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告别“雅尔塔”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8-07 14:1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学习方法提示
1.为什么改革?
——背景
2.如何改革?
——措施
3.效果如何?
——影响
4.有何经验教训?
斯大林
斯大林模式




“小修小补”
勃列日涅夫
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
经济基础日趋衰弱,难以支
撑沉重的军事负担,使得综
合国力逐渐衰退,社会矛盾
不断积聚。
1985年,戈尔
巴乔夫担任新一任
苏共中央总书记。
经济上:
加速发展战略
苏联食品短缺,人们排长队购买食品。
政治上: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
思想界混乱
苏共领导地位及
中央政府的控制
力被弱化
直接导致
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有
哪些经验教训?
始终将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
苏东剧变
阅读课文相关内容,说一说苏联解体的进程。
苏联解体对
世界局势产生了
哪些影响?
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部分加盟共和国独立
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混乱局面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1991年)
“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21日)
叶利钦掌权
苏联解体
独联体成立(1991年12月)
这一事件
实质是苏联“传
统派”为了挽救
国家的完整和
统一,为了挽
救社会主义而
采取的一场政
变行动。
1991年10月23日,戈尔巴乔夫和叶
利钦在议会中祝贺挫败八一九事件
但这种政
变在西方国家
的强大压力和
叶利钦等人的
猛烈反扑下,
最后只能以失
败告终。因此
反而加速了苏
联的解体。
俄罗斯联邦总统鲍里斯-叶利钦
叶利钦站在被包围的俄罗斯
议会大厦外面一辆坦克上演说。
独联体的性质不是国家,而是一个独立国家的联合体
苏联解体对
世界局势产生了
哪些影响?
“冷战”结束,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基本特征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出现。
苏联解体的原因。
苏联解体原因
内部原因
根本原因 :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外部原因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1.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历史事件:
①十月革命 ② 赫鲁晓夫改革
③ 新经济政策 ④ 戈尔巴乔夫改革
A、 ①③②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④③②①
2、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
A、戈尔巴乔夫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年久日深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3、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所造成的直接后果
A、引起苏联人民思想混乱
B、党内斗争日趋尖锐
C、苏联经济大滑坡
D、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4.苏东剧变的最主要教训
A.社会主义道路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B.要进行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要时时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D.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
5、本世纪初到90年代,红旗从克里姆林宫升起又降落。这一升一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升(即十月革命的胜利)
降(即苏联解体)
1、七下P106-107,地纲P21第三段: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
2、八上P10及P12,地纲P35第四、五段:趁火打劫,侵占我国领土最多、左宗棠收复新疆;
3、九上P72-75,地纲P72第五段: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4、九上P99-101,地纲P73第五段:三国协约;
5、九上P125,地纲P74第三段:托尔斯泰;
6、九下P2-9,地纲P83-84:十月革命、列宁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7、九下P38-39,P44-48,地纲P84-85:德国突袭苏联、莫斯科保卫战、《联合国家宣言》、斯大林格勒战役、雅尔塔会议、柏林战役、对日宣战;
8、九下P57-61,地纲P86第一段:美苏冷战、华约、两极格局 ;
9、九下P71-72,P97-100,地纲P85第三段: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