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1 16:0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学习目标: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了解这一时期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思想——传统与叛逆

文艺——高峰与世俗

经济——发展与局限
科技——领先与落后

学习目录

经济——发展与局限
一、发展
1、农业
(1)明朝后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
材料: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洋芋……。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地也。
——[清] 袁景辉纂修《建始县志》
(1)背景:新航路开辟
(2)途径:通过对外贸易传入中国
(3)影响:①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②推动农产品的商品化
③过渡垦荒,带来水土流失。
探究新知

经济——发展与局限
一、发展
1、农业
材料: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地主谭晓,用低价购买了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佣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由此,谭晓成功致富。类似新现象,从明中期起逐渐多见。 —— 《中外历史纲要(上)》
(2)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
(3)许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以获得更多收入。

经济——发展与局限
一、发展
2、手工业
材料:万历年间,嘉兴府素德县石门镇镇上有油坊二十家,因镇民少,辄雇邻近县乡的百姓为佣。清康熙《钱塘县志》载:“四方之民,朝西暮东,如鸟之飞,鱼之游,流寓多于 著”,清道光年间,苏州、杭州已出现拥有千架织机的纺织工场”。清末沪上“纱厂林立”,附近的农民“生计日多”,而专事耕织者日见其少矣。
—— 摘编自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等
(1)南方手工行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手工工场。
(2)自由雇佣劳动较为普遍。

经济——发展与局限
一、发展
3、商业
材料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大帆船贸易实际上就是用美洲的金银与其它物产(如玉米、马铃薯)换取亚洲商品,尤其是当时风靡全球的丝绸与陶瓷等为主的中国商品,又称银丝对流。
—— 摘自韩琦《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明王朝的影响》等
(1)美洲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
影响: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
◆形成了围绕中国的贸易网络
◆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经济——发展与局限
一、发展
3、商业
材料:新都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贾人娶妇数月则外出,或数十年,至有父子邂逅而不相认识者。……男子冠婚后,积岁家食者,则亲友笑之。妇女亦安其俗,而无陌头柳色之悔。
—— 《肈域志·江南十一·徽州府》
(2)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有利于商业资本聚集。
(3)一些地方,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微商、晋商)

经济——发展与局限
一、发展
3、商业
(4)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

经济——发展与局限
二、局限
(1)全社会来看,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
(2)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材料1:中国古代的商业,受到种种限制和束缚。这些限制和束缚,有的是受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特点所制约,有的则来自封建国家的干预。 ——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材料2:“养民之道,惟在劝农务本”,而开矿谋利,则属舍本逐末,“殊非经常之道”。 —— 《清史稿》
材料3: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 陶煦《租核》
思想——传统与叛逆

一、传统
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
材料:费正清认为:“朱熹殁后,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缓慢,使得中国在19世纪时积弱不振。 ——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清朝大思想家戴震说:“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探究新知
思想——传统与叛逆

二、叛逆
1、陆王心学
(1)代表:南宋——陆九渊
明朝——王守仁
(2)核心:“致良知”
“良知”——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
材料:明代中叶以后,社会危机不断加深。王阳明以为当时读书人沉溺于理学,无补于社会安危。他提出“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事物的“理”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人心之中。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性中的天理,是一种天赋的道德。“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王阳明强调“致知必在于格物”,“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要求端正人心,去恶存善。
—— 摘编自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等
(3)作用:
①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②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③陆王心学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思想——传统与叛逆

二、叛逆
2、李贽
材料: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 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藏书》、《焚书》
(1)内容
①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
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2)影响
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
思想——传统与叛逆

二、叛逆
3、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1)背景:明末清初社会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
王夫子
——“学易而好难,行易而力难,耻易而知难”
(2)代表人物:
黄宗羲
——“天下之大害,君而已矣!”
顾炎武
——“保天下者,匹夫之见与有责焉”
思想——传统与叛逆

