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备课无忧
卢沟桥
“七七事变”
淞沪会战
上海
“八一三”事变
南京大屠杀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有人说,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正面战场与日寇浴血奋战,有力了阻止了日军前进的步伐。中国共产党几乎没有做出任何贡献。反而不断保存自己的实力,最后在解放战争中才能打败国民党。这种说法对吗?
明辨是非
抹杀了历史史实,
纯属无稽之谈!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在中华大地上肆意践踏,祖国山川为之变色。回头遥望这场血与火交融的战争,依然会被抗日英烈深深感动。今天让我们走进敌后战场,了解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的中国军民,是如何为保家卫国而浴血奋战的!!!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CONTENTS
1.知道平型关大捷及影响;
2.知道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
3.知道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影响;
4.通过学习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浴血奋战,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学习目标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深入到日本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一般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地形在日本军队占领区所形成的有一定军事控制范围地区。
敌后战场抗战
概念解析
新知讲解
天 津
北平
平型关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1937年9月,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进发,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
目标导学一、平型关大捷
大同
平型关地形
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看图学史
平型关是长城的一个关口,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东连北京西面的紫荆关,西接雁门关,彼此相连结成一条严固的防线,是北京西面的重要军事重地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1937年9月,日军板垣师团一部向平型关开进。平型关是太原的重要门户。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设伏,当1000多日军进入伏击圈,八路军向日军开火。经过一天激战,将日军全部歼灭。
概况
时间:
1937年9月
地点:
山西东北部平型关
军队:
八路军第115师
指挥官:林彪
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太原的重要门户
平型关大捷概况
视频:平型关大捷
国民党政府称:“此为华军在平绥线之空前胜利。它给予在侵华以来横冲直撞的日军沉重的打击,尤其因为打击的是日军的王牌师团,因此这个打击对日军特别沉重,也就特别有意义。”
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定和意志;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声望。
根据上述材料,试分析平型关大捷的影响?
材料研读
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看图学史
本次战役,中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1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115师也付出了伤亡600余人的代价,200多位战士长眠在晋北这块热土上。
如何理解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平型关大捷干净利索地消灭千余日军,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仗。它更重大的意义,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2) 平型关大捷对日军的痛击,既打破了日军突破平型关、打击中国第二战区部队,从右翼配合日军华北主力在平汉路作战的战略企图,又抑制了日军向山西腹地深入的进攻势头,有力地支援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抗战。(3) 首战大捷,显示了八路军的战斗力,极大地提高了八路军的威信,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
难点突破
平型关大捷 时间
地点
部队
歼敌
影响
1937年9月
山西平型关
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林彪115师
歼灭日军1000多人
林彪
阶段小结
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坚持全面抗战路线。为了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
目标导学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背景:
1、毛泽东《论持久战》
新知讲解
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但是,日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失道寡助;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因此,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2)内容:
1、毛泽东《论持久战》
《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3)意义:
1、毛泽东《论持久战》
今天的抗战,中间包含着极大的危险性。这主要是由于国民党还不愿意发动全国人民参加抗战……所以,在抗战过程中,可能发生许多挫败、退却,内部的分化、叛变,暂时和局部的妥协等不利的情况。……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中国共产党洛川会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决定》
中国共产党对当时的抗战有什么认识?21教
中国共产党在积极领导抗战的同时,还积极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抗战胜利的关键是什么?
对此,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措施?21教
材料研读
1)目的: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2、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山东
陕甘宁
主要根据地
晋察冀、晋绥、晋鲁豫、山东、苏南、陕甘宁 等
【战略总后方、指挥中枢——延安(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所在地)】
晋察冀
延安
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指挥中枢
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2)代表
2、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视频:革命圣地延安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看图学史
特点:
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战法:
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
3)战术:
人民游击战争
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形成了诸如“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回民支队”“敌后武工队”等一支支著名的敌后抗日队伍 !
