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考真题测试(学生版)
一、选择题
1.(2021年云南中考真题)美国总统罗斯福指出:“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这表明中国抗战
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 B.促使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C.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2.(2021年陕西中考真题)下图所示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对这次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A.阐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
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C.确定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D.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2021年湖南岳阳中考真题)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A.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B.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C.世界上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D.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民族团结、民族抗争
4.(2021年广西百色中考真题)刘少奇在会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指出:“我们党要以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指针,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思想”。会议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次会议是
A.瓦窑堡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八大
5.(2021年广东中考真题)晋察冀等抗日根据地政府采取发放农贷、支援牲畜、代制农具等措施,利用互助组、合作社等形式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此可见,抗日根据地建设
A.形式不仅多样并且重视实效 B.体现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C.借鉴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
6.(2020年山东潍坊)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其背景是
A.日伪军封锁根据地 B.正面战场节节胜利
C.日军开始全面侵华 D.中国军队全面反攻
7.(2021年四川自贡中考真题)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初三(2)班举办“致敬英雄”为主题的板报,下列可入选“抗日战争”板块的是
A.京汉铁路工人领袖林祥谦 B.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
C.秋收起义的总指挥卢德铭 D.战斗英雄黄继光
8.(2021年山东滨州中考真题)“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这句话表述的是抗日战争的
A.背景 B.过程 C.性质 D.意义
9.(2021年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抗日战争是自鸦片战争开始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能取得最终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苏联出兵东北,打垮了日本关东军
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的浴血奋战
C.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
D.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全民族抗战
10.(2021年贵州毕节中考真题)刘大年《抗日战争时代》一书中记载: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的八年中,日本投入到中国关内战场的陆军,平均每年占总兵力的76.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主力仍分布在中国战场。中国能牵制日军的大量兵力主要是因为
A.中国战场是日军唯一的战场 B.中国拥有先进武器装备
C.中国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战 D.苏联红军进驻中国东北
11.(2021年呼伦贝尔、兴安盟中考真题)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公车上书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2020年内蒙古赤峰)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币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这表明中国抗日战争
A.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C.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基础
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
13.(2020年湖北随州)“十四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该材料表明取得抗战胜利的最重要因素是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B.坚持持久抗战
C.日本战略失误 D.全民族团结抗战
14(2020年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盟) 1942年1月,美、英、苏、中领衔签署二十六国联合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中国《中央日报》社论称:“在今日整个世界之中,我们已是四强之一,中、美、英、苏不但是现在反侵略阵线的四大主力,并且是未来重建新世界的四根支柱。在我国历史上,我们的国际地位从未达到这样高峰。”该观点主要说明了
A.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起到绝对主导作用
B. 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D. 各国联合是取得反法西斯胜利的关键
15.(2020年山东东营)罗斯福谈到中国抗战时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日本有多少师团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谈话表明
A.中国抗战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斗争过程
B.中国抗战取得了抗击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C.中国抗战得到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D.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题
16.(2020年广东深圳)“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大革命比其他同时代的革命重大得多,而且它所产生的后果也要深远得……在它先后发生的所有革命中,唯有它是真正的群众性社会革命,并且比任何一次类似的大剧变都要激进得多。
——摘自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材料二: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摘编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的起点和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总结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17.(2020年内蒙古包头)材料一:
(1)指出材料一中图2到图3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种历史发展趋势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康熙帝不仅是“康乾盛世”的开拓者,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通过平定地方叛乱和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我国辽阔的疆域版图在清朝前期基本奠定。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康熙帝维护国家统的丙例史实。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的史实,分别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知识背记手册
第一站:思维导图
第二站:知识梳理
知识点1 全民坚持抗战
1.日本改变策略: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造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国民政府抗战: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3.中共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4.中国全民抗战:
国民党 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 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华侨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 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知识点2 中共七大
1.召开: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
2.内容: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
3.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知识点3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发起的局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并出兵东北;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站》的声明。
2.日本的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知识点4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1.胜利原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史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砒柱的作用;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2.历史意义:它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0张PPT)
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备课无忧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之后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抗日战争是怎样赢得最后胜利的 这一胜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重要的启示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CONTENTS
1.了解汪精卫叛国、皖南事变等历史事件;
2.了解张自忠、左权等的英雄事迹;
3.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和内容;
4.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
视频:全民族抗战
日军侵华方针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变其侵华方针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打击倒退势力
原因:广州、武汉沦陷,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策略。
目标导学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新知讲解
日本改变策略
广州、武汉沦陷后,日本战线太长,兵力不足,国内资源紧张
对国民党
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
★ 汪精卫叛国投敌,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
对共产党
对占领区
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加强军事统治、经济掠夺
★ 共产党针锋相对,坚持抗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
面对日本的侵略政策,中国各方是怎样应对的?
