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子的变化
一、单选题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水电解时正极产生氧气
B. 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C. 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大小不变
D. 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水是生命的基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B. 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就是纯水
C. 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D. 水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变化过程中分子的体积变大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铜丝做导线
B. 液氦用作冷冻麻醉剂
C. 酒精作燃料
D. 用酒精擦拭高烧病人的身体以降温
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往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可观察到泡沫较多,浮渣较少
B. 电解水的实验往水中加入硫酸钠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
C. 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可将海水淡化
D. 电解水时a管产生氧气,b管产生氢气,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颜色 B. 密度 C. 可燃性 D. 导电性
下列关于水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C. 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D.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下列关于和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
B.
C.
D.
2019中国水周主题:“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C. 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明矾可促进浑浊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沉降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颜色 状态 B. 密度 硬度 C. 氧化性 可燃性 D. 熔点 沸点
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A. 看 B. 听
C. 闻 D. 吹
水是生命之源。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可用于研究水的组成
B. 正极所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是氢气
C. b中产生的气体可支持燃烧
D. 实验过程中漏斗内液面高度不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B. 高粱常用于酿制白酒
C. 铜常用来做电线电缆 D. 干冰可用作人工降雨
二、填空题
在下列空格里填上合适的序号: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的用途
酒精常用作酒精灯的燃料,属于 ,因为酒精具有可燃性,属于 。点燃酒精灯的过程中,酒精先汽化成酒精蒸气,属于 ,后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 。酒精是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属于 。
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电源中a电极是电源的 ______填“正”或“负”极。
若收集到c气体,则理论上应收集到d气体 ______mL。
电解水时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______。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一氧化二氮是无色有甜味的气体,因能致人发笑,故称“笑气”。它可由硝酸铵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产生,同时生成水。一氧化二氮能溶于水、乙醇等,在室温下稳定,有轻微麻醉作用。它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因为它在高温下能分解生成有助燃性的氧气。它与沸腾汽化的钾、钠等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亚硝酸盐。需要注意的是一氧化二氮是一种强大的温室气体,它的效果是二氧化碳的296倍。
一氧化二氮的物理性质有任写两条______、______。
关于一氧化二氮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不能与钾、钠发生反应
B.常温下是一种支持燃烧的气体
C.室温下不稳定
D.是一种温室气体
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
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 ______。
对天然水进行净化处理,可以得到自来水,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处理得到可直接饮用的水。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许多直饮水机,其处理水的过程如甲图所示,图中对应的作用是 ______。
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一段时间后,a、b两刻度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______。
习近平提出“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请你提出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化建议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水的电解、净化等知识,属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A、水电解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故A叙述正确;
B、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固、液、气三态变化实现的,故B叙述正确;
C、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大小不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故C叙述正确;
D、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水,常含有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故D叙述错误。
故选:D。
2.【答案】C
【解析】解: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不一定就是纯水,例如自来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但是其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人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该选项说法正确;
D、水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而水分子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A、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B、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不一定就是纯水;
C、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D、水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水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3.【答案】C
【解析】解:A、铜丝做导线,利用了铜丝的物理性质--导电性,故A错误;
B、氮气经过降温或加压可以形成液态氮气,液氮的温度极低,医疗上可再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利用了氮气的物理性质,故B错误;
C、酒精作燃料利用了酒精的化学性质--可燃性,故C正确;
D、用酒精擦拭高烧病人的身体以降温,利用了酒精的物理性质--易挥发,故D错误。
故选:C。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4.【答案】B
【解析】解:A、往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可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故A认识不正确;
B、硫酸钠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用移动的离子,所以电解水的实验往水中加入硫酸钠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故B认识正确;
C、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可将海水中的不溶性的杂质、细菌病毒除去,不能减小盐类物质的含量,不能将海水淡化,故C认识不正确;
D、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电解水时a管产生氧气,b管产生氢气,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认识不正确。
故选:B。
A、根据硬水的检验方法分析;
B、根据硫酸钠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用移动的离子分析;
C、根据净化水的方法分析;
D、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书IDE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加强有关水知识的归纳和学习即可分析解答。
5.【答案】C
【解析】解:A、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密度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6.【答案】D
【解析】解:A、水中没有氢气和氧气,故A不正确。
B、水分子中没有氢分子,故B不正确。
C、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故C不正确。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水的组成属于宏观方面的问题,可以用元素组成方面的知识进行表示,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水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7.【答案】B
【解析】解:A、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C、食物的缓慢氧化,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8.【答案】A
【解析】解:A、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该选项说法正确;
B、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不能除去溶于水的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明矾溶于水形成的物质可促进浑浊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沉降,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
明矾溶于水形成的物质能使水中的悬浮物沉降。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辨析,难度不大。明确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解答】
A、颜色、状态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
B、密度、硬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
C、氧化性、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
D、熔点、沸点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解:量筒内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错误;
B.氢气验纯时,将收集满氢气的小试管口朝下,移近酒精灯的火焰松开手指,若听到轻微的“噗”的声音,说明氢气已经纯净,否则氢气不纯,故正确;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错误;
D.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切不可用嘴吹,以免发生火灾,故错误。
故选:B。
A.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
B.根据气体的验纯方法来分析;
C.根据闻药品气味的方法来分析;
D.根据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解:A、该实验可用于研究水的组成,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正极所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是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C、b管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体积多,b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D、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气体后,密闭发生装置内气压增大,实验过程中漏斗内液面高度上升,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B
【解析】解: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因为金刚石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B、高粱常用于酿制白酒,是因为高粱发酵能够生成酒精等物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C、铜常用来做电线电缆,是因为铜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D、干冰可用作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时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故选:B。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13.【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难度不大,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概念是解题关键。
【解答】
酒精常用作酒精灯的燃料,属于物质的用途,酒精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点燃酒精灯的过程中,酒精先汽化成酒精蒸气,属于物理变化,后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酒精是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属于物理性质。
14.【答案】正 氢原子和氧原子
【解析】解: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则c试管产生的气体体积少,a为电源的正极。
试管中的气体和d试管中的气体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若收集到c气体,则理论上应收集到d气体为。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电解水时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故答案为:
正;
;
氢原子和氧原子。
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无色,有甜味 溶于水 D
【解析】解:一氧化二氮的物理性质有:无色,有甜味,气体,溶于水,溶于乙醇;故答案为:无色,有甜味,或气体,或溶于水,或溶于乙醇任写两条;
与沸腾汽化的钾、钠等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亚硝酸盐,故A错;
B.它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故B错;
C.一氧化二氮在室温下稳定,故C错;
D.一氧化二氮是一种强大的温室气体,故D正确。
故答案为:无色,有甜味;溶于水;
。
一氧化二氮的物理性质有:无色,有甜味,气体,溶于水,溶于乙醇;
根据题干中信息提取出有用信息。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一氧化二氮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6.【答案】软水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1 工业“三废”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或淘米水浇花等合理答案
【解析】解:硬水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而软水含有较少的或不含钙镁离子,所以当加入肥皂水并搅拌后,硬水不会产生或产生较少的泡沫,而软水能够产生大量的泡沫。,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则图中对应的作用是吸附异味和色素。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产生氧气的体积少,产生氢气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a与负极相连,产生气体是氢气,b与正极相连,产生气体是氧气,两者体积比约为2:1。
保护水资源的方法有工业“三废”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或淘米水浇花等合理答案。
。
故答案为:软水;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1;
工业“三废”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或淘米水浇花等合理答案。
根据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活性炭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产生氧气的体积少,产生氢气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保护水资源方法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水的净化、电解的知识,难度不大,加强有关水知识的归纳和学习即可分析解答。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