人民游击战争:
视频:地雷战、地道战等
根据地军民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宁。
冀中地区地道战示意图
看图学史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海阳民兵运用灵活的地雷战,配合八路军作战,巧妙地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生死争夺,使日军防不胜防,闻雷丧胆。地雷品种由拉雷、踏雷、绊雷发展到夹子雷、头发丝雷、丁字雷、水雷、飞行雷等30多种。大小路口、山坡、树林、瓜田、菜园、水桶底、箱子里……到处是地雷,敌人走到哪里哪里响。
地雷战
看图学史
地雷战
地道战
看图学史
麻雀战
麻雀战是抗日游击战的一种作战形式。麻雀在觅食飞翔时,从来不成群结队,多半是一二只,三五只,十几只,忽东忽西,忽聚忽散,目标小,飞速快,行动灵活。仿照麻雀觅食方法而创造的游击战战法叫作“麻雀战”。
看图学史
英雄史事
1941年9月,晋察冀军区战士马宝五、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撒退,毅然决然地把日军引上了狼牙山峰顶绝路,在子弹打光、石头砸光的情形下,宁死不做日军俘虏,纵身跳下万丈悬崖,三人牺牲,两人身负重伤。
狼牙山五壮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显示了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
知识延伸
让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抗日根据地:
根据地人口:
人民军队:
民兵:
19个
9500万
91万
220万
政治上:
经济上: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
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
3、抗日根据地的巩固
作用:
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毛泽东为大生产
运动的题词
中国共产党还提出了“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方针,领导根据地军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是军队、党政机关、团体、学校和广大人民群众都投入的运动。
陕甘宁边区军民开展
群众性的纺纱运动
发展生产
3、抗日根据地的巩固
1.原因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蚕食。
囚笼政策:
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并配以封锁墙、封锁沟。
烧光、杀光、抢光
三光政策:
目标导学三、百团大战
新知讲解
时间
指挥员 部队
地点
主要目标
战果
意义
1940年8月
彭德怀
八路军一百多个团
华北
有力地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三个半月,战斗1000多次,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破坏交通线2000多公里,拔掉据点近3000个。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
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自学课本P102页的内容,自主完成下列表格。
自主学习
2.概况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彭德怀(1898—1974)八路军副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55)。军事家。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副总司令,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
人物扫描
看图学史
不留一段铁轨!
不留一根枕木!
不留一座桥梁!
八路军在破袭正太铁路
材料:“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个车站,不留一座桥梁,不留一个碉堡”
——八路军百团大战时的口号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依据材料思考: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
材料研读
1
3
5
2
4
6
时间、地点
1940年8月开始;
华北地区
指挥者
彭德怀
概况
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
目的
为粉碎日军围攻(“囚笼政策”)等,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主要目标
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战绩
战斗1800多次,毙伤俘获日伪军4万多人,破坏交通线2000多千米,拔掉据点近3000个
阶段小结
知识延伸
材料:百团大战确实“过早地暴露了我军的实力,引起敌人的警觉”
——金春明《还百团大战以本来面目》
想一想:百团大战后,日本侵略者会对抗日根据地采取怎样的措施?
