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必修1 第2章 运动的描述 练习题(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 必修1 第2章 运动的描述 练习题(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10 16:3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鲁科版必修 1第2章运动的描述练习题
一、单选题
关于质点、参考系、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一天早晨上学,甲、乙两同学同时到达学校门口,甲对乙说:“你到的好早啊”,甲说的“好早”指的是时刻;
B. 飞行员在高空飞行时,伸手抓住一个小东西,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而自己没受伤,其原因是以人为参考系子弹是静止的
C.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发旋转球是比赛中必要的技术,在研究发旋转球的方法时,乒乓球不能看作质点;
D.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坐标系上的点对应位移;
某人带家人早上9:00开车从沙坪坝出发去北碚缙云山度假,行驶42km后在9:50到达缙云山某宾馆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研究汽车经过收费站的时间时可以将车视为质点
B. 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坐在车上的小朋友却感觉旁边的车没动,它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的
C. 这里的9:00和9:50指的是时刻,之间的间隔是时间,但因为时间不可以倒流,所以时间是矢量
D. 根据题中数据可以求出某人开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该火箭携带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其任务是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下列关于“天问一号”探测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7月23日12时41分”是时间
B. 研究“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表面运动的姿态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C. “天问一号”探测器刚刚升空时速度很小,加速度却很大
D. “天问一号”探测器静止在火星表面时,其相对于地球也是静止的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 位移 B. 速度 C. 时间 D. 加速度
小向早上8:00开车从巴东出发去神农架去度假,行驶92km后在9:50到达神农架某宾馆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研究汽车经过收费站的时间时可以将车视为质点;
B. 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坐在小向车上的小朋友却感觉旁边的车没动,它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的;
C. 这里的8:00和9:50指的是时刻,之间的间隔是时间,但因为时间不可以倒流,所以时间是矢量;
D. 根据题中数据可以求出小张开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
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从南海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此次护航总航程海里。若所有船只运动速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
B. 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
C. 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
D. 根据题中数据可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为了参观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小强在参观完上海会址后将乘车前往嘉兴南湖瞻仰红船。他从百度地图上发现如果从上午9:05出发,将经历2小时左右到达南湖,全程近100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9:05”是时间间隔
B. 100公里是位移
C. 在路途中研究小强自驾汽车的轨迹时可以将汽车看成质点
D. 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肯定大于
关于速度和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B. 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 瞬时速度,其大小等于瞬时速率,其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D. 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且其与位移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关于质点位移、路程、速度、速率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两物体瞬时速率相等,瞬时速度也一定相同
B. 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
C. 当加速度逐渐减小时,速度大小也一定逐渐变小
D. 平均速率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已知物体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一定增加
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D. 物体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初速度为,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则在此过程中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 速度逐渐增加,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不再继续增大
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不再继续减小
二、多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B. 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
C. 用GPS定位系统确定在南极冰川考察的某科考队员的位置时,该队员可看做质点
D. 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速度可能不同,但运动轨迹不变
关于标量和矢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B. 加速度是矢量,速度变化量是标量
C. 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D.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也不一定是矢量
如图所示,将弹性小球以的速度从距地面处的A点竖直向下抛出,小球落地后竖直反弹经过距地面高的B点时,向上的速度为,小球从A点到B点共用时,则此过程中
A. 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
B. 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
C. 小球平均速度的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
D. 小球平均加速度的大小约为,方向竖直向上
三、填空题
夜晚,我们遥望行空,见一轮明月静止在夜空,但一阵风吹来,却见月亮在云中穿梭。以上两种现象是因为我们选择了不同的参考系的缘故,前者是以 为参考系,后者是以 为参考系。
物体沿直线运动,先由A点出发,到达B点,然后返回.运动至C点,如图所示.则物体整个过程的初、末位置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整个过程的路程为______,位移大小为______,方向______.
一个同学沿着的操场跑一圈又回到出发点,他运动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m,路程为________m。
一个同学沿着的操场跑一圈又回到出发点,他的位移为______,路程为________.
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最初一秒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最初3秒内的平均速度小了,则最初3秒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
篮球以的速度竖直向下碰地面,然后以速度竖直向上反弹,碰地的时间为秒,则篮球在这秒内的速度变化大小_____,方向为________填“竖直向下”或“竖直向上”。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四、简答题
有两个跑步者A和B,他们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当跑步者A位于处时,跑步者B在哪里?
在何时,A和B处于相同的位置?
当时,跑步者A和B谁在前?
在时,哪一位跑步者领先?
和B相遇时,运动位移相同吗?分别是多少?