1.打击倒退势力
蒋介石限令黄河以南新四军于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中共中央顾全大局,决定将皖南的新四军撤到长江以北。1941年1月,项英率新四军军部和部队9000余人北移,进入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突遭事先埋伏的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和袭击。广大指战员经7昼夜浴血奋战,但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谈判被扣,副军长项英等突围中被叛徒杀害。蒋介石竟反诬新四军“叛变”。
1939年周恩来、叶挺、陈毅、粟裕在新四军皖南军部
皖南事变
相关史实
王震率359旅南泥湾开荒
1943年秋天,中央机关在枣园的书记处礼堂举行了纺线比赛。
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
看图学史
表现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各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国民党
共产党
青年学生
广大妇女
工人
华侨
文艺界
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左权将军
妇女在上海街头宣传抗日
抗战期间,各界妇女缝制衣物支援前线
兵工厂工人正在制造弹药
旅美华侨在纽约唐人街上举行筹款救国大会,劝募献金支援祖国抗战
2.全民族抗战
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枣宜会战
看图学史
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在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两种命运斗争的关键时刻,为了团结全党全国人民,争取光明的前途,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独立、自由、 民主、 统一与富强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目标导学二、中共七大
1、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
如何夺取抗战的胜利以及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一条什么道路的问题
七大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新知讲解
时间:
地点:
讨论议题:
1945年4月
延安
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
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2、中共七大的召开:
视频:中共七大
主要内容:
1)政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领导机关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3)指导思想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历史意义: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2、中共七大的召开:
毛泽东思想:
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为什么说中共七大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团结
是指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形成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胜利
是为中国抗日战争和新民主民主革命的胜利指明了道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课堂拓展
1、战略反攻
时间
1944年到1945年初
背景
德国在欧洲战场败局已定,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
开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目标导学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新知讲解
1943年9月
意大利法西斯宣布投降
1945年5月
德国法西斯宣布投降
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陷入困境。
1、战略反攻
看图学史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
1、战略反攻
看图学史
1、战略反攻(高潮阶段)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
8月8日,苏联对日本政府宣战,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国际
国内
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战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1945年8月6日、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一枚原子弹。上图表示的是原子弹的蘑菇云及原子弹后的城市惨像。
看图学史
2、日本投降
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意义
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的奋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看图学史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看图学史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包括中国)投降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9月3日,日本于南京向中华民国政府递交投降书。
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看图学史
1945年9月9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茨向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递呈降书
看图学史
视频:抗战胜利
1945年10月25日 台湾光复(受降仪式)
台湾什么时候被日本占领?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
看图学史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会举办一次酒会,邀请国共双方代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席间,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 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
请尝试着猜一下!
目标导学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新知讲解
屈原 —— 指
日本屈服服于美
国投下的两颗原子弹。
苏武——苏联
红军出兵东北,一举击溃日本关东军。
蒋干——蒋介
政府正面战场组
织抗战的结果。
毛遂——毛泽
东领导的抗日
武装坚持敌后
抗战的结果。
看图学史
共工——共
产党、国民党、
国际反法西斯
力量等共同努
力的结果。
你认为哪一个原因最重要?
看图学史
合作探究
1、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材料一
美国在长崎投掷了原子弹
苏联红军出兵东北
美国、苏联等国际力量的配合和援助。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合作探究
1、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材料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的战争。
材料三 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并广泛地动员全国民众。……广大华侨节衣缩食,捐献大量钱财、衣物、药品、汽车等,支援祖国的抗战。
在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实行全民族的抗战(主要原因) 。
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辛丑条约》签订
根据所给图片思考:抗日战争的意义何在?