日军→报复性“扫荡”
八路军→反“扫荡”
材料研读
(全国)抗战中,正面战场先后进行了22次大型会战,重要战斗1100余次。小规模战斗近5万次。陆军伤亡、失踪近320万人,空军消耗飞机2468架,牺牲4000余人,海军几乎全军覆没。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各种人民武装,在敌后战场上对敌发起主动作战,大小战斗共达12.5万次,最多时投入兵力达90多万正规军和200多万民兵,并在抗战相持阶段上升为主战场,担负起抗击一大部分侵华日军主力的作战任务。
——步平 、荣维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拓展延伸
材料一
材料二
合作探究
比较项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区别 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武装力量 国民政府的正规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
作战方式 国民党统治区域内划分成若干战区,正面阻击敌人 敌后抗战(进行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作战地位 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起主导作用,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敌后战场是独立于正面战场的新战场。
全民族抗战时期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合作探究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视频:中共在抗日战争中中流砥柱
时间
指挥者或
部队名称
战役名称
意义
百团
大战
平型关
大捷
1937年9月
八路军
全民族抗战以来第一次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40年8月
彭德怀
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相互依存
相互配合
两大战场相互配合,共筑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
阶段小结
陕甘宁延安
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敌后战场的抗战
平型关大捷
抗日根据地
百团大战
时间:1937年9月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建立民主政权
领导人:林彪
重要意义
时间:1940年下半年
领导人:彭德怀
重要意义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板书设计
今天,战争的枪炮声虽已远去,但硝烟尚未散尽!帝国主义国家亡我之心不死!我们要时刻警惕着!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我们不忘国耻,并不是要记住仇恨,而是要珍爱和平,不让悲剧重演!我们要永远牢记团结一致的抗战精神,崇军尚武、妄战必忧!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勇敢的承担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同学们: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首先要历练好自己的本领,将来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情感升华
1.(2021·山西临汾市·八年级期末)八年级(1)班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他们来到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战役遗址。在考察中,同学们做了如下笔记。这些笔记印证了
①平型关战役歼敌1000多人
②平型关是太原的重要门户
③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④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⑤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
A.①③ B.③⑤ C.②④ D.①④
【答案】C
课后巩固
2.(2021·广西玉林市·八年级期末)1937年至1944年夏, 八路军、新四军以不足全中国抗日兵力6.7%的力量,抗击了45.9%的侵华日军,毙伤了110万的日伪军。材料表明
A.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B.正面战场取得了巨大胜利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初步形成
D.中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答案】A
课后巩固
3.“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部分歌词应出自近代哪支人民军队的军歌?
A. 中国工农红军
B. 八路军
C. 新四军
D. 北伐军
【答案】B
课后巩固
4.(2019·四川自贡)某校学生就“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展开探究,以下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
②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③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④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课后巩固
5. 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是
A.淮海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青花砭战役
C
课后巩固
6.根据下图判断八路军的主要攻击目标是
A.毁坏日伪据点交通线
B.夺取沦陷区的大城市
C.在正面战场与敌对峙
D.消灭国民党有生力量
A
课后巩固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中考真题测试(教师版)
一、选择题
1.(2020年江苏泰州)如图是三本连环画的封面。对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准确的是
民族抗争 B.国民革命 C.近代探索 D.思想启蒙
【答案】A
【解析】据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英国)侵略的坚强意志。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因而图是三本连环画的封面。对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准确的是民族抗争,A符合题意;BCD项与郑成功收复台湾无关,排除。故选择A。
2.(2021年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伏击战胜利后的第二天(1937年9月26日),旅长陈赓在日记中记载:“这是八路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这次伏击战是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A
【详解】依据题干的“1937年9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伏击日军,将日军全部歼灭。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故A符合题意;淞沪会战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排除B;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排除C;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排除D。故选A。
3.(2020·南昌市心远中学初二期末)下列影视作品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英勇抗敌的事迹。其中,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敌为主题的有
①《地道战》 ②《地雷战》 ③《血战台儿庄》 ④《铁道游击战》 ⑤《长沙保卫战》
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④⑤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敌后战场,开展地雷战、地道战、游击战,因此C正确。③《血战台儿庄》和⑤《长沙保卫战》属于国民党正面战场,因此排除ABD,综上故选C。
4.(2020·辽宁大洼 初三月考)下列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计划
