来描述列车(  )
A. 速度变化的多少 B. 速度变化的快慢
C. 位置变化的多少 D. 位置变化的快慢
2、2017年布达佩斯世锦赛,孙杨摘得400 m自由泳金牌,同时达成了400 m自由泳世锦赛三连冠。孙杨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比赛中(  )
A. 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B. 触壁时的瞬时速度大
C. 平均速率大 D. 任何时刻的速度都大
3、如图所示,某限速120 km/h的高速公路上设置了区间测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区间测速测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B. 区间测速测的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C. “前方区间测速长度20 km”指的是位移大小
D. 小汽车通过该路段的时间不得小于10 min
4、下列速度不属于瞬时速度的是(  )
A. 火车以76 km/h的速度经过“深圳到惠州”这一路段
B. 步枪的出膛速度为800 m/s
C. 城市繁华路口速度路标上标有“15 km/h 注意车速”字样
D. 足球以12 m/s的速度射入球门
5、汽车从立交桥上向下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内通过2 m、第2 s内通过4 m、第3 s内通过6 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2 s内的平均速度是4 m/s
B. 第2 s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
C. 后2 s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
D. 后2 s内的平均速度是4 m/s
6、如图所示,“五米三向折返跑”是一项测试人体身体素质的运动。测试时,受试者听到口令起跑,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从起点A全力跑向5 m处的B点,用手触摸折返线后原路返回A点,然后依次到C点、D点最终返回A点,所用时间即为“五米三向折返跑”的成绩。现测得某受试者成绩为7.50 s,则该受试者在测试的全程中平均速率、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 2 m/s;0 B. 4 m/s;0 C. 2 m/s;4 m/s D. 4 m/s;4 m/s
7、在专项体育项目中,跳高、跳远等是以爆发力为主导能力的项目,因此爆发力的训练尤为重要。弹力带训练作为一种特殊的阻力训练,能有效增加肌肉力量。弹力带一端固定,另一端套在运动员腰部,运动员从弹力带原长O处出发沿直线远离O,位移x与运动速度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运动员从O点运动到x0的时间为(  )
A. x0v0 B. C. D.
8、甲、乙、丙三人进行百米赛跑,当裁判员发令枪打响时,甲、乙两人立即启动,丙自诩实力超群而故意滞后启动,比赛结果让丙懊恼不已,具体如下:甲第一、丙第二、乙第三。若甲、乙、丙三人的运动均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则能够大致反映他们三人运动情况的位移—时间图像是(  )
A. B.
C. D.
9、图甲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乙、丙图是P点附近图像的放大图,丙图所取时间更短,根据图中数据可以求出P点的瞬时速度。下面四个选项最接近P点瞬时速度真实值的是(  )
A. 1.25 m/s B. 2 m/s C. 2.2 m/s D. 2.21 m/s
10、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斜面顶端A以一定初速度滑到斜面底端C点。已知AB= AC,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的平均速度为v,从B点运动到C点的平均速度为2v,则物体从A点运动到C点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v B. v C. v D. 2v
二、多选题(共4题;共0分)
11、大雾天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平常要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保证雾天行车安全很重要。在雾天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两车同时开始运动,它们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 t=0时刻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C. 当甲、乙两车第二次相遇时,两车的速度大小相等
D. 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12、关于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1中,电动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大小
B. 图2中,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大小为500 m/s,指的是瞬时速度大小
C. 图3中,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 s,则他冲刺时的速度大小一定为10 m/s
D. 图4中,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大小
13、(多选)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则如图所示的运动图象中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 B.
