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0 22:5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温故知新
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影响/评价
萍浏醴起义
安庆、绍兴起义
广西镇南关起义
广州黄花岗起义
1906年
刘道一、蔡绍南
萍乡、浏阳、醴陵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同盟会声望大振。
1907年
安庆、绍兴
徐锡麟、秋瑾
1907年
广西镇南关
孙中山、黄兴
1911年
孙中山、黄兴、赵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广州黄花岗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盖,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规模最大、影响最大)
失败
失败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1912年)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华民国建立的过程及意义.
2、了解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的过程
3、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性质及意义。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导学清单
1、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是什么?定都在哪里?
2、中华民国的设立了哪些国家机构?
3、中华民国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4、清朝统治结束于哪一年?
5、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最终没有胜利?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何时颁布?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民享有哪些自由和权利?
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设置的“三权分立”是怎样的?
快速阅读课文P46-48,自主探究以下问题: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新课导入
请问以下国旗的名称叫什么?它是哪国国旗?
名称:五色旗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和北洋政府时期)
是中华民国的国旗
名称: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国民政府北伐期间)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知识探究
中华民国建立的背景:
______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经过多方协商决定在______成立临时中央政府。
武昌
南京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知识探究
中华民国的建立:
孙中山:“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
标志:孙中山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知识探究
中华民国的建立:
时间:
首都:
临时大总统:
副总统:
纪元:民国纪年 改用公历
意义:是亚洲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孙中山领导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成果。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黎元洪
南京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知识探究
中华民国的国家机构设置:
孙中山/袁世凯
大总统
副总统
参议院
黎元洪
各省代表任议员
国家性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
1912年
民国元年
(民国纪年)
(公元纪年)
公元纪年
1913年
1915年
1914年
民国2年
民国3年
民国4年

=
民国纪年
1911
民国纪年

=
公元纪年
1911
知识拓展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知识探究
你会算吗?
小明的爷爷是民国38年出生的,请问小明的爷爷是公元哪一年出生的
38+1911=公元1949(年)
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1+1911
民国某年+1911=公元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知识探究
中华民国的国旗、国歌:
红黄蓝白黑五色,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之意
《中华民国国歌》
(1912—1915年)
亚东开化中华早,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
锦绣山河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
世界和平永保。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知识探究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袁世凯何许人也?
人物名片
袁世凯(1859年-1916年),河南项城人,
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
1895年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
戊戌变法时叛卖过维新派,
1900年血腥镇压过义和团,
1902年实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执掌北洋六镇,
1911任清朝内阁总理大臣。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知识探究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手段:软硬兼施
政治欺骗
军事威逼
假装承认共和
不肯南京就任
在北京制造兵变
列强调兵往北京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知识探究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过程:
①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与袁世凯交涉,力图用和平方式实现共和;
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表示有条件推荐袁世凯为大总统
③1912年2月12日,威逼宣统帝(溥仪)退位。
④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
⑤1912年4月,孙中山正式卸任大总统职务,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南北议和
孙文表态
清帝退位
袁任总统
孙文卸职
迁都北京
成果被窃
清帝退位诏书
溥仪(1906--1967)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知识探究
清朝宣统帝(溥仪)退位,封建帝制覆灭
清朝统治中国多少年?
1636年皇太极改金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顺治帝迁都北京,逐步确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清朝存在时间276年
清朝统治中国268年
中国封建帝制延续了多少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帝,
创立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1912年清宣统帝下诏退位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了2132年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知识探究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哪些条件?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
③遵守《临时约法》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知识探究
袁世凯成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1)外因:
(2)内因:
(3)根本原因:
①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军事政治大权
②袁世凯得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进攻,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知识探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和的重要成果
颁布时间:
颁布机构:
1912年3月11日
中华民国参议院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知识探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和的重要成果
关键词 内容 意义
主权在民 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不仅宣判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死刑,而且以根本法形式废除封建君主专制。
国民平等 ②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享有自由 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有利于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
三权分立 ④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知识探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和的重要成果
百姓生活的变化



称呼
长辫
短发
旗袍
中山装
跪拜礼
鞠躬礼
草民、民女
先生、小姐
主权在民
国民平等
享有自由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知识探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和的重要成果
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国家根本法)
2、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意义: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知识探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和的重要成果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知识探究
阅读以上材料,思考辛亥革命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应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书愤》(蔡济民)
风云变幻感沧桑,
拒虎谁知又进狼。
无量头颅无量血,
可怜购得假共和。
蔡元培为孙中山所写挽联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
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
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知识探究
辛亥革命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应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成功了!
①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最主要)
②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失败了!
①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② 没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③ 没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启示:资产阶级的革命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名言警句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本课小结
辛亥革命的成果
辛亥革命的遗憾
1.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2.推翻清朝统治,终结帝制;
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2.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912.1.1
1912.2.12
1912.3.11
1912.3.任大总统
1912.4.迁都北京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巩固练习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创举”是指 (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辛亥革命的爆发
C.武昌起义的胜利 D.同盟会的成立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 )
A.《中华民国约法》 B.《定国是诏》
C.《钦定宪法大纲》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巩固练习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说:“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这段材料说明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是 ( )
A.驱除鞑虏 B.和平主义 C.排外主义 D.媚外主义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巩固练习
某同学在研究近代城市发展的过程时搜集整理出下列材料,从中可知其研究的对象是 ( )
A.广州 B.上海 C.南京 D.北京

“国耻开端” “天国春秋” “民主丰碑”
1842年8月29日 1853—1864年 1912年1月1日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巩固练习
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 (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清帝下诏退位
C.武昌起义的胜利 D.兴中会的成立
“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巩固练习
右图是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各国使节的合影。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列强代表参加了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仪式。该照片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列强支持中国实现统一和安定
B.列强与袁世凯之间关系密切
C.列强扶持袁世凯
D.袁世凯对列强妥协退让

部编历史八上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
巩固练习
中国近代史上曾有一个政权在其国歌中写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下列叙述,能体现该政权“旧邦新造”的是它 ( )
A.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C.创办新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
D.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