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电路分析与应用(电阻的串并联电路设计)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节 电路分析与应用(电阻的串并联电路设计)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11 19:4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电阻的串并联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把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R1和R2串联,则总电阻(  )
A.介于两个电阻之间 B.可能等于其中的一个电阻
C.比任何一个电阻都要小 D.比任何一个电阻都要大
2.关于串、并联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串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B.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C.并联电路各支路电流总相等
D.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支路电阻之和
3.两个电阻值完全相等的电阻,若并联后的总电阻是5Ω,则将它们串联后的总电阻是(  )
A.5Ω B.10Ω C.20Ω D.40Ω
4.在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压U相等,电阻R1>R2,比较电路中的总电流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丁、甲、乙、丙 B.丙、乙、甲、丁 C.丙、甲、乙、丁 D.甲、乙、丁、丙
5.修理电器时需要一只150Ω的电阻,但手边只有电阻值分别为100Ω,200Ω,600Ω的电阻各一只,可采用的办法是(  )
A.把200Ω与600Ω的电阻串联起来
B.把100Ω与200Ω的电阻串联起来
C.把100Ω与200Ω的电阻并联起来
D.把200Ω与600Ω的电阻并联起来
6.把一根均匀电阻丝弯折成一个闭合的等边三角形abc,如图所示,图中d点为底边ab的中心。如果cd两点间的电阻为9欧姆,则(  )
A.ac两点间的电阻是12欧姆 B.ac两点间的电阻是8欧姆
C.ad两点间的电阻是6欧姆 D.ad两点间的电阻是9欧姆
 
二.填空题(共7小题)
7.已知R1=6欧,R2=4欧,则这两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是  欧,并联后的总电阻是  欧。
8.几个电阻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所以串联后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  。
9.如图所示,一根均匀的电阻丝总电阻为20Ω,把它围成一个圆形,在圆周上等间距安装5个接线柱,连接处接触良好,将其任意两个接线柱接入到电路中,则两接线柱间的等效电阻的最大值为  Ω,最小值为  Ω。
10.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R3=3Ω,当两个开关都断开时,A、B两点间的电阻RAB=  Ω;当两个开关都闭合时,A、B两点间的电阻RAB=  Ω。
11.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1、R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一U图线如图所示。如果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则R串在  区域,R并在  区域(填Ⅰ、Ⅱ或Ⅲ)。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R1=6Ω,R2=3Ω,R3=4Ω,则R1,R2,R3三个电阻的等效电阻值为  Ω。
13.有两个可变电阻,开始时阻值相等都为R,现将其中一个电阻的阻值增大,将另一个电阻的阻值减小,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将  (选填“一定大于R”“一定小于R”“一定等于R”)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4.小霞同学在实验时,需要一个8Ω的电阻,则她需要将一个2Ω的电阻与  Ω的电阻串联;或者将一个  Ω的电阻与一个40Ω的电阻并联。
15.定值电阻R1和R2串联后接在电源上,其作用可用一个等效电阻R来代替,如图所示,在物理学中,将R称为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试证明:R=R1+R2
16.两个电阻R1、R2并联,若其总电阻为R,请你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试证明:。
 
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电阻的串并联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解: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把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R1和R2串联后,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要大。
故选:D。
 
2.解:A、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故A错误;
B、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故B正确;
C、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故C错误;
D、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故D错误;
故选:B。
 
3.解:根据=+可得:
每一个电阻的阻值为R=2R并=2×5Ω=10Ω,
串联后的总电阻R串=2R=2×10Ω=20Ω。
故选:C。
 
4.解: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大,则R串>R1>R2,
并联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则R1>R2>R并,
所以R串>R1>R2>R并,
因为电源电压相同,根据欧姆定律可知:I并>I2>I1>I串。
即:总电流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丙、乙、甲、丁。
故选:B。
 
5.解:A、串联电阻R串=200Ω+600Ω=800Ω,不符合要求;
B、串联电阻R串=100Ω+200Ω=300Ω,不符合要求;
C、并联电阻R并=≈66.67Ω,不符合题意;
D、并联电阻R并==150Ω,符合题意。
故选:D。
 
6.解:(1)设一个边的电阻为R,
则Rdac=Rdbc=R,
c、d两点间的电阻为Rdac和Rdbc并联,
Rcd=×Rdac=×R=9Ω,
∴R=12Ω;
ac两点间的电阻是Rac和Rabc并联,如图,
Rac=R=12Ω,Rabc=2R=24Ω,
R并===8Ω;故A错误,B正确;
(2)ad两点间的电阻是Rad和Racbd并联,
Rad=R=×12Ω=6Ω,Racbd=2R+R=R=×12Ω=30Ω,
R并′===5Ω.故选项C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共7小题)
7.解:由串联电阻规律得:R串=R1+R2=6Ω+4Ω=10Ω。
根据并联电阻规律:=+ R并===2.4Ω。
故答案为 10,2.4。
 
8.解:导体与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材料的电阻率有关,两个电阻串联相当于长度加长,长度越大,电阻越大。
故答案为:长度;大。
 
9.解:一根均匀的电阻丝总电阻为20Ω,分成5段,每一段为R=Ω=4Ω;
(1)将其任意两个接线柱接入到电路中,可看成两部分电阻丝并联,要想使总电阻(等效电阻)最大,就要使两条支路中的电阻相对保持均衡且最大,当一个支路的电阻为2R,另一支路的电阻为3R时,也就是2R和3R 并联时总电阻最大,如图1所示,
所以总电阻(等效电阻)最大值为:
R总大==R==4.8Ω;
(2)要想使总电阻(等效电阻)最小,就要使两条支路中的电阻不均衡且一个支路的电阻最小,则应该是一条支路的电阻为R,另一条支路的电阻为4R,也就是R与4R并联时总电阻最小,如图2所示,
所以总电阻(等效电阻)的最小值为:
R总小==R=×4Ω=3.2Ω。
故答案为:4.8;3.2。
 
10.解:当两个开关都断开时,三个电阻串联,因此A、B两点间的电阻RAB=3×3Ω=9Ω;
当两个开关都闭合时,三个电阻并联,因此A、B两点间的电阻。
故答案为:9,1。
 
11.解: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知:R串比每一个串联的分电阻都要大,
根据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可知:R并比每一个并联电路的分电阻都要小。
在这四个电阻值中,R串最大,R并最小,所以,当它们两端加相同的电压时,
通过R串的电流最小,故它的I﹣U图线在I区;通过R并的电流最大,故它的I﹣U图线在III区。
故答案为:Ⅰ;Ⅲ。
 
12.解:由图知,定值电阻R1与R2并联后再与R3串联。
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2Ω;
则三个电阻的等效电阻值为R=R并+R3=2Ω+4Ω=6Ω。
故答案为:6。
 
13.解:因为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支路电阻倒数之和,所以并联电路总电阻小于任一电阻值,即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小于较小电阻的阻值,故总电阻一定小于R。
故答案为:一定小于R。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4.解:根据串联电阻规律:
R=R1+R2,
需要串联的电阻:
R2=R﹣R1=8Ω﹣2Ω=6Ω;
根据并联电阻规律:
=+,
R4===10Ω。
故答案为:6;10。
 
15.证明:设电路中的电流为I,
∵I=
∴R1两端的电压U1=IR1,R2两端的电压U2=IR2,R两端的电压U=IR;
又∵U=U1+U2
∴IR=IR1+R2
即R=R1+R2。
 
16.解:∵I=I1+I2,I=
∴=+
又∵U=U1=U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