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基础训练
第1题图
1.如图,人体消化道的组成不包括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B.食物无需经过消化即可被吸收
C.胃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D.肠液中只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3.某人吃西瓜时把西瓜种子也吞进了肚里,这粒种子将在其体内经历的旅程是( )
A.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B.口腔→咽→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咽→气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D.口腔→咽→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4.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的重要意义是( )
A.将食物彻底消化 B.进一步释放食物营养
C.有助于对食物的吸收 D.减轻胃肠的负担
5.下列四组物质中,不需要经过消化就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一组是( )
A.水、糖类、蛋白质 B.水、无机盐、维生素
C.糖类、脂肪、蛋白质 D.糖类、脂肪、维生素
6.某小组探究“馒头在口腔内的变化”,结果如下表。分析错误的是( )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温度 检测结果
1号 2毫升唾液 37℃ 不变蓝
2号 2滴碘液, 0℃ 变蓝
A.该实验的变量是唾液
B.两支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后应充分搅拌
C.1号不变蓝是因为淀粉已被分解为麦芽糖
D.该实验结果说明低温抑制淀粉的消化
7.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的科学道理是( )
A.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会减少
B.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
C.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会减少
D.不利于声带的保护
8.下列不属于物理性消化的是( )
A.牙齿切割、研磨食物
B.进入口腔中的米饭经过细细咀嚼后出现了甜味
C.经舌头的搅拌,使食物与唾液混合变得湿润
D.胃肠蠕动研磨和输送食物
9.人体发高烧时,常常没有食欲,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所食用的食物不能被消化
B.胃肠蠕动减慢
C.体内食物残渣排出受阻
D.体温超过37℃,消化酶活性受影响
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11.分析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变量是唾液
B.37℃模拟人体口腔温度
C.甲试管的现象是不变蓝
D.乙试管的现象是不变蓝
12.口腔中的________能切碎和研磨食物;胃壁的肌肉层的舒缩会使胃发生蠕动,从而对食物进行消化,这些消化都属于物理性消化。胃壁的肌肉层能缓慢地舒张,使胃的容积增大,这说明胃还具有________的作用。
第13题图
13.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根据图示填空。
(1)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2)序号[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能乳化脂肪。
(3)[8]________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14.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中,对实验中的试管要置于37℃温水中一定时间产生了疑问,于是取了等量的三小份馒头碎屑,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一步探究:'
(1)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发挥作用需要________。
(2)“搅拌”相当于口腔中______作用。
(3)假如①号试管只水浴3分钟便取出并滴加碘液,预测该实验现象是________。
(4)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吃饭时应该________。
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
自主提高
15.甲图表示的是pH值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乙图表示的是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第15题图
A.从甲中可以知道pH=7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B.从甲中可以知道由酸性变成碱性时淀粉酶活性逐渐升高
C.从乙中无法知道脱氢酶C活性最强时的温度
D.从乙中可以知道脱氢酶B的活性比脱氢酶C的活性强
16.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
第16题图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②号试管的“?”处应加入________。
(2)三支试管都要放在________℃的温水中5~10分钟,以保证酶的最大活性。
(3)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4)实验结果是_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会变蓝,原因是馒头碎屑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________了。
参考答案
1-5.AAADB 6-10.ABBDB 11.D
12.牙齿 贮存食物
13.(1)消化道 消化腺 (2)1 胆汁 (3)小肠
14.(1)适宜的温度 (2)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3)变蓝
(4)B
15.C
16.(1)2毫升清水 (2)37 (3)①③ (4)① 麦芽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