C. D.
14、(多选)下列速度中是瞬时速度的有(  )
A. 乒乓球从桌上弹起的速度为15 m/s
B. 短跑运动员的冲线速度为10 m/s
C. 火车以42 km/h的速度穿过一条隧道
D. 子弹以600 m/s的速度射中目标
三、填空题(共2题;共0分)
15、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像,比较前5 s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比较前10 s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
16、在上海的高架道路上,一般限速80 km/h,为监控车辆是否超速,设置了一些“电子警察”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路面下相隔距离L埋设两个传感器线圈A和B,当有车辆经过线圈正上方时,传感器能向数据采集器发出一个电信号;若有一辆汽车(在本题中可看作质点)匀速经过该路段,两传感器先后向数据采集器发送信号,时间间隔为Δt,经微型计算机处理后得出该车的速度,若超速,则计算机将指令架设在路面上方的照相机C对汽车拍照,留下证据。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试写出微型计算机计算汽车速度的表达式v=     ;
(2)若L=5 m,Δt=0.3 s,则照相机将    工作(选填“会”或“不会”)。
四、实验题(共1题;共0分)
17、某同学利用电火花计时器探究变速直线运动时获得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1)电火花计时器电源电压为________V,纸带上打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2)C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五、解答题(共2题;共0分)
18、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5 s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10 s司机第二次鸣笛,3 s后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帮助司机计算一下客车的速度大小,看客车是否超速行驶,以便提醒司机安全行驶。已知此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10 km/h,声音在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19、一位同学在火车上根据车轮通过两段钢轨交接处时发出的响声来估测火车的速度,他从车轮的某一次响声开始计时,并同时数“1”,当他数到“21”时,停止计时,表上的时间显示为15 s,已知每根钢轨长度为12.5 m。根据这些数据,你能估算出火车在这段时间的速度吗 试一试。
试卷答案
1.【答案】D
【解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描述的是位置变化的快慢,D项正确。
2.【答案】C
【解析】孙杨在400米自由泳比赛中取得冠军,说明他游完400米的路程用时最短,所以他的平均速率最大,但并不表明他在某时刻的速度就一定大,C项正确。
3.【答案】D
【解析】区间测速测量的为某一过程的速度,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为平均速率,故A、B错误;“前方区间测速长度20 km”指的是路程大小,故C错误;小汽车通过该路段的时间不得小于t= h= h=10 min,故D正确。
4.【答案】A
【解析】与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对应的速度为平均速度,与某时刻或某一位置对应的是瞬时速度,由此可判断A中描述的是平均速率,B、C、D中描述的是瞬时速度。
5.【答案】A
【解析】第2 s内的平均速度v=4 m/s,选项A正确,B错误;后2 s内的平均速度v2= =5 m/s,选项C、D错误。
6.【答案】B
【解析】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所以受试者的路程为s=5×2×3 m=30 m,其平均速率为v= m/s=4 m/s,在此过程中,由于位移x=0,则平均速度为零。
7.【答案】B
【解析】根据v= ,有t=x ,则图像所对应的面积表示时间,有t= ,故选B。
8.【答案】C
【解析】纵轴截距表示初始位置,B、D图像表示丙在起点前面启动,B、D错误;横轴截距表示启动时刻,A图像表示乙第一名,A错误,C正确。
9.【答案】D
【解析】根据公式v= ,时间Δt取值越短,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故用图丙的值计算更接近真实值,则v= m/s=2.21 m/s,故选D。
10.【答案】C
【解析】本题通过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过程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设斜面的总长度为s,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 = ,物体从A点到B点所用的时间t1= ,从B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t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 = v,C项正确。
11.【答案】BD
【解析】甲、乙两车的位移一直为正,并且在增大,所以二者一直朝着正方向运动,做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图像的斜率表示车运动的速度,0时刻甲图像斜率大于乙图像斜率,即此刻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选项B正确;两车在第二次相遇时,斜率不同,所以两车的运动速度不同,选项C错误;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两车发生的位移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公式 可得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选项D正确。
12.【答案】BD
【解析】电动车限速限制的是瞬时速度大小,A项错误;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大小与枪口这一位置对应,因此为瞬时速度大小,B项正确;根据运动员的百米跑成绩是10 s可知,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 m/s,但其冲刺速度不一定为10 m/s,C项错误;列车的最高时速指的是在安全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瞬时速度大小,D项正确。
13.【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其速度-时间图象是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A、C项正确。
14.【答案】ABD
【解析】依据瞬时速度的概念可知:A、B为经某一位置的状况,D为在某一时刻的状况,C为物体通过某一段位移的状况,故A、B、D项中的为瞬时速度。
15.【答案】x甲>x乙>x丙;
【解析】x-t图像中,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等于对应图像末位置和初位置的坐标之差,由题图可知,前5 s内的位移x甲>x乙>x丙,则平均速度 ;前10 s内的位移x甲=x乙=x丙,则平均速度 。
16.【答案】(1) ;(2)不会
【解析】(1)微型计算机计算汽车速度时是用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所以汽车速度的表达式v= ;
(2)根据v= 得:v= m/s= m/s<80 km/h,不超速,故照相机不会工作。
17.【答案】(1)220 0.1 s (2)0.100(0.090~0.110均正确)
【解析】(1)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打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5×0.02 s=0.1 s。(2)根据纸带可得,C点对应的速度大小v= ×10-2 m/s=0.100 m/s。
18.【答案】87.4 km/h;客车未超速
【解析】设客车的速度为v1,声音的速度为v2,第一次鸣笛时客车离隧道口的距离为L1,第二次鸣笛时客车离隧道口的距离为L2,
在第一次鸣笛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有
v2t1=2L1-v1t1
在第二次鸣笛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有
v2t3=2L2-v1t3
又因为L2=L1-v1(t1+t2)
联立可得:v1= =24.29 m/s=87.4 km/h<110 km/h
故客车未超速。
19.【答案】16.7 m/s
【解析】从第1次响声开始计时,第2次响声表明火车通过了1根钢轨,如此类推,第21次响声表明火车通过了20根钢轨,所以位移x=20×12.5 m=250 m,速度v= = m/s=16.7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