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圆周运动
4.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1.火车在某个弯道按规定运行速度40 m/s转弯时,内、外轨对车轮皆无侧压力。若火车在该弯道实际运行速度为30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仅内轨对车轮有侧压力
B.仅外轨对车轮有侧压力
C.内、外轨对车轮都有侧压力
D.内、外轨对车轮均无侧压力
2.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地面的摩擦力已达到最大,当汽车的速率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汽车转弯的轨道半径必须( )
A.至少增大到原来的4倍
B.至少增大到原来的2倍
C.至少增大到原来的倍
D.减小到原来的
3.如图所示,汽车在炎热的夏天沿不规整的曲面行驶,其中最容易发生爆胎的点是(汽车运动速率不变)(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4.如图所示,当汽车通过拱形桥顶点的速度为10 m/s时,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如果要使汽车在粗糙的桥面行驶至桥顶时,不受摩擦力作用,则汽车通过桥顶的速度应为(g取10 m/s2)( )
A.15 m/s B.25 m/s
C.30 m/s D.20 m/s
5.在某些地方到现在还要依靠滑铁索过江(如图甲所示),若把滑铁索过江简化成图乙所示的模型,铁索的两个固定点A、B在同一水平面内,A、B间的距离L=80 m,绳索的最低点与A、B间的垂直距离h=8 m,若把绳索看成是圆弧,已知一质量m=52 kg的人借助滑轮(滑轮质量不计)滑到最低点的速度为10 m/s(g取10 m/s2),那么( )
甲 乙
A.人在整个绳索上的运动可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
B.可求得绳索的圆弧半径为140 m
C.人在滑到最低点时对绳索的压力为570 N
D.在滑到最低点时人处于失重状态
6.在“天宫二号”中工作的景海鹏和陈东可以自由悬浮在空中,处于失重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失重就是航天员不受力的作用
B.失重的原因是航天器离地球太远,从而摆脱了地球引力的束缚
C.失重是航天器独有的现象,在地球上不可能存在失重现象
D.正是由于引力的存在,才使航天员有可能做环绕地球的圆周运动
7.宇宙飞船绕地球的运行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实验或现象,如图所示四个实验可以在“天宫一号”舱内完成的有( )
B.用水杯喝水
8.有一种大型游戏器械,它是一个圆筒型大容器,筒壁竖直,游客进入容器后靠筒壁站立,当圆筒开始转动后,转速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突然地板塌落,游客发现自己没有落下去,是因为( )
A.游客受到离心力的作用
B.游客处于失重状态
C.游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
D.游客随着转速的增大有沿筒壁向上滑动的趋势
9.在人们经常见到的以下现象中,不属于离心现象的是( )
A.舞蹈演员在表演旋转动作时,裙子会张开
B.在雨中转动一下伞柄,伞面上的雨水会很快地沿伞面运动,到达边缘后雨水将沿切线方向飞出
C.满载黄沙或石子的卡车,在急转弯时,部分黄沙或石子会被甩出
D.守门员把足球踢出后,球在空中沿着弧线运动
10.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以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B.可以用水银气压计测舱内的气压
C.不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D.在卫星内将重物挂于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但重物仍受地球的引力
11.铁路在弯道处的内外轨道高低是不同的,已知内外轨道对水平面的倾角为θ,如图所示,弯道处的圆弧半径为R,火车质量为m(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转弯时速度小于,则外轨对外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B.若转弯时速度小于,则内轨对内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C.若转弯时速度小于,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大于
D.若转弯时速度等于,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等于
12.城市中为了解决交通问题,修建了许多立交桥。如图所示,桥面是半径为R的圆弧形的立交桥AB横跨在水平路面上,一辆质量为m的小汽车,在A端冲上该立交桥,小汽车到达桥顶时的速度大小为v1,若小汽车在上桥过程中保持速率不变,则( )
A.小汽车通过桥顶时处于失重状态
B.小汽车通过桥顶时处于超重状态
C.小汽车在上桥过程中受到桥面的支持力大小为FN=mg-m
D.小汽车到达桥顶时的速度必须大于
13.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球固定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顶部有一物体A,现给它一个水平初速度v0=,则物体将( )
A.沿球面下滑至M点
B.沿球面下滑至某一点N,便离开球面做斜下抛运动
C.按半径大于R的新的圆弧轨道做圆周运动
D.立即离开半圆球做平抛运动
14.一质量为2.0×103 kg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路面对轮胎的径向最大静摩擦力为1.4×104 N,当汽车经过半径为80 m的水平弯道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汽车转弯时所受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B.汽车转弯的速度为20 m/s时所需的向心力为1.4×104 N
C.汽车转弯的速度为20 m/s时汽车会发生侧滑
D.汽车能安全转弯的向心加速度不超过7.0 m/s2
15.在用高级沥青铺设的高速公路上,对汽车的设计限速是30 m/s。汽车在这种路面上行驶时,它的轮胎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0.6倍(g取10 m/s2)。
(1)如果汽车在这种高速公路的水平弯道上转弯,假设弯道的路面是水平的,其弯道的最小半径是多少?