C.建立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 D.重视发挥农民革命作用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说明该题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都很重视农民的利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以此来赢得农民对党的革命事业的支持。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5.(2020年山东淄博)“宁做中华断头尸,不做倭奴(指日本)膝下人”。下列哪一组史实典型地反映出中国军民这种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
A.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B.转战陕北 挺进大别山 渡江战役
C.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D.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的首次大捷,1940年,百团大战是抗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1938年,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大胜利,由此可知,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都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役,反映出中国军民这种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C符合题意;ABD中的战役都不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不符合题意;故选C。
6.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付出了血的代价,有研究表明:中国十四年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在4100万以上,加上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人口损失则超过4500万。下列发生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九一八事变 ②卢沟桥事变 ③南京大屠杀 ④台儿庄战役 ⑤百团大战 ⑥平型关大捷
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⑥③④⑤ C.①②③⑥④⑤ D.①②④③⑤⑥
【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①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局部侵略中国;②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③1937年12月,日本犯下了滔天的罪行,制造了南京大屠杀;④1938年国民党第五战区总司令指挥了台儿庄战役;⑤1940年8月,彭德怀领导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⑥1937年9月,林彪指挥了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众怒够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按时间顺序排列为:①②⑥③④⑤,B正确;ACD先后顺序不对,排除;故选B。
7.(2021年山东东营中考真题)观察图,图中形势形成的原因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
C.敌后战场的抗战 D.解放区的自卫反击战
【答案】C
【详解】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来。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抗战的中心,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故C正确;ABD与图片信息不符,故错误。综上故选C。
8.(2020·四川眉山 中考真题)有统计资料显示,在卫国战争中,苏军平均消耗炮弹30发、子弹1300发、手榴弹9枚和航空炸弹230公斤才毙伤一名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平均消耗3吨弹药毙伤一名日军。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平均消耗约30发子弹、7枚手榴弹毙伤一名日军。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德军的战斗力强于日军 B.八路军的抗战最为艰苦
C.苏联工业生产能力最强 D.美对二战胜利贡献最大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苏军平均消耗炮弹30发……7枚手榴弹毙伤一名日军。”结合所学知识,在战争中,人的意志作用非常重要,不过最终还要靠物质力量。德日意法西斯被最终击败,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被反法西斯阵营的物质力量所压倒。中国的国力弱,武器落后。特别是八路军武器落后,弹药缺乏,在这种情况下,毙伤一名敌人比苏联、美国毙伤一名敌人消耗的战略物资少,说明了八路军的抗战最为艰苦。B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体现出德军的战斗力强于日军。A不符合题意;二战时期美国工业生产能力最强。C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体现出美对二战胜利贡献最大。D不符合题意;故选B。
9.(2021年四川自贡中考真题)1939年美国记者斯诺称赞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窑洞中的预言”。“预言”指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抗战胜利属于中国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提出《论持久战》,就是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坚持持久的抗战,最后必然能战胜日本,所以“预言”就是抗战胜利属于中国,故选C;A是1927年八七会议内容,排除;B是在土地革命时期写成的,排除;D是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针对国民党的言论,排除。
10.(2021年重庆B卷中考真题)1940年,《新华日报》报道:“××集团军总副司令朱德彭德怀,以敌机连日狂炸战时首都重庆……现特电慰重庆全体同胞,并以连日大军出击平汉正太同蒲等路之大胜利,以回答敌之残暴行……”.取得报道中“大胜利”的战役是
A.平型关伏击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1940年”、“大军出击平汉正太同蒲等路之大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胜利”的战役是百团大战。1940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史称“百团大战”。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军据点,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的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C正确;平型关伏击是在1937年,排除A;台儿庄战役是在1938年,排除B;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在1941年,排除D。故选C。
11.(2021年广西玉林中考真题)下图可以说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A.农民积极参加工农革命军 B.大量民众不断涌入解放区
C.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形成 D.抗日根据地力量快速发展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37—1940是抗日战争期间。根据“共产党员”、“人民军队”、“根据地”、“根据地人口”等信息可知图示内容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期间,根据地力量的快速发展,故选D;工农革命军是在土地革命时期,解放区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排除AB;材料仅能体现根据地抗日力量的发展,不能说明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排除C。
12.(2021年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爱国青年张楚准备奔赴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投身革命事业,他的目的地是
A.广州 B.延安 C.重庆 D.南京
【答案】B
【详解】
