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以及清晰表述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会有条理,多角度的观察每一幅情境图。在收集数学信息后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用规范的语言叙述图意与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能有条理地叙述解题过程。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旧知
1、口算下面各题:
2×2= 2×5= 5×3= 5×4=
2×4= 3×2= 3×3= 4×3=
2、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6+6+6+6=□×□或□×□
4+4+4=□×□或□×□
二、解决问题
1、观察画面,收集信息
(1)课件呈现“大象运木头”的情景图后,师问:从这幅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
(2)小精灵脱脱:根据你们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
2、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根据提出的问题,你想怎样列算式解决呢?
预测:
① 2+2+2=6(根)
② 2×3=6(根)
③ 3×2=6(根)
(2)指导学生说出每个算式列式的理由。
3、通过比较几种解题方法,说明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三、运用
1、多角度观察问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收集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2)观察图画(小鹿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并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预测:
① 一共有多少只小猴?
② 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③ 一共有多少只小鹿?
④ 一共有多少只?
⑤ 湖里有多少只天鹅?
⑥ 树上有多少只小猴?
(3)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扩展。
(4)自主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2、综合练习
(1)
购物卡
姓名 名称 价格 数量 算式
对比练习
小明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6页,已经看了5天,请问:他一共看了多少页?
小红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6页,第二天看了5页,请问:她一共看了多少页?
(3)
(4)周末,小希一家3人去游园。爸爸有20元钱,买门票够吗?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那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可以用乘法计算来解决呢?
票价
成人:6元
儿童: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