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 改革开放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 改革开放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8-08 13:2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9课改革开放 主备人 授课人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内容标准】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3)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自学教材我知道:基础知识
改革开放 背景 党的 后,党和政府实行 的政策。
对内改革 目的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解放发展生产力。
步骤 第一:农村改革 开始时间及地区 1978年, 农民首先实行 , 。
重大措施 实行 。
影响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随着农业生产向 、 、 发展,农村 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 和实现 开辟了一条新路。
第二:城市改革 开始时间及重点 从19 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 的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面 (1)把原来单一的 经济发展为以 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对国有企业实行 ,逐步扩大企业的 ,实行 。(3)实行 为主, 并存的制度。
加快改革步伐 背景 1992年,党的 提出建立 体制
措施 (1)在大中型企业推行 、 ,向建立 迈进。(2)对小型企业采取 、 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对外开放 步骤 目的 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民族经济。
过程 建立 1980年,我国在 、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 。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发展 (1)继续开放 、 等14个沿海城市。(2)增设 经济特区。(3)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4)随后开放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等沿海经济开放区。(5)内地。
意义 经济特区的创设,扩大了对外贸易、对吸引外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重大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格局 形成 、 、 的对外开放格局: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二、难点一起来突破: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农村和城市各是怎样实行改革的?
2、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及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10、在深圳市深南路有一幅巨幅画像,每逢节日,尤其是每年的2月19日,人们都要来这里观光、献花、拍照,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缅怀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人民的儿子。深圳人民对他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是谁?为什么深圳人民对他如此爱戴?
三达标训练测试:
选择题
1、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写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反映的是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施“863”计划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下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实行土地所有制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强化了土地集体所有制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土地在公有制基础上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 ④农业合作化完成,土地归集体所有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①④②③ D.②③④①
3、流行语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标记之一,下列哪一流行语是改革开放时代的
A.“公私合营”、“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B.“割资本主义尾巴”、“一大二公”
C.“走资派”、“封资修” D.“招商引资”、“科学发展观”
4、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进行的农村改革的措施中,最能体现其产业结构调整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实行乡镇管理体制
C.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D.多种经济成分并举
5、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实行计划经济管理模式 B.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C.完全实行资产私有制 D.大力推行政企合一
6、在历史知识竞赛中,当主持人说出“拓荒牛、一夜崛起之城、经济特区的代表”时,小明同学抢先说出正确答案,她的答案应该是
A.珠海 B.汕头 C.海南 D.深圳
7、下列哪一个城市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
A.厦门 B.上海 C.广州 D.深圳
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978年安徽凤阳很出现的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
请回答:
(1)协议书中划线部分的内容,后来成为国家的什么政策?
(2)上述协议书中“我们分田到户”的依据,是摧毁了什么制度后实行的什么制度?
(3)当时“我们分田到户”是为了纠正什么运动的错误?
9、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的演讲中指出:“从中国的历史发展来看,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续集: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闭关锁国必然落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开放兼容促进了唐朝的繁荣。请列举为中日、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唐代高僧。(2分)
(2)清朝前期,统治者为严格限制中外交往而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4分)
(3)20世纪80年代,我国先后设立了5个经济特区,请任意写出其中一个经济特区的名称。(2分)
10、(7分)今年我国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据此回答:
(1)右图是“大包干纪念馆”里18个农民按手印群雕,这个纪念馆应建在何处?(写出具体地点)(1分)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分)
(2)右图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示意图”。结合此图,请回答:
①今年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建立20周年,祖国大陆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也将选此处为首站,这个经济特区是▲ 。(1分)
②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是▲。(1分)
③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沿海开放城市 → (▲) → 内地(2分)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