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是敌后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B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B。
13.(2021年山东济宁中考真题)1940年9月6日《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社评中的“大规模的运动战”应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会战
【答案】C
【详解】据“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战事应是百团大战。1940年8月,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敌后战场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破袭重点是正太铁路,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937年8月,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B项发生在1937年9月,是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D项发生在1938年6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4.(2020年湖北咸宁)如下表所反映的战役名称及其主要指挥官正确的是
时间 1940年8月20日﹣12月5日
地点 华北地区
参战部队 八路军100多个团
主要战绩 消灭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米,公路1500多米,摧毁众多日伪据点等
百团大战﹣﹣彭德怀 B.平津战役﹣﹣刘伯承
C.平型关大捷﹣﹣林彪 D.台儿庄战役﹣﹣李宗仁
【答案】A
【解析】考查点:百团大战。解题思路: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这是发生在1940年华北地区的战争,这场战争摧毁众多日伪据点,破除敌人交通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百团大战的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A正确;平津战役发生在1949年,时间不符,B错误;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时间不符,C错误;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时间不符,D错误。综上故选A。
15.下图是1938年梁白波发表的漫画,该漫画意在表明:
A.十四年抗战拉开帷幕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国民党军队积极抗日 D.敌后抗战给与敌人沉重打击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漫画作品,作者梁白波,作于1938年,原载《抗战漫画》1938年第3期上。此画取材于抗战初期游击队员守卫国土抗击日寇侵略的事迹,作品中的游击队员是顶天立地的“巨人”形象,从体形服饰看他显然是一个北方大汉,他手端步枪,面对着侵入国土的日寇。画中只有两个人物形象,即游击队员和日寇,相互形成强烈的对比——游击队员强壮、高大、正直;日寇则矮小、凶残,一副偷偷摸摸的样子。”结合所学知识,敌后战场,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游击战争(如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围困战等),建立了大小十九块抗日根据地,取得了反“扫荡”、反“清乡”、平型关大捷、雁门关伏击战、夜袭阳明堡机场、百团大战等战斗战役的阶段胜利,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D选项符合题意;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它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A选项不符合题意;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B选项不符合题意;正面战场,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数次大规模会战,到武汉会战结束,基本稳定了战局。进入相持阶段后,又先后与日军进行了十多次会战,并派遣远征军入缅作战,沉重打击了日本速战亡华的迷梦。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材料题
16.(2021年湖南衡阳中考真题)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们缅怀党的历史,学习党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阅读材料,完成探究。
(追求真理)
材料一 1928年3月20日,衡阳籍中国共产告当员夏明翰在武汉英勇就义,临刑前吟出了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道。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1)读材料一,《就义诗》体现了夏明翰烈士怎样的精神内涵?
(开拓创新)
材料二 广阔的农村是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统治的海弱环节。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革命力量只有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不断地发展壮大,才能在长期的战争中还渐削弱敌人,争取革命的全面胜利。
——摘自华东师大出版糖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中国历史(试用本)》
材料三 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使一小块或若干小从化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2)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泰为化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独特道路“井冈山道路”。根据材料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革命重心为什么要转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艰苦奋斗)
材料四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莱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萧华将军《长征组歌》
(3)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说--说红军长征中会面临哪些艰难困苦?
(爱国主义)
(4入当面临外族的人侵和军事威胁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反击侵略者,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请写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发动的重大战役一例。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又进行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请写出这次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热爱人民)
材料五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逐渐形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训令。三大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5)读材料五,想一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取得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与纪律八项注意”有何关系?
(学史力行)
材料六 焦裕禄,1962年任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他以身作则,亲自常队到灾区,展开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为抗洪救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仍顽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
——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6)阅读材料六焦裕禄的故事,我们可以学习他哪些优秀品质?你将怎样努力?