经过查询,下面两表为Z98次列车的相关数据介绍,请读表后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
车次 Z98 运行时间 21小时24分钟
发车时间 到站时间
类型 暂无数据 全程 2294千米
备注 无
表二
站次 车站 日期 到站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
1 广州东 当天 始发站 0千米
2 长沙 第2天 707千米
3 武昌 第2天 1069千米
4 郑州 第2天 1605千米
5 北京西 第2天 终点站 2294千米
表一中哪项数据表示的是时间?
表二中数据显示,列车在中途停站的时间共有多少?
表二中的里程数据所表示的是位移还是路程?
一人从甲地向东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以的速度用10min行至乙地,然后又以的速度用10min向北到达丙地,此人从甲地到丙地,此人从甲地到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率是多少?平均速度又是多少?
五、计算题
如图,为一升降机向上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象。
描述升降机在内的运动情况;
求升降机在内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的大小。
六、综合题
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时,汽车在十字路口中心的左侧处;过了,汽车正好到达十字路口的中心;再过,汽车行驶到了十字路口中心右侧处。如果把这条马路抽象为一条坐标轴x,十字路口中心定为坐标轴的原点,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
试将汽车在这三个观测时刻的位置的坐标填入表格内。
观测时刻 时 过 再过
位置坐标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求前内、后内汽车的位移分别是多少?这内的位移又是多少?
如图所示,某同学沿平直路面由A点出发前进了100m到达斜坡底端的B点,又沿倾角为的斜面前进了100m到达C点。
求此同学的位移和路程;
如果该同学沿不同路径行进,由A点到达C点,他的位移和路程将如何变化?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A.一天早晨上学,甲、乙两同学同时到达学校门口,甲对乙说:“你到的好早啊”,甲说的“你到的好早啊”指的是时刻,故A正确;
B.飞行员在高空飞行时,伸手抓住一个小东西,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而自己没受伤,其原因是以人为参考系子弹是静止的,速度一致,所以没有受伤,故B正确;
C.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发旋转球是比赛中必要的技术,在研究发旋转球的方法时,乒乓球的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故 C正确;
D.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坐标系上的点对应位置,故错误。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D。
2.【答案】B
【解析】A.在研究汽车经过收费站的时间时,汽车的长度不能忽略,故不可以将车视为质点,故A错误;
B.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坐在车上的小朋友却感觉旁边的车没动,说明两辆车相对静止,故它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的,故B正确;
C.这里的9:00和9:50指的是时刻,之间的间隔是时间,时间标量,故C错误;
D.根据题中数据可以求出某人开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率,但不可以求解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C
【解析】A.“7月23日12时41分”指的是一瞬间即时刻,故B错误;
B.研究“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表面运动的姿态时,探测器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不可以将探测器看成质点,故B错误;
C.“天问一号”探测器刚刚升空时速度很小,加速度却很大,故C正确;
D.“天问一号”探测器静止在火星表面时,其相对于地球不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C
【解析】位移、加速度和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都是矢量,计算遵循矢量计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计算遵循代数计算法则。故C正确。
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且计算遵循代数计算法则。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且计算遵循矢量计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
矢量与标量有两大区别,一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二运算法则不同,标量遵守代数加减法则,而矢量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5.【答案】B
【解析】A.在研究汽车经过收费站的时间时,汽车的长度不能忽略,故不可以将车视为质点,故A错误;
B.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坐在小张车上的小朋友却感觉旁边的车没动,说明两辆车相对静止,故它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的,故B正确;
C.这里的8:00和9:50指的是时刻,之间的间隔是时间,时间标量,故C错误;
D.根据题中数据可以求出小张开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率,但不可以求解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B
【解析】A.“4500海里”是护航舰艇走过的轨迹长度,因此为路程不是位移,故A错误;
B.平均速度为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本题中位移长度远远大于“千岛湖”舰的尺寸,所以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故B正确;
C.所有船只运动速率相同,若“千岛湖”舰与“巢湖”舰同向行驶,则以“千岛湖”舰为参照物,“巢湖”舰是静止的,故C错误;
D.由于不知运动位移和时间,不能求出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C
【解析】解:“9:05”是时刻,故A错误;
B.100公里是路程,故B错误;
C.在路途中研究小强自驾汽车的轨迹时可以将汽车的大小忽略看成质点,故C正确;
D.位移未知,所以不能求出平均速度,为汽车行驶的平均速率,平均速度肯定小于,故D正确。
故选C。
8.【答案】C
【解析】A.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A错误;
B.平均速率是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B错误;
C.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其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C正确;
D.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致,与物体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同,D错误.
