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昆明的雨
汪曾祺
学习任务
1、了解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些主要事物。
2、从文章语言中体会汪曾祺对昆明雨季特殊的情感。
任务一
围绕“昆明的雨”,作者主要回忆了哪些事物?(根据图片,在课文找到相关句子读一读)
仙人掌
牛肝菌
青头菌
鸡枞
干巴菌
鸡油菌
杨梅
缅桂花
木香花
任务二
品读,从文章语言中体会汪曾祺对昆明雨季特殊的情感
【品读1:昆明雨季的菌子 】
最多,最便宜:
牛肝菌
炒熟了颜色不变:
青头菌
味道最好:
鸡枞
中吃不中看:
干巴菌
中看不中吃:
鸡油菌
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
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
这种东西也能吃?!
可是下点功夫······和青辣椒同炒,
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
这东西这么好吃?!
如果在这两句话前各添一个感叹词表达作者惊叹的情感,你会加什么?
(咦)这种东西也能吃?!
(哇/啊)这东西这么好吃?!
“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 ——汪曾祺
【 品读2:昆明雨季的果子】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板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
“卖杨梅——”
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
1、 作者笔下的杨梅个头大味道甜,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
2、 有一个细节——卖杨梅的女孩不时吆喝一声。请大家也来吆喝一番,想一想,这句吆喝为什么不能少?
富有生活气息、女孩坐在人家阶石一角不时吆喝,很形象,有画面感。
【品读3:昆明雨季的花】
······因为它很香,香得像兰花。······昆明的缅桂是大 树!······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她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1、缅桂花的特点是什么?
(香,高大,浓密,绿)
2、为什么我的心会软软的
(房东的好客,热情感动了我)
汪曾祺的散文
总有一种
“凡人小事”之美
对昆明的雨,对昆明的爱
存在于一草一木
他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捕捉到了自然,家常与情真
课文小结
我们想念昆明的雨
我们想念倒挂着能开花的仙人掌
我们想念味道鲜美种类繁多的菌子
我们想念那空气中娇娇的吆喝声
我们想念带着雨珠暖暖的缅桂花
我们想念淡而有味的文字
我们想念······
朗读小诗
课外读物
学完这篇美文,同学们要学会:
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
从平凡事物中
感受生活的种种快乐以及诗意。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