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真奇妙
一、单选题
“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其中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不同的是
A. 使用火药 B. 冶炼金属 C. 蚕丝织布 D. 稻草造纸
化学研究对象与物理、数学等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它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取一块蔗糖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A. 蔗糖是由什么组成的 B. 蔗糖的微观结构如何
C. 蔗糖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D. 蔗糖的产地在哪里
下列能说明镁条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是
A. 发出白光 B. 放出大量热 C. 产生白色固体 D. 生成氧化镁
绚烂多姿的“冰晕”装点着美丽的天空,它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固体小颗粒。“冰晕”和“冰晶“的形成过程发生的变化是
A. 均为物理变化
B. 均为化学变化
C. 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D. 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包含了化学变化
C. “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
D.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酒精挥发、蜡烛熔化 B. 牛奶变酸、蜡烛燃烧
C. 天然气燃烧、蔗糖溶解 D. 干冰升华、钢铁生锈
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春天冰雪融化成水 B. 夏天树木生长茂盛
C. 秋天葡萄酿成美酒 D. 冬天煤块燃烧取暖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用来防蛀的卫生球消失 B. 生米煮成熟饭
C. 敞口久置的白酒没有酒味 D. 自行车胎炸裂
下列课题侧重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A. 计算机动漫游戏的开发 B. 地震预测
C. “禽流感”传播途径的调查 D. 新冠肺炎药物的研制
下列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南阳玉雕 B. 洛阳剪纸 C. 开封汴绣 D. 汝州瓷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颜色改变现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 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C. 酒精燃烧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D. 只有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中医药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瑰宝,在此次新冠肺炎诊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药材的成长及生产过程中主要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药材的光合作用
B. 药材的采集
C. 药材的晾晒
D. 药材的研磨
二、填空题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______。
冰融化
蜡烛燃烧
火药爆炸
轮胎爆炸
樟脑丸消失
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升华
银白色铁丝磨成黑色铁粉
酒精挥发
白糖熔化
食盐溶解
海水晒盐
食物腐败
电灯发光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常表现为 等。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 等形式表现出来。但伴随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是物理变化,所以看能量变化不能作为最终判断变化的依据,而要依据 。
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 。判断物质的变化时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即看变化时是否有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完成下列实验的部分内容。
填写下表中实验现象: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将几粒锌粒放入试管中,再加入少量稀硫酸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结合上面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点燃镁条时,要用 夹持镁条,镁条燃烧时要在实验台上放一张 ,便于承接生成的新物质。
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镁条燃烧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 能转化成了 能和 能。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A.使用火药的过程中,火药燃烧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冶炼金属的过程中有金属单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蚕丝织布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稻草造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综上所述,C选项中的变化与其他选项的变化不同。
故选C。
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的研究内容,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
【解答】
A、蔗糖是由什么组成,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B、蔗糖的微观结构如何,是研究物质的结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C、蔗糖有什么性质和用途,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及用途,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D、蔗糖的产地在哪里,与化学无关,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答案】C
【解析】解:判断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生成白色固体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生成氧化镁不是实验现象,而是实验结论。
故选:C。
4.【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固体小颗粒,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冰晕”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5.【答案】B
【解析】解:A、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生成有机物和氧气,是化学变化,故A说法正确;
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说法不正确;
C、北风卷地白草折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C说法正确;
D、草枯过程中,有机物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雪尽马蹄轻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6.【答案】D
【解析】解:A、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牛奶变酸有酸性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天然气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蔗糖溶解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钢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7.【答案】A
【解析】解:A、春天冰雪融化成水,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夏天树木生长茂盛,包含着植物的光和作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秋天葡萄酿成美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冬天煤块燃烧取暖,包含着煤炭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8.【答案】B
【解析】解:A、用来防蛀的卫生球消失,卫生球由固态变为气态,物质不变,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生米煮成熟饭发生了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的变化,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敞口久置的白酒没有酒味,是白酒中的乙醇分子运动的结果,酒精和水分离而没有酒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自行车胎炸裂,车胎没有变,只是形状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只要是发生化学变化,则一定有新物质的生成。卫生球消失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生米煮成熟饭发生了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的变化,有新物质的生成,白酒易挥发,敞口久置时乙醇分子的位置变化,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没有新物质生成,车胎炸裂只是形状的变化,物质没有变化。
学生应从物质的变化来分析化学变化的发生,不要利用消失或爆炸等描述直接下结论判断为化学变化,应注意现象和本质的区别和联系。
9.【答案】D
【解析】解:A、计算机动漫游戏的开发属于计算机编程研究领域,A不选;
B、地震预测属于地理学科研究领域,B不选;
C、“禽流感”传播途径的调查属于生物学科研究领域,C不选;
D、新冠肺炎药物的研制,医药属于化学研究领域,D属于;
故选:D。
根据化学学科研究的领域涉及能源、材料、医药、信息、环境和生命科学等进行分析。
掌握化学学科研究涉及的领域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A、南阳玉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洛阳剪纸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开封汴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瓷器的烧制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南阳玉雕、洛阳剪纸、开封汴绣均为物理变化,瓷器的烧制属于化学变化。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1.【答案】B
【解析】解:A、有颜色改变现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错误,如氧气加压降温变成淡蓝色的液体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正确,如电灯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C、酒精燃烧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错误,还有光能;故选项错误;
D、只有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错误,如电灯发光发热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2.【答案】A
【解析】解:A、药材的呼吸作用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B、药材的采集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药材的晾晒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药材的研磨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A。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13.【答案】
【解析】解:冰融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火药爆炸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轮胎爆炸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樟脑丸消失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升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银白色铁丝磨成黑色铁粉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白糖熔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食盐溶解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食物腐败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电灯发光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故填:;。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14.【答案】有其他物质生成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吸热、放热、发光
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解析】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吸热、放热、发光等形式表现出来。但伴随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是物理变化,所以看能量变化不能作为最终判断变化的依据,而要依据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15.【答案】没有生成新物质
生成新物质
化学反应
新物质生成
【解析】解: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判断物质的变化时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即看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16.【答案】有大量气泡冒出,锌粒逐渐减少;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粉末;无色溶液变成红色
坩埚钳;石棉网 生成一种白色粉末;化学;光;热
【解析】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包括发光、发热、有气体生成、溶液颜色变化等。
点燃镁条可用坩埚钳夹持镁条,以免烧伤手;为避免生成物烧坏实验台,应在实验台上放一张石棉网。生成新物质白色粉末是判断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镁条燃烧时发光、放热,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