看图学史
视频:民族丰碑
第六单元
①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
中国战区接受日本投降的会场
②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对中华民族
2、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看图学史
第六单元
③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一直冲向东欧和德国联合起来,进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
丘吉尔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有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斯大林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国际上
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发起国和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心。
2、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看图学史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终止时间 小计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4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3年10个月17天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8日 1945年9月2日 3年8个月26天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13年11个月16天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认真观察比较,简要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具有哪些特点?
世界上开始最早(1931年9月18日)
结束最晚(1945年9月2日)
历时最长(近14年)的反法西斯战争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作探究
(1)民族利益至上、宁死不屈的民族自尊品格;
(2)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
(3)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
(4)百折不挠、自强自立的民族自强信念;
(5)开拓创新、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
(6)坚持正义、维护和平的民族奉献精神
抗战精神
拓展延伸
2012年安倍再次出任首相后不断制造美化和歪曲历史的言论和行为。
“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
——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回答日本记者提问
课堂延伸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是理所应当的,这是首相的责任…… 甲级战犯不能被称为战争罪人。”
默克尔给安倍补严肃历史课
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日本期间,在多个场合敦促安倍政府正视历史,深刻反省日本在二战中所犯下的暴行。默克尔指出,“总结过去是实现和解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曾经受害国的谅解” 。
课堂延伸
日本改变策略
中共七大召开
日本投降
汪伪政权建立
皖南事变发生
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对占领区加强军事统治
和经济掠夺
全民族坚持抗战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确立了党的指导思想
全民族坚持抗战的结果
近代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张自忠、左权殉国
板书设计
长崎,原子弹爆炸后,行走在废墟瓦砾间的3岁儿童
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
共计30余万人
铭记历史 反对战争 珍爱和平
课堂延伸
课堂延伸
1.(2020年四川眉山)租界是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华租借的,并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的土地。据《中国收回租界一览表》统计,国民政府在1943年收回4处租界、1945年收回11处租界,1946年收回4处租界。这一时期收回租界主要得益于
A.列强对殖民地政策发生改变 B.西方争夺殖民地矛盾的消失
C.中国坚持并取得抗战的胜利 D.租界内国人进行的反帝斗争
【解析】题干反映了国民政府在1943年收回4处租界、1945年收回11处租界,1946年收回4处租界,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主要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坚持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英美等国为了争取中国抗战,也宣布取消一些在华租界,C正确;英美等国取消在华一些租界主要是基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争取中国坚持抗战,并不是对殖民地政策发生改变,或者争夺殖民地矛盾的消失,AB排除;英美等国取消在华一些租界主要得益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并不是租界内国人进行的反帝斗争,D排除。故选C。
【答案】C
课后巩固
2.(2020年江苏苏州)抗战期间,有一个“人人想去的、充满阳光的、愉快和蔼的地方”,那里的革命士气和热情令人感动,党代表们在此聆听毛泽东同志的中共七大报告。这个地方是
A.延安
B.重庆
C.瑞金
D.西安
【答案】A
课后巩固
3.(2020年内蒙古赤峰)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币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这表明中国抗日战争
A.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C.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基础
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
【答案】D
课后巩固
4.(2020年江苏宿迁)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抗战后奋斗方向的大会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C
课后巩固
5、对下面一组图片所拟定的主题最准确的说
A.多行不义必自毙
B.蓄谋已久的日本侵华
C.国共应合作抗日
D.反对战争,呼唤和平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日本为摆脱危机,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答案】A
课后巩固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考真题测试(教师版)
一、选择题
1.(2021年云南中考真题)美国总统罗斯福指出:“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这表明中国抗战
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 B.促使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C.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可知罗斯福对中国抗战的重视,高度赞扬了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大作用,表明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故选D;ABC都是抗日战争的意义,但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2.(2021年陕西中考真题)下图所示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对这次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A.阐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
