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一年级音乐上册-1.5 大鼓和小鼓 教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音乐上册-1.5 大鼓和小鼓 教案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0-10 15:1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音乐 年级/册 一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一年级上册 第五课 《大鼓和小鼓》
难点名称 分辨大鼓和小鼓的音色;能用唱、拍、跳的不同形式表现歌曲中的强弱。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在歌曲中表现强弱要先启发学生了解强弱在歌曲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听、唱的方法体验感受强弱带给歌曲的效果,再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以游戏的方式作为师生互动、课堂巩固的载体,对学生而言难度逐步增加。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本节课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聆听,认真观察,准确演唱,表现强弱,自由创编,形式多样,环环相扣,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教学方法 通过听、看直观的分辨大鼓和小鼓的区别。 利用唱、拍、跳等方法让学生感知在音乐中声音的强弱的表现。 在游戏中学生自主的表现自己,对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有进一步的体会和表现。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猜谜语导入 圆圆一只大木桶,上下是皮肚里空, 娃娃见了爱打它,一打就说咚咚咚。 (鼓) 学生自由展开想象,答出正确答案,引出课题。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2.听辨大鼓、小鼓,老师带来了大鼓和小鼓和大家交朋友,请同学们安静的、仔细的聆听,哪一个是大鼓,哪一个是小鼓。 教师明确:演示两遍大鼓和小鼓的声音;要求带着思考安静下来仔细听辨。 指名学生答出:第一个是大鼓,第二个是小鼓。 出示大鼓、小鼓图片。 大鼓的声音强而厚实,肚子也更大;小鼓声音弱而轻巧,肚子也小一些。同学们的小耳朵真灵敏。我们看看他们分别在歌曲里是怎么表现的吧! 3.歌曲学习,⑴初听歌曲⑵学唱歌曲⑶分组练习⑷全班完整演唱 我们已经通过分组唱,全班完整演唱掌握了这首歌曲。接下来老师带着大鼓和小鼓来跟你们做游戏啦!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4.大鼓小鼓唱,听到大鼓唱歌时像大鼓的声音一样强而厚实;听到小鼓唱歌时像小鼓的声音一样弱而轻巧。其他部分大家一起唱。第一遍老师要看看谁学的最像,第二遍请男生模仿大鼓,女生模仿小鼓, 提示:模仿大鼓唱时不要喊唱。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性评价。 刚才通过两个小朋友的评价老师也发现,同学们都能听懂要求,知道自己模仿的是谁,但是有几个小朋友学的太投入了,忘记了不要喊唱。下面这个小游戏相信大家能按要求,听指挥发挥自己。 5.为歌曲加入动作,同学们围成圆圈,大鼓唱时双脚向前跳两下,小鼓唱时原地不动双手拍三下,大鼓和小鼓没唱时,左脚右脚分别向前走一步,老师在大鼓小鼓说话时敲鼓互动。小口诀:左脚右脚,跳跳,左脚右脚,拍拍手,左脚右脚左脚右脚,跳跳,拍拍手。学会后也可以跟声势改成自己喜欢的动作。 提示:全班参与的活动,因此要注意安全。在改编动作时注意根据大鼓和小鼓说话的特点。 老师发现同学们都表现的不错,部分同学还能根据大鼓和小鼓说话的特点改成自己的动作,看来你们已经跟大鼓和小鼓成为了好朋友。
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的表演能力、音高节奏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音乐强弱的表现也做得十分恰当。请大家不要忘记了大鼓和小鼓,还有他们和我们一起表演的歌曲,下节课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