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单元
第2章了解生物圈 章检测题 基础达标
一、单选题
1.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
2.在“探究××因素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中适合设置对照的组合是( )
A.有氧和无光 B.室温和低温 C.低温和潮湿 D.强光和无氧
3.下列行为或现象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的是( )。
A.燕子育雏 B.子女与父母不同
C.种子萌发长成幼苗 D.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
4.“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园,那就是生物圈。”这句话中,“我们”指的是( )
A.所有生物 B.人类 C.植物 D.植物和动物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B.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指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C.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因此它不会遭到破坏
D.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6.研究发现某工业区附近海域的海蛇蛇皮中砷含量增高,这一结果说明( )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7.广西柳州北部生态新区的农作物区里有水稻、稻螟虫、青蛙、蛇。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为( )
A.水稻→稻螟虫→青蛙→蛇 B.水稻→稻螟虫→青蛙→蛇
C.稻螟虫→水稻→青娃→蛇 D. 水稻→青蛙→稻螟虫→蛇
8.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组成应包括( )
A.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生物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非生物成分
9.枯叶蝶形态和颜色与周围落叶非常相似,这属于(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D.环境制约生物
10.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D.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11.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淡水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12.牵牛花开花时间大多是在凌晨4、5点钟左右,早晨8点左右便开始闭花。由此可以判断影响牵牛花开花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水 B.阳光 C.温度 D.空气
13.下列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个湖泊 B.—片草原
C.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的动物 D.—个池塘
14.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不必测量下列哪个环境湿度 ( )
A.灌木丛 B.草地 C.水洼 D.裸地
1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句话表明( )
A.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
B.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
C.生物体能够繁殖自己的后代
D.生物体能够适应环境
16.“蝗螂捕蝉,黄雀在后”;“仙人掌的叶退化为刺”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分别是( )
①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②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③ 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④ 生物能适应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7.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时,往往得到网状的复杂结构——食物网,这是由于( )
A.生产者的数量最多 B.消费者不只以一种食物为食
C.生态系统的物质要大量流失 D.消费者的数量太多
18.生物圈的真正含义是指( )
A.地球上全部生物的总和 B.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C.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D.地球上全部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
19.下列微生物中,不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 )
A.枯草杆菌 B.蘑菇 C.乳酸菌 D.蓝藻
20.蘑菇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A.消费者 B.分解者 C.生产者 D.制造者
二、填空题
21.分析下列有关生物的文字资料:
①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0.7 °C时才会出汗。
②荒漠中的植物一一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③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④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
1.骆驼排尿少,出汗少,这样可以减少体内的____________消耗。另外骆驼一次能喝大量的水,并且能将大量能量储存在驼峰里面,这是对__________环境的适应。
2.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这样可以更多地吸收水分;它的地上部分植株矮小,这样可以减少__________的散失。
3.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具有保暖作用,这是对______________环境的适应。
4.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可以使土壤疏松。此外蚯蚓吞食土壤中的腐殖质,排出的粪便可以增加土壤的__________,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22.资料分析。
199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中学生在河流和沼泽中发现三条腿的青蛙,引起科学家的注意。后来经过调查,在美国南部、东部、中西部和加拿大都发现了畸形蛙,蛙的畸形个体达10%左右。为探究其原因,研究人员把出现畸形蛙的地区的水取来,用非洲爪蟾做实验,结果爪蟾在发育过程中也发生畸形。
(1)从上述整合中推测,造成上述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的原因可能是 ,因此,两栖动物生活环境中有一个重要的非生物因素是 。
(2)上述整合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环境会 生物。
(3)这个整合给我们的启示是 。
23.请仔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新华社消息 我国自行建立的第一个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有人综合密闭实验系统——“月宫一号” 完成实验任务,三位实验人员经过105天的科学实验于2014年5月20日成功出舱。“月宫一号”由1个综合舱和2个植物舱组成,总面积160平方米,总体积500立方米。“月宫一号”是能与地球媲美的“微型生物圈”,可实现航天员在远离地球的太空长期生活的目标。