二、叛逆
3、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①抨击君主专制
②提出“工商皆本”
③主张“经世致用”
(3)主要思想:
(4)评价:
①进步: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具有早期民主启蒙色彩。
材料2:黄宗羲等人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1:明清时期的许多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反对空谈性理,向封建制度和宋明理学发起猛烈的攻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蒙思想的早期民主主义思想。 —— 《中国通史教程》
②弊端:由于阶级属性,只是对封建制度修补,不能促进社会转型。
文艺——高峰与世俗

一、高峰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我国最早的两部白话小说
吴承恩:《西游记》
吴敬梓《儒林外史》
——神话小说
——讽刺小说
曹雪芹《红楼梦》
——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汤显祖《牡丹亭》
舞台演出
昆曲
京剧
施耐庵:《水浒传》


孔尚任《桃花扇》
戏曲
——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探究新知
文艺——高峰与世俗

二、世俗
问题探究: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一现象与当时社会发展有怎样的关系
材料: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 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
明清小说有很多对市井生活和市民精神的描写,反映了文学发展的市民化,世俗化趋势。其原因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思想界出现提倡个性自由和反对专制的倾向,冲击了程朱理学的主流观念。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印刷术成熟和出版业的发展,阅读成本的降低。总之,明清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总结和衰弱期,对传统社会文化的反思使这一时期的小说蕴含了新时代精神。
科技——领先与落后

一、领先
李时珍:《本草纲目》
徐光启:《农政全书》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宏祖:《徐霞客游记》
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总结。
——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材料:中国人很少有机会去思考那些与生产发展无关的抽象问题。天文学高度发达,是为了制定历法指导农事,也为了预世间的人事灾祸,因为帝王们认为天象直接联系着皇家的命运。……以至于哈彗星从春秋到清末被记录31次,但古人始终没有发现其出现的平均周期为76年。—— 摘自毛传清、黎德扬《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特质及其意义》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①实用性强,缺乏理论探讨;
②多采用现象描述、典籍整理和
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缺少实
验和规律探究;
③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
明成祖:《永乐大典》
——中国古代最大类书
乾隆: 《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最大丛书
探究新知
科技——领先与落后

二、西学东渐
1、明朝后期——利玛窦
(1)目的:传教
(2)贡献:客观上促进向科学知识的传播
①与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②刊印《坤舆万国全图》
2、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3、认识:
开阔了眼界,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但影响范围有限,无法改变中国科技整体逐渐落后的局面。
科技——领先与落后

三、落后
材料:“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管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16世纪以后,欧洲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李约瑟(英)《中国科学技术史》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有哪些。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2)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3)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4)实行文化专制;
(5)实行闭关锁国 ;
(6)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
(7)科举制度(八股取士)的束缚
……
经济的变化
经济的传统
思想
文艺
科技
农业发展
手工业进步
商业繁荣
阳明心学
李贽反传统
进步思想家
反传统,个性自由
小说
戏曲
成就高,世俗化
传统科学——传统总结
西学东渐——近代科学
走向落后
课堂小结
1.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而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C
课堂练习
2.有学者说过,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  )
A.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
B.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
C.商品化趋势明显
D.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
C
3.明清时期,江南部分地区城市手工业、商业发展较快,如松江的棉纺业发达,景德镇的陶瓷业发达,佛山的冶铁业发达,汉口的长江商品转运码头较繁忙。与这些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
A.强调人欲的合理性
B.批判君主专制
C.主张“经世致用”
D.提出“工商皆本”
D
4.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入木三分的辛辣嘲讽揭露丑恶的世风百态,成为长篇讽刺小说的开山之作。它的出现反映了 (  )
A.西方现实主义文风的深刻影响
B.繁荣、开放、文化多元化
C.明清社会蕴藏着深刻的危机
D.文人对章回体小说的追求
C
5.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有两类:直接读者和间接读者。下图为直接读者、间接读者与通俗小说的传播方式。由此可知(  )
A.明清通俗小说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
B.间接阅读是小说传播的主要方式
C.社会上层阅读小说侧重于版籍传播
D.通俗小说为明清时期的主流文学
A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