【答案】(1)爱国,不怕牺牲,英勇无畏,舍生取义的革命精神
(2)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群众贫困,革命热情高等
(3)恶劣的自然环境;缺衣少食,生活困难;敌人的围追堵截等(言之有理即可)
(4)百团大战;巩固了新中国政权,为新中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扩张政策等。
(5)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利于提高人民军队战斗力,增强军民关系,对武装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6)以人民利益为先,以身作则,不怕艰苦的精神(爱国爱岗敬业,言之有理即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家国天下为重,把个人追求与国家命运统一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详解】
(1)依据材料一信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道。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可知,《就义诗》体现了夏明翰烈士不畏牺牲,勇往直前,舍身取义的爱国主义精神。
(2)依据材料二信息“广阔的农村是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统治的海弱环节。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革命力量只有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不断地发展壮大,才能在长期的战争中还渐削弱敌人,争取革命的全面胜利”并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敌人势力比较薄弱的农村,农村革命根据地还有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群众贫困,革命热情高等的优势。
(3)根据材料四信息“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莱充饥志越坚”及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中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缺衣少食,生活困难;敌人的围追堵截等。
(4)问题一:依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抗美援朝的胜利巩固了新中国政权,为新中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扩张政策等。
(5)依据材料五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利于提高人民军队战斗力,增强军民关系,对武装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
(6)问题一:依据材料六信息“他以身作则,亲自常队到灾区,展开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为抗洪救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仍顽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可知,我们能学到焦裕禄爱党爱人民,以身作则,不怕艰苦,爱岗敬业的精神。问题二: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家国天下
17.(2021年浙江温州中考真题)(农民·革命主力)
材料一 (革命)根据地虽小却有很大的政治上的威力,依然和庞大的国民党政权相对立,军事上给国民党的进攻以很大的困难,因为我们有农民的援助。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运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对峙时期赢得农民支持的原因?
(农村·坚实阵地)
材料二 193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在农村建立了多个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
1944年部分抗日根据地攻势作战统计
----整理自卢毅等(抗日战争与中国崛起》
(2)联系材料二,阐述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贡献?
(农业·发展基础)
材料三
——整理自《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
(3)分析上述中共中央文件对当时农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答案】(1)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获得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游击战.歼灭和牵制了日军兵力;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形成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态势。
(3)解放了思想,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逐步推开;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详解】
(1)依据材料一信息“因为我们有农民的援助”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获得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依据材料二“在农村建立了多个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抗日根据地作战统计表”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利用有利地形进行运动战和游击战,歼灭和牵制了日军大量的兵力;抗日根据地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起到主导作用,逐渐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并且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形成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态势。
(3)依据材料三“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文件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中共中央文件及时的解决了当时农民对农业发展的困惑,解放了思想,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逐步推开;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杭战 知识背记手册
第一站:思维导图
第二站:知识梳理
知识点1 平型关大捷
1.概况:1937年9月,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伏击日军,将日军全部歼灭。
2.意义: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知识点2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建立根据地: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开展游击战: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如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
3.巩固措施: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w W w .x K b 1.c o M ( http: / / www.xkb1.com / )
知识点3 百团大战
1.目的: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2.概况: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
3.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4.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比较项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区别 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武装力量 国民政府的正规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
作战方式 国民党统治区域内划分成若干战区,正面阻击敌人(依靠政府和军队) 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发动群众)
作战地位 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起主导作用,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中考真题测试(学生版)
一、选择题
1.(2020年江苏泰州)如图是三本连环画的封面。对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准确的是
民族抗争 B.国民革命 C.近代探索 D.思想启蒙
2.(2021年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伏击战胜利后的第二天(1937年9月26日),旅长陈赓在日记中记载:“这是八路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这次伏击战是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3.(2020·南昌市心远中学初二期末)下列影视作品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英勇抗敌的事迹。其中,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敌为主题的有
①《地道战》 ②《地雷战》 ③《血战台儿庄》 ④《铁道游击战》 ⑤《长沙保卫战》
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④⑤