(2)如果高速公路上设计了圆弧拱桥作立交桥,要使汽车能够安全通过(不起飞)圆弧拱桥,这个圆弧拱桥的半径至少是多少?
(3)如果弯道的路面设计为倾斜(外高内低),弯道半径为120 m,要使汽车以最大速度通过此弯道时不产生侧向摩擦力,则弯道路面的倾斜角度是多少?
16.飞船中的宇航员需要在航天之前进行多种训练,其中如图所示是离心实验器的原理图。可以用此实验研究过荷对人体的影响,测定人体的抗荷能力。离心试验器转动时,被测者做匀速圆周运动,现观察到图中的直线AB(线AB与舱底垂直)与水平杆成30°角,则被测者对座位的压力是他所受重力的多少倍?
17.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近几年来我国的公路网发展迅猛。在公路转弯处,常采用外高内低的斜面式弯道,这样可以使车辆经过弯道时不必大幅减速,从而提高通行能力且节约燃料。若某处有这样的弯道,其半径为r=100 m,路面倾角为θ,且tan θ=0.4,g取10 m/s2。
(1)求汽车的最佳通过速度,即不出现侧向摩擦力时的速度大小;
(2)若弯道处侧向动摩擦因数μ=0.5,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汽车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18.如图所示,一杂技运动员骑摩托车沿一竖直圆轨道做特技表演。若摩托车运动的速率恒为v=20 m/s,人和车的总质量为m=200 kg,摩托车受到的阻力是摩托车对轨道压力的k倍,且k=0.5。摩托车通过与圆心O在同一水平面上的B点向下运动时牵引力恰好为零,摩托车车身的长度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试求:
(1)运动员完成一次圆周运动所需的时间(π取3.14);
(2)摩托车通过最低点A时牵引力的大小。
参考解析
1 A [火车在弯道按规定运行速度转弯时,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内、外轨对车轮均无侧压力。若火车的运行速度小于规定运行速度时,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大于火车需要的向心力,火车有做近心运动趋势,内轨对车轮产生侧压力,重力、支持力和内轨的侧压力的合力提供火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故A项正确。]
2 A [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时,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提供汽车转弯时所需的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m。当汽车转弯时的速率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要保证行车安全,则汽车转弯的轨道半径应至少增大为原来的4倍,汽车才不会侧滑,A项正确。]
3 D [由牛顿第二定律及向心力公式可知,汽车在a、c两点,有FN=G-m<G,即汽车在a、c两点不容易发生爆胎;同理可知,汽车在b、d两点,有FN=G+m>G,即汽车在b、d两点容易发生爆胎,又由题图知b点所在曲线半径大,即rb>rd,又汽车在b、d两点的速率相等,故FNb4 D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N=,即mg=,解得r=40 m,当汽车在桥顶所受摩擦力为零时,支持力为零,有mg=,解得v′=20 m/s,故选项D正确,A、B、C错误。]
5 C [人借助滑轮下滑过程中,速度大小是变化的,所以人在整个绳索上的运动不能看成匀速圆周运动,故A错误;设绳索的圆弧半径为R,由几何知识得R2=+(R-h)2,得R=104 m,故B错误;在最低点对人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解得F=570 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此时人对绳索的压力为570 N,此时人处于超重状态,故C正确,D错误。]
6 D [航天器和航天员在太空中受到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使航天器和航天员做环绕地球的圆周运动,故A错误,D正确;失重时航天员仍然受到地球引力作用,故B错误;失重是普遍现象,任何物体只要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均处于失重状态,故C错误。]
7 D [重物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对台秤的压力为零,无法通过台秤测量物体的质量,A错;水杯中的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水不会因重力而倒入嘴中,B错;沙子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能通过沉淀法与水分离,C错;小球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给小球很小的初速度,小球在拉力作用下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D对。]
8 C [游客受三个力的作用,分别为重力、与筒壁垂直的弹力和向上的静摩擦力,故A错误;因为游客的加速度位于水平方向,不存在超重或失重现象,故B错误;游客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静摩擦力,二力平衡,则知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故C正确;当转速增大时,弹力增大,静摩擦力不变,游客没有沿筒壁向上滑动的趋势,故D错误。]