(1)“月宫一号”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 成分组成的。在生物成分中,绿色植物属于 者。
(2)生态系统都具有 的能力,这种调节能力与生态系统成分的复杂程度有关系。“月宫一号”总体积500立方米,实验人员仅生活了105天,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成分相对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较 。同时,“月宫一号”实验还说明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都是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目的是充分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体现了阳光对生物的影响。
2.答案:B
解析: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选项中的室温和低温适合设置对照来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3.答案:D
解析:“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是生物(葵花)能对外界的刺激(太阳)作出反应(向太阳)。燕子育雏说明生物能够繁殖,不符合题意;子女与父母不同说明生物都能遗传变异,不符合题意;种子萌发长成幼苗说明生物能够生长,不符合题意;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符合题意。
4.答案:A
解析: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可见A是正确的。
5.答案:A
解析: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指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B项漏掉了生物因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遭到破坏。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6.答案:B
解析:人类活动污染了环境。环境中的砷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工业区附近海域的海蛇蛇皮中砷含量增高,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7.答案:B
解析: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 者。稻田里稻螟虫吃水稻,青蛙捕食稻螟虫,蛇捕食背蛙。因此 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为:水稻→稻螟虫→青蛛→蛇。
8.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9.答案:B
解析:枯叶蝶的形态极像枯叶,与周围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有利于保护自己,是对环境的适应。
10.答案:C
解析: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雨露滋润禾苗壮”说的是水分充足则禾苗生长茂盛,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钻洞,可以使土壤疏松,属于生物影响环境;企鹅 生活在南极,皮下脂肪很厚,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B
解析:凌晨和早晨主要的差别是光照强度的不同,因此,牵牛花开花时间大多是凌晨4、5点钟左右,早晨8点钟左右便开始闭花,由此可判断影响牵牛花开花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阳光。
13.答案:C
解析:—个湖泊、一片草原、一个池塘既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都属于生态系统;一片草原上的所有动物,只有一部分生物成分, 缺少环境成分,不属于生态系统。
14.答案:C
解析: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裸地、草地和灌木丛,只有植物能增加空气的湿度,符合探究目的,而水洼边的空气湿度受水的影响更大,不能体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15.答案:C
解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16.答案:D
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仙人掌的叶退化为刺”以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的环境,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
17.答案:B
解析:一种生物可以被多种生物吃掉,一种生物也可以以几种生物为食,食物链之间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18.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圈的含义,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圈的概念含义、范围方面来切入.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9.答案:D
解析:蓝藻属于藻类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0.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蘑菇属于真菌,营腐生生活,应属于分解者.
故选:B
21.答案:1.水分;干旱缺水;2.水分;3.寒冷;4.肥力
解析:1.骆驼生活在沙漠中,沙漠干旱缺水,骆驼很少出汗、排尿量也很少,这样可以减少骆驼体内水分的散失;骆驼一次能喝大量的水,并且能将大量能量储存在驼峰里面,是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
2.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荒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荒漠中生活的骆驼 刺,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是因为荒漠干旱缺水,长长的根可以吸收到荒漠深处的水分,植株矮小,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荒漠环境。
3.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0 毫米,脂肪具有保暖的功能,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正常地生长,胸部皮下的脂肪可以保护 胸内的器官心脏避免冻伤。
4.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可以使土壤疏松, 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生长;生活着的蚯蚓吞食大量的有机物和土壤,把粪便和其他代谢产物排泄到土壤中,从而增加了土壤的肥力。
22.答案:(1)环境污染 水 (2)影响 (3)要保护环境
解析:
23.答案:(1)非生物 生产 (2)自动调节 弱
解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即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成分包括空气、阳光、水分、土壤、温度等。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月宫一号”总体积500立方米,实验人员仅生活了105天,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成分相对单一,自动调节能力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