4.(2020·辽宁大洼 初三月考)下列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计划
C.建立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 D.重视发挥农民革命作用
5.(2020年山东淄博)“宁做中华断头尸,不做倭奴(指日本)膝下人”。下列哪一组史实典型地反映出中国军民这种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
A.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B.转战陕北 挺进大别山 渡江战役
C.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D.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6.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付出了血的代价,有研究表明:中国十四年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在4100万以上,加上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人口损失则超过4500万。下列发生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九一八事变 ②卢沟桥事变 ③南京大屠杀 ④台儿庄战役 ⑤百团大战 ⑥平型关大捷
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⑥③④⑤ C.①②③⑥④⑤ D.①②④③⑤⑥
7.(2021年山东东营中考真题)观察图,图中形势形成的原因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
C.敌后战场的抗战 D.解放区的自卫反击战
8.(2020·四川眉山 中考真题)有统计资料显示,在卫国战争中,苏军平均消耗炮弹30发、子弹1300发、手榴弹9枚和航空炸弹230公斤才毙伤一名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平均消耗3吨弹药毙伤一名日军。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平均消耗约30发子弹、7枚手榴弹毙伤一名日军。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德军的战斗力强于日军 B.八路军的抗战最为艰苦
C.苏联工业生产能力最强 D.美对二战胜利贡献最大
9.(2021年四川自贡中考真题)1939年美国记者斯诺称赞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窑洞中的预言”。“预言”指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抗战胜利属于中国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0.(2021年重庆B卷中考真题)1940年,《新华日报》报道:“××集团军总副司令朱德彭德怀,以敌机连日狂炸战时首都重庆……现特电慰重庆全体同胞,并以连日大军出击平汉正太同蒲等路之大胜利,以回答敌之残暴行……”.取得报道中“大胜利”的战役是
A.平型关伏击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1.(2021年广西玉林中考真题)下图可以说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A.农民积极参加工农革命军 B.大量民众不断涌入解放区
C.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形成 D.抗日根据地力量快速发展
12.(2021年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爱国青年张楚准备奔赴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投身革命事业,他的目的地是
A.广州 B.延安 C.重庆 D.南京
13.(2021年山东济宁中考真题)1940年9月6日《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社评中的“大规模的运动战”应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会战
14.(2020年湖北咸宁)如下表所反映的战役名称及其主要指挥官正确的是
时间 1940年8月20日﹣12月5日
地点 华北地区
参战部队 八路军100多个团
主要战绩 消灭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米,公路1500多米,摧毁众多日伪据点等
百团大战﹣﹣彭德怀 B.平津战役﹣﹣刘伯承
C.平型关大捷﹣﹣林彪 D.台儿庄战役﹣﹣李宗仁
15.下图是1938年梁白波发表的漫画,该漫画意在表明:
A.十四年抗战拉开帷幕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国民党军队积极抗日 D.敌后抗战给与敌人沉重打击
材料题
16.(2021年湖南衡阳中考真题)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们缅怀党的历史,学习党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阅读材料,完成探究。
(追求真理)
材料一 1928年3月20日,衡阳籍中国共产告当员夏明翰在武汉英勇就义,临刑前吟出了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道。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1)读材料一,《就义诗》体现了夏明翰烈士怎样的精神内涵?
(开拓创新)
材料二 广阔的农村是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统治的海弱环节。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革命力量只有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不断地发展壮大,才能在长期的战争中还渐削弱敌人,争取革命的全面胜利。
——摘自华东师大出版糖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中国历史(试用本)》
材料三 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使一小块或若干小从化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2)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泰为化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独特道路“井冈山道路”。根据材料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革命重心为什么要转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艰苦奋斗)
材料四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莱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萧华将军《长征组歌》
(3)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说--说红军长征中会面临哪些艰难困苦?
(爱国主义)
(4入当面临外族的人侵和军事威胁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反击侵略者,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请写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发动的重大战役一例。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又进行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请写出这次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热爱人民)
材料五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逐渐形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训令。三大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5)读材料五,想一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取得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与纪律八项注意”有何关系?
(学史力行)
材料六 焦裕禄,1962年任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他以身作则,亲自常队到灾区,展开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为抗洪救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仍顽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
——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6)阅读材料六焦裕禄的故事,我们可以学习他哪些优秀品质?你将怎样努力?
17.(2021年浙江温州中考真题)(农民·革命主力)
材料一 (革命)根据地虽小却有很大的政治上的威力,依然和庞大的国民党政权相对立,军事上给国民党的进攻以很大的困难,因为我们有农民的援助。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运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对峙时期赢得农民支持的原因?
(农村·坚实阵地)
材料二 193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在农村建立了多个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
1944年部分抗日根据地攻势作战统计
----整理自卢毅等(抗日战争与中国崛起》
(2)联系材料二,阐述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贡献?
(农业·发展基础)
材料三
——整理自《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
(3)分析上述中共中央文件对当时农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