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分类与画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角的初步认识和度量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角的分类,并学会用量角器及三角板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
2、通过画、折、比较等操作过程,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分类以及用量角器画角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概念,理解这些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简单的认识了角,还知道我们认识了哪些角吗?(锐角、直角、钝角)
2、(课件出示锐角、直角、钝角)你能知道这三个角分别是什么角吗?(学生口答)
3、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角的分类,以及如何去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板书课题:角的分类与画角)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对角的知识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角的分类
A、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1、认识直角
(1)猜想:猜一猜直角的角度是多少度?(学生回答)
(2)验证: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画角,你能通过身边的直角去量一量吗?(学生动手操作量一量)
(3)得出结论:直角都等于90°。(板书:直角 等于90°)
2、认识锐角
(1)谁来说一说锐角的角度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多找几名学生回答,(重点说一说锐角与直角的关系)
(2)小结:锐角都小于90°。(板书:锐角 小于90°)
3、认识钝角
相同方法得出钝角都大于90°。(板书:钝角 大于90°)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在学生对锐角、直角、钝角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三种角进行具体的分类,在设计时也充分考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在设计时是以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来解决问题为主。)
B、认识平角和周角
1、认识平角
(1)(折叠扇演示)把扇子的两边看作角的两条边,扇子慢慢打开后形成的角从锐角到直角再到钝角。
(2)当扇子打开到两边一平时,问:这时角的两条边有什么关系?(一平了)
(3)画一画:你能把现在扇子形成的角画下来吗?并量一量这个角的度数。
小结画这个角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地方。
(4)小结:根据角的两条边的关系,我们给这样的角叫做平角(板书:平角 等于180°)
2、认识周角
(1)继续演示折叠扇到完全打开,问:这时角的两条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重合)你能画出扇子两条边形成的角吗?(学生动手画一画)
小结画这个角需要注意的地方。
(2)你能说一说这个角的角度吗?为什么?(同桌谈论后回答)
(3)我们把这样的角叫做周角。(板书:周角 等于360°)
3、认识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1周角=2平角=4周角
C、巩固练习
1、给下列的角分类。
5° 105° 20° 90° 150° 91°
45° 180° 39° 89° 360° 179°
锐角:( ) 直角:( )
钝角:( ) 平角:( ) 周角:( )
2、(课件出示时钟)在钟面上补上时针形成下面要求的角。
2个直角 一个平角 一个周角
(设计意图:从折叠扇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观察、比较、概括、画一画等活动,认识和理解平角和周角的知识点。并通过角的分类练习,以及钟面上特殊角的认识,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
(二)教学画角
1、你能画出一个60°的角吗?你准备如何画?(三角板或量角器)
2、学生动手画一画。
3、小结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课件演示)
4、练习:用量角器画出下列各角:30° 45° 120°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经掌握量角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画角,然后组织学生总结画角的过程,整个过程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后思考
你能用一副三角板拼出哪些度数的角?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思考让学生对于三角板画角能有一个认识,并对这节课的内容做到一定的复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