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C.确定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D.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陕西延安召开。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会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选举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这是在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故选B;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阐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A错误;C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不符题意,排除;D是1923年中共三大的内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3.(2021年湖南岳阳中考真题)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A.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B.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C.世界上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D.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民族团结、民族抗争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时期,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一致,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洪流中;在中华民族的危急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他们浴血奋战、不屈不挠,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任凭列强侵略和奴役的局面。因此,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故D项正确;ABC项均是抗战胜利的因素,但与题干“决定性因素”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4.(2021年广西百色中考真题)刘少奇在会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指出:“我们党要以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指针,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思想”。会议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次会议是
A.瓦窑堡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八大
【答案】B
【详解】
依据所学,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会议,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B正确;1935年召开的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A排除;1949年春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确定把党的工作中心由农村转向城市,C排除;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三大改造完成后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D排除。故选B。
5.(2021年广东中考真题)晋察冀等抗日根据地政府采取发放农贷、支援牲畜、代制农具等措施,利用互助组、合作社等形式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此可见,抗日根据地建设
A.形式不仅多样并且重视实效 B.体现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C.借鉴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抗日根据地政府采取了发放农贷、支援牲畜、代制农具等措施,利用互助组、合作社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此可见,抗日根据地建设形式不仅多样并且重视实效,故A项符合题意;题干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建设,不能体现国共合作抗日,排除B项;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等,材料不能体现相关内容,排除C项;从题干“晋察冀等抗日根据地”可知,题干材料所处的时间为抗战时期,不可能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
6.(2020年山东潍坊)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其背景是
A.日伪军封锁根据地 B.正面战场节节胜利
C.日军开始全面侵华 D.中国军队全面反攻
【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38年10月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侵华策略,主要集中力量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由于日伪军封锁根据地,根据地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为此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A正确;正面战场是国民党的战场,延安是中国共产党敌后总指挥中心,B排除;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开始全面侵华,与题干时间不符,C排除;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中国军队开始全面大反攻。D排除;故选A。
7.(2021年四川自贡中考真题)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初三(2)班举办“致敬英雄”为主题的板报,下列可入选“抗日战争”板块的是
A.京汉铁路工人领袖林祥谦 B.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
C.秋收起义的总指挥卢德铭 D.战斗英雄黄继光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1931—1945年的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为抗击日军而壮烈牺牲,可入选“抗日战争”板块,故选B;A是1923年,是中共领导的工人罢工运动,排除;秋收起义是1927年八七会议后举行的,C错误;D是抗美援朝时期的战斗英雄,排除。
8.(2021年山东滨州中考真题)“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这句话表述的是抗日战争的
A.背景 B.过程 C.性质 D.意义
【答案】D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这段话反映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民族觉醒,唤起了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知这句话表述的是抗日战争的意义,D项符合题意;ABC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BC。故答案为D。
9.(2021年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抗日战争是自鸦片战争开始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能取得最终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苏联出兵东北,打垮了日本关东军
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的浴血奋战
C.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
D.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全民族抗战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抗战,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都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但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
10.(2021年贵州毕节中考真题)刘大年《抗日战争时代》一书中记载: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的八年中,日本投入到中国关内战场的陆军,平均每年占总兵力的76.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主力仍分布在中国战场。中国能牵制日军的大量兵力主要是因为
A.中国战场是日军唯一的战场 B.中国拥有先进武器装备
C.中国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战 D.苏联红军进驻中国东北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七七事变”后,中国进行了全民族抗战,牵制日军的大量兵力,支援了其它战场的反法西斯斗争,故C符合题意;二战中,日军还开辟了东南亚战场、太平洋战场,中国的武器装备比日本落后,苏联红军进驻中国东北加速了中国战胜日本,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2021年呼伦贝尔、兴安盟中考真题)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公车上书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在南京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在南京成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的受降仪式也是在南京举行的,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A项;公车上书发生在北京,与题意不符,排除包含②的BCD项。故选A项。
12.(2020年内蒙古赤峰)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币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这表明中国抗日战争
A.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C.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基础
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
【答案】D
