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学习目标
1.通过识读《秦灭六国形势图》,了解秦灭六国的过程;通过分析史料,了解秦能灭掉六国的原因。
2.通过分析史料,绘制示意图,了解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通过分析史料,了解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作用。
战国七雄示意图
秦统一后示意图
整体感知
一、秦灭六国
1.原因
材料一 诸子百家在思想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追求“大一统”。所有的学派都呼吁赶快实现国家的重新统一,都认为天下没有共主是不正常的,这会让人心神不宁,必然导致天下混乱,战争连绵不断,民不聊生。
——张宏杰《简读中国史》
材料二 商君治秦……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 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为什么秦能统一六国呢?
统一是民心所向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
嬴政招揽、重用人才
一、秦灭六国
2.过程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秦朝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春秋形势图
一、秦灭六国
3.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的混乱局面,建立了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像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服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平定天下……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 ‘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 ……”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1.皇帝制度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1.皇帝制度
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制曰:“……自今以来,废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侯生卢生相与谋曰:“……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皇帝独尊
皇位世袭
皇权至上
皇帝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皇帝
掌行政
掌军事
掌监察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2.中央机构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3.地方机构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秦朝郡县分布图
中央
郡(守)
县(令或长)
乡
亭
里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3.地方机构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3.地方机构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秦朝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皇帝
行政
军事
监察
郡(守)
县(令或长)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相对于民主而言,体现皇帝个人专断独裁,皇帝集国家最高权于一身,帝位终身和皇帝世袭。
君主专制:
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中央集权: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知识拓展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文化上:统一文字
秦始皇帝初兼并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初有隶书,以趣简约,而古文由此绝矣。
——(五代十国)徐锴《说文系传》
统一文字为小篆
有利于政令的顺利推行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经济上:统一货币
以至于秦,卒并海内……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名……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而珠玉、龟币、银锡之属……不为币。
——《史记》卷三0《平准书》
赵、魏、韩
齐、燕
秦
楚
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
有利于国家管理经济,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经济上:统一度量衡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
——邱隆、丘光明等《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
秦铜权
秦铜量
统一度量衡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度——计算物品长度的单位
秦一尺约今23.1cm
量——测量物品容积的单位
秦一升约今202ml
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单位
秦一斤约为今250g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思想上:焚书坑儒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於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
——《史记.秦始皇本纪》
钳制了人民的思想
秦铜车马
直道
驰道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交通上:统一车轨,修筑道路,兴修灵渠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交通上:统一车轨,修筑道路,兴修灵渠
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军事上:北筑长城,抵御匈奴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临洮
辽东
蒙恬,秦朝时期名将,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监修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方面 内容 作用
政治 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在中央设皇帝制度,下设三公; ②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 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郡县制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经济 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文化 统一文字(小篆为全国通用文字) 有利于政令在全国各地的推行,也有利于文化的交流沟通与发展
思想 焚书坑儒 钳制了人民的思想
交通 统一车轨,修筑道路;兴修灵渠 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
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抵御了匈奴的进攻,是后世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归纳总结
四、秦朝疆域
秦朝巩固疆域示意图
东
海
陇西
长城一带
南海
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五、功过评价
对秦始皇的功过如何评价,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迄今为止,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意见认为秦始皇功大于过;第二种意见是过大于功;第三种意见认为秦始皇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历史人物。你同意哪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意义:建立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秦统一中国
秦灭六国
过程: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机构:郡县制
统一文字:小篆
统一车轨,修筑道路
皇帝制度: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统一度量衡
原因:民心所向、变法强大、嬴政重用人才
中央机构: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
开灵渠,修长城
巩固统一的
措施
当堂小结
当堂测评
(2021济宁市中考)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 )
A. 周武王 B. 齐桓公 C. 秦始皇 D. 唐太宗
(2021雅安市)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 )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御史大夫
(2021滨州市)统一后,秦始皇决定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主要是因为( )
A. 疆域拓展的需要 B. 经济发展的需要
C.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 奖励功臣的需要
C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