9.【答案】B
【解析】A.两物体瞬时速率相等,但方向不一定相同,瞬时速度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
B.直线运动分单向直线运动和往复直线运动,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与路程相等;做往复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故B正确;
C.当质点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如果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其速度逐渐增大;如果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速度减小,故C错误;
D.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表示平均速率,因为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故D错误。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解:A、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不一定增大,如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减小,故A错误;
B、物体有加速度,如果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则速度将减小,故B错误;
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C正确;
D、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如自由落体开始下落的位置,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而此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故A错误,B正确;
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不为零,所以位移继续增大,故CD错误。
故选B。
12.【答案】AC
【解析】A.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故A正确;
B.研究物体运动时一定要选择参考系,故B错误;
C.用GPS定位系统确定在南极冰川考察的某科考队员的位置时,该队员可看做质点,故 C正确;
D.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速度可能不同,运动轨迹可能不同,故D错误。
故选AC。
13.【答案】AD
【解析】
A、位移是矢量,而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A正确;
B、加速度、速度变化量都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都是矢量,故B错误
C.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故C错误
D、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物理量才是矢量,故D正确。
故选AD。
14.【答案】AD
【解析】A.位移是指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由图可知,小球发生的位移为,方向竖直向下,故A正确;
B.设速度向下为正,则速度变化量,负号说明速度变化方向竖直向上,故B错误;
C.物体平均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故C错误;
D.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负号说明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故D正确。
故选AD。
15.【答案】夜空;云
【解析】根据题意:夜晚,我们遥望星空,见一轮明月静止在夜空,月亮相对于夜空静止,所以是以夜空为参考系;但一阵风吹来,却见月亮在云中穿梭,月亮相对于云是运动的,所以是以云为参考系。
故答案为:夜空;云。
16.【答案】2m 7m 3m 由A指向C
【解析】解:物体整个过程的初、末位置坐标分别为2m和,整个过程的路程为,
位移为,大小为3m,方向由A指向C.
故答案为:2m;;7m;3m;由A指向C
坐标系建立以后也就知道了正方向,在正方向上的点位置为正值,在负方向上的点的位置为负值,位置的变化有方向,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
17.【答案】0;400m。
【解析】从跑道的某处A开始沿着跑道跑一圈回到出发点,起点与末点重合,位移为0;轨迹的长度是400m,所以路程是400m。
故答案为:0;400m。
18.【答案】0;400m。
【解析】小明从跑道的某处A开始沿着跑道走一圈回到出发点,起点与末点重合,位移为0;轨迹的长度是400m,所以路程是400m。
故答案为:0;400m。
19.【答案】;5
【解析】最初1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末的速度,最初3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末的速度。则加速
度则3s末的速度,则最初3s内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5
20.【答案】10;竖直向上;50。
【解析】设球向下为正方向,则,以的速度反向弹出,方向为负,则有;所以速度的变化量为:,则篮球在这秒内的速度变化大小,方向为竖直向上;
加速度为:,则加速度大小为:。
故答案为:10;竖直向上;50。
21.【答案】解:跑步者B在运动的反方向距A出发点处;
当时,两者相遇,此时处于相同位置;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A在B的前面;
当时,两者相遇,在此之后B超过A,因此在时B领先;
由于两者的起点不同,当二人相遇时运动得位移不相同;
从图中可以看出;。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图像的知识点,重点能够从图中读出两个跑步者不同时段的位移。
从图中读出A在0m时,B所在位置的纵坐标;
当A和B的纵坐标相同时即为位移相同时两人处于相同位置;
从图中读出当当时,A和B的位移关系;
从45秒时两者相遇,之后B超越A,据此解答;
由于两者起点不同,当相遇时位移也不相同;根据两者在图中的位移关系进行计算。
22.【答案】解:发车时间与到站时间都是指时刻,只有运行时间表示的是时间。
列车中途共停站三次,总时间为

里程数据所表示的是路程,即实际轨迹的长度。
答:表一中运行时间21小时24分钟表示的是时间;
表二中数据显示,列车在中途停站的时间共有19分钟;
表二中的里程数据所表示的是路程。
23.【答案】解:此人从甲地到丙地的路程
所以平均速率
从甲地到丙地的位移
所以平均速度
答:此人从甲地到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为
24.【答案】解:向上做匀速运动,速度为:,
静止不动,
以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内的路程为:,
平均速率为:,
内的位移为:,
平均速度大小。
25.【答案】解: m;0;30 m;
前2 s内的位移 m,方向向右;
后3 s内的位移 m,方向向右;
这5 s内的位移 m,方向向右;
答:,,;
前2s内、后3s内汽车的位移分别为20m、30m,这5s内的位移又是50m,方向均向右。
26.【答案】解:画出该同学的位移矢量图如图所示,该同学的位移为AC,方向由A指向C
由直角三角形知识知:;

所以:,方向由A指向C;
路程。
位移是不变的,路程可能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此同学的位移是173m,方向由A指向C,路程是200m;
如果该同学沿不同路径行进,由A点到达C点,其位移不变,路程可能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初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由几何关系结合位移的定义可以求出位移;
起点与终点不变,则位移不变,运动的轨迹不同,路程则可能不同.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位移有大小有方向,是矢量,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