9 D [裙子张开属于离心现象,故A项错误;伞上的雨水受到的力由于不够提供向心力导致水滴做离心运动,故B项错误;黄沙或石子也是因为受到的力不够提供向心力而做离心运动,故C项错误;守门员踢出足球,球在空中沿着弧线运动是因为足球在力的作用下运动,不是离心现象,故选D。]
10 D [卫星内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放在天平上的物体对天平的压力为零,因此不能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故A错误;同理水银也不会产生压力,故水银气压计也不能使用,故B错误;弹簧测力计测拉力遵从胡克定律,拉力的大小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故C错误;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并不是不受重力,而是重力提供了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故D正确。]
11 B [当火车的侧向压力为零时,重力和支持力提供向心力有:F向=mgtan θ=m,解得:v=,当速度小于时,火车有近心趋势,对内轨有挤压,故A错,B对;
当速度小于时,设内轨对火车的支持力为N′,轨道对火车的支持力为N,根据竖直方向平衡有:Ncos θ+N′sin θ=mg,所以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小于,故C错;
当速度等于时,侧向弹力为零,根据竖直方向平衡有:Ncos θ=mg,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为,故D错。]
12A [由圆周运动知识知,小汽车通过桥顶时,其加速度方向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N=m,解得FN=mg-m<mg,故其处于失重状态,A正确,B错误;FN=mg-m只在小汽车通过桥顶时成立,而其上桥过程中的受力情况较为复杂,C错误;由mg-FN=m,FN≥0解得v1≤,D错误。]
13D [设在顶部物体A受到半圆球对它的作用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把v0=代入得F=0。说明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又因物体有水平初速度v0,故物体做平抛运动,D正确。]
14 D [汽车转弯时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以及地面给的摩擦力,其中摩擦力充当向心力,A错误;当最大静摩擦力充当向心力时,此时的速度为临界速度,大于这个速度则汽车会发生侧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ax=m,解得v== m/s= m/s=20 m/s,所以汽车转弯的速度为20 m/s时,所需的向心力小于1.4×104 N,汽车不会发生侧滑,B、C错误;汽车能安全转弯的向心加速度a== m/s2=7 m/s2,即汽车能安全转弯的向心加速度不超过7.0 m/s2,D正确。]
15[答案] (1)150 m (2)90 m (3)37°
[解析] (1)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可视为汽车做匀速圆周运动,其最大向心力等于车与路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有0.6mg=m由速度v=30 m/s,解得弯道的最小半径r=150 m。
(2)汽车过拱桥,可看成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到达最高点时,
有mg-FN=m
为了保证安全,路面对车的支持力FN必须大于等于零。
有mg≥m,代入数据解得R≥90 m。
(3)设弯道倾斜角度为θ,汽车通过此弯道时向心力由重力及支持力的合力提供,
有mgtan θ=m
解得tan θ=
故弯道路面的倾斜角度θ=37°。
16[答案] 2倍
[解析] 人受重力和弹力的作用,两个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竖直方向:
FNsin 30°=mg
得FN=2mg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座位的压力是其重力的2倍。
17[答案] (1)20 m/s (2)15 m/s
[解析] (1)如图甲所示,当汽车通过弯道时,做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不出现侧向摩擦力时,汽车受到重力mg和路面的支持力N′两个力作用,两力的合力提供汽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有
甲 乙
mgtan θ=m
所以v0==20 m/s。
(2)汽车以最大速度通过弯道时的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将支持力N和摩擦力f进行正交分解,有
N1=Ncos θ,N2=Nsin θ,f1=fsin θ,f2=fcos θ
所以有mg+f1=N1,N2+f2=F向,且f=μN
由以上各式可解得向心力为F向=mg
根据F向=m可得v=15 m/s。
18[答案] (1)6.28 s (2)3.0×103 N
[解析] (1)根据题意可知,摩托车通过B点时牵引力为零,此时摩托车所受摩擦阻力f与重力平衡,所以有
mg=f=k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N=m
解得R=20 m
运动员完成一次圆周运动所需的时间
T==6.28 s。
(2)摩托车经过A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NA-mg=m
又fA=kNA,
摩托车经过A点时,水平方向有
FA=fA,
联立解得FA=3.0×103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