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24.延安,我把你追寻
中国的革命圣地——延安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尤其是1939年至1943年期间,日军大举“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的侵袭,使解放区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面。但是,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进步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当时延安的生活很艰苦,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因为延安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首新体诗《延安,我把你追寻》,作者是祁念曾。读了这首诗,同学们就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它什么?
初读本诗,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交流:诗中多次提到“追寻”,是在追寻什么?
自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春笋 昔日 茁壮 满目琳琅
一旦 明媚 翩翩归来 奥秘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流经延安,当年人们常在延河上漫步,讨论革命道理。
“枣园”在延安西北,曾是党中央所在地,毛主席的著作《为人民服务》就是在这里写的。
“杨家岭”在延安西北部,党中央许多重要的会议就在这里召开。
“南泥湾”在延安南部,“开荒的镢头”实际是指军民大生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妙,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但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么样?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自立更生,艰苦奋斗、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即使将来我们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我们绝不能丢下延安精神,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人们总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了把社会推向前进,这就必须发扬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主题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