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小雨沙沙沙人音版(五线谱) (北京)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小雨沙沙沙人音版(五线谱) (北京)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0-10 20:3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雨沙沙沙》
——二年级唱歌课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把歌唱好为起始目标,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培养学生识读乐谱、分析歌曲的能力。
《课标》中指出: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强调音乐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识读乐谱要以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核心内容为表现领域的演唱;相关内容为本领域的识读乐谱,感受与欣赏领域的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创造领域的创作实践。
《小雨沙沙沙》是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三课中的一首演唱歌曲。歌曲天真、活泼是一首孩子们喜爱的歌曲,是本学期一首必唱歌曲。
歌曲是拍,降E大调;全曲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结构,每个乐句都是等长的四小节组成;其中第一、三乐句节奏、旋律、歌词完全相同,第二乐句与第四乐句节奏、歌词相同,旋律略有不同;每个乐句开始的旋律都是下行,紧接着采用同音反复的八分音符旋律,映衬出轻巧、活泼的情绪;一字对一音的词曲结合易于学生学唱;第一、二乐句与第三、四乐句的歌词重复。基于这些特点,我认为本首歌曲非常适合引导低学段学生进行歌曲分析、感受歌曲结束音的终止感、知道“流动do”等相关音乐知识以及对视唱乐谱能力的培养,通过多方面的学习与感受,最终达到把歌唱好的目的。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1.从音乐学习能力分析:
能做到正确的唱歌姿势,但需要教师随时提醒;学会了歌词音符对齐看听琴学唱歌曲的方法;歌唱中对声音的控制能力不强;认识do到si七个音符,要唱准这七个音有一定困难,还需逐步建立音高位置的概念;认识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四分休止符及拍读简单的节奏型;知道音乐要素中的强、弱;快、慢。
2.从学习者特征分析:
低年级学生想像力丰富,对音乐有浓厚兴趣,但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弱,缺乏理性的分析能力,而且注意力不能持久,他们往往需要教师以感性、具体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他们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愉快、放松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在本课教学活动中,主要采用了教师设计的多种音乐实践活动,运用了听唱法、对比法、感受与体验、实践法、视唱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学习歌曲。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聆听、对比、简单视唱、分析等手段学会歌曲;运用了PowerPoint课件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建构、理解音乐知识。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目标
喜欢《小雨沙沙沙》这首歌曲,喜欢本课的学习活动;乐于感受、体验以及表现,在学习活动中增强演唱的自信心。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听记节奏的方式复习巩固音符时值并能运用到歌曲学习过程中。
2.学生通过聆听、分句视唱的方式学会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按老师的要求有步骤地观察歌谱,认真感受、体验歌曲乐句之间的关系。
2.学生通过视唱、对比观察知道“流动do”的音乐知识。
3.学生通过学习歌曲,能创编并演唱新歌词。
【教学重点】
歌曲《小雨沙沙沙》的演唱。
【教学难点】
歌曲《小雨沙沙沙》上下两片终止的不同语气,对结束音的感知。
【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由“听记节奏”、“学习歌曲”、“创编歌词”、“作品展示”四个环节组成。具体过程如下:
一、听记节奏
环节目标:能听记老师拍击的节奏,巩固学习过的音符时值,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活动1.1—听老师拍击节奏,把听到的节奏写在音乐本上。
提示:注意书写规范(拍号、小节线、终止线)
活动1.2—观察老师给出的旋律,节奏上有什么特点?一起唱一唱。
过渡语:我们唱的这条旋律就是今天大家要学习的歌曲中的一句,咱们一起听听看你喜欢吗?
二、学习歌曲
环节目标: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要素带来的丰富情感体验,体会音乐的语言,学习相关音乐知识。能自信的演唱歌曲。
活动2.1—聆听歌曲范唱说一说歌曲带给你的感受。(情绪、速度、歌词内容等)
活动2.2—出示歌谱,拍号是?通过拍号我们能知道什么?第二次聆听跟着音乐拍一拍强弱规律。
活动2.3—第三次聆听,轻声跟唱的同时想一想歌曲的旋律可以分成几个乐句?你为什么会这么划分乐句?(表达一定的意思,句句之间都有呼吸和停顿的感受)
提示:演唱的坐姿等。
活动2.4—跟琴分乐句学唱,仔细观察乐句之间有什么特点吗?
(一、三乐句节奏、旋律、歌词完全相同;二、四乐句前两小节节奏、旋律、歌词相同,后两小节旋律略有不同。)
活动2.5—不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提示:关注乐谱音符的高低变化唱准音、坐姿、声音控制。
活动2.6—提出疑问:
(1)我有个问题想和大家讨论讨论,一起看看书,这首歌曲一、二乐句和三、四乐句的歌词、节奏都一样,为什么不只唱前两句或只唱后两句呢?(终止感)
过渡语:大家的乐感特别的敏锐。
(2)再看一看书中第一乐句每个音符的头顶都标记着音符的唱名,我们一起唱一唱,再对比一下之前我们唱的那四小节乐谱,你有什么想问我的吗?(流动do的概念)
过渡语:通过一首歌曲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这么多与音乐相关的内容,现在你能不能用歌声把花儿、鱼儿和苗儿在春雨的滋润下快乐地成长表现出来呢?活动2.7—完整演唱歌曲。
提示:站姿、大方、自信、自然的演唱,不要喊唱。
过渡语:你们的歌声和表情特别有感染力,我仿佛也被春雨滋润了呢!
三、创编歌词
环节目标: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习。
过渡语:大家要不要试试为《小雨沙沙沙》填上咱们自己写的歌词?
活动3.1—小组创编歌词。
活动3.2—小组练习演唱。
提示:小组讨论时的声音音量。
四、作品展示
环节目标: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引导学生客观的评价自己和他人。
活动4.0—小组展示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