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10 20:1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
时作者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
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
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教学学习目标
一,语言构建,积累文言词语句式,
二,文学素养,体悟这首的豪放情感,背诵这首词,
三,文化传承,自己查找资料,编写苏轼生平
始终在突围的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
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即《湖州谢上表》,其中写到: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时御史何正臣等上表以这句话弹劾苏轼,说他用语暗藏讥刺朝政,随后又牵连出大量苏轼诗文为证。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据《汉书·薛宣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乌台诗案”由此得名。
诗案之前,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而诗案之后,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乃造平淡。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收敛平生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
始终在突围的苏轼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A.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B.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
C.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纵横恣肆,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D.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
E.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赤壁三唱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何谓赤壁
赤壁隶属湖北省,是由咸宁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的南岸,为幕阜低山丘陵与江汉平原的接触地带
赤壁为古沙羡县属地,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吴王孙权设置蒲圻湖(今西凉湖)畔而得名。“蒲”即蒲草,“圻”为岸边,意即设在蒲草湖边。清康熙《蒲圻县志》载:“沙羡境内有蒲圻湖,以湖产蒲草故名。”《吴志·吕岱传》载:“孙权分武昌为左右两部,岱督右部,自武昌至蒲圻”。
建县初,蒲圻县所辖范围较大,包括今嘉鱼、蒲圻、崇阳、通城 4县版图,唐天宝元年(742年)分置唐年县(今崇阳、通城),五代吴保大十一年(953年)分置嘉鱼县。清嘉庆《湖北通志》载:“蒲圻县挹莼川之清流,有龙潭之美迹,山川绸缪,人物伟丽”。“地近莼塘,亦称莼川”。
不得不说的那次战役——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
曹操率二十万众顺江而下。孙权命周瑜、程普率3万精锐水军 ,联合屯驻樊口的刘备军一起溯长江西进,与曹军相遇在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染疾病,初一交战,曹军败退,暂驻军于乌林地带,周瑜等人在南岸 ,双方隔江对峙。周瑜采用部将黄盖的火攻之计 ,命其率小战船十艘,上装柴草,灌以膏油,假称投降,向北岸而进,至离曹营二里之处时,各船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直向曹军冲去,曹军大败,舟船被烧 。曹操又下令将剩余的曹军舟船都予以烧毁,然后撤退,又因为士卒饥疫而死者大半。 赤壁之战中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尔后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听读这首词,体会其浪漫主义特征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yīng)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qiáng lǔ)/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huá)发(fà)。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
整体感知:上下片内容侧重点有何不同?
写景:雄浑壮阔的赤壁,
叙史:激烈纷争的三国
怀人:少年有为的周瑜,
抒情:想建功立业
时运不济
壮志难酬
上阕
下阕
细研诗文上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⑵大江:指长江。
⑶淘:冲洗,冲刷。
⑷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⑸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⑹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⑺雪:比喻浪花
欣赏美景,品味语言
上阕写了哪 些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画?
明确:滚滚东流的大江,
发生过激烈战争的赤壁(故垒)、
陡峭直播云霄的乱石、
卷起千堆雪的巨浪惊涛
明确: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
壮美的锦绣河山,人杰地灵,英雄辈出
你认为哪 些字词最富表现力?为什么?
穿




写出石壁的陡峭
写出水势的汹涌
写出江水与岸拍击的力度
写出波涛的巨大力量
写出水色的纯白
以上几个词,从形、声、色的角度,运用夸张比拟比
喻的修辞,描绘一幅雄奇壮丽的赤壁江山图,为周瑜
出场作了铺垫
细研诗文下片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
(2)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
(3)羽扇纶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
(4)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
(5)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
(6)“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文。华发:花白的头发。
(7)尊:通“樽”,酒杯
(8)酹:把酒浇在地上,表示祭奠。
诸葛亮
诸葛亮的扮装在三国时代儒雅男子的标准装束,后成了
诸葛亮的“标配”,在本词中“羽扇纶巾”不是诸葛亮而是周瑜
性 格 手 法 原 文 作 用
雄姿英发 风流儒雅 才华横溢 指挥若定 侧面描写 小乔初嫁了
年轻有为,风流倜傥、春风得意,以及被信任而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正面描写 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指挥若定,泰然自若,风流倜傥,年轻有为。
周瑜的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的手法
讨论:诗人如何构建自己和周瑜的关系的?
雄姿英发
东吴都督
功名成就
幸福美满
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
功业未就
屡遭不幸
怀古
伤己
周瑜不在
江山依旧
东坡今在
事业无成
仰慕周瑜
渴望建功立业时运不济
壮志难酬
对比
合作探究问题
(一)有人说全词结尾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色调灰黯,格调低沉,反映了苏轼思想中消极颓废的一面。你如何看待这种评价
明确:人生如梦“是词人在遭遇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
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他的”一尊还酹江月“不过是要
向”江月“倾诉斗志难酬的苦闷。统观全词,可以这样说,
豪放中略见苍凉而苍凉只是豪放的补充。
(二)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你体悟一下这首词的豪放之处。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首先景
雄奇壮观
气势浩大
合作探究问题
其次人
羽扇纶巾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谈笑间樯灰飞烟灭
美满婚姻
儒雅风度
才能卓越
合作探究问题
(二)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你体悟一下这首词的豪放之处。
最后情
对周瑜的仰慕
对建功产业的渴望
豪迈
达观
合作探究问题
(二)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你体悟一下这首词的豪放之处。
课外作业:读过本词重塑作者苏轼形象
感奋伤感的色彩
功业无成的感慨
旷达洒脱的情怀
当堂默写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用“ , ”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 ”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 , ”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当堂默写
4.《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苏轼赞美英雄豪杰战斗过的地方风景壮丽,更赞美这里涌现的叱咤风云的豪杰,向下阕过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运用比喻手法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式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表现周瑜风度潇洒,指挥从容,再现“以少胜多”的战例,艺术地写出周瑜才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小乔”的婚事是为了突出周瑜青春得意、气度雄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