【解析】据题意可知,我国在抗日战争期间伤亡大量人口,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巨大,说明我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故选D;题意主要反映了我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贡献,没有评价抗日战争的性质、影响和地位,排除ABC。故选D。
13.(2020年湖北随州)“十四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该材料表明取得抗战胜利的最重要因素是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B.坚持持久抗战
C.日本战略失误 D.全民族团结抗战
【答案】D
【解析】考查点:全民族抗战。解题思路:根据“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可知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了全民族抗战。深刻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英勇的民族抗争,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D正确;国民党正面抗战是全民族抗战的组成部分。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而不是持久战,B错误;日本战略失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错误。综上故选D。
14(2020年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盟) 1942年1月,美、英、苏、中领衔签署二十六国联合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中国《中央日报》社论称:“在今日整个世界之中,我们已是四强之一,中、美、英、苏不但是现在反侵略阵线的四大主力,并且是未来重建新世界的四根支柱。在我国历史上,我们的国际地位从未达到这样高峰。”该观点主要说明了
A.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起到绝对主导作用
B. 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D. 各国联合是取得反法西斯胜利的关键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在今日整个世界之中,我们已是四强之一,中美英苏不但是现在反侵略阵线的四大主力,并且是未来重建新世界的四根支柱。在我国历史,我们的国际地位从未有达到这样高峰”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B符合题意;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起到绝对主导作用表述与史实不符,A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C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各国联合是取得反法西斯胜利的关键,D排除。故选择B。
15.(2020年山东东营)罗斯福谈到中国抗战时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日本有多少师团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谈话表明
A.中国抗战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斗争过程
B.中国抗战取得了抗击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C.中国抗战得到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D.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日本有多少师团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可知罗斯福的谈话表明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的作用,即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中国抗战的曲折过程,没有涉及抗日战争的结果,也没有涉及国际援助,排除ABC。故选D。
材料题
16.(2020年广东深圳)“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大革命比其他同时代的革命重大得多,而且它所产生的后果也要深远得……在它先后发生的所有革命中,唯有它是真正的群众性社会革命,并且比任何一次类似的大剧变都要激进得多。
——摘自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材料二: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摘编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的起点和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总结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答案】(1)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无论是法国大革命还是抗日战争,两者胜利的根本因素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法国大革命中,巴黎人民奋起反抗,攻占巴士底狱,在欧洲其他国家干涉法国革命时,法国各地人民拿起武器击退侵略者,保护大革命的成果,随后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政体。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不计前嫌,一致对外,全国人民参与到抗日救亡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最终中华民族赢得了这场正义战争的胜利,一雪前耻。所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解析】
(1)根据材料二“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起点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是七七事变;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可以拟定主题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无论是法国大革命还是抗日战争,两者胜利的根本因素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法国大革命中,巴黎人民奋起反抗,攻占巴士底狱,在欧洲其他国家干涉法国革命时,法国各地人民拿起武器击退侵略者,保护大革命的成果,随后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政体。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不计前嫌,一致对外,全国人民参与到抗日救亡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最终中华民族赢得了这场正义战争的胜利,一雪前耻。所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7.(2020年内蒙古包头)材料一:
(1)指出材料一中图2到图3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种历史发展趋势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康熙帝不仅是“康乾盛世”的开拓者,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通过平定地方叛乱和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我国辽阔的疆域版图在清朝前期基本奠定。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康熙帝维护国家统的丙例史实。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的史实,分别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案】(1)由分裂到统一。原因:各诸侯国人民希望结束战乱: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商鞅变法为秦国统-全国奠定了基础:秦王赢政招募各国人才,积极策划统大计。
(2)史实:平定噶尔丹叛乱:平定扰乱地方的准喝尔蒙古势力:雅克萨战役,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收复台湾:册封格鲁派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3)中国坑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来敌人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国家地位得到提高。
【解析】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图片可知,由分裂到统一。根据所学可知,原因有,各诸侯国人民希望结束战乱,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商鞅变法为秦国统-全国奠定了基础,秦王赢政招募各国人才,积极策划统大计。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康熙帝……通过平定地方叛乱和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我国辽阔的疆域版图在清朝前期基本奠定”可知,史实有,平定噶尔丹叛乱,平定扰乱地方的准喝尔蒙古势力,雅克萨战役,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收复台湾,册封格鲁派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示意图可知,中国坑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来敌人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国家地位得到提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