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8-07 14:1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历史教学公开课
班级:初一1班
“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还采取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
——《史记》
第8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锦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西汉
南朝
宋代
南方经济发展原因:
(1)南方战乱较少,有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2)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作物生长
(3)大量中原人民南迁,带来了先进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
一、农业的发展
谜语三则:
①白如玉,穿黄袍,只有一点大,都是宝中宝。(打一农作物)
②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到水里,就会开花。(打一农作物)
③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面长白毛,到了秋天桃熟了,只见白毛不见桃。(打一农作物)
水稻
茶叶
棉花
一、农业的发展
水稻
茶叶
棉花
《耕获图》
“这是南宋人画在扇面上的一幅画,名为《农耕图》,又称《耕获图》。它展现了在地主的田庄中,几十个短衣赤膊的农民紧张而繁忙的劳动情景。”
一、农业的发展
水稻:
茶叶:
棉花:
推广占城稻,产量增加
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
茶树的栽培得到了很大推广
二、手工业的兴旺
二、手工业的兴旺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纺织业:
二、手工业的兴旺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丝织业、棉织业
制瓷业:
二、手工业的兴旺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丝织业、棉织业
冰裂纹瓷器、景德镇
造船业:
动脑筋:
想想这种船有什么优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手工业的兴旺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丝织业、棉织业
冰裂纹瓷器、景德镇
世界首位
三、商业的繁荣
城市
贸易
货币
城市:与前代相比有了哪些发展?
城市:与前代相比有了哪些发展?
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
营业时间:延长了营业的时间
产品种类:市场上的产品更加丰富
《清明上河图》
《货郎图》
三、商业的繁荣
城市:
贸易:
货币:
城市商业繁荣
贸易:贸易状况如何?
临安
明州
泉州
广州
高丽、日本
苏门答腊岛
印度
阿拉伯半岛


三、商业的繁荣
城市:
贸易:
货币:
城市商业繁荣
海外贸易发达
货币:有了哪些变化?
动脑筋:
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今天的货币有了什么新的发展?
三、商业的繁荣
城市:
贸易:
货币:
城市商业繁荣
海外贸易发达
出现了纸币
小结:经济重心的南移
农 业 的 发 展:
手工业的兴旺:
商 业 的 繁 荣:
水稻、茶叶、棉花
纺织、制瓷、造船
城市、贸易、货币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书》
知史鉴今:
您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1)要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
(2)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3)要重视科技进步。
(4)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课后延伸:
1、根据对本课的了解,请同学通过网络或到博物馆、图书馆查找资料,撰写介绍两宋时南方经济发展的小文章,可抓住其中的具体的点,如:“宋瓷一览”、“交子史话”等,能配以图片更好。
2、思考、讨论课后“活动与探究”所提出的问题。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