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8-07 10:3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 1988年5月8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团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确定 代团歌的决议》,决定《光荣啊,中国共青团》(胡宏伟词,雷雨声曲)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代团歌。 2003 年共青团十五次代表大会定为团歌。}
1919-2007
1919-2007
紫阳县双桥镇初级中学 吴文超
第8课
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19.5.4 )
一. 直接原因:
五 四 爱 国 运 动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第一阶段
二.经过
中心:
主力:
斗争方式:
五 四 爱 国 运 动
青年学生
1919.5.4-6.3
口号:
外抗强权,内除国贼,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誓死力争青岛
罢课
北京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队伍浩浩荡荡从红楼向天安门前进
北京学生爱国游行示威队伍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务望全国工商人各界,一律行起来,
外抗强权,内除国贼,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
信条道:
(1)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但不可以断送!
(2)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
爱国何罪?竟遭逮捕。
第一阶段
二.经过
中心: 北京
主力:
斗争方式:
中心:
主力:
方式:
五 四 爱 国 运 动
第二阶段
上海
工人阶级
罢课、罢工、
罢市
青年学生
1919.5.4-6.3
6月初
罢课
五四运动由最初单纯的学生运动发展成为由工人、学生和广大市民参加的广泛的爱国运动,这说明了什 么?
反帝爱国的民族意识的兴起与增强。
三. 结果
(1)释放被捕的学生
(2)罢免曹、章、陆
五 四 爱 国 运 动
三. 结果
(1)释放被捕的学生
(2)罢免曹、章、陆
(3)中国代表拒签和约
五 四 爱 国 运 动
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
决办法之不公道,中国代表
团曾经于1919年5月4日对最
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并于
5月6日申请保留。………..
议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
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
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
务,不能签字。
—摘自1919年6月28日
<<中国代表团宣言>>
中国代表团团长
顾维均
外电报道中国拒签和约的新闻
三. 结果
(1)释放被捕的学生
(2)罢免曹、章、陆
(3)中国代表拒签和约







五 四 爱 国 运 动
性 质
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的反对帝国
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极大
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推
动了革命力量的团结。广大的工人
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
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准备了条件。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
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思想:
标志:
性质:
彻底地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力量:
学生(先锋),工人(主力军),知识分子(领导)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开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
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
在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
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
阶级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
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五.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
名称 性质 任务 领导阶级 目标 前途 指导思想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
阶级
民主
革命
资产
阶级
民主
革命
反帝
反封建
反帝
反封建
资产
阶级
无产
阶级
资产
阶级
共和国
人民民
主专政
国家
资本
主义
社会
主义
三民
主义
马克思
主义
无产
阶级
作为一名年轻人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你又有何感想?
五四精神: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中国共产党成立
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组织基础  共产党早期组织 
条件
学生找出知识点后再理解,实现难点突破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知道李大钊和陈独秀的贡献,进行情感教育
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
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通过第一个党纲
选举出第一任中央局书记
三个“第一”
 
组织上宣告了中共的诞生
中共“二大”
六、课堂小结 展示板书设计
五四运动
导火线
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人民收回山东的正义要求
过程
中心:北京 上海
主力:学生 工人 
结果
迫使北洋政府让步,取得初步胜利
历史地位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中共成立
中共成立
组织建党
思想建党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宣告中共成立
确立革命纲领
通 过中共纲领
选 举中 央 局
最高纲领建 立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反 帝反 封 建
建党意义
开天辟地: 中国革命产生新的领导核心
面貌一新: 为中国革命指明正确的方向
比较中共“一大”“二大”的革命纲领,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当时的革命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建立真正的民主国家。明白“二大”是“一大”的继续,在思想上进一步完成了建党的任务
比一比
不仅实现了重难点的突破而且培养了学生比较分析总结的能力,完成对知识点的识记
中国共产党成立意义
   学生齐声朗读,教师分析,主要分为“开天辟地”和“面貌一新”两个方面
突破重难点,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实现情感教育
1、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A、废除“二十一条”
B、外抗强权,内除国贼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B
2、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
A、五四运动中
B、辛亥革命后
C、第一次世界大战间
D、北伐战争中
A
3、材料: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
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问: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A.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C.有先进知识分子的指导、推动
D.广大人民的彻底觉醒
B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生一日不放,本店一日不开。”
“国家将亡,无心营业。”
材料二 “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
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
君努力进行。”
问:材料一中说明五四运动得到了哪一阶
层人民的支持?材料二中的“罢市”是
什么时候开始的?
材料一说明五四运动达到了商人阶层的支持;
材料二中的“罢市”是从1919年6月3号开始的。
陕西省紫阳县双桥镇初级中学 吴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